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供热枢纽的建设十分的顺利,但是即便建设完成,这座供热枢纽却并不能立刻像第一座供热枢纽那样马上投入使用。
受限于下方的回水井是用来向地下注入水流的,所以这座供热枢纽并不能直接抽取来自地下的热能,而只能依靠管道输送过来的从火车站那边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才能够发挥供热枢纽的作用。
至于说从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在经过了自身的蒸发散热以及管道输送之后,抵达这里是否还能够供给第二座供热枢纽使用,这就要看从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地下水所携带的热能总量了。
“只要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供给两座供热枢纽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面对王海问出的这个问题的时候,陈新一边规划着管道施工的线路,一边向他解释着:“而且每座供热枢纽都安装了一颗同位素温差电池,电池的输出功率在维持供热枢纽运转至于还有富余,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开启电加热模式的。”
听了陈新的解释,王海似懂非懂,他只是个军人,对于这种事情半懂不懂,也不过是顺嘴问一句而已。
陈新自然也知道王海对这种事情是半懂不懂,不过他也不过是顺嘴解释一句,在工作之余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已。
不然的话,一直这么闷头闷脑的工作,可是会让人很疲劳的。
“那这样的话,之后修建的供热枢纽都是这样两两一组的模式?”王海看着陈新面前的地图上标准的点,略作分析就判断出这些点应该就是后续将要修建供热枢纽的地方。
“不一定,后续我可能会采取更有效一点的方式。”陈新摇了摇头,将动力装甲上的投影打开,投射出了供热枢纽和能量塔的图纸。
不过这一次陈新投影出来的并非是平面图,而是立体的影像。
“这个是我计划将要建造的开采深层地热的能量塔,它将从地下三千米以上的深处开采地热资源,将大量的热能输送到地表,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供热枢纽,再通过供热枢纽下方的管道重新注入地下。”陈新一边解释着,一边控制着投影进行演示,让王海直观的了解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系统,而它又是怎样工作的:“这就是我所设计的供热网络,现在这两座供热枢纽不过是一个试验机组,验证我的设想是否可行,待到这项技术的相关问题都得到了验证之后,真正的供热网络才会开始兴建。”
王海看着眼前的投影演示,不由得挑起了眉毛,尽管看不太懂,但他大概还是知道,这样一套供热网络所能够带来的好处,这使得他颇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过陈新向王海讲述这些东西,当然不只是向他展示。
受限于管道施工所带来的困扰和烦恼,陈新向王海说这些,也不过是想借着向王海阐述这些东西之余,捋一捋自己的思路,让自己能够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在不动用大量人手的情况下完成在短时间内铺设管道的工作。
当然,这其中也同样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新本身是一个表现欲望很强烈的人,属于表演型人格的他很喜欢向别人这么展示自己的设想和构思,这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这就好像是说一个演出者在台上表演,总会需要观众来欣赏一样,作为一个小说家,即便只是网络小说家,陈新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阅读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即便现在他已经不写书了,他也希望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够获得别人的称赞。推荐阅读tvtv./.tv./
不过在炫耀式的展示之余,陈新也确实是在认真思考着自己该如何解决管道的铺设问题。
现在就只有这么短短几千米的距离,靠着投入大量的人力来挖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确实也是一个笨办法。
如果可以的话,陈新希望能够有跟高效,也更聪明一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毕竟之后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构建供热网络的话,管线的铺设必然是会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之一的。
与其将麻烦留到以后再去解决,不如现在就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难题。
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当然是上盾构机,尽管使用盾构机有着成本高昂、雪地不适用等诸多问题,但在隧道掘进这件事上,盾构机却确实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至于说盾构机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陈新来说很好解决,利用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升级就好。
只要有系统,陈新就有自信改造出一台合用的盾构机出来。
陈新正这样想着,却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既然能够升级改造现有的盾构机,那为什么不干脆自己设计一个能够用在这里的盾构机呢?
真正的盾构机是用来修建隧道使用的,体型巨大不说,因为要面对岩层等复杂地貌地况,对于材质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自然而然的造价也就十分昂贵了。
但陈新这里要用的却不同,首先陈新所需要面对的不是坚硬的岩层和复杂的土层,只不过是均质且柔软的积雪而已,在材质上来说,就算陈新用木头做一个盾构机也能够挖得动积雪。
而且陈新并不需要把这个洞挖多大,只需要能够把管道铺设进去就好,就算考虑到铺设管道的施工问题,也不过是做一个可以在里面站两个人干活那么大的直径就可以了。
甚至于陈新都不需要挖出来的这个隧道有多坚固,只要能够支撑到管道施工完成就可以,哪怕之后就坍塌掉对于陈新而言都是无所谓的。
而挖掘这样一条隧道,自然而然的对挖掘工具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简而言之,陈新并不需要造一台真正的盾构机出来,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隧道掘进工具而已,而这其实并不难造。
受限于下方的回水井是用来向地下注入水流的,所以这座供热枢纽并不能直接抽取来自地下的热能,而只能依靠管道输送过来的从火车站那边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才能够发挥供热枢纽的作用。
至于说从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在经过了自身的蒸发散热以及管道输送之后,抵达这里是否还能够供给第二座供热枢纽使用,这就要看从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地下水所携带的热能总量了。
“只要第一座供热枢纽抽取的热水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供给两座供热枢纽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面对王海问出的这个问题的时候,陈新一边规划着管道施工的线路,一边向他解释着:“而且每座供热枢纽都安装了一颗同位素温差电池,电池的输出功率在维持供热枢纽运转至于还有富余,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开启电加热模式的。”
听了陈新的解释,王海似懂非懂,他只是个军人,对于这种事情半懂不懂,也不过是顺嘴问一句而已。
陈新自然也知道王海对这种事情是半懂不懂,不过他也不过是顺嘴解释一句,在工作之余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已。
不然的话,一直这么闷头闷脑的工作,可是会让人很疲劳的。
“那这样的话,之后修建的供热枢纽都是这样两两一组的模式?”王海看着陈新面前的地图上标准的点,略作分析就判断出这些点应该就是后续将要修建供热枢纽的地方。
“不一定,后续我可能会采取更有效一点的方式。”陈新摇了摇头,将动力装甲上的投影打开,投射出了供热枢纽和能量塔的图纸。
不过这一次陈新投影出来的并非是平面图,而是立体的影像。
“这个是我计划将要建造的开采深层地热的能量塔,它将从地下三千米以上的深处开采地热资源,将大量的热能输送到地表,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供热枢纽,再通过供热枢纽下方的管道重新注入地下。”陈新一边解释着,一边控制着投影进行演示,让王海直观的了解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系统,而它又是怎样工作的:“这就是我所设计的供热网络,现在这两座供热枢纽不过是一个试验机组,验证我的设想是否可行,待到这项技术的相关问题都得到了验证之后,真正的供热网络才会开始兴建。”
王海看着眼前的投影演示,不由得挑起了眉毛,尽管看不太懂,但他大概还是知道,这样一套供热网络所能够带来的好处,这使得他颇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过陈新向王海讲述这些东西,当然不只是向他展示。
受限于管道施工所带来的困扰和烦恼,陈新向王海说这些,也不过是想借着向王海阐述这些东西之余,捋一捋自己的思路,让自己能够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在不动用大量人手的情况下完成在短时间内铺设管道的工作。
当然,这其中也同样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新本身是一个表现欲望很强烈的人,属于表演型人格的他很喜欢向别人这么展示自己的设想和构思,这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这就好像是说一个演出者在台上表演,总会需要观众来欣赏一样,作为一个小说家,即便只是网络小说家,陈新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阅读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即便现在他已经不写书了,他也希望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够获得别人的称赞。推荐阅读tvtv./.tv./
不过在炫耀式的展示之余,陈新也确实是在认真思考着自己该如何解决管道的铺设问题。
现在就只有这么短短几千米的距离,靠着投入大量的人力来挖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确实也是一个笨办法。
如果可以的话,陈新希望能够有跟高效,也更聪明一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毕竟之后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构建供热网络的话,管线的铺设必然是会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之一的。
与其将麻烦留到以后再去解决,不如现在就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难题。
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当然是上盾构机,尽管使用盾构机有着成本高昂、雪地不适用等诸多问题,但在隧道掘进这件事上,盾构机却确实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至于说盾构机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陈新来说很好解决,利用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升级就好。
只要有系统,陈新就有自信改造出一台合用的盾构机出来。
陈新正这样想着,却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既然能够升级改造现有的盾构机,那为什么不干脆自己设计一个能够用在这里的盾构机呢?
真正的盾构机是用来修建隧道使用的,体型巨大不说,因为要面对岩层等复杂地貌地况,对于材质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自然而然的造价也就十分昂贵了。
但陈新这里要用的却不同,首先陈新所需要面对的不是坚硬的岩层和复杂的土层,只不过是均质且柔软的积雪而已,在材质上来说,就算陈新用木头做一个盾构机也能够挖得动积雪。
而且陈新并不需要把这个洞挖多大,只需要能够把管道铺设进去就好,就算考虑到铺设管道的施工问题,也不过是做一个可以在里面站两个人干活那么大的直径就可以了。
甚至于陈新都不需要挖出来的这个隧道有多坚固,只要能够支撑到管道施工完成就可以,哪怕之后就坍塌掉对于陈新而言都是无所谓的。
而挖掘这样一条隧道,自然而然的对挖掘工具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简而言之,陈新并不需要造一台真正的盾构机出来,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隧道掘进工具而已,而这其实并不难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