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找不着北的孩子们,终于是找着东了。

    于是调整方向,白欢大手一挥,给这只小队伍定了行进的方向。

    未免再次迷路,白欢扎起了车帘子,一脸严肃地坐在杨牧身后,手里忙着倒腾自己的账,还要时不时地抬头看看路,以防这位驾车的大爷再一次将他们带去错误的岔道。

    将她手上的册子翻开一查,上头只是草草地记了三个数,一个是后头那辆车里的银钱数目,一个是她空间里的银钱数,还有一个是两者之和。

    她狠狠地瞪着这三个数,翻来覆去地坐不踏实,她瞪了半天,才勉强从字缝里看出点门道来,这满本都写着“穷”!

    虽然她母亲给透露了一堆北齐前朝的消息,她似乎能从不少地方白薅北齐的毛,然而它们有的是道听途说不知真假,有的实在派不上用场,还有的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没用的过期消息了……那些什么秘密交易地点,什么已经被抄家十多年的权贵们的秘密宅院……人家北齐的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怎么可能这么多年了还没把藏在暗里的无主之财查干净?

    其次便是在伪装上面的花销,她们需要乔装成商队混进临国去,除了要找人定制异国服饰,还得像模像样地进点货。

    而且千里迢迢跑去东夷做买卖的商队,货物要是太普通了还容易惹上怀疑,可若是直接拉一船珊瑚过去又太惹眼了,所以这进货的钱还得分成两笔,各买各的,而且买的货物还得卡在廉价和昂贵之间,支出恐怕也不会小。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她养在重香山上的那一票子人,上回她送去的钱粮差不多也快用完了,还得再去山里送一趟粮食,毕竟那群人可还没有被饿了肚子还要给她当私军的忠心。

    而且她大概要在北边呆很久,这粮草怕是还得往多了留,至少得有个大半年的量……好在买粮食的经验她有,尽管其他的事她还没十足的把握,但买粮食这事却多少有点谱。

    主要还是庆国的物价给了她信心。要说这庆国的物价差距,那实在是离奇到让人张口结舌的地步。

    她以为当年听说的小本子西瓜卖一百一个,再给西瓜套壳让西瓜长成四方形状就翻三倍卖的事情,已经是很离谱的了。

    但在出了京都之后,她是在外面开眼了,庆国京城的馄饨摊,最普通的小馄饨,连牙缝都塞不满的那种量,就敢要二两银子一碗,然而稍微普通一点的城镇里,这种只有一点肉末作馅的薄皮小馄饨敢卖十文都要被人砸铺子了!

    特喵的小本子卖的贵是因为他们一般的地方种不出瓜来,所以物以稀为贵,但他们这卖馄饨的总不可能是因为京里的黑土地种不出麦子吧?

    原先她没有概念,全将“两”当成“元”来理解了,银子花出去铜板找回来,她也就很自然的把那当成“角”或者“分”了,可后来她自己开了铺子才知道,人家的钱币换算是一比一千算的,比她想象的还多了十倍。

    二两那就是两千文啊!就这馄饨,它从小镇搬进了京城,身价就直接翻了两百倍!特喵的她那些年花了多少冤枉钱!

    在庆国,除开奢侈品外,同样的东西似乎越富饶的地方,就会卖得越贵,当年她带着满仓库的三两银子一石的大米跑到穷乡僻壤招武者时,就曾被村民们八百文一石的粮食惊掉过下巴……

    当时她就觉得自己买亏了,于是就在招人的同时也顺路研究了下各地的粮价,当时她问过最便宜的地方甚至一石只要六百文。

    难怪母亲说叶家当初的几样大生意里还有粮食这一项,毕竟这事不管落到哪个商人手里,好好操作一番,都是大有可为的。

    说起来这事还得谢谢庆帝,谢谢他脑子一热就会整天整天地坐在书房里倒腾他的“改革”,还会一天十几趟地派宫人去各衙门里问进度,吓得一众官员们手忙脚乱……

    但等他脑子一凉下来,就又会把所有事物全部丢到脑后去钓鱼,然后下回脑热的时候,又会重新搞一个新的改革,并再次把满朝文武喊起来忙活……最后把庆国经营成这么个鬼样子,让全国人都把京都人当傻子了……

    后来她也略微问了粮价低的原因,毕竟对她这个满脑子只记得民以食为天的人来说,粮食应该是除开金玉之外最贵的东西来的。

    据某地的农夫说,以前的庆国实行的农税除了上缴自家田地里的三分收成之外,还要按家里的人头数目缴纳银税才能延续农籍,否则耕地就会被官府收回,他们要想继续种地就得花钱租或是到那些豪绅家里求个农工名额,他们地里那点收获,几乎是被前面那位陛下谋划得一点不剩。

    而现在的这位陛下上位后,废了当年的旧制度,改为二选一,让他们能根据自家当年的情况选用钱或粮来缴税,那之后,许多农户家里才真正算是能攒下东西来了。所以不管官员们有多讨厌这位陛下,但至少农夫们都是很尊敬如今的这位陛下的。

    到底是和现代生活不一样啊,对于繁华的地方来说,钱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可对于那些不出远门的话,甚至连个铺子都看不到的地方来说,钱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了。

    这里并没有空调冰箱电视之类必须花钱才能得到的高科技产物,只要能吃饱喝足穿暖阖家幸福,他们能想象到的生活要素就齐全了。

    毕竟要粮食他们自己可以种,要衣服他们可以自己养蚕自己织布自己缝,缺碗筷家具了他们也可以自己扛着斧头去山里弄……可钱这种东西,他们却必须冒着被山匪劫路的风险,千里迢迢地运去城里卖了才能得到。

    因而在过去,他们大量的粮食与手工制品都要运去城里卖了交银税,然后剩下的那点粮食又要拿出大半去交粮税,他们哪怕天天喝稀粥,到了来年春天,仓里也会变得一粒不剩,万一再来个什么旱情水患,他们甚至一点抵抗的资源都没有,只能饿着肚子等城里的人来救济。

    而现在他们每年就只要交纳足够的粮税就行了,余下的粮食,他们不用再冒着风险拿出去卖,全存在家里自己吃,有多的还能拿去村里手艺最好的人家里换漂亮的布匹家具。

    因而有些地方的人或许穿的不好,看着也满身灰扑扑的,好像很穷苦,然而他们却未必真的穷苦。

    这一趟她为了能把支出压到最低,跑了不少地方,也是又一次开了眼界,尤其有的地方听说来了个外地人买粮食,不少人光着膀子就连夜翻几座山过来凑热闹了,生怕来晚了人就跑了。

    全然把白欢当成冤大头一般抢着卖,在他们眼里,只要卖她十来石的存粮就能抵他们家几年的银税,往日运去城里卖总要被那些奸商们压价,如今来的这个冤大头,居然连积压了快五季的旧粮都分辨不出来,开价这么高也照单全收,那还不赶紧的多坑一些?

    于是白欢自觉捡了便宜,村里人也觉得自己赚了,他们这队人甚至还没过两座城呢,她就已经偷偷搞到了不少粮食。

    每到一个大些的城镇,她就会遣杨牧他们几个出去挑货,她自己则是出去附近的村子里谈粮价。

    只是她失算了,她与那几人叮嘱的是,“数量不需要特别多,但东西一定都得是好东西”,然后那五个人就给她带回了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

    和别人说她是茶叶商人?不好意思,她的茶叶数量要凑出一箱都很勉强。

    和别人说她是乐器商人?不好意思,她这儿的种类只有四五样,并且每样都只有一件库存。

    和别人说自己是香料商人?完蛋了,他们买的时候把所有香料包都塞在一个盒子里,还弄丢了老板写的香方和票据,导致他们只能盯着一群不知名姓的香料干瞪眼。

    和别人说他们是水果商人?笑死,就那点水果,当天就被他们分着吃完了,根本没法上路。

    可好歹这几个承泽给她派过来的侍卫还是识货的,东西少就少吧,好歹质量是不错的。

    但杨牧那傻纨绔就不一样了,什么贡布、古玉、特产……乱七八糟的买了一堆,而且还都是假货,那些做掌柜的不管什么玩意都吹嘘说是什么镇上流过来的贡品,是哪年哪月被哪一代出巡的陛下夸过的好东西,然后他就很高兴地掏钱买了……然后回客栈找白欢换一顿打。

    白欢怒吼:“贡品就是因为难得一见才会成为贡品,你这些被卖的满大街都是的玩意能成为贡品??鬼都不信!”

    白欢无力地瘫在凳子上叹了口气,真想早点完事早点把他们踢回京都里呆着凉快去!可商队好歹还有个“队”字,总不会一个人成一队吧?她要是在外边雇人做商队成员,那也实在没有承泽府里带出来的人可靠。

    想了想,她还是咬着后槽牙把这口气憋了下去:“等等,再等等吧,等回去了……呵呵……”

    刚下马的几人莫名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嘟嘟囔囔地抱怨着南方的天气,并十分默契地分了工……

    “怎么你也去打猎?这是我的活,你上那边陪他们扎营去吧!”

    “昨天就是你打的猎,今天该换我了,你打桩去!”

    “就你,你能打几个毛儿啊,够这么多人吃吗你?总不能吃一半饿一半啊!”

    “又想比划比划了?”

    “来呀!”

    ……

    好吧,默契有,和谐氛围……还是差了点。

    白欢叹了口气,默默地离开一阵,又默默地回来了。

    等了这么久,他们这行人总算是在逛了周围一圈城镇之后绕到了她的寨子附近。

    她上山,看着那群淳朴的寨民们两眼泪眼汪汪的。

    他们居然在基础建设搞好之后,还自发地开地种菜了,有个人还把他们家的一对大白鹅带上山来养了,大白鹅还生了一堆小白鹅,小鹅鹅们还满寨子地闲逛,到处都是逗鹅的笑声。

    滕梓荆做了这群人的总教头,给他们教授某些监察院积累了无数经验后总结下来的武学技巧、暗器手段、甚至掩盖行踪的办法……可是这教的不太对啊,他们要是跑了,我岂不是还找不着人了?

    不过……到底是她自己挑的人啊!用起来就是安心!

    白欢泪眼汪汪地捧着滕梓荆的手:“那我就交给你了……”

    滕梓荆斜眼。

    白欢抹了一把鼻涕:“等我回来……”

    滕梓荆不耐,抓起她之前写信来要的几个药碾子一把塞进她怀里并往寨子外头推:“赶紧去,早去早完事!这抽抽搭搭的,可别让我娘子误会了!”

    白欢一步一回头地下了山,视线里的人重新变回了山下的那五个……她觉得自己的眼泪好像瞬间就干了。

    虽然这一路磕磕绊绊的,那五个家伙搞出来的乌龙也一直没断过,但他们到底还是到了地方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庆余年]余年为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点瑶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4章 七十四章-庆余年后来怎么了,[庆余年]余年为何,笔趣阁并收藏[庆余年]余年为何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