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三不朽以何为上(五)……

    云黛反诘:“诚然,司马鲁公孤身入敌阵痛骂反贼慷慨赴死,一身名节德操确实令人感佩,但是当时关中王师四散,正需要鲁公以中枢之名整合兵马,但鲁公竟然以有用之躯投身饲虎,致使关中局势崩坏,反贼再不能制,这样的德真的足堪不朽么?”

    云黛原来听云麟说起当年关中之乱的种种之时曾经不止一次的喟叹,当时神宗朝的那些名臣竟然不通军务至此,其实以当时关中的兵力来说,如果不是这些名臣门迭出昏招的话,叛军估计根本就进不了潼关就要土崩瓦解。

    谢祎毕竟不像云黛一样出身在武将世家,他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文人的教育,在他的认知里,能够不避锋矢,慨然赴死的司马真就是文臣的偶像,如今突然听到云黛的这个说法第一反应是难以接受,这种偶像破灭的感觉让谢祎一时间有些失神。

    云黛接着说道:“假使当时司马鲁公没有轻身赴险,而是严阵以待,据关而守,等到朔方援军一到,潼关何至于被攻破?若潼关不破,中原百姓有何至于离乱如斯,上京长安又何至于十室九空,至今未曾恢复元气?!”

    “故我以为,或许鲁公之忠贞耿介,可以传诸后世,光耀史册,但是对于关中之乱中无谓丧生的百万黎民而言,鲁公行事是谈不上好的。”

    云黛说完这些之后忽然发现一件怪事,整个杏坛场内都安静了下来,这一次不光是观众,场上的对手,身后的队友,还有坐在考官席上的李禅他们都像是见了鬼一样呆在当场。

    谢祎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自己,仿佛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一般。

    李禅眉头紧蹙,双唇抿成一条线,也在对自己轻轻摇头。

    这是怎么了?

    云黛有些奇怪的回头看了看身后长大了嘴巴的薛岳和。

    薛岳也是好一会才低声道:“易之……王大学士……是鲁公的学生……”

    云黛闻言也是吓了一跳,原来竟有这样一层渊源?!她惴惴不安的看向王介,发现王介果然是脸色发白隐有怒意

    云黛急了:“啊?我不知道啊,你们怎么不拦着我呀?”

    “那谁也不知道你这么敢说……”薛岳肠子都悔青了,王介是司马真的学生的事情在大夏人尽皆知,谁也没想到易之居然不知道,而且还当着王介的面这样说司马真。

    李禅也是一阵摇头,没想到小铁牛居然能弄出这么大动静来,要知道司马真对于王介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之谊。当年王介参加科举就是因为得了司马真的赏识这才一举夺魁,他的书法也是师承自司马真,关中之乱爆发之前王介还只是一个中级官吏而已,恰恰是司马真前往潼关之前特地举荐才将王介调入了中枢,这才有了王介后来的坦荡仕途。

    传道之德,知遇之恩,王介对于司马真一直是奉若神明的,司马真在本朝能得享尊崇与王介不遗余力的宣扬有莫大的关系。现在云黛竟然这样诋毁他的恩师,真不知道王介会怎么想。

    但是李禅注意到尽管蔡尧、汪直等人表现的怒不可遏,但坐在他前面的严厉之却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对于云黛的看法还颇为认可。

    李禅平心静气的想了想,其实云黛所言未必没有道理可言,只不过换作自己是绝不会当着王大学士的面这样说的。

    谢祎虽然颇欣喜于云黛大放厥词自掘坟墓,可是内心也还真是对于云非墨的百无禁忌有点“佩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攻击儒学、攻击至圣先师,现在连司马鲁公都没逃过一劫,他凭什么就敢这么大胆?

    在众人都陷入沉默之后云黛反倒看开了。该说也好不该说也好自己都已经说了,王大学士要是记恨怪罪自己也没办法,反正自己也不是真正的举子,等事了之后跟李禅躲到吴地去永远都看不见王介还不行么?

    再说了在云黛看来,以王介的见识,未必就会因为此事而责怪自己吧?

    于是云黛干脆把心一横,慨然道:“不才敢问谢公子,标榜青史和造富社稷万民,这两者孰重,孰轻?!”

    这一问使得全场都静了一静。

    并不是说标榜青史和造富万民之间有什么冲突,而是两者的判别标准有着细微的不同。

    毕竟史书的记载者乃是后世的当权者,所谓的功过在某种情况下是会转变的。

    但造福万民的标准来说这个问题就简单的多,开太平,供温饱足矣。

    谢祎似乎没想到这个云非墨居然这个时候还要如此挣扎,拿到他真不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究竟得罪了多少人么?

    谢祎用余光扫了一眼王大学士,王介此刻早已面色铁青。

    谢祎心中冷笑:云非墨啊云非墨,你要自取灭亡,那我就送你一程!

    谢祎问道:“难道云兄认为,标榜青史与造福万民就一定是矛盾的么?”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88章 三不朽以何为上(五)-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