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鉴心之局·裴济(二)……

    裴济继续说:“虽说天子无家事,但是教子育儿终究……终究是陛下事,臣斗胆,敢请陛下暂以国事为重,吴王之事不妨先搁置一下,先将朝廷远近之患,内外隐忧解决之后再来计议不迟。”

    “裴相说完了?”裴济的话皇帝听懂了。裴济的意思很简单:无论背后之人是不是他裴济,吴王究竟有没有反逆之意,眼前灾民和成德的事情都得解决,这才是“以大夏为重”!

    听明白裴济的意思的一瞬间,皇帝的心底泛出了深深的疲惫。

    以天下为重!!

    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何其艰难沉重?为了这几个字皇帝究竟牺牲了多少?王皇后,长子李煦,还有老三李平的心智……只怕多得连皇帝都已经记不清楚了。皇帝为了国事失去了这么多,但这班大臣们也能做到么?

    皇帝不是没有以国事为重过,关中之乱平定后,身边有着裴济、卢裕这样的名臣大将,年轻的皇帝当然也想有一番作为,可是十多年的励精图治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就是这朝堂上的蝇营狗苟、一潭死水么?!皇帝想要削藩,想要征兵,想要减税,想要修葺官道,整饬运河,想要重开西域、威加万国,就算不说成为千古一帝,起码也是一个中兴名主!

    可是这个朝廷给他的是什么?!念念只营功名,时时只顾身家,刻刻只虑子孙,而国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戚,毫不相关,对着这样一班大臣,自己辛苦操劳究竟有什么意义?

    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清闲一些!

    打从裴济那次遇袭之后皇帝已然对整个朝局完全失去了兴趣,越来越不愿意上朝。也就是从那时起,皇帝变着法的让吴王、太子、燕王、赵王、雍王轮番监国,将最精于权术的韩胄提上来做了首相,对于他的种种结党行为听之任之,甚至有意推波助澜,还时不时的摆弄一下保证各个派系之间力量的平衡,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大臣之间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斗来斗去。

    朝堂上各个派系争不出高下,自然就会转过头来争取皇帝,几方权衡之下他做事情反而比之前方便很多,这大概就是所谓“帝王心术”了。

    这样的策略也确实很有一些作用,一开始的那几年,李玄和李禅二人监国,加上裴济的辅佐,和韩胄搞出来的党争,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朝廷的撕掳虽然还是少不了,但意外的一应改革都进行的颇为顺利。

    加上多年修养,朝廷兵精粮足,太子勇武无双,性格坚韧,吴王运筹帷幄善于斡旋,加上裴济在旁查遗补缺,韩胄左右逢源稳定吏治,一时间朝廷甚至有中兴之兆,从神宗末年就已经听调不听宣的河朔三镇归附其二,后来太子推行收缴募兵之权,虽然略显急躁,可是也确实使得朝廷对于藩镇的影响力和掌控力达到了近百年来的顶峰!

    直到三年前,李禅离京、裴济致仕,四角中缺了两角,原本的平衡不复存在,太子略显急躁武断的作风与群臣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几乎就是一夕之间,朝野所有矛头都对准了东宫,对准了太子李玄。

    要不是这几年大夏边境不太平,太子常要领兵出外,东宫与朝廷之间的隔阂只怕还要深一些。

    “裴相这话说的好哇,国事为重!”皇帝笑了一声,“对了,严卿刚刚说到裴耀卿作证的时候好像还有未尽之意?”

    皇帝这句话出来,三法司还能不知道已经到了揭盅的时候了?

    这一局鉴心,看来皇帝已经看够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三位亲王之中动了心思的是谁。至于群臣之中究竟是谁,皇帝似乎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

    萧慎也好,还是没说话的其他几位宰执也好,都无关紧要。鉴心鉴心,只是看心,而不是看迹。不看行迹,自然就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皇帝既然并不想真正的办这些大臣,那么敲打到这里也就够了。

    “回禀陛下,裴耀卿佐证宋璟所言条款后,随后就反口翻供了。”

    “哦?三司会审的公堂岂能随便翻供?难道这种事情就听凭他一张嘴信口雌黄么?裴耀卿这点道理都不懂么?”皇帝不悦道。

    “若只是言语翻覆,臣等自然不敢采信。只是大尹所言乃列举实例,事实俱在眼前,由不得我们不信。”严厉之答道。

    说到这里殿上的大人们已经逐渐回过味来,翻供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刚才不说完,这明摆着是做了个局啊!

    这都翻供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吴王反逆的事情自然是假的,宋璟攀诬上官,构陷皇子肯定是没跑了,关键是刚刚皇帝叫人演了这出戏,意欲何为呢?

    这时候众人的眼光都往老五的方向飘去。

    殿中有一多半都经历过关中之乱,谁不知道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兄弟阋墙?

    李祝犯了这一条,看来是有好戏看了!

    但是叫人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如群臣所想的那样直接处置燕王和萧慎,而是冷着脸看向严厉之:“所以宋璟所言都是诬陷咯?”

    “当属构陷无疑。”汪直站出来答道。

    “凡事当有因果,宋璟身为宗正寺少卿乃是吴王的左膀右臂,突然出来攀污吴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三法司审了一夜,应当还有别的发现吧?”韩胄疑道。

    其实类似的疑问殿中不少人都有,只不过此刻只有韩胄站出来说罢了。

    “自然事出有因。”严厉之斜睨了韩胄一眼,缓缓说道,“裴大尹证宋璟攀污吴王事后,刑部会同大理寺、御史台查吴王调宗正寺账目一案,据户部尚书之女萧倩儿所言,过往三年,宗正寺私发僧尼道者度牒凡数千,损公自肥!”

    说罢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折来,当殿展开。一条一款的开始宣读宗正寺账目的种种问题所在,一时之间整个宣政殿里到处都回荡着严厉之所念的账目数字。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88章 鉴心之局·裴济(二)-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