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分为皇宫和部院两部分,其中六院八部等办公场所只占皇城的三分之一,而太监无有任务是不能出皇宫。所以来喜将张孝武送到了皇宫门口,张孝武与之挥别,而后他又来到皇城部院。如今是深夜了,虽然他也能离开皇宫,可这大半夜的也无处可去,便只好回到了兵部的库房,好在库房里依旧放着床铺,他倒在床上便呼呼大睡。
次日天刚刚亮,张孝武便听到了外面有说话声音,此时吴迪过来敲门,告知皇帝即将早朝。皇帝早朝时每日辰时开始,也就是七点钟开始,而皇城很大,臣子们必须在此之前来到各部各院,将今日需要奏报的消息写在朝牌上。有的大臣住的比较远,便只能更早起来,而皇帝也辛苦,便是晨食也是吃的匆忙。
张孝武穿戴好后,准备参加自己的第一次早朝,吴迪介绍说因为他是御前侍卫,上朝时站在皇帝身后。这个御前带刀侍卫非是一般人能够担任,属于皇帝的贴身护卫,也是朝堂中唯一允许携带兵刃的人。
“这么说来,大德帝是绝对相信我了?”张孝武心中暗自想道,并充满了对大德帝的感激之情。
吴迪递过来一些糕点,让他吃了这些,免得等一会儿饿肚子,又说其他大臣的晨食要么是在路上吃的,要么是正在吃。张孝武远远望去,果然见到一些大臣正在吃着东西,但大臣们吃东西都很优雅,用袖子遮挡着脸面,吃完之后还用手帕擦擦手和擦擦嘴。
距离辰时早朝还差一刻钟的时候,张孝武便准备与吴迪先进入正德殿,此时忽然到有驿使急忙冲入皇城,大喊道:“急报!急报!急报!”
百官匆忙上朝,张孝武也急忙跟着百官跑入宫中,苟德禄见他来的这么晚,立即苦着脸说:“我的张将军哟,你怎么不早些来,咱家还以为你睡过头了呢。快快快,站在陛下右后侧,你携带兵刃了吗?”
“这个……没有。”
“那还是御前带刀侍卫吗?幸亏咱家准备好了佩剑,这是皇上的佩剑,也是尚方宝剑,由你佩戴。”苟德禄将一把佩剑交给张孝武,张孝武带着尚方宝剑便站在大德帝身后。
大德帝见状点了点头,随后便皱起眉头看着乱糟糟的百官和那急报的驿使。
众大臣见到张孝武之后,纷纷揣测此人身份,如此陌生面孔,恐怕就是那被皇帝责罚三日的鬼将张孝武了。关于张孝武的传说众多,于是众人纷纷看向张孝武,看得张孝武很是无奈,觉得自己抢了皇帝的风头。众大臣猜测起来,但有消息灵通的,将张孝武担任御前带刀侍卫一事传与别人,众人心中惊讶,暗暗心说此子未来可期。
传报者是兵部龙都府驿使,若非紧急军情不会传急报,按照流程规矩,天下驿卒将各地奏折交给御书房,再有御书房解读分给各部院。而今日不等早朝开始,驿使便来报告紧急军情,于是众大臣纷纷看着看着那驿使。
“有何急报?”皇帝终于开口了。
驿使这才敢说:“回陛下,江南急报!朱雀军战败退守扬州,南阳郡王于庐阳城自戕殉国,江南叛军占领江州岳州之后,叛军首领王德跃自立称帝建立吴国,伪吴大军此刻正挥师攻打我杭州之地。”
“什么?!”
一言既出,满朝震惊。
众大臣总以为江南叛乱不过是疥疮小痛,哪想到江南叛乱竟然立国,圣汉历史上,可从未有过叛军建立国家的事情。所有人都只是认为江南叛乱,就会像帝国曾经发生过的叛乱一样,最终的结果是平定叛乱,然后斩杀一批人,随后士族立即动用各种关系在江南抢夺良田,逼得江南百姓成为士族佃户。哪想到这一次江南叛乱,叛军竟然自立成王,并建立自己的国家了。
众大臣们此时也没有了争权的心思,毕竟大家争夺权力,不过是内部的利益分派,可是涉及到帝国根本,圣汉帝国的官员们还是远远比明朝的东林党们知道轻重的。东林党为了党派利益甚至可以牺牲帝国,为了家族利益可以出卖民族,面对皇帝是又骂皇帝又义正言辞,转头清军入关就跪地投降,死乞白赖地想要在新朝中做官,可见东林党人的无耻下流。
圣汉官员们再如何争执,也没有想过要毁掉这个国家,面对着中原大地上另一个国家的兴起,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定要保护帝国保护自己的利益。
所有人都望着大德帝,想听一听皇帝的看法,让皇帝拿出主意来。而大德帝此时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住了,他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勤政爱民,与民生息,善待将士,甚至不忍心杀死叛乱士卒,怎地还会发生如此叛离建国之事。
大德帝无助地看了一眼百官,见笃山伯并没有出现,而左丞相张宽也不在,不知这二人是何原因并未出现在早朝上,便只能看了看王承。
然而王承长于内务,却不擅长处理外事,这等军国大事一般都是张宽与笃山伯做主,他只能连忙低下头去,装做一只鸵鸟将脑袋插入沙子里。
“唉……”大德帝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只能自己拿主意了,他叹气道:“叛军作乱,南阳郡王自戕,此乃国之大事,因此今日朝政不必谈论内事了。”
御官晋王立即大声将皇帝的话传给百官,百官也知道内政一事可以押后,可军国大事是头等大事,不容延后,齐齐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王忽然道:“百官可有建议?”
张孝武站在大德帝身后,顿时觉得这晋王怎会如此冒失,因为晋王如今不过是个御官,只是皇帝的话筒,又怎能越过皇帝擅自询问大臣,尤其是他的身份,他是晋王,更应该小心翼翼。
但晋王毕竟年幼,这段时间被一些官员和京中贵胄子弟奉为京师第一公子,甚至有人轻言皇帝患病,将来即便皇子登基,也需要晋王辅佐天下,更有甚者说皇子太小,也许众大臣会奉他称帝。于是晋王脚下轻浮,心中飘飘然不已,甚至此刻他还未感觉自己冒失,正在兴奋地看着百官,仿佛这些人未来都是他的臣子。
次日天刚刚亮,张孝武便听到了外面有说话声音,此时吴迪过来敲门,告知皇帝即将早朝。皇帝早朝时每日辰时开始,也就是七点钟开始,而皇城很大,臣子们必须在此之前来到各部各院,将今日需要奏报的消息写在朝牌上。有的大臣住的比较远,便只能更早起来,而皇帝也辛苦,便是晨食也是吃的匆忙。
张孝武穿戴好后,准备参加自己的第一次早朝,吴迪介绍说因为他是御前侍卫,上朝时站在皇帝身后。这个御前带刀侍卫非是一般人能够担任,属于皇帝的贴身护卫,也是朝堂中唯一允许携带兵刃的人。
“这么说来,大德帝是绝对相信我了?”张孝武心中暗自想道,并充满了对大德帝的感激之情。
吴迪递过来一些糕点,让他吃了这些,免得等一会儿饿肚子,又说其他大臣的晨食要么是在路上吃的,要么是正在吃。张孝武远远望去,果然见到一些大臣正在吃着东西,但大臣们吃东西都很优雅,用袖子遮挡着脸面,吃完之后还用手帕擦擦手和擦擦嘴。
距离辰时早朝还差一刻钟的时候,张孝武便准备与吴迪先进入正德殿,此时忽然到有驿使急忙冲入皇城,大喊道:“急报!急报!急报!”
百官匆忙上朝,张孝武也急忙跟着百官跑入宫中,苟德禄见他来的这么晚,立即苦着脸说:“我的张将军哟,你怎么不早些来,咱家还以为你睡过头了呢。快快快,站在陛下右后侧,你携带兵刃了吗?”
“这个……没有。”
“那还是御前带刀侍卫吗?幸亏咱家准备好了佩剑,这是皇上的佩剑,也是尚方宝剑,由你佩戴。”苟德禄将一把佩剑交给张孝武,张孝武带着尚方宝剑便站在大德帝身后。
大德帝见状点了点头,随后便皱起眉头看着乱糟糟的百官和那急报的驿使。
众大臣见到张孝武之后,纷纷揣测此人身份,如此陌生面孔,恐怕就是那被皇帝责罚三日的鬼将张孝武了。关于张孝武的传说众多,于是众人纷纷看向张孝武,看得张孝武很是无奈,觉得自己抢了皇帝的风头。众大臣猜测起来,但有消息灵通的,将张孝武担任御前带刀侍卫一事传与别人,众人心中惊讶,暗暗心说此子未来可期。
传报者是兵部龙都府驿使,若非紧急军情不会传急报,按照流程规矩,天下驿卒将各地奏折交给御书房,再有御书房解读分给各部院。而今日不等早朝开始,驿使便来报告紧急军情,于是众大臣纷纷看着看着那驿使。
“有何急报?”皇帝终于开口了。
驿使这才敢说:“回陛下,江南急报!朱雀军战败退守扬州,南阳郡王于庐阳城自戕殉国,江南叛军占领江州岳州之后,叛军首领王德跃自立称帝建立吴国,伪吴大军此刻正挥师攻打我杭州之地。”
“什么?!”
一言既出,满朝震惊。
众大臣总以为江南叛乱不过是疥疮小痛,哪想到江南叛乱竟然立国,圣汉历史上,可从未有过叛军建立国家的事情。所有人都只是认为江南叛乱,就会像帝国曾经发生过的叛乱一样,最终的结果是平定叛乱,然后斩杀一批人,随后士族立即动用各种关系在江南抢夺良田,逼得江南百姓成为士族佃户。哪想到这一次江南叛乱,叛军竟然自立成王,并建立自己的国家了。
众大臣们此时也没有了争权的心思,毕竟大家争夺权力,不过是内部的利益分派,可是涉及到帝国根本,圣汉帝国的官员们还是远远比明朝的东林党们知道轻重的。东林党为了党派利益甚至可以牺牲帝国,为了家族利益可以出卖民族,面对皇帝是又骂皇帝又义正言辞,转头清军入关就跪地投降,死乞白赖地想要在新朝中做官,可见东林党人的无耻下流。
圣汉官员们再如何争执,也没有想过要毁掉这个国家,面对着中原大地上另一个国家的兴起,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定要保护帝国保护自己的利益。
所有人都望着大德帝,想听一听皇帝的看法,让皇帝拿出主意来。而大德帝此时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住了,他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勤政爱民,与民生息,善待将士,甚至不忍心杀死叛乱士卒,怎地还会发生如此叛离建国之事。
大德帝无助地看了一眼百官,见笃山伯并没有出现,而左丞相张宽也不在,不知这二人是何原因并未出现在早朝上,便只能看了看王承。
然而王承长于内务,却不擅长处理外事,这等军国大事一般都是张宽与笃山伯做主,他只能连忙低下头去,装做一只鸵鸟将脑袋插入沙子里。
“唉……”大德帝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只能自己拿主意了,他叹气道:“叛军作乱,南阳郡王自戕,此乃国之大事,因此今日朝政不必谈论内事了。”
御官晋王立即大声将皇帝的话传给百官,百官也知道内政一事可以押后,可军国大事是头等大事,不容延后,齐齐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王忽然道:“百官可有建议?”
张孝武站在大德帝身后,顿时觉得这晋王怎会如此冒失,因为晋王如今不过是个御官,只是皇帝的话筒,又怎能越过皇帝擅自询问大臣,尤其是他的身份,他是晋王,更应该小心翼翼。
但晋王毕竟年幼,这段时间被一些官员和京中贵胄子弟奉为京师第一公子,甚至有人轻言皇帝患病,将来即便皇子登基,也需要晋王辅佐天下,更有甚者说皇子太小,也许众大臣会奉他称帝。于是晋王脚下轻浮,心中飘飘然不已,甚至此刻他还未感觉自己冒失,正在兴奋地看着百官,仿佛这些人未来都是他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