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之难
这一次生日会仿佛打破了江心月和阿齐兹之间存在的那一层透明的,然而却是确定无疑存在的藩篱。阿齐兹用一次性的纸杯喝了一些香槟,显然他不怎么能喝酒,这几杯香槟让他显出了明显的醉意。到了结束的时候,江心月主动提出来照料一下阿齐兹,于是同事们一个个上前和阿齐兹拥抱告别,相继离去,直到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你不用耽误时间留下来陪我,我歇一会喘口气就好了。”阿齐兹坐在折叠椅子上,垂着头不去看江心月。他的两个肩膀高高的耸着,脑袋耷拉着夹在中间。两个手肘撑在腿上,眼睛盯着地上。
“我一会就好了,你先回去吧。”阿齐兹的声音闷闷的,像是从水底下发出来的。“你放心我一个人步行回住处么?”江心月站在长长会议桌地一头,她的身姿并不是垂直的,而是略略向着桌子倚靠过去,髋骨顶在桌沿上,一根手指头落在桌面上,一下一下的,也不知道在画些什么图案。阿齐兹陷入了沉默。巴特朗教授开车走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车。德国治安就算不是全欧洲最糟糕的,可也还没良好到让一个单身青年女子独自走夜路回家。江心月说的没错,现在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便他不需要一个女孩子的照料,可也总有义务护送人家女孩子回家。
阿齐兹慢慢地抬起头来,他还是没有望向江心月,而是把眼睛死死地钉在窗户上,像是要在那里发现一些什么。这样发了一会呆,江心月不说话,到底还是阿齐兹憋不住了。“我心里憋了好多话,再不说出来整个人都要爆炸了,你愿意听我发发牢骚吗?”江心月没有说话,然而沉默的意思并不意味着拒绝,在这样一个场合之下,江心月的沉默完全可以被视作一种默许。——她将是一个安静的听众,阿齐兹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树洞。人有什么样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对着一个树洞尽情发泄。等到憋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回去蒙头睡上一大觉,早上起来冲个凉,又可以像没事人一样上班去。
两个人没有留在会议室里,而是从防火楼梯上到了楼顶。是江心月提的建议,说上去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研究所的主楼并不高,一共只有五层。从外面看上去,这幢底面略小,顶面较大的五层楼房是一个长椭圆形,就像是一颗成年人的大脑的模样。2000年的时候,德国政府承办了那一届的世博会。这幢楼宇便是当时的德国馆。世博会结束之后,这里经过专业改造,作为名闻遐迩的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投入使用。两个人现在爬到了天台上面,都下意识的长长吸了一口气。四、五月间的德国已经不多冷了,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也还是温煦的。这一口气吸进去,空气里混杂着些玉兰花的花香,有股子沁人心脾的感觉。玉兰花的花期在二三月份,现在虽说已经是四月,可还是有一些没有凋谢的花骨朵,顽强的释放着幽幽的香气。两个人肩并着肩站在天台的边沿,用胳膊肘撑着防护栏杆。目光凝注着夜色笼罩之下,这座下萨克森州首府的斑斓灯火。
阿齐兹的男中音很好听,他的德语说的也不错。如果不是仔细地辨别,你很难从他的话语里辨别出那些元音字母发音的瑕疵。他就那么凝望着万家灯火,缓缓地开始了他的倾诉。江心月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沉默,她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就只是倾听。仿佛她真的是一个树洞,一个属于阿齐兹的树洞。阿齐兹的故事并没有多少典型性,大概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强权欺压和侵害的民族,它的国民可能遭受到的相同命运吧!他的一家定居在胡泽斯坦省,一个靠近西部边境,叫做阿巴丹的小城。父亲经营着一家售卖妇女穿戴的头巾和长袍的店铺。
□□妇女穿戴的服饰种类繁多,从极端原教旨主义的,名称叫做布卡burqa的吉里巴普类罩袍——这样的罩袍配有面纱,要求妇女把眼睛也要遮挡起来。在很多国家,这种服装被视作极端主义,是法律明令禁止在公开场合穿戴的。也有比较开放的,被称为希贾布hijab的头巾。在比较开明的□□国家,妇女可以用这种头巾搭配各样的服装,而不必再用长罩袍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
阿齐兹家里的店铺货品种类琳琅满目,有布卡,也有阿贾布,还有别的许许多多介乎二者之间的头巾和袍子。他爸爸是个虔诚的什叶派,可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个活络的商人。他的铺子里什么样风格的□□服饰都有,原教旨主义和世俗派的妇女都能找到她们需要的东西。爸爸生意做得好,宗教活动上也从不打马虎眼。每天按时按点祈祷,每个周末风雨无阻上清真寺。邻居们提到阿齐兹的爸爸,都会挑一挑大拇哥,称赞他是男人们的榜样。让宗教的归宗教,世俗的归世俗。爸爸分得清这里边的区别。真主安拉的训诫他倒背如流,可这也不妨碍他在家做一个慈祥的父亲。
爸爸默许阿齐兹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甚至是偷偷的教妹妹学习文化知识。妹妹念完了中学就辍学了,可是她还是渴望学习,阿齐兹就偷偷地教她。他们以为自己的小秘密没人知道,却不知道这一切早就落在了爸爸的眼里。爸爸并不担心女儿学了那些世俗的文化知识,就会变得堕落,将来就不能找一个好的人家。表面上他和大家一样,家里的女孩子认了字,就让辍学回家了。其实他很高兴女儿能多学些文化知识。他所以那样做,一来是迫于周遭眼光的压力,一来也是知道自己供养不了两个大学生。因此爸爸只有对不起女儿,先想办法把儿子供出来了。女儿背着偷偷的自学,他觉得高兴的很。
爸爸对妈妈也很好,并不像很多男人总是把老婆管得死死的,栓在家里不让出门。在那些人眼里,老婆不过是自己的一件私人财产,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女人在花朵一样的年纪嫁到丈夫家里,一年接着一年的生孩子,到最后腰越来越粗,,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除了生孩子,还有干不完的家务。很多伊朗男人都不干家务,他们在家里连袜子也要老婆替他们穿脱。老婆要是伺候的不好了,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脚。伊朗女人很容易遇见这样的男人,真可以说是很不幸了。不过凡事也都有个例外,阿齐兹的爸爸就是那个例外。
阿齐兹的妈妈就是在花朵一样的年纪嫁给了爸爸,爸爸一直都很爱妈妈,对妈妈很好。阿齐兹的爸爸白天在店铺里照应着生意,等晚上回了家,妈妈要上来给他脱靴子,爸爸就会用心疼的语气说:“我亲爱的潘泰雅,你在家里做了一天的家务了,我可不想累坏了我的小羊羔。”说着话,就坐下来自己脱靴子。他也在店里累了一天了,可是他还是心疼自己的妻子,把她当作手掌上的明珠一样呵护着。生完孩子以后,别人家的老婆一个个腰肢都看着粗起来了,潘泰雅的腰肢还是像少女一样纤细,两个眼睛也没有黯淡下去,还是像少女一样明亮。
可是生活中的操劳并不是都能避免的。潘泰雅的两只手泡在水里洗碗洗盘子,还要洗一家四口的衣裳铺盖。时间久了,她那两只曾经像小婴孩皮肤一样幼滑的双手,终于也变得像水砂纸一样粗糙了。晚上他们躺在床上,爸爸就会抓住妈妈的手掌,一面轻轻的摩挲着,一面心疼地说:‘我的潘泰雅,你受累了。“说着话,把妈妈的手放在嘴边,深情地印上一个吻。爸爸这样的举动让妈妈感觉很幸福,她这时候就会把头枕在丈夫宽阔的胸膛上,暗自庆幸自己嫁了一个好男人。爸爸不仅对自己的妻子好,对两个孩子也很温和。有一回妹妹不小心打翻了油灯,这要是在别的什么人家里,准要遭来一顿斥责,甚至是一顿鞭子。□□国家女人的地位总是很低,家里的男孩子闯了一样的祸事,一般也就是被父亲不疼不痒的斥责几句,,最多也就是在后脑勺上甩一巴掌。可要是换了女孩子,多半会招来爸爸们一顿疾风暴雨般的训斥,甚至会取下墙上挂的鞭子,要替真主教训一下闯祸的小羊羔。
妹妹闯的祸不小,差点酿发了一场火灾。还是邻居发现院子里冒烟,端着水盆过来,帮助灭了火。妹妹以为这一下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害怕的脸都变色了。可是等爸爸躬着腰说着感谢的话,把邻居们都送出门去以后。他只是转过身来,伸手在妹妹的头上抚摸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妹妹辍学回了家,阿齐兹放学回来就找时间给她辅导功课。他们以为爸爸知道了会不高兴,就等爸爸睡下了,两个人再悄悄爬起身来,溜到镇子西头的一条小河边上去学习。阿齐兹总会事先偷一个蜡烛头藏在身上,到了河边再点亮了看书。等着蜡烛头烧完了,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兄妹两个就手拉着手,摸着黑悄悄回到镇子里,翻过后墙摸黑回到各自的房里去。
阿齐兹这样的描述,显然深深的触动了江心月。她不能想象,类似东国古书上所记载的那种“秉烛夜读“,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还发生着。阿齐兹告诉他,即使是现在,虽然伊朗政府推行着5+3+4,一共十二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可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影响,女孩子的入学率一直非常低,到现在也只有22%左右。这样一个统计数据使江心月大大的吃惊了一回,她伸手掩着张开的嘴吧,久久不能平复下来。江心月想不到,眼下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可是还有这样的地方,竟容不下女孩子的一张书桌。凡事都怕比较,这样一比较,江心月觉得自己能生在东国,真的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虽然东国曾经有过一段被国际强权欺凌压迫的历史,这个亚洲文明古国的最后一个中央王朝,曾经在最后一个百年之中深陷泥潭。然而一代代爱国者救国图强,如今这个国家已经在一个高效率政府的引领之下,进入了一条强力复兴的快车道。这个国家的gdp在四十年间翻了几十番,制造业也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推动着这一列复兴的高速列车,在轨道上滚滚向前。
可是就在这同一个星球之上,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还有一个女孩子,因为能力之外的原因,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江心月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名字叫贾南的伊朗女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之心。在心潮起伏之中,她按在护栏上的上的手不经意之间抬了起来,一下落在了阿齐兹的掌背之上。两个人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惊了一下,江心月一下缩回了手去,她觉得自己脸上热热的,心也跳的有些个厉害。
阿齐兹就这么每天晚上辅导妹妹学习,直到有一天,灾难毫无征兆地降落在了他的头上。他们家住在一个叫做“阿巴丹“的西部边境城市,往西走出去一段路程,就是伊朗和伊拉克的国境线。两伊战争的时候,这里被打得满目疮痍,阿巴丹的许多居民都背井离乡去了别处,阿齐兹的爷爷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这座小城,搬去了伊斯法罕。后来战争总算打完了,阿齐兹的爷爷却也去世了。他的大儿子,也就是阿齐兹的爸爸,他安葬了奶奶,又安葬了爷爷,一个人回到了阿巴丹。爸爸在一个店铺子里做学徒,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店铺老板的赏识。店铺老板家里人丁不旺,只有两个女儿。有一天老板把爸爸叫到跟前,问他愿意不愿意做自己的女婿。
老板告诉爸爸,只要爸爸愿意,他可以把两个女儿都嫁给爸爸。爸爸听见老板的话,就跪在了地上,用安拉的名义起了一个誓。他语气诚恳地告诉老板,他的父亲没有了,老板就是他的父亲。他喜欢大女儿潘泰雅,如果老板同意,他会一辈子对潘泰雅好。至于妹妹法缇雅,他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将来有一天法缇雅要出嫁了,他会给法缇雅披红挂绿,备上丰厚的嫁妆,再把人送出门的。
爸爸说到做到,他娶了潘泰雅,把老板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把法缇雅当成自己一奶同胞的妹妹。两年之后,爸爸在阿訇的诵经声中把岳父送进了墓园。又过了两年,他挑了一个看着踏踏实实的小伙子,把法缇雅披红挂绿的嫁了出去。妹妹嫁出去之后,两口子兢兢业业的经营那一家铺子,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在这样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即使是这样一点点小小的要求,也变成了一种奢望。两伊战争虽然早已经结束了,可是边境两边还时不时的有各派的武装进行零星的冲突。伊拉克的库尔德武装属于逊尼派,自然和伊朗的什叶派有很深的成见。但是伊拉克东部边境的库尔德武装实力有限,并不能对伊朗境内的城镇目标实施地面攻击。偶尔有些零零星星的袭扰,也都停留在国境线上,并不会威胁到再往东边一些的阿巴丹。
可是,可是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例外。有那么一天,灭顶之灾降临到了阿巴丹小镇居民的头顶上。事后根据各方面对情况的汇总,都认为是库尔德人下的手。可是库尔德人坚决否认,说这一起恐怖袭击不该由他们负责。他们声称是有人故意在这么干——很可能就是犹太人。那些犹太人惟恐天下不乱,总是在两派势力之间挑唆,挑拨他们之间的敌对情绪。而伊朗政府倒是一口咬定,认为这一起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就是邪恶的库尔德武装干的。伊朗的外长在电视讲话中发誓,伊朗不会原谅那些伤害了他们的人,库尔德武装将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伊朗人民的血绝对不会白流。
然而无论再怎么样报复,逝去的人是不会再重生了。就在那一天晚上,阿齐兹又拖着妹妹去河边看书。等到他们刚刚跑到河边,就看到在河的对岸,在国境线的方向,一颗颗□□拖着炽热的尾迹,像漫天的烟火一样,呼啸着掠过他们的头顶,接下来他们背后的城镇里,就响起了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三分之一个城镇化为瓦砾,阿齐兹的爸爸和妈妈,连带着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店铺,都化作了一片瓦砾。镇子呆不下去了,阿齐兹擦干了眼泪,拖着妹妹的手,坐上了去往伊斯法罕的大巴。在那里,阿齐兹的姑姑嫁了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兄妹两个一下子出现在姑姑面前,显然是让姑姑非常意外。姑姑一天到晚拼命地干活,连电视新闻也没有空去看,她听到阿齐兹说哥哥和嫂子都不在了,先是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跟着又为难了半天,把总算没有把阿齐兹兄妹俩撵出去。
姑姑是个非常能干的人,没办法,姑父太懒了,姑姑只好勤快一点。一家子每天一睁眼就张嘴要吃喝,少吃一顿都不行。姑姑要不拼命的干,一家人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姑姑有一手做饭的好手艺,就开了一个做外卖的食摊。食摊不同于饭馆,饭馆有招待食的坐席,食摊上可没有。人们在食摊上买了食物,只能自己带回家去享用。姑姑有做饭的手艺,就在家里做各种吃食。有伴着烤羊肉串或者牛肉串、鸡肉串的焖饭契罗喀保布,有将羊肉、豆子、香料和土豆等放在一起加水焖煨的奥布古事特。特别是有一种叫菲辛江的美食,是用鹅肉或鸭肉,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榄、糖和香料一起炖煨出来的。姑姑的手艺是真的好,她做的菲辛江味道香的钻鼻子,左邻右舍都能闻得见。姑姑不方便抛头露面,就让大儿子去市场上售卖。靠着这么一个食摊,才算养活了一家子老小。
姑姑一天忙到晚,姑父偏像是个没事人似地。有时候姑姑气不过,嘴里咕哝几句,要是让姑父听见了,说话就是一顿打。姑父打人也不拣东西,摸到什么就用什么。有时候用挠痒痒的筢子,有时候用脚上趿拉的鞋子。有一回顺手摸了一根门闩,照着姑姑头上就一下,血当时就下来了。姑父性子凶恶,姑姑不敢在姑父面前掉脸子,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姑父追着她打,转身她就去打儿子。一面打儿子,一面还在那里哭。打一下说一句:“我怎么这么命苦啊!“姑父长期对姑姑行使家庭暴力。弄的姑姑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刁钻,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她听到自己的哥哥嫂嫂没了,连一滴眼泪也没掉,侄子侄女来投奔她,就是多了两张吃饭的嘴。她不能白让他们吃饭,她要让他们干许许多多的活。
阿齐兹白天要上学,还可以躲过姑姑的使唤。贾南就可怜了,从早到晚被姑姑使唤的团团转。不但活干得多,还不能出一点差错。有一回阿齐兹放学回来,见到贾南坐在门槛上哭。阿齐兹问妹妹这是怎么了,贾南就把袖子挽上去,让他看雪白的胳膊上那一条条青的、紫的伤痕。贾南告诉他,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姑姑就抄起一个鸡毛掸子,没头没脑的抽她。这胳膊上一条条的伤痕,都是鸡毛掸子抽打出来的。阿齐兹看着妹妹胳膊上的伤,心里疼惜的不行。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德黑兰大学,将来一定要有出息,到时候才能把妹妹从姑姑家里接走,不让她再受吃这份苦,遭这份罪。
阿齐兹不能理解,他不知道是因为生活的压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竟然把姑姑变成这样一个使人既害怕又讨厌的人。姑姑在结婚之前,去过阿巴丹一回。那时候姑姑眼睛大大的,腰条细细的,身后拖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可真是好看极了。没想到不过过去十几年,姑姑不但腰粗了,连心肠也狠了。打起自己的侄女,居然下得了这样的重手。他就这么在心里揣着对姑姑的愤恨,在课堂上拼了命的学习。姑姑对贾南的伤害,到头来成了他学习的动力。有一天他放学回来,听到姑姑在房里杀猪似的嗷嗷叫——原来是姑父关了房门,正在那里打姑姑呢。听到姑姑挨打的惨叫声,阿齐兹不知怎么的就那么高兴。阿齐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扒着门缝往里头看。这一看他心里更加幸灾乐祸了。原来姑父手里拿着的,正是那天姑姑打贾南的鸡毛掸子。
姑父一手按着姑姑的头,把姑姑按的跪趴在地上,手里拿着鸡毛掸子,对着姑姑的屁股狠命地抽。抽了十几下,姑姑痛的大呼小叫,姑父还像是不过瘾的样子。他一下抓住了姑姑系在腰间的腰带,扯着腰带把裙子往下扒。裙子扒下去了,露出姑姑又白又圆的大屁股,姑父像是一下来了精神,他举起手里的鸡毛掸子,照着大白屁股就抽了下去。姑父突然来了这么一手,显然大大出乎阿齐兹的预料。他吓得一下跳了起来,遮着眼睛逃开了。
阿齐兹发奋读书,果然考上了德黑兰大学医学系。他在医学系念了五年,跟着医学系的神经外科专家苏莱曼尼念了两年博士,被推荐到了汉诺威。实际上汉诺威的创始人米约教授,就有一半伊朗血统。因此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一直和德黑兰大学医学院有深度合作。阿齐兹的导师苏莱曼尼,当年就曾是米约老先生的学生。这一下阿齐兹到了研究所里,他钻研业务非常刻苦。米约教授让他好好干,三年以后推荐他去慕尼黑或者弗莱堡的医院工作。眼看着黑暗的生活中出现了第一道曙光,没想到妹妹那里却出了岔子。妹妹的一封电子邮件,带给他一个糟糕的消息。姑姑已经跟人家商量好了,这个月底就要把妹妹给送走。
这一次生日会仿佛打破了江心月和阿齐兹之间存在的那一层透明的,然而却是确定无疑存在的藩篱。阿齐兹用一次性的纸杯喝了一些香槟,显然他不怎么能喝酒,这几杯香槟让他显出了明显的醉意。到了结束的时候,江心月主动提出来照料一下阿齐兹,于是同事们一个个上前和阿齐兹拥抱告别,相继离去,直到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你不用耽误时间留下来陪我,我歇一会喘口气就好了。”阿齐兹坐在折叠椅子上,垂着头不去看江心月。他的两个肩膀高高的耸着,脑袋耷拉着夹在中间。两个手肘撑在腿上,眼睛盯着地上。
“我一会就好了,你先回去吧。”阿齐兹的声音闷闷的,像是从水底下发出来的。“你放心我一个人步行回住处么?”江心月站在长长会议桌地一头,她的身姿并不是垂直的,而是略略向着桌子倚靠过去,髋骨顶在桌沿上,一根手指头落在桌面上,一下一下的,也不知道在画些什么图案。阿齐兹陷入了沉默。巴特朗教授开车走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车。德国治安就算不是全欧洲最糟糕的,可也还没良好到让一个单身青年女子独自走夜路回家。江心月说的没错,现在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便他不需要一个女孩子的照料,可也总有义务护送人家女孩子回家。
阿齐兹慢慢地抬起头来,他还是没有望向江心月,而是把眼睛死死地钉在窗户上,像是要在那里发现一些什么。这样发了一会呆,江心月不说话,到底还是阿齐兹憋不住了。“我心里憋了好多话,再不说出来整个人都要爆炸了,你愿意听我发发牢骚吗?”江心月没有说话,然而沉默的意思并不意味着拒绝,在这样一个场合之下,江心月的沉默完全可以被视作一种默许。——她将是一个安静的听众,阿齐兹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树洞。人有什么样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对着一个树洞尽情发泄。等到憋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回去蒙头睡上一大觉,早上起来冲个凉,又可以像没事人一样上班去。
两个人没有留在会议室里,而是从防火楼梯上到了楼顶。是江心月提的建议,说上去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研究所的主楼并不高,一共只有五层。从外面看上去,这幢底面略小,顶面较大的五层楼房是一个长椭圆形,就像是一颗成年人的大脑的模样。2000年的时候,德国政府承办了那一届的世博会。这幢楼宇便是当时的德国馆。世博会结束之后,这里经过专业改造,作为名闻遐迩的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投入使用。两个人现在爬到了天台上面,都下意识的长长吸了一口气。四、五月间的德国已经不多冷了,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也还是温煦的。这一口气吸进去,空气里混杂着些玉兰花的花香,有股子沁人心脾的感觉。玉兰花的花期在二三月份,现在虽说已经是四月,可还是有一些没有凋谢的花骨朵,顽强的释放着幽幽的香气。两个人肩并着肩站在天台的边沿,用胳膊肘撑着防护栏杆。目光凝注着夜色笼罩之下,这座下萨克森州首府的斑斓灯火。
阿齐兹的男中音很好听,他的德语说的也不错。如果不是仔细地辨别,你很难从他的话语里辨别出那些元音字母发音的瑕疵。他就那么凝望着万家灯火,缓缓地开始了他的倾诉。江心月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沉默,她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就只是倾听。仿佛她真的是一个树洞,一个属于阿齐兹的树洞。阿齐兹的故事并没有多少典型性,大概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强权欺压和侵害的民族,它的国民可能遭受到的相同命运吧!他的一家定居在胡泽斯坦省,一个靠近西部边境,叫做阿巴丹的小城。父亲经营着一家售卖妇女穿戴的头巾和长袍的店铺。
□□妇女穿戴的服饰种类繁多,从极端原教旨主义的,名称叫做布卡burqa的吉里巴普类罩袍——这样的罩袍配有面纱,要求妇女把眼睛也要遮挡起来。在很多国家,这种服装被视作极端主义,是法律明令禁止在公开场合穿戴的。也有比较开放的,被称为希贾布hijab的头巾。在比较开明的□□国家,妇女可以用这种头巾搭配各样的服装,而不必再用长罩袍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
阿齐兹家里的店铺货品种类琳琅满目,有布卡,也有阿贾布,还有别的许许多多介乎二者之间的头巾和袍子。他爸爸是个虔诚的什叶派,可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个活络的商人。他的铺子里什么样风格的□□服饰都有,原教旨主义和世俗派的妇女都能找到她们需要的东西。爸爸生意做得好,宗教活动上也从不打马虎眼。每天按时按点祈祷,每个周末风雨无阻上清真寺。邻居们提到阿齐兹的爸爸,都会挑一挑大拇哥,称赞他是男人们的榜样。让宗教的归宗教,世俗的归世俗。爸爸分得清这里边的区别。真主安拉的训诫他倒背如流,可这也不妨碍他在家做一个慈祥的父亲。
爸爸默许阿齐兹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甚至是偷偷的教妹妹学习文化知识。妹妹念完了中学就辍学了,可是她还是渴望学习,阿齐兹就偷偷地教她。他们以为自己的小秘密没人知道,却不知道这一切早就落在了爸爸的眼里。爸爸并不担心女儿学了那些世俗的文化知识,就会变得堕落,将来就不能找一个好的人家。表面上他和大家一样,家里的女孩子认了字,就让辍学回家了。其实他很高兴女儿能多学些文化知识。他所以那样做,一来是迫于周遭眼光的压力,一来也是知道自己供养不了两个大学生。因此爸爸只有对不起女儿,先想办法把儿子供出来了。女儿背着偷偷的自学,他觉得高兴的很。
爸爸对妈妈也很好,并不像很多男人总是把老婆管得死死的,栓在家里不让出门。在那些人眼里,老婆不过是自己的一件私人财产,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女人在花朵一样的年纪嫁到丈夫家里,一年接着一年的生孩子,到最后腰越来越粗,,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除了生孩子,还有干不完的家务。很多伊朗男人都不干家务,他们在家里连袜子也要老婆替他们穿脱。老婆要是伺候的不好了,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脚。伊朗女人很容易遇见这样的男人,真可以说是很不幸了。不过凡事也都有个例外,阿齐兹的爸爸就是那个例外。
阿齐兹的妈妈就是在花朵一样的年纪嫁给了爸爸,爸爸一直都很爱妈妈,对妈妈很好。阿齐兹的爸爸白天在店铺里照应着生意,等晚上回了家,妈妈要上来给他脱靴子,爸爸就会用心疼的语气说:“我亲爱的潘泰雅,你在家里做了一天的家务了,我可不想累坏了我的小羊羔。”说着话,就坐下来自己脱靴子。他也在店里累了一天了,可是他还是心疼自己的妻子,把她当作手掌上的明珠一样呵护着。生完孩子以后,别人家的老婆一个个腰肢都看着粗起来了,潘泰雅的腰肢还是像少女一样纤细,两个眼睛也没有黯淡下去,还是像少女一样明亮。
可是生活中的操劳并不是都能避免的。潘泰雅的两只手泡在水里洗碗洗盘子,还要洗一家四口的衣裳铺盖。时间久了,她那两只曾经像小婴孩皮肤一样幼滑的双手,终于也变得像水砂纸一样粗糙了。晚上他们躺在床上,爸爸就会抓住妈妈的手掌,一面轻轻的摩挲着,一面心疼地说:‘我的潘泰雅,你受累了。“说着话,把妈妈的手放在嘴边,深情地印上一个吻。爸爸这样的举动让妈妈感觉很幸福,她这时候就会把头枕在丈夫宽阔的胸膛上,暗自庆幸自己嫁了一个好男人。爸爸不仅对自己的妻子好,对两个孩子也很温和。有一回妹妹不小心打翻了油灯,这要是在别的什么人家里,准要遭来一顿斥责,甚至是一顿鞭子。□□国家女人的地位总是很低,家里的男孩子闯了一样的祸事,一般也就是被父亲不疼不痒的斥责几句,,最多也就是在后脑勺上甩一巴掌。可要是换了女孩子,多半会招来爸爸们一顿疾风暴雨般的训斥,甚至会取下墙上挂的鞭子,要替真主教训一下闯祸的小羊羔。
妹妹闯的祸不小,差点酿发了一场火灾。还是邻居发现院子里冒烟,端着水盆过来,帮助灭了火。妹妹以为这一下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害怕的脸都变色了。可是等爸爸躬着腰说着感谢的话,把邻居们都送出门去以后。他只是转过身来,伸手在妹妹的头上抚摸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妹妹辍学回了家,阿齐兹放学回来就找时间给她辅导功课。他们以为爸爸知道了会不高兴,就等爸爸睡下了,两个人再悄悄爬起身来,溜到镇子西头的一条小河边上去学习。阿齐兹总会事先偷一个蜡烛头藏在身上,到了河边再点亮了看书。等着蜡烛头烧完了,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兄妹两个就手拉着手,摸着黑悄悄回到镇子里,翻过后墙摸黑回到各自的房里去。
阿齐兹这样的描述,显然深深的触动了江心月。她不能想象,类似东国古书上所记载的那种“秉烛夜读“,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还发生着。阿齐兹告诉他,即使是现在,虽然伊朗政府推行着5+3+4,一共十二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可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影响,女孩子的入学率一直非常低,到现在也只有22%左右。这样一个统计数据使江心月大大的吃惊了一回,她伸手掩着张开的嘴吧,久久不能平复下来。江心月想不到,眼下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可是还有这样的地方,竟容不下女孩子的一张书桌。凡事都怕比较,这样一比较,江心月觉得自己能生在东国,真的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虽然东国曾经有过一段被国际强权欺凌压迫的历史,这个亚洲文明古国的最后一个中央王朝,曾经在最后一个百年之中深陷泥潭。然而一代代爱国者救国图强,如今这个国家已经在一个高效率政府的引领之下,进入了一条强力复兴的快车道。这个国家的gdp在四十年间翻了几十番,制造业也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推动着这一列复兴的高速列车,在轨道上滚滚向前。
可是就在这同一个星球之上,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还有一个女孩子,因为能力之外的原因,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江心月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名字叫贾南的伊朗女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之心。在心潮起伏之中,她按在护栏上的上的手不经意之间抬了起来,一下落在了阿齐兹的掌背之上。两个人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惊了一下,江心月一下缩回了手去,她觉得自己脸上热热的,心也跳的有些个厉害。
阿齐兹就这么每天晚上辅导妹妹学习,直到有一天,灾难毫无征兆地降落在了他的头上。他们家住在一个叫做“阿巴丹“的西部边境城市,往西走出去一段路程,就是伊朗和伊拉克的国境线。两伊战争的时候,这里被打得满目疮痍,阿巴丹的许多居民都背井离乡去了别处,阿齐兹的爷爷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这座小城,搬去了伊斯法罕。后来战争总算打完了,阿齐兹的爷爷却也去世了。他的大儿子,也就是阿齐兹的爸爸,他安葬了奶奶,又安葬了爷爷,一个人回到了阿巴丹。爸爸在一个店铺子里做学徒,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店铺老板的赏识。店铺老板家里人丁不旺,只有两个女儿。有一天老板把爸爸叫到跟前,问他愿意不愿意做自己的女婿。
老板告诉爸爸,只要爸爸愿意,他可以把两个女儿都嫁给爸爸。爸爸听见老板的话,就跪在了地上,用安拉的名义起了一个誓。他语气诚恳地告诉老板,他的父亲没有了,老板就是他的父亲。他喜欢大女儿潘泰雅,如果老板同意,他会一辈子对潘泰雅好。至于妹妹法缇雅,他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将来有一天法缇雅要出嫁了,他会给法缇雅披红挂绿,备上丰厚的嫁妆,再把人送出门的。
爸爸说到做到,他娶了潘泰雅,把老板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把法缇雅当成自己一奶同胞的妹妹。两年之后,爸爸在阿訇的诵经声中把岳父送进了墓园。又过了两年,他挑了一个看着踏踏实实的小伙子,把法缇雅披红挂绿的嫁了出去。妹妹嫁出去之后,两口子兢兢业业的经营那一家铺子,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在这样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即使是这样一点点小小的要求,也变成了一种奢望。两伊战争虽然早已经结束了,可是边境两边还时不时的有各派的武装进行零星的冲突。伊拉克的库尔德武装属于逊尼派,自然和伊朗的什叶派有很深的成见。但是伊拉克东部边境的库尔德武装实力有限,并不能对伊朗境内的城镇目标实施地面攻击。偶尔有些零零星星的袭扰,也都停留在国境线上,并不会威胁到再往东边一些的阿巴丹。
可是,可是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例外。有那么一天,灭顶之灾降临到了阿巴丹小镇居民的头顶上。事后根据各方面对情况的汇总,都认为是库尔德人下的手。可是库尔德人坚决否认,说这一起恐怖袭击不该由他们负责。他们声称是有人故意在这么干——很可能就是犹太人。那些犹太人惟恐天下不乱,总是在两派势力之间挑唆,挑拨他们之间的敌对情绪。而伊朗政府倒是一口咬定,认为这一起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就是邪恶的库尔德武装干的。伊朗的外长在电视讲话中发誓,伊朗不会原谅那些伤害了他们的人,库尔德武装将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伊朗人民的血绝对不会白流。
然而无论再怎么样报复,逝去的人是不会再重生了。就在那一天晚上,阿齐兹又拖着妹妹去河边看书。等到他们刚刚跑到河边,就看到在河的对岸,在国境线的方向,一颗颗□□拖着炽热的尾迹,像漫天的烟火一样,呼啸着掠过他们的头顶,接下来他们背后的城镇里,就响起了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三分之一个城镇化为瓦砾,阿齐兹的爸爸和妈妈,连带着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店铺,都化作了一片瓦砾。镇子呆不下去了,阿齐兹擦干了眼泪,拖着妹妹的手,坐上了去往伊斯法罕的大巴。在那里,阿齐兹的姑姑嫁了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兄妹两个一下子出现在姑姑面前,显然是让姑姑非常意外。姑姑一天到晚拼命地干活,连电视新闻也没有空去看,她听到阿齐兹说哥哥和嫂子都不在了,先是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跟着又为难了半天,把总算没有把阿齐兹兄妹俩撵出去。
姑姑是个非常能干的人,没办法,姑父太懒了,姑姑只好勤快一点。一家子每天一睁眼就张嘴要吃喝,少吃一顿都不行。姑姑要不拼命的干,一家人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姑姑有一手做饭的好手艺,就开了一个做外卖的食摊。食摊不同于饭馆,饭馆有招待食的坐席,食摊上可没有。人们在食摊上买了食物,只能自己带回家去享用。姑姑有做饭的手艺,就在家里做各种吃食。有伴着烤羊肉串或者牛肉串、鸡肉串的焖饭契罗喀保布,有将羊肉、豆子、香料和土豆等放在一起加水焖煨的奥布古事特。特别是有一种叫菲辛江的美食,是用鹅肉或鸭肉,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榄、糖和香料一起炖煨出来的。姑姑的手艺是真的好,她做的菲辛江味道香的钻鼻子,左邻右舍都能闻得见。姑姑不方便抛头露面,就让大儿子去市场上售卖。靠着这么一个食摊,才算养活了一家子老小。
姑姑一天忙到晚,姑父偏像是个没事人似地。有时候姑姑气不过,嘴里咕哝几句,要是让姑父听见了,说话就是一顿打。姑父打人也不拣东西,摸到什么就用什么。有时候用挠痒痒的筢子,有时候用脚上趿拉的鞋子。有一回顺手摸了一根门闩,照着姑姑头上就一下,血当时就下来了。姑父性子凶恶,姑姑不敢在姑父面前掉脸子,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姑父追着她打,转身她就去打儿子。一面打儿子,一面还在那里哭。打一下说一句:“我怎么这么命苦啊!“姑父长期对姑姑行使家庭暴力。弄的姑姑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刁钻,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她听到自己的哥哥嫂嫂没了,连一滴眼泪也没掉,侄子侄女来投奔她,就是多了两张吃饭的嘴。她不能白让他们吃饭,她要让他们干许许多多的活。
阿齐兹白天要上学,还可以躲过姑姑的使唤。贾南就可怜了,从早到晚被姑姑使唤的团团转。不但活干得多,还不能出一点差错。有一回阿齐兹放学回来,见到贾南坐在门槛上哭。阿齐兹问妹妹这是怎么了,贾南就把袖子挽上去,让他看雪白的胳膊上那一条条青的、紫的伤痕。贾南告诉他,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姑姑就抄起一个鸡毛掸子,没头没脑的抽她。这胳膊上一条条的伤痕,都是鸡毛掸子抽打出来的。阿齐兹看着妹妹胳膊上的伤,心里疼惜的不行。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德黑兰大学,将来一定要有出息,到时候才能把妹妹从姑姑家里接走,不让她再受吃这份苦,遭这份罪。
阿齐兹不能理解,他不知道是因为生活的压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竟然把姑姑变成这样一个使人既害怕又讨厌的人。姑姑在结婚之前,去过阿巴丹一回。那时候姑姑眼睛大大的,腰条细细的,身后拖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可真是好看极了。没想到不过过去十几年,姑姑不但腰粗了,连心肠也狠了。打起自己的侄女,居然下得了这样的重手。他就这么在心里揣着对姑姑的愤恨,在课堂上拼了命的学习。姑姑对贾南的伤害,到头来成了他学习的动力。有一天他放学回来,听到姑姑在房里杀猪似的嗷嗷叫——原来是姑父关了房门,正在那里打姑姑呢。听到姑姑挨打的惨叫声,阿齐兹不知怎么的就那么高兴。阿齐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扒着门缝往里头看。这一看他心里更加幸灾乐祸了。原来姑父手里拿着的,正是那天姑姑打贾南的鸡毛掸子。
姑父一手按着姑姑的头,把姑姑按的跪趴在地上,手里拿着鸡毛掸子,对着姑姑的屁股狠命地抽。抽了十几下,姑姑痛的大呼小叫,姑父还像是不过瘾的样子。他一下抓住了姑姑系在腰间的腰带,扯着腰带把裙子往下扒。裙子扒下去了,露出姑姑又白又圆的大屁股,姑父像是一下来了精神,他举起手里的鸡毛掸子,照着大白屁股就抽了下去。姑父突然来了这么一手,显然大大出乎阿齐兹的预料。他吓得一下跳了起来,遮着眼睛逃开了。
阿齐兹发奋读书,果然考上了德黑兰大学医学系。他在医学系念了五年,跟着医学系的神经外科专家苏莱曼尼念了两年博士,被推荐到了汉诺威。实际上汉诺威的创始人米约教授,就有一半伊朗血统。因此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一直和德黑兰大学医学院有深度合作。阿齐兹的导师苏莱曼尼,当年就曾是米约老先生的学生。这一下阿齐兹到了研究所里,他钻研业务非常刻苦。米约教授让他好好干,三年以后推荐他去慕尼黑或者弗莱堡的医院工作。眼看着黑暗的生活中出现了第一道曙光,没想到妹妹那里却出了岔子。妹妹的一封电子邮件,带给他一个糟糕的消息。姑姑已经跟人家商量好了,这个月底就要把妹妹给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