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黎府后周叔已备好了午饭,见二人吃的狼吞虎咽,周叔心疼的直叹气,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顿不吃都饿得慌,何况还折腾了一早上的糟心事

    饭后二人开始着手准备清理池塘的事,黎炀虽然想好不再多余关注别人的悲欢离合,但心里仍然有气,结果便是决定也给别人找点不痛快

    于是黎府下人集体出动,不到一个时辰,便带回来了十几个具备施工能力的匠人,黎炀提出自己的要求,又逐一听取了众人的改造方案,最后定下一家名为鲁师坊的团队,约好明日便开始施工后便让众人离开了

    送走了匠人们,萧沐云也回来了,之前萧沐云跟着胡县令去了县衙,关注后续审讯情况,同时也随衙役们去寻找那个给吴大鹏出主意的人,不出所料的早已人去楼空,留下的身份,经证实也是查无此人

    黎炀冷哼一声,这人藏头露尾,身份成迷,更说明是有意为之,幕后之人很聪明,用假身份和吴大鹏玩了出偶遇,这样即使吴大鹏失败也不会牵扯出自己

    但黎炀仍然想不通,为什么幕后之人能如此精准的定位到吴大鹏?若是广撒网的话似乎工作量太大了,也容易引起众人的怀疑

    所以这人虽然表面和吴大鹏并不认识,但私下里,一定有渠道能接触到吴大鹏的家庭情况,并且了解到他的为人

    可见还得继续深挖吴大鹏夫妇的社会关系,不定谁的表哥的亲戚的朋友的老丈人便是破案的关键

    不过这件事自然有胡县令去查,只要用刺史大人的名头,给其略微施加点压力即可

    晚饭后,黎炀收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关于胡县令,去盯胡县令的弟兄回禀,经过几日的跟稍调查,已成功拿捏住胡县令府中一名管事的把柄,并从其口中得知了胡县令的一个秘密:

    一名原本受宠的小妾,自黎炀来了邺城后,便被胡县令囚禁在了府中,具体原因管事不清楚,按说一名妾室犯了错,被关几天本不是什么大事,但胡县令却在偶然听到两名下人私下议论时大发雷霆,严令合府上下一个字都不准外传,甚至将那两名下人打了个半死以儆效尤

    因为这名妾室,胡县令还和娘家强势,本人也强势的夫人发生了争执,夫人要求将其发卖出去,青楼也好,边疆也罢,总之不要留在胡府,胡县令看样子也不想留下这人了,每日非打即骂,但不知为何,就是没有赶出去,观其神情,似是小妾手中有什么东西让他有所忌惮

    另一个是关于王御医的,负责调查王御医儿子的兄弟回禀到,经过几日在赌场青楼酒馆的自黑及卧底调查,他们已初步掌握了王御医的家庭情况

    王御医本是皇宫太医,主研药理,倒不负责给贵人们看病,几年前以丁忧为由辞官离京,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冒险来了邺城

    王御医本人醉心医学,对儿子疏于管教,王夫人又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无底线溺爱,致使儿子越长越歪,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整个邺城无人不知

    王家初来邺城时因有御医的名头,得了个邺城医药协会副会长的位置,药店生意也还不错,但王御医本人不善经营,性子也有些易怒,再加上随着儿子名声的日渐响亮,上善堂的生意也逐渐衰落,到现在几乎可算是门可罗雀了

    但奇怪就奇怪在,王家生意不好,但王御医儿子却依旧我行我素,花钱大手大脚,虽偶有赌输了钱赖账被揍的情况,但基本几日后便能还清

    开始人们以为王府家底颇丰,所以才能支撑这种没有收入,支出却巨大的生活,但看王府零丁的几个下人,以及王御医夫妇平凡的装束,又觉得不像

    所以也不怪张老板牙酸,刘员外一家便养活了整个王府,还能为王御医儿子的花天酒地买单,可见这单生意的油水有多大,这叫他们这些同行怎能不眼馋

    说起张老板同王御医的过节,护卫们都来劲了,要说这个过节啊,还真跟王御医的把柄啥的没关系,纯粹是一桩闹剧

    眼见护卫们个个眼冒精光,黎炀索性端来了瓜子,大家坐下边磕边唠

    话说这王府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张府也有个不省心的爹,张老板的爹年近花甲,按说是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年纪,奈何老人家人老心不老,时常逛个青楼,偶尔还给张老板娶个后妈,这可能也是张老板为人日渐暴躁的原因之一

    据青楼老鸨吐槽,这张老头其实大多时候也不会真刀实枪的干点什么,更多的是过过手瘾眼瘾,青楼人多口杂,因此张老头这点隐私也早就被传的人尽皆知

    几月前凑巧了,王公子和张老头同时去了青楼,花花公子同老没正经狭路相逢,本就谁也瞧不起谁,还同时看上了一个姑娘,一番争抢自不在话下

    最后当然是财力雄厚的张老头胜出,王公子心有不甘,二人于青楼大吵了半个时辰,其间王公子数次讥讽张老头一只废鸟也好意思出来遛,浑身树皮也不怕把姑娘恶心吐了

    张老头气的直翻白眼,暗自吃下不知名小药丸,命姑娘拼命的叫,誓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金枪不倒

    奈何现实太过残忍,姑娘没叫几声张老头便直勾勾的栽下了床,惹的楼下还在花天酒地的王公子又乐了半个时辰

    经此一事,张府彻底沦为邺城百姓笑柄长达数月,当事人至今仍卧床不起,张老板与王家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护卫眉飞色舞的讲述完后黎炀直接笑的肚子疼,他本就是脑补能力比较强的人,随着护卫的叙述,脑中自然便出现了那些鸡飞狗跳的画面,本来只有八分好笑的事,他能靠脑补提高到十分

    顾烨无奈的看着这人笑的更深的酒窝,没忍住,伸手戳了戳,心神有一瞬间也被黎炀灿烂的笑脸恍惚到

    顾烨突然觉得,黎炀就像这世上最好的佳酿,只是靠近便觉酒香扑鼻,若是饮上几口便会沉醉而不自知

    原本糟心的一天结束在了众人开怀的大笑中

    次日天刚亮施工的队伍便抵达了,一共五人,因鲁师坊的店址较远,黎炀便腾出一个小院安排众人住下

    冬日的清晨风寒露重,黎炀热情的招呼众人先喝碗热粥暖暖身子,提醒大伙大冬天干活一定要气势十足,不赶进度,但嗓门要大

    就不信刘府听不到!

    果然中午时分,刘府派人过来以慰问昨日之事为由,旁敲侧击的打听黎府是不是在进行什么工程

    黎炀冷笑,看来有人要坐不住了,这池塘到底藏着什么证据呢?别说,他还真挺好奇的

    晚间黎炀正在卧室给顾烨擦药油,这孩子真的是冬练三九,虽然身体日渐结实,手臂和小腿的肌肉都渐渐隆起,但身上的青紫也没断过

    黎炀随他,但有一个要求,身上的任何伤都不准瞒着自己

    顾烨也没矫情的认为不能让炀哥担心,相反,他很喜欢黎炀为自己擦药油时安宁又温馨的感觉

    但他也会刻意注意不让胸口部位受伤,有一次胸前有一片青紫,虽然屋内燃着炭盆,但黎炀的掌心带着药油按过顾烨胸口时,他硬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连手臂上的汗毛都根根竖起,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很舒服,心跳很快,很想让炀哥继续按下去,可又直觉哪里不对劲,他想,在自己想明白之前,还是不要再让胸口受伤了

    就在黎炀按摩完准备净手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响起,萧沐云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封张道渊的回信,黎炀手上都是药油,便让顾烨先看

    张道渊的回信共两个内容,一是关于顾家旧部的现状,谁仍然在朝为官,谁被降职调职,谁被定为叛党,已身死或失踪,附带这些人的籍贯及亲眷信息等

    二是关于黎府前前任主人的事情,太宗年间,家主陈豫本是京城户部侍郎,其子陈昌在京兆衙门任职,陈豫为官清廉,但陈昌却投机取巧,甚至投机倒把,父子二人不和多年,陈豫卸任后便带着次子陈胜一家回了邺城老家

    元隆元年,陈昌因与盐商勾结被问斩,其直系亲属均受牵连被判流放,但流放前,陈豫与次子夫妇却死于非命

    根据邺城上报的卷宗来看,流放前夜,陈家应是进了山匪,不仅整个宅子被洗劫一空,家中十六岁的孙子陈清和十四岁的孙女陈沐也不知所踪,怀疑均已被贼人掳走

    此案一直是个悬案,因得知黎炀买下了陈氏老宅,张道渊想起此案,因此回信也一并将情况做了说明

    顾烨没想到这么快便能收到回信,想来张道渊也一直关注着顾家旧部的动向,才得以在收到顾烨的名单后,无需调查便能将各人情况详细道出,想到张道渊此举定是为了寻找自己,心下不免有些触动

    黎炀净手后见顾烨有些晃神,觉得有些奇怪,接过信看了一遍后乐了,这刺史大人,简直太贴心了,不仅办事效率高,还能预知他们所想,直接将陈家的情况附上,倒省了和胡县令的会面,那种有口臭,说话还喷口水的老狐狸,黎炀是多一面都不想见

    “陈家的案子一定不会像卷宗上说的那么简单,如果我没记错,刘员外辞官前也是在京兆衙门任职,只是不知刘员外的任职时间和陈昌的是否有重合”,顾烨回过神后说道

    黎炀思索了一番,觉得再去向张道渊求助这种细节,时间上应该来不及,张道渊也不一定知道,池塘已经开挖,若陈府的案子确实和刘家有关,且证据就在池塘附近,那刘府这两天就会有动静,最大的可能便是像之前一样装神弄鬼,吓唬黎府停工,毕竟黎府护卫酷爱“花天酒地”

    尤其是一想到刘公子对顾烨所做之事,黎炀便一刻也不想等,来邺城之前,他已做好了要和刘府周旋一番才能找到契机的准备,哪想到刚来便有闹鬼这样的好事送上门,陈府之人埋下的木头小人又在冥冥之中为他指明了方向

    挖出之前的事又如何,无非是解释了刘府所为的动机,他只想知道刘府都做了什么,是不是能让其再也无法为非作歹

    所以为今之计当是按照之前的计划,一边挖池塘,一边暗中加强护卫,将那装神弄鬼之人当场捉住才能找到突破口

    打定主意后,黎炀将所思所想说了出来,顾烨和萧沐云均没意见,三人稍作合计后各自回去休息

章节目录

心向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牛犇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心向阳光前一句是什么,心向骄阳,笔趣阁并收藏心向骄阳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