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风从木桩子上掉了下来,摔疼了手肘。
木桩变得愈发小,不够踩,还越来越高,摔下也越来越痛。赵将军说是为了练学平衡。
而且每日半个时辰扎的马步,端的不再是空碗,碗里装满了水,赵将军还说扎马步时水不能洒出来一滴。
他现在每日回家身上都会带一点小伤,母亲很心疼,会为他上药,帮他吹疼,再仔细包扎好。
他跟母亲保证下次再不受一点伤。
木桩变得越来越细。
当他不再从木桩上摔下来后,赵将军把那二十几个木桩的高矮改成了斜坡式的,最高的几个木桩比他高一个头,下面放了软垫。他可以从最矮的跳到最高的,但下来时往往直接软垫着陆。
“师父,我下不来,木桩要粗一点的!”他站在最高的木桩上喊。
“混账小子,敢提跟我要求?让你下你就下!”赵将军回喊。
梁风单脚在桩头立着不动。
赵将军走过来,照着木桩踢了一脚,梁风登时不稳,摔了下去。
“这不就下来了?!下不来就多摔几次!”
然后师父不再理他。
梁风心里小小一哼,爬起来,揉揉胳膊,继续跳。
软垫砸出了他的身形凹迹后,又一个冬天来临。
师父撤去了软垫。他感觉到了之前扎马步对他跳桩带来的帮助,他在木桩间旋转跳跃,木桩和他几乎融为一体,如履平地。
赵将军一旁看着,发出哈哈大笑。
跳跃时风划过身侧,轻盈和成就的体验令他十分欣喜,他觉得自己开始真心喜欢习武。
梁风脚点木桩,熟练地平稳落地,恰巧看见二哥站在旁边,正注视着他,旁边还有与丕。
他一喜,想迎上去跟二哥说话,却见与丕突然哭着扯住二哥衣摆,一手指着他,不服气地大喊:“父王,凭什么?他明明比我晚的!”
梁戟没搭理与丕,仍是看着梁风,神情渐渐变得认真。
梁风有些无措,好像惹了与丕讨厌,二哥的神情他也分辨不出是否恼他。他有点委屈,躲在一根木桩旁,手指抠着几乎快被他踩磨得光滑的桩面。
二哥走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阿风,你做得很好。”
他瞬间变得开心,“嗯!”
还想二哥再多夸夸他,梁戟却转身和赵将军说话去了。梁风又看向与丕,与丕的眼泪还没擦干净。
他走过去,梁与丕一下便止住了泪,拿袖子狠狠抹脸,瞪着他道:“我会超过你的,哼!”
梁风讪讪停步,不知该怎么说话。
年末时,王府里发生了一件喜事。
梁戟多了一个儿子,第七子,起名梁与義,跟与曦是同母所生。
梁风看那小宝宝,小小的、软软的,有点丑,十分稀奇。
同时,他也好奇,二哥有这么多的孩子了,而父亲的孩子更多,他是第十九个,父亲有十九个孩子呢。
这么多,能全部记住吗?
他有十来个玩具都非常多了。
他心里记住了这个疑问,很想问问二哥,但是不敢。
他继续在木桩上跳跃。
年后,赵将军安排了新的训练,是练力气的。除举重外,还说要把一根比他粗、比他高的木柱子用拳头打断,也就练成了。
他惊呆。但还是照做。
每日练完,他手累得连笔都举不起来,写的字也歪歪扭扭,但还是照写。
冬春换季之时,与丕有一日没来练武,病了。母亲带着他去看望与丕。
与丕坐靠在床上,床头放着药碗,手里拿着一卷薄册子。
“世子,病着就不要看书了。”母亲说。
梁与丕看着书,头都不抬,也没做声。
梁风凑近看与丕手里的书,问:“世子,你在看什么?”
“《九九》。”
他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好像有字不认得,便伸长脑袋,仔仔细细看了一页,再把脑袋缩回来,道:“看不懂。”
“看不懂?你没学过么?”与丕道:“这是《篇章》中的一篇,父王不是在教你小学和《篇章》吗?”
“这篇好像没学过,二哥教了我《六甲》和《急救》。”
与丕转眼珠子,仿佛听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小学里还有《史籀》《仓颉》《凡将》这几篇呢,《九九》是算术的。”与丕扬起了下巴,“你没学过吧?”
梁风茫然地摇摇头。
“哦对了,父王还教我读过几句《孙子兵法》呢。”
“孙子?”
与丕脸上一振,对旁边的人道,“把那书取来。”
下人取来书,与丕将书递给梁风,“你看,就这个。”
书页上梁风只认得“孙子”两个字。
“怎么样?我读的书是不是比你多?”
梁风眼睛从书上移开,看向他,慢慢点头。
与丕笑了,拍拍他肩膀,“不要紧,你书读得晚,慢慢学吧。”
梁风有一点不知从哪里来的着急,“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与丕一愣,“呃”
梁风随便一翻,指着书上某段问:“你看这句是什么意思?”
他指的一句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呃,就是我也不知道。之前父王教我读过一句,可我不记得了。”与丕可惜地丧气。
邓氏道:“世子别急,多看几次,总能记着的。”
梁风记下了这书封皮的样子,把它放了回去。
之后两日,梁风将玩耍的时间都用来看望与丕,并趁机翻看那本“孙子”。
他心里隐隐知道,自己这么殷勤地去看望与丕,并不是真的有多关切与丕的病情,也不是想看明白《孙子兵法》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他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二哥会让与丕看的书却没有让他也看。
他在纸上抄下最初指过的那一句话,拿去问了赵将军。
赵将军看了,挑眉道:“《孙子兵法》?小小年纪,你看得懂吗?”
梁风摇头,“看不懂。”
师父念了一次,梁风立刻跟着念,师父问他:“想知道是什么意思?”
“想!”
师父随手将那张纸扔掉,道:“去跳一遍桩我看看。”
梁风去利索地跳了一遍。
师父道:“将这桩想成你的敌人或你的对手,我问你,你如果饿着肚子,很饿很饿,你还能跳桩吗?”
梁风想了想,摇头。
“你如果没了鞋子,且没银钱买新鞋,只能光脚跳,木桩会磨伤你的脚,你还能跳桩吗?”
梁风又想,接着脑袋试探地摇了摇。
“木桩是死物,若换成活人,换成与你对战的敌方,令你饿了肚子,令你失了鞋子,你也就跳不了桩了,这就是不战而能够退却敌人的兵。”
师父道:“在战场上,粮食与武器装备是重中之重。你如果是木桩,有人想跳你,不管是粮食、兵力、口舌或钱财,你若能不战而除掉对方凭借与你作战的一切,你就是善之善者了。”
师父最后这一段话说得没让他完全听懂,梁风看看桩群,又看看师父,说道:“师父,我如果很饿很饿的话,我就不能跳桩了,但我如果只是没了鞋子,我还可以跳,光脚跳。”
师父哈哈大笑,“那你便懂得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师父问:“先皇十九皇子,你想不想学兵法?”
与师父的这几句对话没有使他感觉自己对兵法产生了兴趣,他更喜欢跳桩的体验,于是扭头跳去了,大声地答:“不知道!”
赵将军微微一笑。
很快,与丕病愈,也开始跳桩了。跳的是梁风之前跳过的那些矮桩。
与丕跳了两天,摔了几次,也跳得顺当了。于是他指着梁风脚下的高低桩道:“我要跳这个!我可以!”
赵将军让人将之前那张软垫拿了来,上面还留有梁风摔成的屁股印子。
木桩上便多了一个跳跃的身影。梁与丕每日也开始负轻伤回家。
梁风挺开心的,热热闹闹。
春天正盛时,梁戟有一日亲到教场,观摩他们习武。
梁戟和赵横坐在教场外围,大伞覆下凉荫,手边喝着茶。
“你是说,他上次来向你求问过兵法?”
“是。《孙子兵法》谋攻篇。”赵将军一顿,再道:“不过当时,先皇十九皇子似乎并未对兵法产生兴味。”
梁戟放下茶盏,沉沉目光看向那挥拳的身影。
梁风正在专心打拳,四肢绑了小沙袋用于负重,那根柱子还远远不能够被打断。
与丕突然大喊:“风兄,我想与你比试比试!”
梁风被骤然停住,愣道:“什么?”
“我们就比谁能更快地将这些木桩踩一遍!”
梁风不解,“为什么要比?”
梁与丕看了一眼梁戟,再对他道:“师父说过,练得好了就可以比试。”
梁戟坐在一旁静静喝茶,没有出声。
梁风也看了二哥一眼,不知与丕为什么突然提出比试。
“反正我就是想比。我让师父燃香,记上时辰,来吧!”与丕不理梁风反应,转身去让下人取香。
赵将军见状高声道:“世子既然想比试,不如就以谁在一炷香的时辰内在桩上跑的圈数最多为胜,这样体力、耐力、技巧全比上了。”
“这样好!”与丕朝梁风兴奋道:“我们听师父的!”
梁风又看了眼二哥,心里不太喜欢与丕这样比来比去的,便偷偷问与丕:“我们不要比好不好?”
“为什么?”与丕睁大了眼睛,大声道:“我想向父王展示我新学的武艺!”
“可是你还跳不好。”
“你胡说!我跳得比你好!”
梁风被他这拔高的嗓音震缩了一下,但仔细一想,又把话顶回去,“可是师父说了,我们要做善之善者。”
“什么东西?你是怕了!”
“我没有怕!只是师父说,能不打的仗就不要打。”
“傻子!我们又不是在打仗,我们是比试跳桩!”
梁风小脸焦急地皱在一起,心里想的话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说出来,只能求助地看着师父。
赵横却不插话,梁戟也默默旁观。
与丕立刻喊道:“师父,点香,你来说开始!”
梁风再看了眼二哥,最后索性一捋袖子,“比就比,我也不怕你,我肯定比你跳得好!”
他和与丕走到桩群前面做准备,梁风接着道:“只不过,你跳得好了,二哥会夸奖你,但你如果没跳好,二哥说不定以后就不来教场看我们了。”
梁与丕一愣,本能朝梁戟看去,梁戟却在看着梁风。
梁风自己这么一说,倒也发现了什么,说道:“这几天都很少看到二哥呢,二哥好久不来教场了。”
梁与丕再次一愣,踌躇起来。
梁风催促:“快点,你先还是我先?”
“那、那就不比了吧?”
“哈?”梁风很奇怪,“你自己说要比,现在又说不比?”
与丕眼神心虚一躲,继而高喊:“我不管!要比是我说了算,不比也是我说了算!”喊完走到旁边去,远离木桩。
梁风有些莫名其妙,不过知道不用比试了,便开心地和师父说:“师父,我是不是善之善者了?”
赵横没说话,看了看梁戟。
梁风没得到回应,但是觉得自己做得对,顾自再喊:“我是善之善者,我是善之善者了。”
与丕听得莫名,“你在喊什么?”
梁风感觉到二哥的目光,他也朝二哥看去。梁戟眼中微现惊诧,他一时很开心,在木桩上蹦蹦跳跳。
“我是善之善者了!”
与丕也发现父王始终注视着梁风,大叫:“你在喊什么!”
“他这是学语,还是真的有所领悟?”梁戟问。
赵横道:“属下不知,单凭皇子这几句话来看,难以判断,还需再试。”
梁戟目光追随着梁风上下身影,惊诧的眼神逐渐变得沉笃。
梁风知道二哥的眼睛在追着自己,越跳越兴奋,他不知道二哥这个眼神的含义,但会下意识地为这个眼神感到开心,并想为这个眼神付出更多。
只有与丕独自站在木桩下朝他大声呐喊:“你在!喊!什!么!”
木桩变得愈发小,不够踩,还越来越高,摔下也越来越痛。赵将军说是为了练学平衡。
而且每日半个时辰扎的马步,端的不再是空碗,碗里装满了水,赵将军还说扎马步时水不能洒出来一滴。
他现在每日回家身上都会带一点小伤,母亲很心疼,会为他上药,帮他吹疼,再仔细包扎好。
他跟母亲保证下次再不受一点伤。
木桩变得越来越细。
当他不再从木桩上摔下来后,赵将军把那二十几个木桩的高矮改成了斜坡式的,最高的几个木桩比他高一个头,下面放了软垫。他可以从最矮的跳到最高的,但下来时往往直接软垫着陆。
“师父,我下不来,木桩要粗一点的!”他站在最高的木桩上喊。
“混账小子,敢提跟我要求?让你下你就下!”赵将军回喊。
梁风单脚在桩头立着不动。
赵将军走过来,照着木桩踢了一脚,梁风登时不稳,摔了下去。
“这不就下来了?!下不来就多摔几次!”
然后师父不再理他。
梁风心里小小一哼,爬起来,揉揉胳膊,继续跳。
软垫砸出了他的身形凹迹后,又一个冬天来临。
师父撤去了软垫。他感觉到了之前扎马步对他跳桩带来的帮助,他在木桩间旋转跳跃,木桩和他几乎融为一体,如履平地。
赵将军一旁看着,发出哈哈大笑。
跳跃时风划过身侧,轻盈和成就的体验令他十分欣喜,他觉得自己开始真心喜欢习武。
梁风脚点木桩,熟练地平稳落地,恰巧看见二哥站在旁边,正注视着他,旁边还有与丕。
他一喜,想迎上去跟二哥说话,却见与丕突然哭着扯住二哥衣摆,一手指着他,不服气地大喊:“父王,凭什么?他明明比我晚的!”
梁戟没搭理与丕,仍是看着梁风,神情渐渐变得认真。
梁风有些无措,好像惹了与丕讨厌,二哥的神情他也分辨不出是否恼他。他有点委屈,躲在一根木桩旁,手指抠着几乎快被他踩磨得光滑的桩面。
二哥走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阿风,你做得很好。”
他瞬间变得开心,“嗯!”
还想二哥再多夸夸他,梁戟却转身和赵将军说话去了。梁风又看向与丕,与丕的眼泪还没擦干净。
他走过去,梁与丕一下便止住了泪,拿袖子狠狠抹脸,瞪着他道:“我会超过你的,哼!”
梁风讪讪停步,不知该怎么说话。
年末时,王府里发生了一件喜事。
梁戟多了一个儿子,第七子,起名梁与義,跟与曦是同母所生。
梁风看那小宝宝,小小的、软软的,有点丑,十分稀奇。
同时,他也好奇,二哥有这么多的孩子了,而父亲的孩子更多,他是第十九个,父亲有十九个孩子呢。
这么多,能全部记住吗?
他有十来个玩具都非常多了。
他心里记住了这个疑问,很想问问二哥,但是不敢。
他继续在木桩上跳跃。
年后,赵将军安排了新的训练,是练力气的。除举重外,还说要把一根比他粗、比他高的木柱子用拳头打断,也就练成了。
他惊呆。但还是照做。
每日练完,他手累得连笔都举不起来,写的字也歪歪扭扭,但还是照写。
冬春换季之时,与丕有一日没来练武,病了。母亲带着他去看望与丕。
与丕坐靠在床上,床头放着药碗,手里拿着一卷薄册子。
“世子,病着就不要看书了。”母亲说。
梁与丕看着书,头都不抬,也没做声。
梁风凑近看与丕手里的书,问:“世子,你在看什么?”
“《九九》。”
他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好像有字不认得,便伸长脑袋,仔仔细细看了一页,再把脑袋缩回来,道:“看不懂。”
“看不懂?你没学过么?”与丕道:“这是《篇章》中的一篇,父王不是在教你小学和《篇章》吗?”
“这篇好像没学过,二哥教了我《六甲》和《急救》。”
与丕转眼珠子,仿佛听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小学里还有《史籀》《仓颉》《凡将》这几篇呢,《九九》是算术的。”与丕扬起了下巴,“你没学过吧?”
梁风茫然地摇摇头。
“哦对了,父王还教我读过几句《孙子兵法》呢。”
“孙子?”
与丕脸上一振,对旁边的人道,“把那书取来。”
下人取来书,与丕将书递给梁风,“你看,就这个。”
书页上梁风只认得“孙子”两个字。
“怎么样?我读的书是不是比你多?”
梁风眼睛从书上移开,看向他,慢慢点头。
与丕笑了,拍拍他肩膀,“不要紧,你书读得晚,慢慢学吧。”
梁风有一点不知从哪里来的着急,“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与丕一愣,“呃”
梁风随便一翻,指着书上某段问:“你看这句是什么意思?”
他指的一句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呃,就是我也不知道。之前父王教我读过一句,可我不记得了。”与丕可惜地丧气。
邓氏道:“世子别急,多看几次,总能记着的。”
梁风记下了这书封皮的样子,把它放了回去。
之后两日,梁风将玩耍的时间都用来看望与丕,并趁机翻看那本“孙子”。
他心里隐隐知道,自己这么殷勤地去看望与丕,并不是真的有多关切与丕的病情,也不是想看明白《孙子兵法》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他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二哥会让与丕看的书却没有让他也看。
他在纸上抄下最初指过的那一句话,拿去问了赵将军。
赵将军看了,挑眉道:“《孙子兵法》?小小年纪,你看得懂吗?”
梁风摇头,“看不懂。”
师父念了一次,梁风立刻跟着念,师父问他:“想知道是什么意思?”
“想!”
师父随手将那张纸扔掉,道:“去跳一遍桩我看看。”
梁风去利索地跳了一遍。
师父道:“将这桩想成你的敌人或你的对手,我问你,你如果饿着肚子,很饿很饿,你还能跳桩吗?”
梁风想了想,摇头。
“你如果没了鞋子,且没银钱买新鞋,只能光脚跳,木桩会磨伤你的脚,你还能跳桩吗?”
梁风又想,接着脑袋试探地摇了摇。
“木桩是死物,若换成活人,换成与你对战的敌方,令你饿了肚子,令你失了鞋子,你也就跳不了桩了,这就是不战而能够退却敌人的兵。”
师父道:“在战场上,粮食与武器装备是重中之重。你如果是木桩,有人想跳你,不管是粮食、兵力、口舌或钱财,你若能不战而除掉对方凭借与你作战的一切,你就是善之善者了。”
师父最后这一段话说得没让他完全听懂,梁风看看桩群,又看看师父,说道:“师父,我如果很饿很饿的话,我就不能跳桩了,但我如果只是没了鞋子,我还可以跳,光脚跳。”
师父哈哈大笑,“那你便懂得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师父问:“先皇十九皇子,你想不想学兵法?”
与师父的这几句对话没有使他感觉自己对兵法产生了兴趣,他更喜欢跳桩的体验,于是扭头跳去了,大声地答:“不知道!”
赵将军微微一笑。
很快,与丕病愈,也开始跳桩了。跳的是梁风之前跳过的那些矮桩。
与丕跳了两天,摔了几次,也跳得顺当了。于是他指着梁风脚下的高低桩道:“我要跳这个!我可以!”
赵将军让人将之前那张软垫拿了来,上面还留有梁风摔成的屁股印子。
木桩上便多了一个跳跃的身影。梁与丕每日也开始负轻伤回家。
梁风挺开心的,热热闹闹。
春天正盛时,梁戟有一日亲到教场,观摩他们习武。
梁戟和赵横坐在教场外围,大伞覆下凉荫,手边喝着茶。
“你是说,他上次来向你求问过兵法?”
“是。《孙子兵法》谋攻篇。”赵将军一顿,再道:“不过当时,先皇十九皇子似乎并未对兵法产生兴味。”
梁戟放下茶盏,沉沉目光看向那挥拳的身影。
梁风正在专心打拳,四肢绑了小沙袋用于负重,那根柱子还远远不能够被打断。
与丕突然大喊:“风兄,我想与你比试比试!”
梁风被骤然停住,愣道:“什么?”
“我们就比谁能更快地将这些木桩踩一遍!”
梁风不解,“为什么要比?”
梁与丕看了一眼梁戟,再对他道:“师父说过,练得好了就可以比试。”
梁戟坐在一旁静静喝茶,没有出声。
梁风也看了二哥一眼,不知与丕为什么突然提出比试。
“反正我就是想比。我让师父燃香,记上时辰,来吧!”与丕不理梁风反应,转身去让下人取香。
赵将军见状高声道:“世子既然想比试,不如就以谁在一炷香的时辰内在桩上跑的圈数最多为胜,这样体力、耐力、技巧全比上了。”
“这样好!”与丕朝梁风兴奋道:“我们听师父的!”
梁风又看了眼二哥,心里不太喜欢与丕这样比来比去的,便偷偷问与丕:“我们不要比好不好?”
“为什么?”与丕睁大了眼睛,大声道:“我想向父王展示我新学的武艺!”
“可是你还跳不好。”
“你胡说!我跳得比你好!”
梁风被他这拔高的嗓音震缩了一下,但仔细一想,又把话顶回去,“可是师父说了,我们要做善之善者。”
“什么东西?你是怕了!”
“我没有怕!只是师父说,能不打的仗就不要打。”
“傻子!我们又不是在打仗,我们是比试跳桩!”
梁风小脸焦急地皱在一起,心里想的话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说出来,只能求助地看着师父。
赵横却不插话,梁戟也默默旁观。
与丕立刻喊道:“师父,点香,你来说开始!”
梁风再看了眼二哥,最后索性一捋袖子,“比就比,我也不怕你,我肯定比你跳得好!”
他和与丕走到桩群前面做准备,梁风接着道:“只不过,你跳得好了,二哥会夸奖你,但你如果没跳好,二哥说不定以后就不来教场看我们了。”
梁与丕一愣,本能朝梁戟看去,梁戟却在看着梁风。
梁风自己这么一说,倒也发现了什么,说道:“这几天都很少看到二哥呢,二哥好久不来教场了。”
梁与丕再次一愣,踌躇起来。
梁风催促:“快点,你先还是我先?”
“那、那就不比了吧?”
“哈?”梁风很奇怪,“你自己说要比,现在又说不比?”
与丕眼神心虚一躲,继而高喊:“我不管!要比是我说了算,不比也是我说了算!”喊完走到旁边去,远离木桩。
梁风有些莫名其妙,不过知道不用比试了,便开心地和师父说:“师父,我是不是善之善者了?”
赵横没说话,看了看梁戟。
梁风没得到回应,但是觉得自己做得对,顾自再喊:“我是善之善者,我是善之善者了。”
与丕听得莫名,“你在喊什么?”
梁风感觉到二哥的目光,他也朝二哥看去。梁戟眼中微现惊诧,他一时很开心,在木桩上蹦蹦跳跳。
“我是善之善者了!”
与丕也发现父王始终注视着梁风,大叫:“你在喊什么!”
“他这是学语,还是真的有所领悟?”梁戟问。
赵横道:“属下不知,单凭皇子这几句话来看,难以判断,还需再试。”
梁戟目光追随着梁风上下身影,惊诧的眼神逐渐变得沉笃。
梁风知道二哥的眼睛在追着自己,越跳越兴奋,他不知道二哥这个眼神的含义,但会下意识地为这个眼神感到开心,并想为这个眼神付出更多。
只有与丕独自站在木桩下朝他大声呐喊:“你在!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