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九月十五日,女皇把自己废掉的中宗李显重新立为皇太子,这在当时,等于发出了明确的政治信号——女皇最终选定了皇位继承人。

    (1)诸武权势日增

    武则天作为女性称帝,改唐建周是成功了,可在帝位的继承上只能陷入两难的困境:要是传位给儿子,那样李唐王朝就一定会复辟,让武周政权亡于一世;如果要保持武周王朝,就只能传位给武姓侄子,但侄子总没有儿子亲近,而且以后享受宗庙血食也不会有她这位姑奶奶的分。她将两个有才干的儿子杀掉了,两个小儿子还是留下了。因为女皇长时间在这件事上犹豫不绝,李、武两姓很早就为储位明争暗斗。

    女皇的武姓侄子以武承嗣、武三思为首,他们在最初不但没受重用,而且自己还和父亲一道受到她的报复。武士彟死后,同父异母兄武元庆、武元爽和叔伯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武则天母女十分刻薄,而恰好武承嗣是武元爽的儿子,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武则天当上皇后,武元爽任少府少监,武元庆任宗正少卿,武惟良任卫尉少卿。武则天母亲杨氏念及旧怨,叫她上书高宗,打着外戚退让的幌子,将武元庆调任龙州刺史,武元爽担任濠州刺史,武惟良为始州刺史。

    武元庆到任后病死,后来武元爽从濠州被放逐到振州。

    乾封年间,高宗祭泰山,武惟良与弟淄州刺史武怀运按照制度随行祭祀。那个时候,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氏在宫中得到高宗宠爱,女皇想把她除掉,就劝高宗带贺兰氏到自己母亲府中游赏,乘武惟良献食,暗中让人将毒药放入贺兰氏饭中,贺兰氏暴死。武则天将罪行推在武惟良、武怀运身上,两人于是被杀,武元爽也株连而死,家属发配岭外。

    武则天报了旧恨后,把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立为父亲后嗣,改姓武氏。没想到武敏之年少色美,居然和自己的母亲私通,还想逼淫自己的幼女太平公主。武则天大怒之下将他发配雷州,在半路武敏之上吊自杀。他死后,武则天才上奏高宗,从岭南流放地召回武承嗣,承袭武士彟爵位。这时是咸亨五年(公元674年)。

    武则天临朝称制并要进一步当女皇,就需要依仗武家子侄们的力量,武氏集团的地位因此迅速上升。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立睿宗为傀儡皇帝,自己临朝称制,武承嗣马上请求追封武氏先祖为王,立武氏七庙。武则天没有理会宰相裴炎的反对,断然奏准。有了武则天的支持,诸武权势骤增,唐宗室惶恐不安。

    徐敬业借匡唐为名在扬州起事以后,武承嗣、武三思担心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辈尊位重,屡次劝武则天寻找机会将他们除去。在武则天以及武氏子侄步步进逼之下,最终使得宗室起兵。武则天运用军事手段镇压下去后,利用武承嗣和酷吏将李唐宗室杀戮殆尽。而且,哪个大臣要让她把权力还给睿宗就必死无疑。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武承嗣等武氏子侄全部封王,权势更大。如武承嗣不仅爵魏王,而且担任文昌尚书省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在宰相中权力最大。武攸宁爵建昌王,官居侍中,是鸾台之首。武三思为梁王,官居天官尚书。另外,武则天坐镇洛阳,让建安王武攸宜留守长安。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废弃的中宗李显囚禁在房州,从帝位又降为太子的睿宗李旦和儿子,还有被杀的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义丰王李光顺、嗣雍王李守礼、永安王李守义全都被幽闭在宫中,境遇和囚犯差不多,长达十余年。在这种情形下,武承嗣对皇嗣李旦的地位公然发起挑战。

    (2)武承嗣罢相

    当初,凤阁舍人修武人张嘉福暗中支持洛阳人王庆之等几百人上书奏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认为皇嗣在东宫,提出这样的建议毫无道理,所以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上奏请求措词激烈地斥责上书的人,通知他们散去。武则天又征求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的意见,他也坚决反对。这大大违反了诸位武氏掌权者的意愿,这样他们敌视岑长倩,让他西征吐蕃,还没有抵达前线,又征召他回来,投入武则天的专门监狱。武承嗣又陷害格辅元。来俊臣还逼迫岑长倩的儿子岑灵原,让他诬陷司礼卿兼判纳言事欧阳通等好几十人,说他们一道密谋叛变。欧阳通遭来俊臣审讯,所有的严酷刑法全用了,怎么也不承认,来俊臣便假造他服罪的口供。冬季,十月十二日,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全部遭杀害。

    王庆之觐见女皇,女皇说:“皇嗣是我的儿子,为什么废掉他?”王庆之回答说:“‘神灵不享受别族人的祭品,百姓也不会祭奠别族的神灵。’如今谁是天下之主,却以李氏为继承人?”女皇命令把他带出去。王庆之趴在地上,哭着以性命担保进行请求,不愿离去,女皇就给他一纸盖有印章的凭证说:“以后想见我,拿它让守门人看。”在这之后,王庆之屡次请求朝见,女皇心中不悦,命令凤阁侍郎李昭德赐王庆之杖刑。李昭德把他带出光政门外,指着他对官员们说:“这个坏蛋想废掉我们朝中的皇嗣,把武承嗣立为太子。”下令把他打倒,摔得他耳朵眼睛都流血,之后使用刑杖把他打死,他的同党才散去。

    李昭德见女皇有立武承嗣为皇嗣的想法,劝告说:“先皇,是陛下的丈夫,皇嗣是您的亲生儿子。您是天下之主,要为万代考虑,应当传子孙,哪能把侄子立为皇嗣呢!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听说侄子当上皇帝而为姑立庙的。而且,先皇托附陛下,要是天下传与武承嗣,先皇也得不到祭祀了。”武皇听后,觉得有道理。第二年,李昭德又密奏武承嗣权太重,恐怕威胁武皇的统治,女皇随即免了承嗣的宰相职位。

    可是,武则天在皇嗣问题上并没有作出决断,武承嗣对争夺皇嗣还抱有希望。这样,李、武两集团的矛盾连续不断。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正月初一,女皇在万象神宫举行祭典,她居然让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皇嗣李旦很没面子地站在一边,完全是一副武氏天下的架势,从而使得李、武二姓争夺皇嗣的斗争更加激烈。就在这个月,皇嗣李旦的刘妃、德妃受到韦团儿诬陷被杀。德妃父窦孝谌和母庞氏受牵连,幸赖徐有功的拼死相救才得以减免死罪,罢黜流放。韦团儿还准备陷害皇嗣李旦,有人将实情报告女皇,李旦才得以逃脱。可事过不久,又有人告密,说李旦心怀不轨。女皇竟让大酷吏来俊臣审讯此案,要不是安金藏剖腹露心证明皇嗣的忠心感动了女皇,李旦恐怕难保性命。与此同时,李旦封为皇孙的长子李成器被降为寿春王,废掉了第二储君的身份,别的儿子恒王李成义被降为衡阳王、楚王李隆基被降为临淄王、卫王李隆范被降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被降为彭城王。这些事情的幕后,都暗藏着动摇皇嗣李旦地位的阴谋。

    与此同时,武承嗣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九月,带领五千人上表请女皇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接着女皇驾御万象神宫,接受尊号,大赦天下,还制造了金轮等七宝,每次朝会时,都陈列在殿廷。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五月,武承嗣再次率领两万六千余人上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女皇驾御则天门城楼接受了这一称号。第二年更是又加上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然而武三思也不甘示弱,他另辟蹊径,率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枢,设立于端门之外,记载女皇的圣德和功劳,黜唐颂周。女皇令姚畴为督作使,众胡人聚钱百万亿,所买铜铁不够,硬是收集民间的农用器具添足。天枢造成,有一百零五尺之高,直径十二尺,八面,各长五尺。下为铁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萦绕;顶端造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四个以龙为形象的人站着手捧火珠,高一丈。武三思撰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女皇亲题名“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武承嗣带头弄的这些花样,迎合武皇加强皇权的要求,都是为了讨好女皇,让她以为武姓是女皇最忠心的拥戴者,以便让女皇选他为皇嗣。

    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九月,反对废立皇嗣的宰相李昭德滥用权力,受到女皇猜疑而被放逐,对皇嗣李旦也不利,而武承嗣派这时很受重用。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正月发生刘思礼密谋反叛案,女皇派河内王武懿宗推审。四月,又任命他为右金吾卫大将军,神兵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进攻契丹。这年六月,女皇将武承嗣、武三思提拔为宰相。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五月,契丹反叛,七月,女皇任命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抵抗契丹。九月,又任命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大将军,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带领大军讨伐。

    武承嗣等为获得皇嗣的宝座而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获得女皇的欢心,当薛怀义是内宠时,武承嗣与武三思不知羞耻,如同奴仆一样为薛怀义牵马垂镫。女皇杀掉薛怀义后,张易之、张昌宗成为女皇新内宠,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全在他们两家门前侍候着,争相为他们牵马,称张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而“郎”是那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武承嗣集团的人品行极为低下。右司郎中乔知之家中有一美妾名碧玉,十分宠爱,所以不娶妻室。武承嗣知道后,运用各种手段抢夺,假借教他的妾梳理打扮为名,强借留府不许返回。乔知之非常思念碧玉,用晋石崇爱妾绿珠故事作《绿珠怨》暗中寄送。诗中道:“石家金谷重作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碧玉读完诗流着泪,茶饭不思,三日后投井自尽殉情而死。武承嗣捞出尸体,在裙带上得到这首诗,勃然大怒,让酷吏捏造罪名,将乔知之斩首,抄了他的家,没了他的户籍。

    武三思无德乏才,就知道在女皇面前说好话讨好她。女皇晚年不想在宫中居住,他就大兴土木,在嵩山修建三阳宫,在万寿山建造兴泰宫,请女皇前去居住,并借此机会随行前往,耀武扬威,而不管用工役万万,百姓痛苦。

    武懿宗生性冷酷无情,审讯案件,大肆牵连其他无辜的人,制造冤案。他审理刘思礼谋反案时,就趁机陷害诛杀海内名士三十六家,受到牵连被流放的亲戚、心腹多达千人。那时人们认为他比酷吏来俊臣、周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领军二十万和契丹孙万荣军作战,毫无斗志,望风而逃。孙万荣死后,他奉命安抚河北,却残忍地屠杀被契丹军挟迫去又逃回的当地百姓。

    (3)立李显为太子

    武承嗣、武三思拼命想做周皇帝的继承人,而大臣们一致坚持认为国家是李氏的,女皇武则天实际上是李姓的皇太后。无人认真看待武姓诸王,更不用说他们品质那么恶劣了。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女皇放弃诛杀政策后,狄仁杰、杜景俭等再度起用为相并获得信任,这都有助于巩固李氏的皇嗣地位。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二月,李、武之争到了最后的时刻。武承嗣、武三思想当太子,屡次指使人劝女皇说:“从古至今的天子从来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女皇犹豫不决,狄仁杰有条不紊地对女皇说:“太宗文皇帝顶风冒雨,自己在刀枪箭镞之间平定天下,传给子孙。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如今却准备把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有违天意吗?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那么数万年以后,配祭太庙,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远没有尽头;立侄儿为太子,都没有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合祭姑姑于太庙的。”女皇说:“这全是我的家务事,你用不着管。”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有哪个不是臣妾,所有的事都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论情义来讲有如一体,更不用说我是宰相,怎么能不参与呢?”他又劝女皇召回庐陵王。王方庆、王及善也一块劝说太后。女皇内心有所触动。有一天,女皇又对狄仁杰说:“我梦见大鹦鹉两翼全部折断,这预示了什么?”狄仁杰回答说:“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是两个儿子。陛下重用两个儿子,那么两个翅膀就好了。”女皇这样就放弃了立武承嗣或武三思为太子的念头。

    在这件事情上,宰相吉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和女皇内宠张易之兄弟是好朋友。一次,易之、昌宗向吉顼暗中询问以后自我保全的办法,吉顼说:“你们两兄弟受到女皇的器重,要是对天下没有重大功劳,很难保全。现在全国官员百姓都思念李家,可是庐陵王李显囚禁在房州,皇嗣李旦又困在宫中。女皇年纪大了,大业须有托付,武氏诸王都不合心意。你假如借这个大好时机劝说女皇作出决定立李显或李旦为皇嗣,以符天下人心。如此不仅能够转祸为福,而且能长时间保持显耀的荣华富贵。”张易之兄弟非常赞同这一主张,屡次规劝女皇立儿子为皇嗣。女皇推测是吉顼暗中给二张出谋划策,于是叫他来问。吉顼又向女皇分析了形势,陈述其中利害关系,促使女皇下定了决心。

    三月,女皇以庐陵王李显生病为由派职方员外郎徐彦伯去房州将李显及他的妃、子接回到洛阳。武承嗣眼见做太子的希望破灭,气恨交加,一病不起,在八月死去。九月,太子李旦因为长序的关系请求将皇嗣位让与兄长李显。女皇同意了,就这样,废弃后在房州囚禁了十五年的李显再次成为皇太子。因为□□默啜带领大军骚挠边境,女皇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出征,而以太子李显挂河北道元帅衔。军队出师之前,左威卫将军薛纳说:“太子虽然册立了,可是天下仍不了解,议论纷纷,要是陛下不再变更皇嗣,平定突厥指日可待!”女皇非常赞同。宰相王及善请求允许太子到外廷和百官一起朝谒,用来抚慰人心。女皇也同意了。随后,李旦又重新被封为相王,李姓诸王也重获自由。

    武皇担心自己死去李显登基之后难以容下武氏子侄,把他们全部置于死地,于是命太子、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武姓子侄在明堂发誓交好并和平相处,之后铭刻在铁券上,藏入史馆。

    面对天下官吏百姓忘不掉唐德的现实,武则天考虑到自己死后到太庙接受祭祀的利益,晚年在皇嗣问题上作出了符合官民愿望的最后决断,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李、武二族对皇嗣之位的争夺。她与儿子李显、李旦和所有拥唐派官员的紧张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和,自然也赢得了死后荣耀。

章节目录

细说大唐大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秃头数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7章 第37章,细说大唐大全,笔趣阁并收藏细说大唐大全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