那天以后,我暂时熄了要走的心思。
小皇帝的路,是我给他铺的,他如今既然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我要把路收回来,不过也是抬抬手的事。
先皇不仁,我又何必有义。
当时小皇帝生辰后的第二年年初,边境胡人侵袭,我趁机拿走了小皇帝手里的半块虎符。
其实要拿走那半块虎符很简单,只要我开口,他就会给。不过我不想把自己这司马昭之心现在就搞得人尽皆知。
我拿着虎符去抗击胡人,三年后岁末班师回朝,回来时便听到了民间称颂的歌谣。
骑着马,我的目光从夹道欢呼的百姓上滑过,勾了勾唇,目光前移,对上了站在皇城城门口带着百官迎接的小皇帝。
他瞧着似乎是长开了不少,脸上稚气虽依旧尚存,但是那股皇家威仪的清贵气却已经显露出来,俊逸的脸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表情,透着些薄凉淡漠。
李昭自先皇过世以后,脸上就没再露出过笑容,但这么多年了,我也是看得清清楚楚,他瞧着稳重老成,不过是一片假象,完全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至少在治国理政上,他不行。
走至他的面前,我下马行礼,做出恭敬的模样来,说着那些自谦的客套话。
他扶我起身,俩人站在了一起,我突然发现他竟然已经和我一样高了。
也是,三年了,他也该长大了。
其实我心里清楚,三年,他如果能力可以,足够了。足够他彻底掌握朝中大权,从此脱离我的控制。
我终究心又软了一次,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但三年已尽,我回来了,这个机会我要收回了。
正想着,他却突然牵过我的手。
我微挑了下眉,挣了挣,没挣脱。侧过头四目相对间,我见他面上沉静如水,不知为何那双漆黑的眼眸竟有些让我一时瞧不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给我难堪?
然而下一秒那深潭般有点淡漠的眼里竟然露出了和风煦日的温暖笑意,眉峰微扬,轻轻勾了勾唇。
只是那笑意一闪而逝,再看他依旧是那副沉默的老气模样,想来是我看岔了。
他低声开口道:“皇叔辛苦了。”
我被他牵着,不好行礼,只得回了句:“谢陛下关怀。”说完手又挣了挣,依旧没挣脱。
百官面前,我也不好下他面子,要牵就牵罢,于是就随他了。
他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我的脸上,我当没看见,任他牵着我入了皇城。
宫里设了酒宴,载歌载舞,我忙于应酬,故意没去理那主座上的皇帝。看来李昭是真的长进了,也开窍了,这场接风宴就开头牵了那么一回手,之后的整场宴会他竟然没有像以前那样来粘着我。敬酒时也是端端正正,威严有礼,看着颇有几分皇家的气势。
回到皇城后,李昭没有隔三岔五地往我的王府跑,朝堂上大臣们吵架,他也没有求助于我,在御书房里看他批折子,也没有最后都推给我。
我与他分隔三载,如今看他,身上倒是能看见点先皇的影子了。
这朝廷,没有我,他倒也打理得挺好。
当初离京,他一开始还书信与我,后来慢慢就写得少了。我没他打扰,在边关苦是苦了点,又时常有胡人侵扰,却也过了几年远离是非喧嚣的日子。
可如今这朝廷就算已经真的在他手里了又能怎样?他没有兵权,百官里还有二分之一皆是我给他选的,这三年他也就换下了一半而已,那个位子,他也坐不了多久。
他如今长大了,当皇帝也算是有模有样。但这于他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到时候如果他乖乖听话,我不会杀他,让他做个闲散的小王爷,那也没什么。可他要是反抗了,就算我不杀他,他也只能一辈子被关在牢里。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四五个月,小皇帝的暗卫通报于我,那个李昭提拔起来的左丞相竟然劝他收回我手里的兵权。
那个左相,我略有耳闻。翰林出身,御前宠臣。
我暗自发笑,这兵权,我既然拿到了手上,自然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在这件事上,最后李昭没有按照左相的话给我来个杯酒释兵权。
而原因就是这个夏季南方水患严重,匪寇为祸,揭竿而起。此时我在朝内外呼声极高,李昭没有提那收兵权的话,而是命我带兵去了南方镇压叛乱。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