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皇帝也有两个年头了,刘弘对于这个职业,还是有了一定的心得。
现在,如果有人问刘弘:做一个好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刘弘的回答,几乎不可能会有第二种答案。
制衡!
说简单点,就是凡事儿留一手,遇人多留个心眼。
拿朝堂的权柄制衡来说,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时候的皇帝,都会选择以军功集团、文官集团、外戚三方互相制衡。
由外戚掌控核心兵权,来防止军功集团坐大;由文官掌控朝堂议论,制衡不修私德的外戚,再由军功武将,以类似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方式制衡文官。
在通常情况下,华夏封建政权只要保证这三方势力斗而不破,就能保证政权的安稳。
而封建王朝的崩塌,也大半是由于这三方势力失衡。
两汉覆灭是外戚势力太过庞大,魏晋隋唐的乱相是武夫集团过于强势,大怂大萌,则是由于文官将武官集团压制太狠,外戚则被皇帝连带着,让文官集团关进了囚笼。
三方割据的势力变成一家独大,这才有的大怂年年月月岁币不绝,明皇登基必用太监。
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皇帝,刘弘自然也希望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形成三方对峙,又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局面。
但在如今的汉室初,要想让文官、武夫、外戚三方互相制衡,难度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在处于封建军果主意余晖的汉室,武夫的地位不可撼动!
而文官集团势力,如今还十分薄弱,再加上刘弘对儒家的排斥,就使得文官集团很难在朝堂具备战斗力。
至于外戚,那更是刘弘心里的痛
满打满算,刘弘至今也才不过六七家外戚,母族的助力几近于无,亲戚里能掌兵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原本应该成为母族助力的吕、张两家外戚,一个把自己作死了一整本户口本,另一个则男丁不丰。
文官势弱,外戚不丰,刘弘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也就和历史上的历代君王一样,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群体身上。
宦官。
需得一提的是,对于后世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后宫、外戚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干政的说法,刘弘可谓是嗤之以鼻。
说到底,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外戚宦官,本质终归还是帝王制衡所用的旗子而已。
毕竟相比起桀骜不驯、政治觉悟普遍低下的武将,以及开口闭口圣人如何如何,暗地里男盗女娼的文官,外戚和宦官更忠诚于皇帝,对皇帝而言更为可靠。
至于历史上,封建王朝为什么总会向文官主政的方向发展,则是因为:比起手握兵权的武夫,身份尊贵的外戚,以及日夜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文官所能造成的恶劣结果,相对不会太过糟糕。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嘛
武夫可能仗着兵权拥兵自重,外戚可能凭着身份动辄废立,宦官则出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心理缺陷,往往会比较偏激。
与这几个群体相比,整天之乎者也,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士大夫,显然更容易掌控。
文官掌控的朝堂,也更容易被能力不怎么样的帝王轻松掌控住局面。
现如今,汉室武夫阶级位高权重,但终归是在缓缓下降;外戚虽然还靠不太住,但东宫太后外加汉室以孝治国的国策,也勉强能起到外戚的作用。
正所谓椅凳最少三条腿,对格局的制衡,也起码需要三方互相制衡。
如今武夫有了,外戚也有了,这第三方势力,刘弘选的便是宦官。
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文官掌政,几乎只能仰仗人多势众的儒家来完成,可即便刘弘撇开个人情感上的厌恶,此时的汉室,也不符合儒家进入朝堂的时代背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文官集团逐渐发育起来,成为汉室政坛三足鼎立其中的一方,起码也得是五十年后,刘弘的继任者临朝。
在这种情况下,先选一个可堪一用的群体作为过渡,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上,以宦官作为制衡工具的皇帝,几乎不比看不透生死的修仙者少到哪里去。
这二来,便是刘弘的一点点私心了。
特务政治,用过的人都说好!
相较于独立性更强的文官、武夫,宦官群体对皇权的依赖性,显然高了不止百八十条街。
毫不夸张的说:东方朔那句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其实放到宦官群体身上才是最合适的!
武夫势大,皇帝就算想要杯酒释兵权,也终归需要费些功夫;文官乱政,也是一幢麻烦至极的事。
但如果是宦官出了问题,那无论皇帝有多么草包,也还是能一语定其去留,乃至于生死!
忠心、可靠,能力够用,又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麻烦,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抵挡住诱惑!
很显然,刘弘也是其中之一
审计一事,刘弘希望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方互相制衡、监督的局面,理论上也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御史大夫和丞相之间,本来就是天生的政敌,这两方几乎不可能出现同流合污的可能性。
而宦官群体除了忠心、可靠等方面之外,最让皇帝爱不释手的,便是普世价值对宦官群体的排斥!
当全世界都看不起宦官,只有皇帝任用宦官,甚至赐予荣华富贵时,宦官群体对君王的忠诚,几乎是上不封顶的!
普世价值的排斥,也同样会造成在审计一事中,丞相府、御史大夫也会对省御卫报以鄙夷。
除此之外,刘弘还曾为今天的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足鼎立,提前埋下一颗种子。
在丞相府、石渠阁的行政档案当中,省御卫至今都还靠挂在御史大夫门下!
在御史大夫太监分署面前,丞相府的敌意,足以保证省御卫会在审计制度的推行中用尽全力,而不是跟丞相府眉来眼去,互相包庇。
至于被刘弘摆了一道的御史大夫,也不会因为和省御卫之间的挂靠关系,就对省御卫有什么好脸色。
老子清闲御史做得好好的,咋就沾染上亲近宦官的污名了?
为了洗脱这个污名,御史大夫署衙对省御卫,必然会报以比丞相府更大的敌意。
这样一来,审计一事上,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算是顺利形成了。
不过至此,省御卫也该是时候从御史大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了。
这一点不用刘弘去操心,过不了几天,张苍就会碍于和宦官走太近的舆论压力,请求刘弘把省御卫从御史大夫分离出去。
而这,也同样是刘弘很早之前的布局。
经过这两年的积淀,省御卫在御史大夫的庇护之下,已然是羽翼丰满,度过了最脆弱的时期。
从今往后,省御卫就要和雏鹰一样,自己面对将来的风风雨雨。
“呼”
“总算是熬过去了”
暗自长出口气,刘弘便轻笑着低下了头,不再逼着张苍,对以省御卫参与审计的提议给出意见。
作为审计制度的提议者,张苍对于审计制度的具体负责部门,是要避嫌的
再者,刘弘对省御卫这长达两年多的布局、对省御卫参与审计制度的绝心,张苍显然也能看的明白。
组织刘弘不可能成功,支持刘弘,又可能会让张苍染上为宦官张目的污点。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苍最好的选择,就是对刘弘的话当没听见,全当默认。
顶天了去,也就是回一句陛下说了算,臣全听笔下的。
不出意外,张苍沉默片刻,终是对刘弘拱手一拜,便恭敬退出宣室。
至此,审计制度的推行已然是有了章程,明日早朝,张苍就将在廷议上正式提出审计制度的草案。
等刘弘装模做样的做出一副还有这种事?我才知道的模样,然后让朝中百官商议表决一下,审计制度,便将成为明年大朝仪的一道亮丽景色。
对于这一番制衡之举措,刘弘还是颇有些自豪的。
官员监管工作,无论是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监管,还是对朝堂的掌控手段,刘弘都比较排斥单一渠道。
就好比过去,汉室奉行上司的上司不是我上司,这种单一、线性的官场秩序,就很容易出现欺下瞒上的状况。
所以对于官员监管,刘弘还是跟偏向于多渠道、多保险的手段,来保证信息来源、渠道的可靠性。
就拿即将推行的审计制度来说,从观角度上来讲,刘弘所担心、关心的重点,并非是由谁主持审计工作,而是审计工作能否由几个不可能媾和在一起的部门一起负责,互相监督。
理论上来讲,丞相府作为中央朝堂天然的运转发动机,天生具备负责审计工作的资格。
但丞相府一家独大,显然和刘弘想要促成的局面严重相左。
而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制衡者,在过去的表现又实在有些鸡肋。
这样一来,让宦官群体以特务政治介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不过话说回来,审计制度到现在,也不过是确定了方案,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着许多工作需要刘弘操心。
别的不说光是审计制度,让丞相府、御史大夫、省御卫陡然增加的工作量,就足以使得这三个部门手忙脚乱,昼夜不分。
省御卫还好,终归是由宦官群体组成,负责的也不过是打探消息的工作,人员构成不是什么大问题。
按照刘弘的预想,省御卫还能接着编外人员扩编,来解决汉室的余子无产,尽为游侠的问题。
但御史大夫、丞相府的人员扩充,以及其他署衙、部门的人手增加,就显得比较棘手了。
“嗯”
“考举?”
暗自呢喃出这个名词,短短半息之后,刘弘便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今天下,文人还是太少。
非但文人少,就连书本都少的可怜!
经过秦统一天下尽焚天下之书,秦末项羽又一把火烧了秦咸阳宫,如今天下诸子百家,学说典故几乎是十缺之七八。
被极少数人藏在墙壁、地底的书本竹简,也被这些人藏得严严实实。
现如今,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先贤所著之书,一片竹块,价格那就是十金起步,上不封顶!
若是语句通顺,有完整篇章的残卷,那更是曾被狗大户开价数千金。
而且还没买到!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考举了,连让有条件进行学习的文人士子认全字,能拍着胸脯说一句我看过一本完整的书,都显得非常困难。
没有文人,汉室文官的空缺问题就无法解决,而文人群体的扩大,又需要足够的书本。
“雕版印刷术”
“白纸”
又一个被遗忘的黑科技,出现在了刘弘的脑海当中。
作为华夏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几乎一手促成了华夏文明的大跨步跳跃式发展。
尤其是雕版印刷术,彻底解决了华夏历史上书籍典故稀少、文人士子穷其一生都不能看完一本书的尴尬,促成了华夏文家事业的兴盛。
对于这样伟大的发明,作为穿越者的刘弘,显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王忠。”
“去召少府、上林监觐见。”
雕版印刷术、造纸术,刘弘并不觉得有多大难度;拥有庞大产业、能工巧匠的少府,必然能很轻松的解决。
实在不行,多砸点钱就是了。
但在发明雕版印刷术、造纸术的同时,刘弘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那些被藏在家里的书籍典故原本,如何收归国有?
现在,如果有人问刘弘:做一个好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刘弘的回答,几乎不可能会有第二种答案。
制衡!
说简单点,就是凡事儿留一手,遇人多留个心眼。
拿朝堂的权柄制衡来说,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时候的皇帝,都会选择以军功集团、文官集团、外戚三方互相制衡。
由外戚掌控核心兵权,来防止军功集团坐大;由文官掌控朝堂议论,制衡不修私德的外戚,再由军功武将,以类似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方式制衡文官。
在通常情况下,华夏封建政权只要保证这三方势力斗而不破,就能保证政权的安稳。
而封建王朝的崩塌,也大半是由于这三方势力失衡。
两汉覆灭是外戚势力太过庞大,魏晋隋唐的乱相是武夫集团过于强势,大怂大萌,则是由于文官将武官集团压制太狠,外戚则被皇帝连带着,让文官集团关进了囚笼。
三方割据的势力变成一家独大,这才有的大怂年年月月岁币不绝,明皇登基必用太监。
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皇帝,刘弘自然也希望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形成三方对峙,又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局面。
但在如今的汉室初,要想让文官、武夫、外戚三方互相制衡,难度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在处于封建军果主意余晖的汉室,武夫的地位不可撼动!
而文官集团势力,如今还十分薄弱,再加上刘弘对儒家的排斥,就使得文官集团很难在朝堂具备战斗力。
至于外戚,那更是刘弘心里的痛
满打满算,刘弘至今也才不过六七家外戚,母族的助力几近于无,亲戚里能掌兵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原本应该成为母族助力的吕、张两家外戚,一个把自己作死了一整本户口本,另一个则男丁不丰。
文官势弱,外戚不丰,刘弘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也就和历史上的历代君王一样,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群体身上。
宦官。
需得一提的是,对于后世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后宫、外戚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干政的说法,刘弘可谓是嗤之以鼻。
说到底,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外戚宦官,本质终归还是帝王制衡所用的旗子而已。
毕竟相比起桀骜不驯、政治觉悟普遍低下的武将,以及开口闭口圣人如何如何,暗地里男盗女娼的文官,外戚和宦官更忠诚于皇帝,对皇帝而言更为可靠。
至于历史上,封建王朝为什么总会向文官主政的方向发展,则是因为:比起手握兵权的武夫,身份尊贵的外戚,以及日夜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文官所能造成的恶劣结果,相对不会太过糟糕。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嘛
武夫可能仗着兵权拥兵自重,外戚可能凭着身份动辄废立,宦官则出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心理缺陷,往往会比较偏激。
与这几个群体相比,整天之乎者也,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士大夫,显然更容易掌控。
文官掌控的朝堂,也更容易被能力不怎么样的帝王轻松掌控住局面。
现如今,汉室武夫阶级位高权重,但终归是在缓缓下降;外戚虽然还靠不太住,但东宫太后外加汉室以孝治国的国策,也勉强能起到外戚的作用。
正所谓椅凳最少三条腿,对格局的制衡,也起码需要三方互相制衡。
如今武夫有了,外戚也有了,这第三方势力,刘弘选的便是宦官。
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文官掌政,几乎只能仰仗人多势众的儒家来完成,可即便刘弘撇开个人情感上的厌恶,此时的汉室,也不符合儒家进入朝堂的时代背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文官集团逐渐发育起来,成为汉室政坛三足鼎立其中的一方,起码也得是五十年后,刘弘的继任者临朝。
在这种情况下,先选一个可堪一用的群体作为过渡,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上,以宦官作为制衡工具的皇帝,几乎不比看不透生死的修仙者少到哪里去。
这二来,便是刘弘的一点点私心了。
特务政治,用过的人都说好!
相较于独立性更强的文官、武夫,宦官群体对皇权的依赖性,显然高了不止百八十条街。
毫不夸张的说:东方朔那句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其实放到宦官群体身上才是最合适的!
武夫势大,皇帝就算想要杯酒释兵权,也终归需要费些功夫;文官乱政,也是一幢麻烦至极的事。
但如果是宦官出了问题,那无论皇帝有多么草包,也还是能一语定其去留,乃至于生死!
忠心、可靠,能力够用,又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麻烦,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抵挡住诱惑!
很显然,刘弘也是其中之一
审计一事,刘弘希望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方互相制衡、监督的局面,理论上也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御史大夫和丞相之间,本来就是天生的政敌,这两方几乎不可能出现同流合污的可能性。
而宦官群体除了忠心、可靠等方面之外,最让皇帝爱不释手的,便是普世价值对宦官群体的排斥!
当全世界都看不起宦官,只有皇帝任用宦官,甚至赐予荣华富贵时,宦官群体对君王的忠诚,几乎是上不封顶的!
普世价值的排斥,也同样会造成在审计一事中,丞相府、御史大夫也会对省御卫报以鄙夷。
除此之外,刘弘还曾为今天的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足鼎立,提前埋下一颗种子。
在丞相府、石渠阁的行政档案当中,省御卫至今都还靠挂在御史大夫门下!
在御史大夫太监分署面前,丞相府的敌意,足以保证省御卫会在审计制度的推行中用尽全力,而不是跟丞相府眉来眼去,互相包庇。
至于被刘弘摆了一道的御史大夫,也不会因为和省御卫之间的挂靠关系,就对省御卫有什么好脸色。
老子清闲御史做得好好的,咋就沾染上亲近宦官的污名了?
为了洗脱这个污名,御史大夫署衙对省御卫,必然会报以比丞相府更大的敌意。
这样一来,审计一事上,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省御卫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算是顺利形成了。
不过至此,省御卫也该是时候从御史大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了。
这一点不用刘弘去操心,过不了几天,张苍就会碍于和宦官走太近的舆论压力,请求刘弘把省御卫从御史大夫分离出去。
而这,也同样是刘弘很早之前的布局。
经过这两年的积淀,省御卫在御史大夫的庇护之下,已然是羽翼丰满,度过了最脆弱的时期。
从今往后,省御卫就要和雏鹰一样,自己面对将来的风风雨雨。
“呼”
“总算是熬过去了”
暗自长出口气,刘弘便轻笑着低下了头,不再逼着张苍,对以省御卫参与审计的提议给出意见。
作为审计制度的提议者,张苍对于审计制度的具体负责部门,是要避嫌的
再者,刘弘对省御卫这长达两年多的布局、对省御卫参与审计制度的绝心,张苍显然也能看的明白。
组织刘弘不可能成功,支持刘弘,又可能会让张苍染上为宦官张目的污点。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苍最好的选择,就是对刘弘的话当没听见,全当默认。
顶天了去,也就是回一句陛下说了算,臣全听笔下的。
不出意外,张苍沉默片刻,终是对刘弘拱手一拜,便恭敬退出宣室。
至此,审计制度的推行已然是有了章程,明日早朝,张苍就将在廷议上正式提出审计制度的草案。
等刘弘装模做样的做出一副还有这种事?我才知道的模样,然后让朝中百官商议表决一下,审计制度,便将成为明年大朝仪的一道亮丽景色。
对于这一番制衡之举措,刘弘还是颇有些自豪的。
官员监管工作,无论是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监管,还是对朝堂的掌控手段,刘弘都比较排斥单一渠道。
就好比过去,汉室奉行上司的上司不是我上司,这种单一、线性的官场秩序,就很容易出现欺下瞒上的状况。
所以对于官员监管,刘弘还是跟偏向于多渠道、多保险的手段,来保证信息来源、渠道的可靠性。
就拿即将推行的审计制度来说,从观角度上来讲,刘弘所担心、关心的重点,并非是由谁主持审计工作,而是审计工作能否由几个不可能媾和在一起的部门一起负责,互相监督。
理论上来讲,丞相府作为中央朝堂天然的运转发动机,天生具备负责审计工作的资格。
但丞相府一家独大,显然和刘弘想要促成的局面严重相左。
而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制衡者,在过去的表现又实在有些鸡肋。
这样一来,让宦官群体以特务政治介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不过话说回来,审计制度到现在,也不过是确定了方案,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着许多工作需要刘弘操心。
别的不说光是审计制度,让丞相府、御史大夫、省御卫陡然增加的工作量,就足以使得这三个部门手忙脚乱,昼夜不分。
省御卫还好,终归是由宦官群体组成,负责的也不过是打探消息的工作,人员构成不是什么大问题。
按照刘弘的预想,省御卫还能接着编外人员扩编,来解决汉室的余子无产,尽为游侠的问题。
但御史大夫、丞相府的人员扩充,以及其他署衙、部门的人手增加,就显得比较棘手了。
“嗯”
“考举?”
暗自呢喃出这个名词,短短半息之后,刘弘便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今天下,文人还是太少。
非但文人少,就连书本都少的可怜!
经过秦统一天下尽焚天下之书,秦末项羽又一把火烧了秦咸阳宫,如今天下诸子百家,学说典故几乎是十缺之七八。
被极少数人藏在墙壁、地底的书本竹简,也被这些人藏得严严实实。
现如今,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先贤所著之书,一片竹块,价格那就是十金起步,上不封顶!
若是语句通顺,有完整篇章的残卷,那更是曾被狗大户开价数千金。
而且还没买到!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考举了,连让有条件进行学习的文人士子认全字,能拍着胸脯说一句我看过一本完整的书,都显得非常困难。
没有文人,汉室文官的空缺问题就无法解决,而文人群体的扩大,又需要足够的书本。
“雕版印刷术”
“白纸”
又一个被遗忘的黑科技,出现在了刘弘的脑海当中。
作为华夏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几乎一手促成了华夏文明的大跨步跳跃式发展。
尤其是雕版印刷术,彻底解决了华夏历史上书籍典故稀少、文人士子穷其一生都不能看完一本书的尴尬,促成了华夏文家事业的兴盛。
对于这样伟大的发明,作为穿越者的刘弘,显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王忠。”
“去召少府、上林监觐见。”
雕版印刷术、造纸术,刘弘并不觉得有多大难度;拥有庞大产业、能工巧匠的少府,必然能很轻松的解决。
实在不行,多砸点钱就是了。
但在发明雕版印刷术、造纸术的同时,刘弘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那些被藏在家里的书籍典故原本,如何收归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