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虽然飘着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林姗姗买了晚上八点半的飞机回凌阳。她机械般地辗转到机场,上了飞机后疲惫地靠在座椅上,闭上双眼。

    林轶恒的回答不断地在她耳边回响。

    他说:“林姗姗,这一次,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二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几所大学的offer,后来的物理学给了我全额奖学金。”

    “我本来也没有把它当作目标或者梦想,我都没有想过我真的能申请到它,可是当我有了这样一个选项之后,就很难做到对高考孤注一掷全力以赴了。”

    “我考得没有那么好,勉强算是正常发挥。但是姗姗,我恐怕不能和你一起去北京了。”

    其实早就预料到了吧。

    林姗姗当然明白他所谓的双重选择理论。她自己保送考试之后的月考砸锅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小心翼翼地在这几个月里不去触碰这些话题,并不是为了和他维持虚假的友谊。她以为只要她不问,就可以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可以当做最后的记忆里只有那一句,“我们还可以去一个地方读大学”。

    只是没有想到,如今连幻想那些未来,都变得奢侈可笑。

    她明明已经预设过,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不应该责怪他,却还是忍不住回想那些共处的点滴,试图找出能改变现状的蛛丝马迹。她甚至开始假设,如果自己从没有来凌阳,是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享更多细节,还是早已厌倦彼此;如果自己没有提前保送,是会和他一起慢慢做出对未来的决定,还是已经放弃,准备面对新的生活。

    好像每一种假设,都好过此刻的感受,在本可以理所当然大步向前的十字路口,在最期待同行者来临的红灯末尾,就要与他匆促告别。

    林姗姗想,如果我们注定只能在擦身而过后就要面对漫长的分离,是应该及时抽身,还是应该继续保留将会重逢的浪漫愿景。

    已经来不及了。

    两种选择对姗姗来说都是可怕的煎熬。此刻,过去十年的每个瞬间都无比清晰。电影里一个“十年后”就可以匆匆带过的回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那平凡的每一天都是切切实实地存在过的。

    她一天天看着那些喜欢渐渐满溢,任凭那些期待自由生长,好像让此刻的幻灭,变成了咎由自取。

    姗姗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在返程的飞机上低声抽泣。

    要抓住扶手,等气流颠簸和心里的痛楚一起过去。

    六年前她离开迎海的时候不过十二岁,虽然难过,但更多的是对于前方未知的胆怯;如今却是切切实实地要与一些感情挥手告别。

    是一些,还没有扎根,就已经枯萎的感情。

    隔天就是林姗姗自己学校的毕业典礼。

    韩彦刚到学校就看到了她红肿的双眼,问她发生了什么她也只是摇头不语。韩彦挽住她的胳膊:“没关系,如果你需要倾诉的话,我随时奉陪。”

    “好。”姗姗挤出一个微笑,声音疲累而沙哑。

    韩彦被选为优秀学生代表,要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她昨天考完试也没法好好休息,索性把占据整个脑子的公式定理都编进了演讲稿。结果发言竟然意外的精彩。

    演讲完毕,她在全场的掌声中坐回姗姗身边,与她低语。

    “我总觉得,这六年时间过得很慢很慢。你和晓婧提前保送之后,黑板报上放了高考倒计时,教室里的人也越来越少。我每天去改数字的时候就想,快点结束吧,考完就解放了。……可现在真的考完了毕业了,我也并没有轻松下来。”

    姗姗笑笑:“我们小韩以后可是化学人才,你看那些科学家的故事,仿佛日以继夜的劳碌才是正常的。高考可能只是个开始?”

    “是吧……不过想到以后可以一直做化学方面的研究和实验,还是挺开心的。”韩彦很快调整了思路,并问姗姗,“姗姗,你学汉语言文学的话,以后也会做相关的研究吗?”

    林姗姗想起,林轶恒也问过自己,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梦想。

    到目前为止,自己好像都是在被现实推着走。她真的喜欢汉语言文学吗?其实也未必。但既然这是已经确定的专业,她也相信自己能学得很好。

    只是突然羡慕起韩彦来。很早就有确定的理想,也不曾被感情左右。

    也有些羡慕林轶恒,可以为了向往的专业去到遥远的国度,舍弃和她的重聚。

    不,姗姗想,不要用舍弃这个词。

    不想让自己也觉得自己卑微可怜。

    六月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结束毕业典礼回家的时候下了一阵瓢泼大雨。林姗姗没有带伞,被淋得湿透,当晚就开始发烧。

    她整个人蜷缩在被窝里,一边出汗一边冷得发抖。姗妈过来给她量了体温,让她吃了退烧药,帮她不停地换着额头上的冷毛巾。姗姗倚靠在妈妈的臂弯,整个人昏昏沉沉地,不住地想流泪。

    她的脑子里就像有什么东西在疯狂撞击着神经,太阳穴附近的血管扑通扑通地跳,迷迷糊糊地睡着又醒来,终究是睡不安稳。

    睡睡醒醒间,她似乎做了一个无比漫长的梦。

    梦里,她和林轶恒在同一所高中。他们一起参加英语竞赛,她提前答完等他一同去食堂吃饭;他拿了物理竞赛一等奖做国旗下讲话,她就在台下为他鼓掌;体育课时一起打乒乓球,他给她比划发球的手势,默契配合;周末了他们一起出去玩,去公园郊游,去看展览看话剧,在沙亭岛上看日出日落。

    最后,是高考结束的那天,两人对完答案去聚餐,一路上商量着要怎么填志愿才能万无一失地被同一所大学录取。他们踌躇满志地计划着未来,分享这个夏日里只属于彼此的秘密。

    姗姗贪婪地想,就让自己沉沦在梦境中吧。

    几天后,曹健打来电话,说想趁着大家上大学前,办一场小学同学会,也回去城东小学看看老师,问她什么时候有空。

    林姗姗已经不发烧了,但还在咳嗽,面色苍白憔悴,声音也恹恹的。

    “我就不去了吧。”

    她病才刚好,就立刻把六七八月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要和室友一起去毕业旅行,每天早上去晨跑五公里,上午去图书馆当志愿者,下午去少年宫教小朋友弹钢琴,周一三五晚上接了英语家教的活。七月份学校有面向全省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姗姗既是活动组织团的一员,也要作为某委员会成员参会。八月份学校则开办了“汉语桥”夏令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姗姗和韩彦虽然已经毕业,也受邀参与夏令营的各项活动。

    好像只要忙碌起来,就不会再有其他的心思,不再会难过和自怨自艾。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再回迎海了。

    电话那头,曹健还在努力说服她:“林姗姗你可是班长诶。我这么有诚意,第一个就打电话给你,你可不能让我出师不利。你上次来迎海也没待多久,没和大家说上几句话,难道不想再一起聚一聚吗?……我虽然不能给你报销路费,多请你吃几顿饭还是没问题的。”

    她为难地推脱:“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没关系,我们这不也没定时间嘛。”曹健爽快地说,“你什么时候有空?以你的时间为准。”

    “那不敢当。”姗姗连连拒绝,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先勉强糊弄着,“等你问完大家定下时间再告诉我吧,我有空的话就来。”

    终究是没有抵抗住曹健和陶佳的连番电话轰炸。

    七月下旬,她再一次坐上了去往迎海的飞机。

    陶佳和陈屿来机场接她,两人叽叽喳喳地说着大家为了办同学会做了怎样怎样的努力,说姗姗能来真是太好太好了。她笑着听他俩一路介绍着每个同学的现状和去向,觉得温暖又感动。而作为班长她没有为同学会出上什么力,也有一些内疚和抱歉。

    两人默契地没有提林轶恒,姗姗不知道他会不会来。

    如果能在他出国前再见一面,她想要心平气和地告别。

    但是林轶恒没有来。

    翌日早晨,在城东小学校门口集合的时候林林总总来了三十多个人,没有他的身影。

    有不少同学想拉着林姗姗寒暄。大部分人在小学毕业之后她就再没有见过,他们甚至不知道她去了凌阳,简单招呼之后便不知道从何聊起,只有谈谈小学时候的模糊回忆——春游、运动会、军训、毕业考。

    陶佳从远处瞥见姗姗的局促不安,连忙走过来把她拖到她身边。曹健还在手忙脚乱地清点人数,一边把手机塞给陈屿:“你打个电话给林轶恒吧,他昨天说什么家里有事不来了。他能有个毛线事。”

    陈屿正从通讯录里找着林轶恒的电话,抬头看见林姗姗向他伸手:“我来吧。”

    “哦……好。”陈屿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曹健的手机递给了她。

    姗姗拨出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在等待接通的过程中深深呼吸。

    仿佛过了很久,那边才响起他的声音。

    “喂。”

    突然地鼻酸,林姗姗想起高二开学初他打电话给她,他在远方轻轻唤她的名字。不过一年半载,他的声音依旧醇和好听,她的心绪已全然更改。

    林姗姗走到一边避开陈屿的目光,声音哑哑地问他:“你是打定主意,觉得都没有必要见面了是么?”

    林轶恒沉默着,只是低声叹气。

    她只好赌气一般地跟他说:“那以后都不要再见面了吧。”

    然后挂断电话,平复心情,走进人群把手机还给曹健。

    曹健愣了愣,倒是什么也没有问她,只是发红的眼眶还是出卖了她强装的镇定。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当年六(2)班的教室。曹健早和小何老师约好拿了钥匙,苏老师和其他几个还在城东小学教书的任课教师也从假期中赶回学校。他们一如当年给这群孩子们上课那样,慈爱地望向每一个人,问问高考结果如何,将要去到哪一所学校。

    “姗姗肯定去北京吧。”小何老师笑着看她,她在林姗姗这届学生毕业后就被调到了低年级组,格外惦念这个她唯一带过的毕业班和这群最省心的学生。

    姗姗点头:“选了y大中文系。”

    教语文的黄老师走过来给她比了个赞:“有眼光。”

    黄老师已经快要退休,白头发也比他们毕业时变得更多。姗姗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知道如果她坦白说自己是瞎填的志愿,黄老师会不会受到打击。

    陶佳在此时凑过来:“老师老师,她还是保送的呢,一月份就定下来了,都没参加高考。”

    周围传来羡慕的声音。

    “不过如果姗姗高考的话,应该也能考得超级好。……搞不好还更好,”陶佳看她,“是吧姗姗?”

    林姗姗用胳膊推了推她制止吹捧:“我还真的考了呢,英语听力30分,全省排名十六万。”

    几位老师哈哈大笑。

    林轶恒就在这时气喘吁吁地赶来。他径直走向林姗姗,坐到她身边。姗姗只在他走进教室门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随后便避开了他的视线。

    小何老师的目光在他俩之间逡巡,下意识问道:“轶恒也去北京吗?”

    林轶恒正想回答,被陶佳阴阳怪气地截胡:“他去美国,也是很早就决定了,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高考。”

    一时之间,气氛尴尬。

    曹健正在那头和几个男同学聊得热火朝天,见状赶紧走过来打圆场:“林轶恒去学物理,全额奖学金,老厉害了。……老师别问他了,快问问我去哪上大学。”

    小何老师还想拉着林轶恒问些什么,只有苏老师颇给曹健面子,柔声询问:“曹健学文科的吧,选了什么学校专业?”

    “我去凌阳。”曹健指指林姗姗,“就她家那边的省大,学法律。”

    “挺适合你的。”苏老师说,“一年级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口才好、记性好、乐于助人,还很有号召力,确实是学法律的好苗子。”

    见曹健和苏老师黄老师开始侃侃而谈,小何老师还是把目光转向林轶恒,问起出国申请的过程和国内外大学教育的区别。她听说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且今年全省只有他一个人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不由多加赞许。

    林姗姗从未怀疑过他的优秀,也知道的申请难度,但仍然心有郁结。她找了个借口溜出教室透口气。出门前,她听到小何老师叮嘱林轶恒,一个人在外要注意健康注意安全;又感慨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好事情,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学者和新的朋友,将来如果回国的话会有精彩的履历,就算不回国也相信他一样能站稳脚跟。

    林姗姗脚步一顿,匆匆推门而出。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那年那少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1章 第十五章告别,那年那少年,笔趣阁并收藏那年那少年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