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村里又开始捕鱼挖藕的活动,大嫂二嫂心不在焉的忙着,就是大哥二哥两个只会埋头干活的汉子也有点儿分心,明显比别人动作慢了不少。

    燕子想要安劝劝两人,可是也不知道说啥,越是临近年底他们就越紧张

    因为莲子和城子中考就在眼前,虽然他们已经得知现在读高中文化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成分好有大队和学校的推荐肯定是能去读的

    但是如果考的好能上的学校也就更好,他们当然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去最好的学校读书了。

    其实她们也不光是因为担心孩子考试的问题,还有就是想让两个半大孩子出去读书安不安全,现在世道不太平啊,家里的老五都出去多少年了还没个音信儿,不知道咋样了。

    挖藕这两天没赶上周末,张翠花上班,李强那边也走不开,所以他们一家子就没能过来。

    忙忙碌碌两天的捕鱼挖藕,然后分藕分鱼,分量比去年少了一些,有了去年的经验,加上张翠花他们说让多做点藕粉,所以当然不会卖掉自家的藕了,并且还私底下跟几个要好定了他们家的藕

    村里小池塘的莲藕也被老房子几个男人晚上抽空挖了个边,然后男人们继续挑提,辛苦可想而知

    就是女人们也不得闲,但是大嫂和二嫂做藕粉的时候,还是心不在焉,刮莲藕都能刮破手

    燕子看不下去,安慰说“别担心,咱家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而且我之前也叮嘱过他们在学校只要好好学习,不要参与其他活动,他们在家的时候你们也看见他们的精神气都很好,没问题的”

    大嫂二嫂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各自扯了嘴角勉强笑笑,然后默默的干起活儿,虽然速度慢了一点儿,但是没有在受伤

    老太太看见也是摇头叨叨“还是年轻,经备住事儿”

    听着老太太的叨叨,燕子不由的暗暗偷笑,家里最能沉住气的还真要数老太太,不过老太太也不是表面上的那么淡定

    一个多星期得到了近六十斤藕粉,得亏她家不在村子中央,串门的人少,也就梅子知道,不过她是不会说出去的。

    也有人奇怪她家怎么要那么多藕,也全都被老太太搪塞过去了。

    一月末首先迎来的是村里学校的考试,王校长对于这次考试是真的很紧张,虽然都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但是对于他们能发挥的怎么样还是免不了担忧,等终于考完,批完后他也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考的都不错。

    不过后面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他,学生考的不错,可是要说都能去镇上上学时不可能的,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期盼的小脸,他只能尽力去说服孩子们的家长,能出去几个是几个,他也强求不来。

    一年好几块钱的学费,还有粮食和住宿费,对于这些村子里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燕子看着这些也无可奈何,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一年级老师,不可能去参与这些事儿,虽然手上有点儿钱,但是也不可能张嘴说“我来出钱吧?”

    只能默默的看着王校长的头发又掉了不少,嘴角起着燎泡来回几个村子奔波着。

    老房子这几天也越加紧张,终于等来了镇上中学的考试,考试的这两天,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燕子也就厚着脸皮让两孩寄宿在张翠花家

    燕子带着粮食、鸡蛋和蔬菜过去后又去供销社买了些挂面,得亏李强有关系多弄了些挂面,要不就两孩子自己吃小灶,燕子还真不好意思。

    早上给每人煮两个鸡蛋挂面,中午就一个人在张翠花家张罗午饭,考试这两天张翠花是学校的老师也是忙不过来

    等下午莲子和城子考完回来,询问两人情况还不错后,燕子就借了李强的自行车往家赶,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呢。

    第二天下午燕子在张翠花家等着他们,她可没忘记自己还有一个便宜弟弟也在考试

    按照她的想法,娘家的爸妈那么看重这个便宜弟弟,回回她回去都要各种夸他读书好又能耐,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搞不好也会出现在学校门口

    她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只能避开,等孩子们考完来这里跟她一起回去就行。

    看见城子和莲子迈着轻快的脚步和放松的面容出现在巷口时,燕子的心也完全放下,看样子应该考的都不错,也就不着急就询问情况

    领着两人进屋喝水,歇口气,张翠花是老师,回来没这么快,燕子也不能不打招呼就走

    等张翠花满脸疲惫带着两孩子回来时,燕子也没好意思多打扰人家休息,她也是老师,而且他们村小学的学生也不多,考试的时候都是各种操心。

    一番道谢后告诉她菜都收拾好了,就领着俩人一身轻松地回村,学校的成绩没有那么快出来,还需要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是难得的放松日子

    如果是以前城子还可能跟着去挑提,但是家里人都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期盼,也就没有像以往一样,舍不得他去挑提。

    小年前终于成绩下来了,李强特意跑了一趟,告诉两人去取成绩单。

    第二天莲子和城子就回学校取了成绩单和推荐信回来,莲子是年纪第二,城子是年纪第三,被城里一高录取了,老太太手拿着成绩单不停的轻轻摩挲着,嘴里还喃喃自语

    燕子听见她时不时说句老四,知道老太太这是触景生情了,于是也没好意思凑上前去看。

    莲子和城子的脸一直是红红的,也不知道是冷的还是兴奋的,不过在看见老太太的神情和动作后也都相继安静下来

    老太太好一阵之后才用手背抹了抹眼角,把通知单递给身旁早已急不可待的两个儿媳妇,虽然他们不识字,可也不耽误他们摸一摸,感受一下。

    老太太问“犀利时候走哇好了吗”

    城子“二月二十四号开学,初七就要走”

    老太太和大嫂二嫂诧异的看向他俩,老太太问“很麻早,都过不了元宵”

    明天就是小年了,算算日子也没多少天,该准备的东西也要准备起来,去一趟小两天的路程,以后不可能经常回来,所以要准备的东西可真不少

    而且莲子是女孩,更得多备点,得亏现在家里有点钱,也不用再像老儿子上学的那时候,吃都吃不饱,想想又是难受的不行。

    于是家里不光忙着准备过小年,还要开始给俩孩子收拾东西,燕子之前就想到俩孩子明年会出去上学,早早的就将家里的布给了大嫂二嫂,让他们给孩子们做新衣服,鞋子,所以今年过年并不像去年那样,人人都有新衣服鞋袜。

    萱萱和凯凯也得做衣服了,个子串了不少,得亏前两天李强又给送来了不少布

    老爷子晚上回来听到这个好消息当即拍板决定吃肉,小年前已经上交了五头,明天再去交五头。

    果然第二天天不亮老爷子就出门去大队坐着拖拉机过来拉猪了。

    因为猪确实养的好,大队长一高兴批准燕子家可以留下半扇猪,还给了不少平价猪食料票,

    家里还剩下五头猪,趁着城子和莲子在家这段日子慢慢的上交,要不两人出去上学可是一个学期结束才能回来一次的。

    家里有余钱,今年可以多养些,这是给大队谋福利是好事,大队长当然赞同,所以答应给他们留下30头猪崽

    猪崽一多,地方也就不够,所以村长又在猪圈外给划分了一块地给盖猪圈,只能养猪用,猪粪还是无偿给村里肥地用

    地广人稀的好处就体现出来,做什么事都方便许多,可比后世方便不少

    不过这地只有使用权,并不归燕子个人所有,燕子也没计较这些,她只是过客,要这些也没啥用

    平行时空,走了以后这里的一切都不会在跟她有关系,来这里马上两年了,忽然就感觉时间飞快,真要再也看不见这里的人和事,心里就忽然觉得空落落的人也跟着没精神起来

    可是想着爸妈和丁盛,让她留下也是不可能的,难怪穿越人士写的主角不是孤儿,就是父母亲人不在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别以为穿越都是美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雨中的燕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3章 无题-穿越这件事儿 公主是谁,别以为穿越都是美事儿!,笔趣阁并收藏别以为穿越都是美事儿!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