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子婴与资政李斯率领文武百官,齐列道路两旁,迎接秦王的凯旋。
秦王的舆驾慢慢减速,驶到近前,停了下来。
宦侍打开车门,掀起暖帘,嬴高缓缓走出舆驾。
文武群臣, 立即拜于道旁。
秦王对大臣们还礼。随后,走到队伍前,扶起丞相子婴和资政李斯二人,以示尊重。
侍卫官传令百官们免礼。
秦王嬴高,对着众人高声道:“寡人回来了。”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伴着欢呼的声浪,秦王与丞相子婴和资政李斯略略交谈了数语,两人请秦王起驾。
随后, 由将军冯慕文亲率御林军先导,在龙虎卫的护卫下,文武百官相随,秦王赢高的车驾,离开灞桥,在满街满巷欢迎的人群中,回到咸阳宫。
简单地梳洗,更换了冕服后,秦王并不稍歇,直接向章台宫大殿而来。
大殿外,群臣们早已按照文官在左(东班)、武将在右(西班)的班部次序,在御道两侧,相向而立等候。
此时,丹陛左右的钟鼓齐鸣。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班后的禁卫军校尉们,立即持戟握刀,面向丹陛上致以军礼。
秦王赢高出了后宫的御门,在内侍的团扇和伞盖的引导和簇拥下,联翩进入正殿。
随着銮仪卫静殿的三声鞭声清脆的响过, 殿头谒者高亢的声音在大殿上空回荡:
“秦王驾到。”
赢高自左侧,从容升上御座。
殿内谒者唱:“文武入班。”
两班文武大臣,齐头并进,次序步入大殿,
端坐在御座上的嬴高,一种久违的感觉,席上心头。
自出征以来,秦王命仪仗从简,他不喜军中搞太多的繁文缛节。宫中朝议的程序,已经近两个月没体验了。
倒不是嬴高多么喜欢这套礼节,但自从坐上这个秦王位后,他才对宫廷中为何设置这么多的仪式,有了直观的体会,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庄重的场合,一定要合乎礼。
上到国与国之间的邦交,下到平民百姓的来往,讲究礼几乎是文明的象征, 也是为什么很多重大的事情开始前,一定要有仪式。
正所谓的“致福曰礼,成义曰仪”,所以,享受君王的威仪,也许是陈胜、刘邦之流,敢于冒死造反的目的之一。
好在,现在秦王的座位,正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依次而入的文武大臣们,也正是出于对这个位置的尊敬,才如此恭敬和顺从。
看来,有时候仪式感真的不能少。
嬴高正在御座上胡思乱想,谒者唱道:“拜!”
文武两班大臣,在玉阶下,整齐地对着嬴高行一拜三叩之礼。
礼毕,谒者报告了出席本次朝会的官员人数。
除了出征的将军们外,在都中的一千石以上朝廷属官,以及六百石以上的郎官,共二百六十八人出席。
能够进入大殿的,是两千石以上的属官,以及大夫以上的谏议官员,仅三十五人之数,其余尽在殿外侍立恭候。
朝见仪式到此告一段落,下面是廷议环节。
秦王赢高开口说道:
“寡人自十月亲征,至今历时近两个月。”
“先是在巨鹿,以新军为首的大秦锐士们,打败了赵、楚、齐、燕、魏与匈奴的六国联军,俘获赵王歇在内的二十几万俘虏,取得寡人即位以来对诸侯军的一次大胜。”
“随后,又在荥阳拦住了楚军西路军的进攻,歼敌近三万,粉碎了楚怀王西入关中称王的企图。”
“虽然,关外还有五国在肆虐,但以我大秦锐士的英勇,荡平反贼也只是时日问题而已。”
“值此时,寡人借军前局势和缓之际返回都中,是想与诸位大臣们,解决两个月来累积的一些遗留问题,就内政大计广为讨论议定。”
“各位爱卿,有本可依次上奏。”
班部丛中,丞相子婴率先出班奏道:
“大王此次御驾亲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亲冒矢石,不避刀剑,纵横数千里,剿灭了四十几万叛军,荡平赵境,消灭一个诸侯国,即使始皇帝在世,亦不过如此矣!”
秦王一听,又来了。
不过,他没有立即制止子婴的恭维,毕竟刚回到宫中,丞相又是百官之首,第一个上奏,又是第一句话,不宜打断。
子婴继续奏道:
“经此一役,诸侯的有生力量已被消灭大半,关外的局势开始向着有利于我大秦的方向发展。”
“这样下去,不出两年,始皇帝曾经的伟业,大王再次一统天下的理想定将实现。”
“如此功绩,臣奏请大王亲赴太庙,敬告祖先。”
这当然是君王应该做的。
秦王当即准奏。令丞相兼宗正子婴筹备,择黄道吉日,亲往太庙祭告。
子婴回到部丛,资政李斯出班奏道:
“启禀大王,遵照大王的嘱托,《秦律》修订已初步完成。”
“此次修订,由六章扩为九章。除了保留弃市和磔等死刑外,废除了黥、劓、宫、斩足等肉刑,分别被罚金、徒刑、笞刑和发配流放边远地区等刑罚替代。”
“至于修订后的律条,宽严是否符合大王的预期,恳请大王阅后明示。”
秦王一听,如此浩大的修律工程,在李斯的领导下,这么快就完工,心下甚慰。
李斯不愧是律法专家,曾经的当朝宰相,能力着实出众。当初救一命,让他干这个活,算是找对人了。
但紧接着,秦王又禁不住有些头铁。
按李斯的奏请,新修的律法,最终要由秦王一条条审定。
那十几万字的竹简,搬到自己的几案前,肯定堆积得小山一样高,不知要审阅到猴年马月。
即使审核完了,那么多的逻辑关系和法理应用的尺度,就算赢高是个律法专家,也不见得把握得精准。
再说了,每天散了朝,就看这玩意,那也太枯燥无趣了。
但毕竟《秦律》是国之大法,涉及到天下的治理标准和几千万人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国之君,总要对此进行拍板,如果不管不问,那与昏君何异?
怎样既能有效审核,又不至于使自己每天面对着那些枯燥的法条呢?
秦王在暗自想着偷懒的办法。
看着阶下的群臣,他突然脑筋一转,“有了,就这么办。”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