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帝没有直接宣战,但是意图已经足够明确。

    真玉在朝堂上锋芒毕露地指摘过以岁礼避战的国策之后,无人敢直撄其锋,群臣都不再说避战畏战的话。但战事已经近在眼前,毕竟也是惶恐的。

    众人不能对真玉发难,就把怨气发到鸿胪寺卿黎可为头上。说她与使团斡旋数日无功,才致今日祸端。

    黎可为有苦说不出,总不能说是真玉一口回绝掉所有条件,让她谈无可谈,只能一直靠画饼耍赖来拖延时间,只好乖乖低头任骂。

    真玉观赏了一会儿众臣表演,抛出一个新思路。她说:“众位爱卿可还记得,三百年前白玉大帝立国的时候,正值乱世。中原四分五裂,玉朝周边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都是同根同源。后来那些国家陆续被我朝吞并,只剩一个应国。到了两百年前,白玉大帝与应帝立下的百年之盟期满,蒙启帝挥师灭应国。但却只吞并大半,还留了一小半演变成现在的椿国。”

    这件事,读过本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尉说:“椿国形状是个细窄长条,东面是我国。西面是数个蛮族。蒙启帝唯留椿国不灭,正是想让椿国做我国的一面盾牌。”

    有这面盾牌,保了玉朝近两百年的安定。但椿国在蛮族历年磨砺之下,战力越来越强,野心越来越大。终于不再甘于属国身份,自称为帝。在把边境蛮族打得抱头鼠窜,远遁沙漠之后,椿国旧帝趁这个空当企图东侵,才有了二十多年前玉朝与椿国的一场大战。

    后来椿国战败,国力衰颓,那些蛮族又回来了。

    真玉说:“要是那些蛮族现在来打椿国就好了。”

    太尉说:“这些蛮族不事耕种,逐水草而居。每年草尽雪落时,衣食无着,才会东进南下,现在正是水草丰美之时,恐怕她们不会对椿国开战。”

    真玉说:“黎卿。”

    黎可为之前被当做靶子骂了半天,好容易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可以得一点清静,又被真玉点名,心中叫苦,连忙说:“陛下有何吩咐?”

    真玉说:“黎卿对那些蛮族有何见解?”

    黎可为一愣:“那些蛮族与我朝之间隔着椿国,又都是域外未受教化之民,与我朝并无邦交。”她说到这里,突然福至心灵,明白了真玉的意思,弯身一礼,“臣请旨,出塞去访问这些蛮国。与之建交,以彰显我朝天威浩荡。”

    真玉见她机灵,心中满意,微笑说:“她们应天时吃饭,日子过得很苦。上天有好生之德,邻人既是真正有难,我国也可相帮。只是路途遥远艰险,黎卿可有顾虑?”

    黎可为说:“臣愿往。”

    于是众人明白,真玉这是要远交近攻了。

    只是此计虽妙,并非一日之功,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那些蛮族偶尔骚扰偷袭尚可,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却不能指望。——若她们真这样强悍,就不会两百年来一直都被椿国抵御在外了。就算黎可为此去,诱之以利,能让几个蛮族同时对椿国发动攻势,也不见得就能阻止椿帝继续对玉朝发疯。

    终究还是要战一场的。

    真玉问兵部:“何人可应战?”

    兵部老尚书金满羽这几天忙于征兵备战,劳累之下,听力不如平日灵敏。她的属下在她耳边大声重复了一遍真玉的话。

    真玉并不是不想换掉她,奈何上次黧州民乱,兵部上下束手无策,让她对兵部这些官员都失去了信心。若放金满羽告老,总要立刻提拔一个新的兵部尚书,这并非儿戏。还需要慎重观察。再加上大战在即,有个经历过二十多年前国战的老尚书坐镇也还安心。

    金满羽颤巍巍地说:“陛下,让林家人出战吧。”

    她手下官员连忙赔笑:“老尚书糊涂了。”林栖虹一事虽未株连林氏一族,但是金满羽公然举荐林氏,众人还是担心她犯忌。

    金满羽听到说她坏话,耳朵立刻不聋了:“谁说臣糊涂了?有林家人在,必能获胜,这是军中皆知的事。”

    众人都不以为然,但金满羽是在场年岁最高之人,不好落她面子,只是支支吾吾,继续讨论其他人选。真玉说:“散朝后兵部将可用之将的履历都送过来。朕再斟酌。”

    接下来,工部受命承接更多订单,近程远程、步战攻城的轻重武器,都开始安排赶制。户部负责清点全国各地粮仓,以备战时粮草之用。

    等到诸多安排告一段落,真玉说:“打仗的事先议到这里。再来说件好事。朕听说,昨天有凤凰现世?”

    这种奇闻异事原本就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加上亲眼看到的人也多,每个人都添油加醋向别人讲说,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众臣也都有所耳闻。

    但朝堂官员不是无知百姓,听到这种传闻,没人相信是真的凤凰。只觉得要么是什么稀奇禽鸟被误认为凤凰,要么是有人刻意为之以媚上。现在见真玉主动提起,众人观她神色,揣测心意,发现真玉想要用这事做点文章。

    于是人人争相拍马,都说是祥瑞现世,天佑玉朝。是大大的吉兆。

    礼部尚书闻盈出列:“陛下,昨日午后金凤在玉京闹市长呖疾飞,稍晚玉京西郊外有村民见金凤栖于树上,到了晚间,临县报说,天空中有凤凰缓缓飞过。身上金光闪烁,在暗夜中也清晰可见。”

    真玉说:“凤凰现世,必是上天有所示。朕不敢怠慢,当亲自拜见才好。”她说,“谁愿为朕请得凤神?”

    当下有几人出列请命,雁来也在内。真玉说:“那就让徐雁来去。”

    雁来领命。

    众人心中都毫不意外这件美差落在徐雁来头上。她前阵子因为大闹二长皇子府,影响恶劣,被降了三级,现在真玉派她去做这件事,显然是想借祥瑞之事,给她恢复职位。

    这种祥瑞其实历代都不罕见。有时真的是罕见兽禽,但更多时候是人为涂色造假。反正只是讨皇帝高兴,同时在史书上记一笔祥瑞,以彰皇帝之德而已。

    散朝之后,雁来即刻理好行装,点齐兵马,准备出发追凤。除她之外,没人知道此行真正目的,都以为只是一趟抓鸟的简单差事,顶多两三天就回来。还有人去兽苑借了捕鸟的网子和笼子随身携带。

    雁来准备就绪,来御书房向真玉辞行。她平时在宫中只穿劲装软甲,这次外出,穿戴全套甲胄,显得越发英武俊朗。

    真玉想到雁来这一去为了虚张声势,追凤而行,要日日快马疾驰,在山野中餐风露宿,至少辛苦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心里也有些不舍。

    她身边宫人众多,不便多与她交代。只说:“一定要把那金凤凰给朕抱回来。”

    雁来拱手作礼:“陛下请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她一抬手,露出手腕上一抹红色。真玉问:“你戴了个什么?”

    雁来把手腕伸出来:“相思红豆。”她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臣与盼钰一人一串。”

    真玉说:“给朕看看。”

    雁来小心翼翼地取下,送到真玉手边。真玉拿起来看,是个用红豆穿的手串,豆子大小不一,每颗颜色也略有差别,串珠手工也马马虎虎。就挑剔说:“这手串看着不精致,豆子也难以长久保持。既然喜欢这个,等你回来,朕让内库挑两串上品的红玛瑙手串给你们。”

    雁来伸手向她索回,一边小心戴回自己腕上,一边说:“陛下,这是盼钰在宫中一棵树下拣来的红豆,他亲手串的。豆子坚硬,手还不小心被针戳破了两处。臣觉得这东西什么都比不了。臣才不要玛瑙串。”

    真玉一片好心被拒,说:“那就随你喜欢。”

    雁来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向真玉炫耀:“盼钰还给我做了山楂糕。说若是骑马吃了风,觉得口渴,可以生津。”

    真玉没好气地说:“二皇兄真是疼你。他怎么从来不给朕做山楂糕?”她心中有些羡慕,说,“给朕一块尝尝。”

    雁来说:“那怎么行。曾总管严令,陛下吃食只能经由御膳房,任何人不得胡乱给陛下外食吃。臣可不敢犯禁。”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把布包收回怀中。

    真玉哼了一声说:“你自己吃吧,小心别把牙酸倒。”

    两人说笑几句,雁来说:“臣不在宫中时,陛下让温掌书多去找盼钰说话。免得他寂寞。”她与盼钰表明心迹后,还是第一次分别,心中大为不舍。而且此事绝密,她不能告诉盼钰自己真正要去的是荼州,盼钰还以为她只是去附近县市,很快就回。

    真玉揶揄说:“去吧,朕的二皇嫂。”

    雁来告辞而去。

    宫人们乖觉,听到真玉说起山楂糕,不待她吩咐,就令御膳房速速做来呈上。

    真玉拈起一块吃了。酸酸甜甜。不知道盼钰的手艺如何,想来远比不上御膳房精细。但盼钰的山楂糕里都是情意,自己吃的只是块山楂糕。

    她想起雁来那串看起来很粗糙的红豆手串,扫了一眼低头在一边做事的温谨,忍不住想:朕纵然富有四海,这样的寻常东西却不可得。

    于是用笔蘸着朱砂,在纸上信手画了串红豆。

    她事务繁多,很快就把红豆忘记了。兵部按她的要求送来了可用将领的履历。她细细翻看,突然想起垂垂老矣的兵部尚书金满羽那句话——“有林家人在,必能获胜,这是军中皆知的事。”

    仔细想来,这话奇怪。

章节目录

亲政后发现快亡国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猞猁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4章 第54章-秦政什么时候亲政,亲政后发现快亡国了,笔趣阁并收藏亲政后发现快亡国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