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考虑到书本、典籍来源的问题时,刘弘难得一见的想起了那个未曾谋面,情感中还略有些鄙视的便宜老爹:汉惠刘盈。

    在短暂的七年皇帝生涯中,惠帝刘盈只有寥寥几件事被留在青史之上。

    ——想掌权,被丞相曹参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喷了个狗血领头;

    ——想蛰伏,被老娘吕雉用戚夫人做出来的人彘吓了个半死不活;

    ——废除《挟书律》!

    《挟书律》,或许在后世人看来略有些陌生,但若是提起《挟书律》出现的时代背景,那恐怕就是妇孺皆知的经典了。

    ——秦一统天下,始皇嬴政下达《焚书令》,尽焚天下之书!

    而《挟书律》的主题内容,便是《焚书令》的补充条款:敢有挟书者族。

    在后市的演绎当中,《焚书令》和《挟书律》,成为了始皇‘焚书坑儒’的确凿实锤。

    但在实际上,‘焚书’和‘坑儒’,根本就是两码事。

    其中‘焚书’一项,也和孔丘的徒子徒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焚书令》所指定的焚毁范围,并非是独有儒家之言,而是包含儒家典故《诗》《书》在内的诸子百家之言。

    就连提出《焚书令》的秦相李斯,其所出身的法家学说《韩非子》《商君书》等典故,也同样被《焚书令》包含在内。

    所以始皇帝焚书一事,本质上并非是针对某一家学说,而是出于愚民、控制思想,以及维稳的考虑,通过焚毁百姓手中的书籍,来稳住刚统一不久的秦王朝。

    道理再简单不过:就算是在秦统一天下初期,有能力获得,并在家里藏一卷竹简的,能是种地的穷苦百姓?

    显然不可能。

    ——《焚书令》想要焚毁的,是地方豪门望族、旧六国贵族手中的书籍,以此预防这些不稳定因素借着‘圣人教训’‘先贤学说’的旗号,对百姓进行洗脑、煽动!

    毕竟按那些‘圣人之言’的标准而言,秦统一天下的举动,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属于‘不义之战’。

    至于《焚书令》为什么会在后世,被演绎为始皇帝‘焚书坑儒’、残忍暴虐的证据,就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问题了。

    一来,是儒家在始皇嬴政面前,实在是没有落得什么好。

    嬴政自立为始皇帝,第一个跳出来嚷嚷‘礼法的’,便是儒生!

    后世为历史爱好者所熟知的那句‘你吃肥的,我吃瘦的’,更是将嬴政为帝后,被儒家礼法折磨的真相披露在了世人面前。

    在《焚书令》的开头部分,嬴政甚至余怒未消的补了一句‘以古论今者,比同挟书’。

    而在古华夏诸子百家之中,整天嚷嚷着要开历史倒车,要效仿三皇五帝的,也只有一个儒家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始皇嬴政显然是不怎么待见儒生,反过来,儒生自然也就要黑一黑祖龙,好把自己装饰成受害者。

    嗯,装成被害者、掉到黑白这两件事,祖师爷孔丘已经教的很优秀了。

    这二来,便是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了。

    公元前三世纪末期,华夏大地刘汉代秦,‘尊汉遍秦’成了汉初的基本意识形态。

    吹汉骂秦,也成了天下文人标榜自己‘刘氏忠臣’身份的重要手段。

    而经过秦帝国数十年的‘舔而不得’,儒家早已是饥渴无比,迫切想要指点江山,为相宰之才。

    偏偏汉高皇帝刘邦又慧眼如炬,对儒家的延误几乎是刻入了骨子了。

    不被皇帝所喜爱,又不被舆论所认可,儒家所能做的,显然也就只剩下疯狂黑秦、黑祖龙,以赢得舆论同期。

    不得不说,儒家做的不错——经过进百年的努力,儒家终于在武帝一朝开花结果,更凭着一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成为了华夏文明唯一合法学说学派!

    在儒家垄断了学术节之后,秦王朝和始皇嬴政的舆论黑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毕竟儒家能垄断天下学术界,靠的就是这一手节奏大师的本领。

    始皇嬴政‘焚书坑儒’,也就自此成为了后世妇孺皆知,人人奉为真理的‘真人真事’。

    而从观角度上来讲,始皇帝焚书、坑儒两举,都算不上绝对的错误或绝对的正确,只能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治考量,所带来的特殊产物。

    焚书一项,是为了遏制旧六国贵族复辟的势头,顺带控制思想;坑儒一事,那更是儒家自己作死,居然想要教嬴政怎么做皇帝!

    如此说来,坑儒一项,就是类似‘某某人惹怒皇帝,被皇帝拉下去砍了’的性质,而焚书,则是有利有弊,正确性有待商榷的决策。

    起码对于汉室,对于华夏文明而言,相较于《焚书令》所达成的愚民效果,其导致学术、典籍失传所带来的损失,显然大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当然,秦汉交界百家学说大半绝传的锅,霸王项羽起码要分走一半以上。

    说回《焚书令》和《挟书律》本身,其本质就是始皇嬴政‘焚书’的法律依据,按照后世人的思维来看,《焚书令》和《挟书律》,本该和秦王朝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是。

    但实际情况、刘汉政权对《秦法》的延续程度,却远远超乎后世人的想象。

    ——没错。

    作为《秦法修订2.0版本》的《汉律》,将《挟书律》也继承了下来!

    只不过萧何在通过‘抄袭’修订《汉律》的时候,习惯性的对这部分进行了修改,将《焚书令》废除,只留下了《挟书律》。

    始皇帝焚书究竟是对是错,或许是众说纷纷,见仁见智,但从《汉律》继承《秦法·挟书律》这一件事来看,起码汉高祖刘邦、酂侯萧何二人,是认可《挟书律》在特殊时期,是具有其存在的特殊必要的。

    如果听到有人说‘始皇帝焚书错的离谱’,那也大可以想一想: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不是比祖龙嬴政、赤帝刘邦还要擅长做皇帝;

    是不是比秦相李斯、汉相萧何,都还要了解封建时代的政治背景;

    是不是比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的秦廷朝臣、比鲸吞天下,立四百年国祚的汉廷百官,都还要了解天下大事。

    既然《挟书律》是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都认为的‘王朝建立初期的维稳手段’,那《挟书律》的临时性质,也就是毋庸置疑。

    不出意外,在登基四年之后,年仅十九岁的汉惠帝刘盈颁布诏谕:废除《挟书律》,认可书籍私有化的合法性。

    而这一项举措,便是惠帝刘盈长达七年的皇帝生涯中,仅有的一件称得上‘国家大事’的政令。

    在《挟书律》尚未被废除的高皇帝时期,汉室实际上还没有彻底安稳下来,异姓诸侯此起彼伏的‘造反’,让天下依旧处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在那种情况下,天下百姓刚得到高皇帝刘邦所赐的田、爵,连饭都还吃不饱,显然没有心思去想文教的事。

    而那些有条件考虑文教,考虑找本书作为传家宝,教育家中子弟的贵族,则又大半死在了秦末战火、楚汉争霸,以及汉室初的关东战乱之中。

    再加上汉室初期新兴的功侯新贵族,又大都是武夫出身的‘屠狗之辈’,才使得《汉律》当中的《挟书律》,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汉室的《挟书律》,几乎就是在非洲进行全名限制高消费的性质!

    惠帝刘盈废除《挟书律》的举动,也是发声掌权,政治龇牙的意味更多一些。

    不过《挟书律》被惠帝老爹废除,倒也方便了刘弘,不用再去头疼这个问题。

    可千万不要以为,《挟书律》的废除是皇帝一道诏令的事!

    对于‘垄断知识’这种福及子孙的诱惑,华夏贵族阶级从来都未曾放弃过!

    在史书上,惠帝刘盈废除《挟书律》,仅仅只是太史公陛下的一行小篆;但在现实中,鬼知道刘盈为此花了多少工夫,费了多少口舌,又等了多长时间。

    这一点,从《挟书律》被废除的时间点,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挟书律》被惠帝刘盈废除,实在汉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

    这是个怎样的时间点?

    这一年,惠帝刘盈年满十九,即将加冠!

    这一年,丞相曹参病重卧榻,寿命只剩一年!

    同样是这一年,张嫣被太后吕雉选定为惠帝皇后,惠帝刘盈大婚事毕,亲政在即!

    从这寥寥几件事就不难看出,惠帝刘盈废除《挟书律》,是出于怎样的心态。

    ——在丞相曹参病重将死,刘盈已经大婚,只差一年就要亲政的时间点,刘盈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刘盈需要借着此举,告诉天下百姓,告诉朝中百官:朕,才是你们的君王!

    朕,即将加冠成人,临朝亲政!

    也正是在如此微妙的事件背景下,朝臣百官才出奇的没有对这种‘破坏功勋垄断知识’的政策表现出敌对。

    ——即将亲政的皇帝发出政治声音,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不会轻易冒头。

    当然,这其中,恐怕当时的东宫太后吕雉、权勤朝野的吕氏外戚,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挟书律》的废除,也将让刘弘收集百家典籍、典故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

    或许有些奇怪:有《挟书律》在,百姓不允许私藏书籍,不是更容易合理合法的得到百姓手里的书籍吗?

    但实际上,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至理名言,永远都是那一句话——法律之外,不外乎人情。

    《挟书律》不被废除,百姓私藏书籍的举动,是犯法的!

    其惩治力度,更是令人咂舌的天花板级别——族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犯法’,不让家族被诛灭,那些私自藏有书籍的人,只会将书籍藏得更深。

    如果再加上汉室‘赖活着不如好死’‘死也不能连累家族’的普兴价值,甚至可能出现有人宁愿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藏书的事情发生!

    这也是法律层面上,理论和实际往往会形成的两个极端。

    而对于理论和实际的平衡,智慧的古华夏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堵,不如疏。

    就拿《挟书律》来说,不让百姓私藏书籍,并不能真正阻止百姓藏书,反倒会让书籍被百姓藏得更深。

    反倒是废除《挟书律》,允许百姓合法持有书籍,才能减缓百姓对书籍的紧张情绪,使书籍典故重见天日,出现那么一丝流动的可能。

    “藏书······”

    想到这里,刘弘已经在脑海当中,思虑起后世所看的记载里,那些明确被某些人藏在家里的书籍了。

    刘弘不记得在那本书上曾看到过:武帝朝的大忽悠董仲舒,自小‘博览群书’,家里应该是有不少藏书的。

    琅琊颜家,是孔丘门徒颜回的后代,培养出了武帝大司农颜异这样,愿意低头做实事的儒家俊杰,家里的书应该也少不了。

    “坊间传闻,汲氏一族累世为宦,应该也有不少书。”

    汲氏,指的自然是如今的奉常丞汲仲家族。

    别看汲仲在过去这两年没什么存在感,但在刘弘心中,汲氏一族的重要性,始终没有降低一丝一毫!

    至于其原因······

    “嘿嘿~”

    “谁让汲仲的宝贝儿子,是我留给未来储君的太子少傅呢······”

    饶有兴致的想象一番未来的事,刘弘的面色,也缓缓凝重起来。

    倒不是有什么人进入宣室,而是刘弘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手中,也同样有着一本书。

    甚至比起广川董氏、琅琊颜氏、濮阳汲氏、鲁地孔氏的藏书加在一起,这个人手中的书,都要来的更为重要!

    原因无他:此人手中的,乃是正宗的儒家典故——尚书!

    而这人的身份,也在了刘弘的脑海中缓缓浮现。

    “济南,伏生······”

    “也不知道老先生藏在墙壁夹层里的书,有没有到可以‘起封’的年费?”

    “为了去取回《尚书》,朕要不要查一查晁内史的下落呢······”

章节目录

少帝成长计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0416章 挟书禁令-家主成长计划观影体,少帝成长计划,笔趣阁并收藏少帝成长计划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