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中原地区已经是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时节。

    关外才刚刚看到一丝绿色,无数百姓带着耕牛、犁耙在光阔的原野上将田地弄出来,然后种上相应地农作物。

    从伯力到抚远又到李尔城,这一线到处都是辛勤耕作的百姓,郑毅每到一处就停留一下,与那些劳作的汉人百姓和当地部族的百姓沟通一番,看看他们的生活如何,是否有需要都督府支持的。

    这些百姓虽然很多都是郑毅利用复兴号召集出来的,但因为数量太过于庞大,也无法每个人都认识。

    不过这些百姓对于郑毅这个关外大都督非常的感恩,如今他们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都是郑毅带给他们的。

    都督府的各项政策和补助措施,都让他们在这里几乎不用担心吃穿的问题,温饱解决了大部分的人也就安心了。

    相比较来说当地的部族对于变化的感触是最深的,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边,靠着游牧为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安居乐业,没想到接受了都督府的管制之后,整个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给他们配发了住所,还给他们配发了基本的食物和衣物保障。

    可以继续在林中打猎,更多的人选择与汉人一样耕作为生。

    都督府说过,这片土地肥沃程度,插根筷子都能活。

    刚开始他们还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开垦出来的农田,结出的粮食让他们喜出望外。

    如今很多当地的部族人,早已经放下弓箭,开始了辛勤耕作。

    只有偶尔到特意留出的那些区域,去打一些猎物,然后卖掉补充家用。

    原本荒草连天、山高林密、沼泽遍布的地方,如今已经全都变成了万顷良田。

    这才是只有两年,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能够实现温饱,还能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一切的一切,都是郑毅这个大都督给他们带来的,所以他们对于郑毅那是打心底里尊敬和爱戴。

    这种尊敬和爱戴超出了任何一个时代、一个王朝,因为那些所谓起源在这里的王朝也没有让他们生活的这么好。

    大家都不是傻子,无论是谁,只有能让大家吃饱穿暖,还能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那才会是他们最尊敬的人。

    所有人都没有做到,只有郑毅这位关外大都督做到了,这还不足以让他们对郑毅死心塌地吗?

    再说了,现在虽然汉人数量超过了他们当地人,但都督府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

    无论是什么民族,大家享受的都是平等的,这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吗?

    现在就算是有人让他们迁走,他们也不愿意,就是要做都督府的顺民。

    傻子才会去重回那种野人的生活,朝不保夕有什么好的?

    住的房子、穿的衣服能比他们现在的情况好吗?

    见到郑毅这位大都督亲来,这些当地部族的人,都是报以最热烈的欢迎。

    争相向郑毅表达他们的感谢,甚至很多部族在族长的带领下不停地宣誓效忠。

    郑毅好言安抚,他不需要效忠,只需要大家能将自己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就行。

    到了李尔城,已经三月过半了,李尔城这边就是后世的佳木斯,也是东北平原的腹地。

    这边的民族,在去年冬季暴雪的时候,早已成功地融入到李尔城的管辖范围之内。

    如今只剩下三姓城还没有完全归附,三姓城就是明朝设置的忽儿海卫。

    在后世的时候,这里有座小城叫做依兰,现在居住的是三姓女真。

    地处牡丹江与松花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繁华之地。

    当然这个繁华也只是相对的,关外没有什么太繁华的地方,人口能有几千就是很繁华了。

    三姓城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元朝时候这边叫做胡里改,后来明朝设置的卫所改为和屯。

    当地人称呼为和屯噶珊,当地的汉人称呼为古城屯,三姓城是这几年才新出现的。

    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赫哲三部族从北方迁到此处,成为这里的大族才改名的。

    这三姓就是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名字有点怪怪的,郑毅都脑袋大。

    三姓这边也遭了灾,但是却远远不如西周府那边严重。

    当初李尔城南下,让人迁到准备好的越冬区时。

    也就是这边的汉人和少量的部族迁了过去。

    占据统治地位的女贞三姓却没有随着迁徙。

    春天到来之后,这里是郑毅的首要目标。

    东周府李源亲自带领三万人开始南下。

    目标直抵三姓城,与这里的女贞部族开始谈判。

    牡丹城那边也派出船队,也是来到三姓城外对此展开压制。

    经过一个冬季的不断发展,牡丹城此时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

    沿着牡丹江向北的数个部族都被纳入牡丹城的管辖范围。

    但是从陆路,牡丹城到三姓城很难,必须要通过水路才行。

    春季攻略开始之后,他们就坐上新建好的内河战船向北。

    碾压碎还未完全化开的冰碴子来到这边。

    三姓女贞都没想到汉人的力量这么的强。

    本来他们还打算观望一番,毕竟不是谁都想被别人管制。

    只是人家直接来个大军压境,水陆两方人数将近四万人。

    这个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姓城,他们就算将周边的部族都拉过来,也不过能凑出两万人而已。

    三姓城是很繁华,但生活在这里的也就万人左右,其中还有一半左右的老弱妇孺。

    汉人如果真要拿下这座小城,那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三姓一商量,没办法,认了吧,谁让没有人家厉害。

    就向李源表示了愿意归附,人家咋说也是管这一片儿的?

    郑毅这边一直都是万历的圣旨开道,也算得上是拉虎皮扯大旗吧。

    毕竟名义上关外这边还是要归明朝廷管的,有这好东西不用也是浪费。

    如果真的决心不想被管的,郑毅这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你有多远迁多远,二是在铁蹄下被踏的粉碎。

    第二种的还是比较少,这些部族都不是傻子,没人愿意鸡蛋跟石头来碰,灭了领头的也就没人反抗了。

    三姓城就这样被收服,与其一起的还有周边的那些部族,包括笼统的虎儿哈女贞、蒙古族和汉人。

    都纷纷表示听从汉人的管理,邀请汉人在他们的驻地建立村镇、派驻官员。

    郑毅从李尔城来到三姓这边,这里是肯定要将三姓城扩大成为聚居区的。

    他就在这里安放了一座分基地,没有改后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依兰城。

    在依兰城建立临时的汉州府行政机构,将其从东周府剥离出来。

    不过李源这个军指挥还是要继续兼任一段汉州府指挥使的。

    汉州府这个区域,就是从后世的佳木斯向南,涵盖后世黑龙江的腹心地区。

    取名自然是源于古代的汉朝,煌煌华夏数千年,唯有汉朝始终压制在压制周边。

    任何的民族见到汉朝都会萎掉,所以华夏民族将自己的民族都叫做汉族。

    就算是如今,关外这边看到他们这样的华夏血脉后裔,也都是称呼汉人。

    而不是所谓的明人、夏人,可见汉朝对于周边的影响有多深。

    将这边命名为汉州,也能看出郑毅对这片区域的重视。

    得到这里就等于是得到了关外,郑毅就是如此想的。

    不是说南部还有海西和建州吗?

    那些地方郑毅弹指就可灭掉。

    若不是他打算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收服关外。

    只需要出动五万大军一路南下,就可以扫清认可抵抗力量,直达辽东长城之下。

    如果说东北那里的土地是最肥沃的,那毫无疑问就是在后世的黑龙江核心地带。

    而他,就是要率先征服这片地区,将这片肥的流油的黑土地纳入到自己囊中。

    依兰城安排了新的行政管理人员,李源将三万人分成三队分别向东、南、西三面出击。

    大多数部族见到都督府的铁血雄师,基本上都是乖乖的归附,不敢有丝毫的违逆。

    当然也有一些,就是不想被汉人管制,他们纷纷顺着松花江各支流南迁。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闲与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94章 南下依兰,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笔趣阁并收藏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