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吐蕃劫盟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闰五月,吐蕃趁与唐结盟之时,埋下伏兵,杀死唐将数百人,擒获千余人。
(1)清水会盟
代宗在位的时候,吐蕃和唐朝的边境经常有小磨擦发生。由于吐蕃老是骚扰边界,所以尽管吐蕃多次有使者入唐讲和,还是有八名使者被扣押在长安。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八月,代宗在位时,吐蕃数次派遣使者请求和好,但是还没有停止对唐朝的侵略骚扰。代宗拘留了吐蕃前后八次派来的全部使者,有的甚至老死在唐朝。对于俘获的吐蕃人,则统统发配到长江以南与五岭以外。德宗即位后想对吐蕃施以德政以求安抚,便任命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出使吐蕃,同时还将历次俘虏的吐蕃人随韦一同赴吐蕃,并且每人赐给衣服一套。
吐蕃人最初听说韦伦将俘虏送回来时,没有人相信。等到后来俘虏们都回到吐蕃,各自返还部落,宣称“新皇上将宫女释放出宫,将禽兽放生,英威和圣德远播全国”时,吐蕃人才十分高兴,便打扫道路,迎接韦伦。吐蕃使者也随即奉赞普之命随韦伦到长安,向朝廷进贡,赠送丧葬用具。吐蕃使者来到京城,德宗对他加以礼遇。不久以后,蜀地的将领向朝廷建言:“我们不应该将他们的俘虏放回去。”德宗说:“戎狄侵犯边疆,我们便打击他们;要是归顺大唐,我们就归还他们的俘虏。打击他们,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严;归还俘虏,是为了显示朝廷的信义。要是不树立朝廷的威严和信义,就不能安抚周边各族。”德宗命令将吐蕃俘虏悉数放还。
杨炎还要求继续沿用前任宰相的打算,在原州建立新的城池来抵御吐蕃侵犯。泾原节度使段秀实认为:“现在边备空虚,筑城可能成为吐蕃进犯的理由,恐怕时机还未成熟。”杨炎非常恼火,把自认为反对他的段秀实调任为司农卿;而以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命他驻守原州,并且命原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为李怀光的别驾,加以辅佐。
为了筑城,李怀光亲自在原州坐镇,朱、崔宁二支军队在后方作防卫。接着,朝廷下诏要由泾州提供筑城用的材料和工具,激怒了泾州士兵。在泾州刘文喜因军心不安,不接受这个诏令,并上疏要朝廷恢复段秀实的职务,或者也可以让朱做泾原节度使。于是朝廷只好妥协,任命朱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
事实上是刘文喜自己想做泾原节度使。在收到新诏书后,刘文喜就与朝廷决裂,据城叛变。他把儿子送到吐蕃作人质,请吐蕃发兵救援。但吐蕃正与唐朝修好,就没有援助他。这样,泾州就陷入了孤立难支的境地,于是部将刘海宾趁机将刘文喜杀掉,并把他的首级送到长安。这样一来,一场兵变烟消云散,原州筑城的事终于不了了之。
韦伦来到吐蕃后,唐蕃关系进一步改善。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十二月,韦伦回长安,吐蕃宰相也奉命随他回长安向朝廷上贡。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三月,德宗派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由于赞普觉得德宗的赦书中用了对待臣下口气的“贡献”、“赐”等词,便十分不满,要求重发赦书;同时还提出云州以西应当以贺兰山为边界。崔汉衡不敢作主。十二月,崔汉衡派判官和吐蕃使者一块儿回长安向朝廷说明分歧。于是德宗将赦书的辞句作了修改,还同意了吐蕃提出的划分边界的办法。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四月,吐蕃向唐朝归还多年以来俘虏的八百多名唐朝兵民。九月,殿中少监崔汉衡回长安,赞普派大臣区颊赞随崔汉衡入朝。一个月以后,德宗将吏部员外郎樊泽派到吐蕃,向吐蕃通报结盟时间。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正月,陇右节度使奉朝廷命令,在清水与吐蕃的尚结赞会盟。盟文规定:“唐的守界,由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翔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以东为汉界。吐蕃在兰、渭、原、会四州设守,西至临洮,东至成州,直到剑南西界磨些山诸蛮、大渡河西南为蕃界。”四月,德宗命令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在丰邑里会盟,区颊赞觉得在清水会盟时没有确定吐唐边界,就拒绝参加会盟。随后,德宗命令崔汉衡前往吐蕃,由吐蕃赞普作出决断。六月,监察御史于在奉命入蕃后与吐蕃使者论剌没藏从青海回来,告诉区颊赞唐蕃边界已经划定,并让他返回丰邑里。
(2)李泌谏保安西北庭
七月二十五日,德宗任命礼部尚书李揆为入蕃会盟使。初九,德宗颁诏命令诸将相与区颊赞在城西会盟。李揆办事练达,不负众望,只是由于遭权奸卢杞憎恶,才被派到吐蕃去。李揆对德宗说:“我不害怕走远路,只是担心死在路途之中,不能为陛下将圣意传达到吐蕃。”德宗为李揆的话感到悲伤,便对卢杞说:“李尚书是否太老了?”卢杞说:“出使远方夷人的使者,必须是熟悉朝廷旧典的人才行。况且,李尚书都去,日后倘若派人到远方去出使,比李尚书小的人就不敢推辞了。”
十月,泾原发生兵变,兵变将士请正在长安赋闲的原泾原节度使朱为兵变首领。朱也就答应,并且称权知六军,盘踞在长安。没过几天,朱又在宣政殿上自称大秦皇帝。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初一,德宗下罪己诏,赦免河北藩镇,以求腾出力量来讨灭朱。
正月,为表示和好诚意,吐蕃国相尚结赞请求出兵援助唐朝攻打朱收复京城。于是,崔汉衡就奉德宗之命前往吐蕃求援。吐蕃国相尚结赞说:“依照吐蕃礼法发兵,得用主管军权的有关大臣署名作为凭信,如今制书上没有李怀光的署名,所以不敢进军。”于是陆贽又奉德宗之命去找李怀光,但李怀光坚决请求不借吐蕃兵,他说:“如果攻克京城,吐蕃必然要放纵士兵焚烧掳掠,无人能够制止,这是第一个害处。不久前颁布的敕旨规定,凡是有能够攻破城池的士兵,每人奖赏钱一百缗,吐蕃发兵五万人,倘若按敕旨照办,要求奖赏,这五百万缗钱从何而来?这是第二个害处。吐蕃骑兵虽然到来,肯定不会打头阵,而是按兵不动,保存实力,观望我方军队的形势。胜利了,也涌来抢夺胜果;失败了,便借机图谋变乱,我们不能亲近和信任这些诡计多端的军队。这是第三个害处。”李怀光始终不肯往敕旨上署名,于是吐蕃也始终没发兵。
不久,李怀光就叛变了。德宗只好又逃到梁州,并任命行在都知兵马使浑为平章事兼朔方节度使,朔方、宁、振武、永平、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同时将李怀光的职务免去。
浑率诸军从斜谷出击,攻打朱。崔汉衡劝吐蕃发兵助唐。吐蕃国相又说:“倘若我们先出兵,而遭到宁军的背后袭击怎么办?”宁节度使韩游得到这个消息,就让大将曹子达率宁军三千人去和浑会合。于是吐蕃发兵两万随曹子达一同助战,在武亭川大破朱将韩。同时,吐蕃兵在大肆掳掠之后撤去。
六月,朱败死。当初,德宗为了答谢吐蕃助唐平叛的功劳,答应在成功以后将安西、北庭的地盘给予吐蕃。等到叛乱已平,吐蕃派人来要土地时,德宗准备传召安西、北庭两镇节度使郭昕、李元忠回朝,将安西、北庭两镇让给吐蕃。李泌说:“安西、北庭地区的人们生性骁勇剽悍,两镇不仅控制着五十七个西域国家和十姓突厥人,还能分散吐蕃的声势,使吐蕃不能合兵一处而向东侵犯,岂能这样就将西域让给吐蕃!而且,这两节镇的人们势单地远,竭忠尽力,为国家坚守边疆近二十年,真乃可歌可泣。现在忽然遗弃他们,将他们交给戎狄之人,他们一定会深恨大唐,以后他们随从吐蕃前来侵扰,就会像报私仇一样了。况且,以前吐蕃脚踩两只船,暗中与双方都有往来,还大规模地劫掠了武功地区,直到接受了赠礼才撤去,哪里谈得上功劳呢?”大家计议此事,也认为李泌说得有理。于是,德宗终究没给吐蕃这块地方。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八月,吐蕃尚结赞大举进攻泾、陇、、宁四州,把庄稼割走,把人口和牲畜也抢走了,唐朝西境一片紧张。于是朝廷命浑率万人,骆元光率八千人在咸阳集结,准备应变。
九月,吐蕃的游动骑兵到了好畴,形势更加危急。德宗急忙下令全京城戒严,并增派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屯驻咸阳,民间传闻着德宗准备再次离开长安的消息。
(3)李晟丢军权
李晟派遣部将王率精兵三千埋伏在城,并告诫他说:“吐蕃军经过城下时,不要向他们的先头部队发起进击。你虽然可以击败先头部队,但你打不过他们的后续大部队。不如等他们的先头部队开过去后,当看到军中竖着五方旗,将士穿着虎豹衣时,你就应该明白,这是他们的中军,此时,你一定要迅速地进攻他们,肯定能够大获全胜。”王采用了李晟所讲的打法,果然打得尚结赞大败。将士们不认识尚结赞,所以他才得以幸免。
尚结赞对他的徒众说:“唐朝只有李晟、马燧、浑这三个会带兵打仗的良将,我们应当设计把他们除掉。”他带着两万士兵进入凤翔境内,并不掳掠,一直开到凤翔城下时才说:“李令公叫我们到这里来的,怎么不对我们进行犒劳呢?”过了一夜,尚结赞才领着人马退去。
十月初七,蕃落使野诗良辅奉李晟命和王率五千步骑兵袭击吐蕃的摧沙堡。十六日,二将遭遇两万吐蕃兵,激战之后将他们打败,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摧沙堡下,攻陷了摧沙堡,将堡中守将扈屈律悉蒙杀死,将堡中的储备烧掉之后,才收兵回营。尚结赞领兵由宁州、庆州向北而去,在合水北岸驻扎下来。部都史履程奉宁节度使韩游之命夜袭吐蕃营地,斩杀好几百人。吐蕃追击史履程,韩游在平川结下阵列,并命人在两山擂鼓,吓得吐蕃军丢掉掳掠品逃跑了。尚结赞引兵北去,自宁州、庆州到了盐州。
十一月,吐蕃进逼盐州城。他们对盐州刺史杜彦光说:“我们只要州城,人马你可以带走。”杜彦光率众撤到州。
十二月,吐蕃西侵夏州,也像在盐州一样,驱走刺史托跋乾晖及其所部,占据州城。接着,深入银州。银州一直没有城墙,官吏们和百姓们都被吐蕃大军吓跑了。吐蕃放弃银州,并攻陷州。这样,盐、银、夏、四州全部被吐蕃军夺下。
韩游建议派兵攻打盐州,若能吸引州的吐蕃军前来救援,就可趁机让河东袭击其后背。十二月,德宗诏命骆元光及陈许兵马使韩全义率步骑一万两千人会同韩游的宁军攻打盐州,同时又命令马燧带领河东军偷袭吐蕃军后背。于是,马燧先发兵石州。
当初当尚结赞在攻下盐州、夏州后,下令在两城各留一千多人驻守,自己则率众退到鸣沙县。由冬天转入春天后,羊马多数死去,粮食运输供给不上。再加上又传来摧沙堡被李晟拿下,马燧、浑等人各自起兵亲临鸣沙的消息,尚结赞吓坏了,多次命人向唐朝求和,都没有得到德宗的应允。于是尚结赞遣派使者以谦卑的辞令和丰厚的礼物向马燧求和,并承诺一定遵守清水会盟,而且要把掳掠的土地全部归还。在大道上,求和的吐蕃使者络绎不绝。马燧相信了尚结赞的说法,留在石州屯扎,不再打算过河,还向朝廷替尚结赞说话。
李晟说:“吐蕃不讲信用,不如向他们发动进攻。”韩游说:“是啊,衰弱时,吐蕃就求和,强盛时却又来侵略。现在,吐蕃深入到边界之内,反而请求盟会,这一定是在骗人!”韩说:“现在两河地区一片安宁,倘若我们在原、鄯、、渭四州作准备,让李晟、刘玄佐这些人带领十万人马戍守在那里,我们应该能够收回河湟地区的那二十几个州县。他们所需物资粮食的费用,请让我来主持办理。”于是,德宗没有采纳马燧的建议,并命他继续进军。马燧请求与吐蕃使者论颊热一同入朝辩论和亲之事,恰巧韩死去,马燧和张延赏于是就准备反对和自己有私怨的李晟,向德宗大谈和亲的好处。德宗也因心恨回纥,就准备与吐蕃和好,以便一起进击回纥,于是同意了二人的主张,就决定和吐蕃和好。
张延赏一再说:“李大人长期把握军权,这样恐怕不好。”德宗决定让李晟自己确定一个取代他的人选,说:“朕忧虑百姓生计,想和吐蕃和好。你既然不同意,就不要回凤翔去了,留在朝廷随时辅佐我也好。”李晟只好推荐都虞侯刑君牙,于是德宗任命刑君牙为凤翔尹兼团练使。德宗给李晟加了太尉、中书令等头衔,而将他的军权全部收回。
还在凤翔时,李晟曾和幕僚说过:“魏征敢于直言上谏,我非常佩服他。”行军司马李叔度劝道:“文人们可以那样干,有功德的武臣当面坚持不同意见不大好。”李晟严肃地说:“君此言差矣!我身为朝廷重臣,若只顾个人安危,而不管朝廷得失,像话吗?”所以,李晟在朝廷中,只要德宗垂询,必定尽其所言,毫不隐瞒。不过对君臣之间所谈的内容,他倒是守口如瓶,从不外泄。三月二十七日,马燧回长安述职。由于主帅不在前线,所以各军也都不再出战。尚结赞利用这个机会把被截在鸣沙县的吐蕃军队撤走。
(4)吐蕃终负约
崔浣到了吐蕃以后,责问尚结赞为何背盟。尚结赞说:“吐蕃打败朱,没有得到赏赐,所以不来。可是你们的各州都把守得紧紧的,叫我们怎么接收啊?盐州、夏州的守城将领将城池交给我们以后便逃走了,这可不是我们攻打下来的。如今大唐使者来了,我们也准备实践诺言。能够重新归好,这可是吐蕃求之不得的啊。现今吐蕃将相以下官员来的有二十一人,浑侍中曾经与他们一起讨伐朱,深知他们都是忠义守信用的人。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信义用事,厚道待人,我们早有耳闻,何不让他们二人主持会盟呢?”
四月十二日,崔浣来到长安。十七日,德宗任用崔浣为鸿胪卿,命他再次赴蕃,跟尚结赞说:“杜希全防守灵州,不可以离开本州疆境,李观已另任他职。现在大唐决定派浑赴清水参加会盟。”并且让吐蕃先归还盐州、夏州两地。五月初一,浑从咸阳入京朝见,被德宗任命为清水会盟使。初五,德宗任命兵部尚书崔汉衡为清水会盟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另外把特进宋奉任命为都监。初六,浑带领两万多人前往会盟地点。
二十二日,尚结赞派遣其下属论泣赞到唐营说:“清水这个地方不吉祥,可不可以在原州的土梨树会盟呢?会盟后,便归还盐、夏二州。”德宗全部答应下来。神策军将领马有麟上奏说:“土梨树一带地势险恶,吐蕃有可能在那里设下埋伏,我看我们还是在平凉川会盟为好,那里地势平坦。”当时,论泣赞已经回去了。二十四日,德宗派使者追赶论泣赞,并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他。
但是许多武将都反对和盟。以前韩推荐李晟和刘玄佐可带兵收复河、湟地区的二十余州,刘玄佐也表示愿意出力。可是不知为什么,韩一死,刘玄佐却出尔反尔,说道:“吐蕃兵势正强,这个仗不好打。”不再积极用兵,并把河、湟地区的军事指挥权交给李抱真。李抱真也百般推辞,不肯受命。情势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临行前,李晟再三告诫浑一定要严密地防守会盟地点。张延赏对德宗说:“李晟不希望会盟获得成功,所以他才告诫浑严加防备。要是吐蕃看出我们在怀疑他们,那他们也会怀疑我们,这哪能谈得成呢?”于是德宗传召浑,竭力告诫他对待吐蕃要有诚意,切勿杞人忧天而坏了大事。
浑上奏,吐蕃决定在十九日会盟。张延赏把众朝臣召集起来,并让众人来看浑的表章,他说:“李太尉认为和吐蕃和好必定不能成功,浑侍中表章上已确定了会盟的日期。”李晟听后,哭泣着对亲近的人说:“我生长在西部边疆,熟知吐蕃民性,我那样说的目的,只是不愿意让朝廷蒙受吐蕃的侮辱罢了!”
当初,德宗命骆元光在潘原驻扎,韩游在洛口驻扎,以作为浑的接应。骆元光对浑说:“潘原距离会盟地点将近七十里,倘若你发生了紧急情况,我怎能得知呢?我还是与大人您一块儿去吧!”浑根据诏书的意旨坚决阻止了他。骆元光不肯听命,与浑的营地连接着驻扎下来,距会盟地点三十多里。骆元光命人深深地挖了壕沟,栅栏扎得很牢固,但浑的壕堑和栅栏却完全可以轻易跳过去。骆元光还让士兵埋伏在军营两侧。韩游命五百骑兵埋伏在骆元光的旁边,他说:“假如发生变故,你们便向西直奔柏泉,以便分散吐蕃的声势。”
尚结赞和浑商量好,唐蕃各方都派三千带甲将士,排列在坛场的东西两侧,再派出四百名穿便装的将士随盟使到坛场下。这天,正要会盟时,尚结赞又要求双方各自派出流动巡逻的骑兵数十人,来对双方的行动作互相检查,得到浑的满口答应。吐蕃把精锐的骑兵数万人埋伏在坛场西边,流动巡逻的骑兵在唐朝军队中穿来穿去,进出不受禁止。唐朝的骑兵进入吐蕃后军,全部被吐蕃擒获。浑等人完全没有觉察,走入帐幕换礼服。吐蕃擂鼓三声,大声呼喊着赶上前来,将宋奉朝等杀死在帐幕里。浑从帐幕后边逃出来,偶然得到别人的一匹马骑了上去,在马背上趴着,一直飞奔了十几里,才把马嚼子戴到马嘴上,所以虽然乱箭从他背上掠过去,但他并没有受伤。唐朝的将士都向东逃跑,却被吐蕃兵一路追杀,数百名士兵被杀死,被捉的有一千余人,崔汉衡也被吐蕃骑兵擒获。等到浑飞驰到他的营中时才发现只剩下一座空营,将士们都被吓跑了。骆元光发动伏兵,结成战阵,等待着他,跟着追来的吐蕃兵见状只好悻悻地面面相觑。浑进入骆元光的营地,吐蕃追击的骑兵回头看见宁军向西奔驰而去,只好撤退。在骆元光用辎重的资助下,浑把逃散的士兵召集回来,重整军队。
这一天德宗临朝,对几个宰相说:“今天能与吐蕃和盟,平息兵争,应是国家的福气。”只有马燧附和称是。柳浑说:“戎狄豺狼成性,盟了誓也不一定天下太平。况且今天的事还是让人放心不下。”李晟说:“柳浑说得有道理。”德宗面带愠色地训斥道:“柳浑是个书生,不了解边疆方面的知识,李晟你怎么也这样讲话!”大家都伏在地上顿首谢罪,就这样提前散了朝。
当天晚上,传来韩游的急奏,报告吐蕃劫盟,军队打到宁附近。德宗大惊,急令街使把韩游的奏表传给柳浑看。第二天,他对柳浑说:“你是个书生,却能料敌如此准确,真不可思议!”德宗准备离开长安躲避吐蕃,被大臣们劝阻下来。
二十一日,德宗派中使王子恒给尚结赞送去诏书。吐蕃根本不让入境,王子恒只得回来。
二十二日,尚结赞来到原州故地,接见崔汉衡等人说:“本来为囚禁浑而制作了金锁枷,来献给我们赞普。如今,浑跑掉了,只抓住你们。”尚结赞又对马燧的侄子马说:“我们把马匹视为性命。我在河曲时,春天草还没发芽,马都饿得走不动了。当时,假如马侍中渡过黄河袭击我们,我们便会全军覆没了!我们求和并得以成功,离不开马侍中的鼎力相助啊。现在我们全军得以回去,哪能够扣留他的子孙呢!”于是,他命人放马和唐官俱文珍及浑的部将归唐,而将崔汉衡等人分别囚禁在河州、廓州和鄯州。德宗在得知尚结赞的这一言谈之后,就开始讨厌马燧了。
六月初,德宗下令将马燧的副帅、节度使之职免去,让他改任司徒兼侍中。
张延赏自知也应承担责任,就假称卧病在床不能理事,没过多久也死去了。
此后四十年间,唐朝正处在河北藩镇割据时期,吐蕃趁着这个机会屡屡骚扰唐朝边界,以致在边界上,从北面的秦陇、河湟,到西面的安西、北庭,再到南面的川西,告急警报都没终止过。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西川节度使韦皋招附南诏,并与南诏联兵出击吐蕃,才稍微夺回了一部分土地。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闰五月,吐蕃趁与唐结盟之时,埋下伏兵,杀死唐将数百人,擒获千余人。
(1)清水会盟
代宗在位的时候,吐蕃和唐朝的边境经常有小磨擦发生。由于吐蕃老是骚扰边界,所以尽管吐蕃多次有使者入唐讲和,还是有八名使者被扣押在长安。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八月,代宗在位时,吐蕃数次派遣使者请求和好,但是还没有停止对唐朝的侵略骚扰。代宗拘留了吐蕃前后八次派来的全部使者,有的甚至老死在唐朝。对于俘获的吐蕃人,则统统发配到长江以南与五岭以外。德宗即位后想对吐蕃施以德政以求安抚,便任命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出使吐蕃,同时还将历次俘虏的吐蕃人随韦一同赴吐蕃,并且每人赐给衣服一套。
吐蕃人最初听说韦伦将俘虏送回来时,没有人相信。等到后来俘虏们都回到吐蕃,各自返还部落,宣称“新皇上将宫女释放出宫,将禽兽放生,英威和圣德远播全国”时,吐蕃人才十分高兴,便打扫道路,迎接韦伦。吐蕃使者也随即奉赞普之命随韦伦到长安,向朝廷进贡,赠送丧葬用具。吐蕃使者来到京城,德宗对他加以礼遇。不久以后,蜀地的将领向朝廷建言:“我们不应该将他们的俘虏放回去。”德宗说:“戎狄侵犯边疆,我们便打击他们;要是归顺大唐,我们就归还他们的俘虏。打击他们,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严;归还俘虏,是为了显示朝廷的信义。要是不树立朝廷的威严和信义,就不能安抚周边各族。”德宗命令将吐蕃俘虏悉数放还。
杨炎还要求继续沿用前任宰相的打算,在原州建立新的城池来抵御吐蕃侵犯。泾原节度使段秀实认为:“现在边备空虚,筑城可能成为吐蕃进犯的理由,恐怕时机还未成熟。”杨炎非常恼火,把自认为反对他的段秀实调任为司农卿;而以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命他驻守原州,并且命原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为李怀光的别驾,加以辅佐。
为了筑城,李怀光亲自在原州坐镇,朱、崔宁二支军队在后方作防卫。接着,朝廷下诏要由泾州提供筑城用的材料和工具,激怒了泾州士兵。在泾州刘文喜因军心不安,不接受这个诏令,并上疏要朝廷恢复段秀实的职务,或者也可以让朱做泾原节度使。于是朝廷只好妥协,任命朱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
事实上是刘文喜自己想做泾原节度使。在收到新诏书后,刘文喜就与朝廷决裂,据城叛变。他把儿子送到吐蕃作人质,请吐蕃发兵救援。但吐蕃正与唐朝修好,就没有援助他。这样,泾州就陷入了孤立难支的境地,于是部将刘海宾趁机将刘文喜杀掉,并把他的首级送到长安。这样一来,一场兵变烟消云散,原州筑城的事终于不了了之。
韦伦来到吐蕃后,唐蕃关系进一步改善。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十二月,韦伦回长安,吐蕃宰相也奉命随他回长安向朝廷上贡。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三月,德宗派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由于赞普觉得德宗的赦书中用了对待臣下口气的“贡献”、“赐”等词,便十分不满,要求重发赦书;同时还提出云州以西应当以贺兰山为边界。崔汉衡不敢作主。十二月,崔汉衡派判官和吐蕃使者一块儿回长安向朝廷说明分歧。于是德宗将赦书的辞句作了修改,还同意了吐蕃提出的划分边界的办法。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四月,吐蕃向唐朝归还多年以来俘虏的八百多名唐朝兵民。九月,殿中少监崔汉衡回长安,赞普派大臣区颊赞随崔汉衡入朝。一个月以后,德宗将吏部员外郎樊泽派到吐蕃,向吐蕃通报结盟时间。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正月,陇右节度使奉朝廷命令,在清水与吐蕃的尚结赞会盟。盟文规定:“唐的守界,由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翔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以东为汉界。吐蕃在兰、渭、原、会四州设守,西至临洮,东至成州,直到剑南西界磨些山诸蛮、大渡河西南为蕃界。”四月,德宗命令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在丰邑里会盟,区颊赞觉得在清水会盟时没有确定吐唐边界,就拒绝参加会盟。随后,德宗命令崔汉衡前往吐蕃,由吐蕃赞普作出决断。六月,监察御史于在奉命入蕃后与吐蕃使者论剌没藏从青海回来,告诉区颊赞唐蕃边界已经划定,并让他返回丰邑里。
(2)李泌谏保安西北庭
七月二十五日,德宗任命礼部尚书李揆为入蕃会盟使。初九,德宗颁诏命令诸将相与区颊赞在城西会盟。李揆办事练达,不负众望,只是由于遭权奸卢杞憎恶,才被派到吐蕃去。李揆对德宗说:“我不害怕走远路,只是担心死在路途之中,不能为陛下将圣意传达到吐蕃。”德宗为李揆的话感到悲伤,便对卢杞说:“李尚书是否太老了?”卢杞说:“出使远方夷人的使者,必须是熟悉朝廷旧典的人才行。况且,李尚书都去,日后倘若派人到远方去出使,比李尚书小的人就不敢推辞了。”
十月,泾原发生兵变,兵变将士请正在长安赋闲的原泾原节度使朱为兵变首领。朱也就答应,并且称权知六军,盘踞在长安。没过几天,朱又在宣政殿上自称大秦皇帝。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初一,德宗下罪己诏,赦免河北藩镇,以求腾出力量来讨灭朱。
正月,为表示和好诚意,吐蕃国相尚结赞请求出兵援助唐朝攻打朱收复京城。于是,崔汉衡就奉德宗之命前往吐蕃求援。吐蕃国相尚结赞说:“依照吐蕃礼法发兵,得用主管军权的有关大臣署名作为凭信,如今制书上没有李怀光的署名,所以不敢进军。”于是陆贽又奉德宗之命去找李怀光,但李怀光坚决请求不借吐蕃兵,他说:“如果攻克京城,吐蕃必然要放纵士兵焚烧掳掠,无人能够制止,这是第一个害处。不久前颁布的敕旨规定,凡是有能够攻破城池的士兵,每人奖赏钱一百缗,吐蕃发兵五万人,倘若按敕旨照办,要求奖赏,这五百万缗钱从何而来?这是第二个害处。吐蕃骑兵虽然到来,肯定不会打头阵,而是按兵不动,保存实力,观望我方军队的形势。胜利了,也涌来抢夺胜果;失败了,便借机图谋变乱,我们不能亲近和信任这些诡计多端的军队。这是第三个害处。”李怀光始终不肯往敕旨上署名,于是吐蕃也始终没发兵。
不久,李怀光就叛变了。德宗只好又逃到梁州,并任命行在都知兵马使浑为平章事兼朔方节度使,朔方、宁、振武、永平、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同时将李怀光的职务免去。
浑率诸军从斜谷出击,攻打朱。崔汉衡劝吐蕃发兵助唐。吐蕃国相又说:“倘若我们先出兵,而遭到宁军的背后袭击怎么办?”宁节度使韩游得到这个消息,就让大将曹子达率宁军三千人去和浑会合。于是吐蕃发兵两万随曹子达一同助战,在武亭川大破朱将韩。同时,吐蕃兵在大肆掳掠之后撤去。
六月,朱败死。当初,德宗为了答谢吐蕃助唐平叛的功劳,答应在成功以后将安西、北庭的地盘给予吐蕃。等到叛乱已平,吐蕃派人来要土地时,德宗准备传召安西、北庭两镇节度使郭昕、李元忠回朝,将安西、北庭两镇让给吐蕃。李泌说:“安西、北庭地区的人们生性骁勇剽悍,两镇不仅控制着五十七个西域国家和十姓突厥人,还能分散吐蕃的声势,使吐蕃不能合兵一处而向东侵犯,岂能这样就将西域让给吐蕃!而且,这两节镇的人们势单地远,竭忠尽力,为国家坚守边疆近二十年,真乃可歌可泣。现在忽然遗弃他们,将他们交给戎狄之人,他们一定会深恨大唐,以后他们随从吐蕃前来侵扰,就会像报私仇一样了。况且,以前吐蕃脚踩两只船,暗中与双方都有往来,还大规模地劫掠了武功地区,直到接受了赠礼才撤去,哪里谈得上功劳呢?”大家计议此事,也认为李泌说得有理。于是,德宗终究没给吐蕃这块地方。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八月,吐蕃尚结赞大举进攻泾、陇、、宁四州,把庄稼割走,把人口和牲畜也抢走了,唐朝西境一片紧张。于是朝廷命浑率万人,骆元光率八千人在咸阳集结,准备应变。
九月,吐蕃的游动骑兵到了好畴,形势更加危急。德宗急忙下令全京城戒严,并增派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屯驻咸阳,民间传闻着德宗准备再次离开长安的消息。
(3)李晟丢军权
李晟派遣部将王率精兵三千埋伏在城,并告诫他说:“吐蕃军经过城下时,不要向他们的先头部队发起进击。你虽然可以击败先头部队,但你打不过他们的后续大部队。不如等他们的先头部队开过去后,当看到军中竖着五方旗,将士穿着虎豹衣时,你就应该明白,这是他们的中军,此时,你一定要迅速地进攻他们,肯定能够大获全胜。”王采用了李晟所讲的打法,果然打得尚结赞大败。将士们不认识尚结赞,所以他才得以幸免。
尚结赞对他的徒众说:“唐朝只有李晟、马燧、浑这三个会带兵打仗的良将,我们应当设计把他们除掉。”他带着两万士兵进入凤翔境内,并不掳掠,一直开到凤翔城下时才说:“李令公叫我们到这里来的,怎么不对我们进行犒劳呢?”过了一夜,尚结赞才领着人马退去。
十月初七,蕃落使野诗良辅奉李晟命和王率五千步骑兵袭击吐蕃的摧沙堡。十六日,二将遭遇两万吐蕃兵,激战之后将他们打败,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摧沙堡下,攻陷了摧沙堡,将堡中守将扈屈律悉蒙杀死,将堡中的储备烧掉之后,才收兵回营。尚结赞领兵由宁州、庆州向北而去,在合水北岸驻扎下来。部都史履程奉宁节度使韩游之命夜袭吐蕃营地,斩杀好几百人。吐蕃追击史履程,韩游在平川结下阵列,并命人在两山擂鼓,吓得吐蕃军丢掉掳掠品逃跑了。尚结赞引兵北去,自宁州、庆州到了盐州。
十一月,吐蕃进逼盐州城。他们对盐州刺史杜彦光说:“我们只要州城,人马你可以带走。”杜彦光率众撤到州。
十二月,吐蕃西侵夏州,也像在盐州一样,驱走刺史托跋乾晖及其所部,占据州城。接着,深入银州。银州一直没有城墙,官吏们和百姓们都被吐蕃大军吓跑了。吐蕃放弃银州,并攻陷州。这样,盐、银、夏、四州全部被吐蕃军夺下。
韩游建议派兵攻打盐州,若能吸引州的吐蕃军前来救援,就可趁机让河东袭击其后背。十二月,德宗诏命骆元光及陈许兵马使韩全义率步骑一万两千人会同韩游的宁军攻打盐州,同时又命令马燧带领河东军偷袭吐蕃军后背。于是,马燧先发兵石州。
当初当尚结赞在攻下盐州、夏州后,下令在两城各留一千多人驻守,自己则率众退到鸣沙县。由冬天转入春天后,羊马多数死去,粮食运输供给不上。再加上又传来摧沙堡被李晟拿下,马燧、浑等人各自起兵亲临鸣沙的消息,尚结赞吓坏了,多次命人向唐朝求和,都没有得到德宗的应允。于是尚结赞遣派使者以谦卑的辞令和丰厚的礼物向马燧求和,并承诺一定遵守清水会盟,而且要把掳掠的土地全部归还。在大道上,求和的吐蕃使者络绎不绝。马燧相信了尚结赞的说法,留在石州屯扎,不再打算过河,还向朝廷替尚结赞说话。
李晟说:“吐蕃不讲信用,不如向他们发动进攻。”韩游说:“是啊,衰弱时,吐蕃就求和,强盛时却又来侵略。现在,吐蕃深入到边界之内,反而请求盟会,这一定是在骗人!”韩说:“现在两河地区一片安宁,倘若我们在原、鄯、、渭四州作准备,让李晟、刘玄佐这些人带领十万人马戍守在那里,我们应该能够收回河湟地区的那二十几个州县。他们所需物资粮食的费用,请让我来主持办理。”于是,德宗没有采纳马燧的建议,并命他继续进军。马燧请求与吐蕃使者论颊热一同入朝辩论和亲之事,恰巧韩死去,马燧和张延赏于是就准备反对和自己有私怨的李晟,向德宗大谈和亲的好处。德宗也因心恨回纥,就准备与吐蕃和好,以便一起进击回纥,于是同意了二人的主张,就决定和吐蕃和好。
张延赏一再说:“李大人长期把握军权,这样恐怕不好。”德宗决定让李晟自己确定一个取代他的人选,说:“朕忧虑百姓生计,想和吐蕃和好。你既然不同意,就不要回凤翔去了,留在朝廷随时辅佐我也好。”李晟只好推荐都虞侯刑君牙,于是德宗任命刑君牙为凤翔尹兼团练使。德宗给李晟加了太尉、中书令等头衔,而将他的军权全部收回。
还在凤翔时,李晟曾和幕僚说过:“魏征敢于直言上谏,我非常佩服他。”行军司马李叔度劝道:“文人们可以那样干,有功德的武臣当面坚持不同意见不大好。”李晟严肃地说:“君此言差矣!我身为朝廷重臣,若只顾个人安危,而不管朝廷得失,像话吗?”所以,李晟在朝廷中,只要德宗垂询,必定尽其所言,毫不隐瞒。不过对君臣之间所谈的内容,他倒是守口如瓶,从不外泄。三月二十七日,马燧回长安述职。由于主帅不在前线,所以各军也都不再出战。尚结赞利用这个机会把被截在鸣沙县的吐蕃军队撤走。
(4)吐蕃终负约
崔浣到了吐蕃以后,责问尚结赞为何背盟。尚结赞说:“吐蕃打败朱,没有得到赏赐,所以不来。可是你们的各州都把守得紧紧的,叫我们怎么接收啊?盐州、夏州的守城将领将城池交给我们以后便逃走了,这可不是我们攻打下来的。如今大唐使者来了,我们也准备实践诺言。能够重新归好,这可是吐蕃求之不得的啊。现今吐蕃将相以下官员来的有二十一人,浑侍中曾经与他们一起讨伐朱,深知他们都是忠义守信用的人。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信义用事,厚道待人,我们早有耳闻,何不让他们二人主持会盟呢?”
四月十二日,崔浣来到长安。十七日,德宗任用崔浣为鸿胪卿,命他再次赴蕃,跟尚结赞说:“杜希全防守灵州,不可以离开本州疆境,李观已另任他职。现在大唐决定派浑赴清水参加会盟。”并且让吐蕃先归还盐州、夏州两地。五月初一,浑从咸阳入京朝见,被德宗任命为清水会盟使。初五,德宗任命兵部尚书崔汉衡为清水会盟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另外把特进宋奉任命为都监。初六,浑带领两万多人前往会盟地点。
二十二日,尚结赞派遣其下属论泣赞到唐营说:“清水这个地方不吉祥,可不可以在原州的土梨树会盟呢?会盟后,便归还盐、夏二州。”德宗全部答应下来。神策军将领马有麟上奏说:“土梨树一带地势险恶,吐蕃有可能在那里设下埋伏,我看我们还是在平凉川会盟为好,那里地势平坦。”当时,论泣赞已经回去了。二十四日,德宗派使者追赶论泣赞,并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他。
但是许多武将都反对和盟。以前韩推荐李晟和刘玄佐可带兵收复河、湟地区的二十余州,刘玄佐也表示愿意出力。可是不知为什么,韩一死,刘玄佐却出尔反尔,说道:“吐蕃兵势正强,这个仗不好打。”不再积极用兵,并把河、湟地区的军事指挥权交给李抱真。李抱真也百般推辞,不肯受命。情势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临行前,李晟再三告诫浑一定要严密地防守会盟地点。张延赏对德宗说:“李晟不希望会盟获得成功,所以他才告诫浑严加防备。要是吐蕃看出我们在怀疑他们,那他们也会怀疑我们,这哪能谈得成呢?”于是德宗传召浑,竭力告诫他对待吐蕃要有诚意,切勿杞人忧天而坏了大事。
浑上奏,吐蕃决定在十九日会盟。张延赏把众朝臣召集起来,并让众人来看浑的表章,他说:“李太尉认为和吐蕃和好必定不能成功,浑侍中表章上已确定了会盟的日期。”李晟听后,哭泣着对亲近的人说:“我生长在西部边疆,熟知吐蕃民性,我那样说的目的,只是不愿意让朝廷蒙受吐蕃的侮辱罢了!”
当初,德宗命骆元光在潘原驻扎,韩游在洛口驻扎,以作为浑的接应。骆元光对浑说:“潘原距离会盟地点将近七十里,倘若你发生了紧急情况,我怎能得知呢?我还是与大人您一块儿去吧!”浑根据诏书的意旨坚决阻止了他。骆元光不肯听命,与浑的营地连接着驻扎下来,距会盟地点三十多里。骆元光命人深深地挖了壕沟,栅栏扎得很牢固,但浑的壕堑和栅栏却完全可以轻易跳过去。骆元光还让士兵埋伏在军营两侧。韩游命五百骑兵埋伏在骆元光的旁边,他说:“假如发生变故,你们便向西直奔柏泉,以便分散吐蕃的声势。”
尚结赞和浑商量好,唐蕃各方都派三千带甲将士,排列在坛场的东西两侧,再派出四百名穿便装的将士随盟使到坛场下。这天,正要会盟时,尚结赞又要求双方各自派出流动巡逻的骑兵数十人,来对双方的行动作互相检查,得到浑的满口答应。吐蕃把精锐的骑兵数万人埋伏在坛场西边,流动巡逻的骑兵在唐朝军队中穿来穿去,进出不受禁止。唐朝的骑兵进入吐蕃后军,全部被吐蕃擒获。浑等人完全没有觉察,走入帐幕换礼服。吐蕃擂鼓三声,大声呼喊着赶上前来,将宋奉朝等杀死在帐幕里。浑从帐幕后边逃出来,偶然得到别人的一匹马骑了上去,在马背上趴着,一直飞奔了十几里,才把马嚼子戴到马嘴上,所以虽然乱箭从他背上掠过去,但他并没有受伤。唐朝的将士都向东逃跑,却被吐蕃兵一路追杀,数百名士兵被杀死,被捉的有一千余人,崔汉衡也被吐蕃骑兵擒获。等到浑飞驰到他的营中时才发现只剩下一座空营,将士们都被吓跑了。骆元光发动伏兵,结成战阵,等待着他,跟着追来的吐蕃兵见状只好悻悻地面面相觑。浑进入骆元光的营地,吐蕃追击的骑兵回头看见宁军向西奔驰而去,只好撤退。在骆元光用辎重的资助下,浑把逃散的士兵召集回来,重整军队。
这一天德宗临朝,对几个宰相说:“今天能与吐蕃和盟,平息兵争,应是国家的福气。”只有马燧附和称是。柳浑说:“戎狄豺狼成性,盟了誓也不一定天下太平。况且今天的事还是让人放心不下。”李晟说:“柳浑说得有道理。”德宗面带愠色地训斥道:“柳浑是个书生,不了解边疆方面的知识,李晟你怎么也这样讲话!”大家都伏在地上顿首谢罪,就这样提前散了朝。
当天晚上,传来韩游的急奏,报告吐蕃劫盟,军队打到宁附近。德宗大惊,急令街使把韩游的奏表传给柳浑看。第二天,他对柳浑说:“你是个书生,却能料敌如此准确,真不可思议!”德宗准备离开长安躲避吐蕃,被大臣们劝阻下来。
二十一日,德宗派中使王子恒给尚结赞送去诏书。吐蕃根本不让入境,王子恒只得回来。
二十二日,尚结赞来到原州故地,接见崔汉衡等人说:“本来为囚禁浑而制作了金锁枷,来献给我们赞普。如今,浑跑掉了,只抓住你们。”尚结赞又对马燧的侄子马说:“我们把马匹视为性命。我在河曲时,春天草还没发芽,马都饿得走不动了。当时,假如马侍中渡过黄河袭击我们,我们便会全军覆没了!我们求和并得以成功,离不开马侍中的鼎力相助啊。现在我们全军得以回去,哪能够扣留他的子孙呢!”于是,他命人放马和唐官俱文珍及浑的部将归唐,而将崔汉衡等人分别囚禁在河州、廓州和鄯州。德宗在得知尚结赞的这一言谈之后,就开始讨厌马燧了。
六月初,德宗下令将马燧的副帅、节度使之职免去,让他改任司徒兼侍中。
张延赏自知也应承担责任,就假称卧病在床不能理事,没过多久也死去了。
此后四十年间,唐朝正处在河北藩镇割据时期,吐蕃趁着这个机会屡屡骚扰唐朝边界,以致在边界上,从北面的秦陇、河湟,到西面的安西、北庭,再到南面的川西,告急警报都没终止过。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西川节度使韦皋招附南诏,并与南诏联兵出击吐蕃,才稍微夺回了一部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