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想了想说道:“过两日儿臣再给他们提个醒吧,让他们主动修改删减一些《孟子》的篇章。”
朱元璋点点头道:“先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到时候差不多了,再由你奏请将孟子的牌位移回文庙。”
朱标笑着点点头,这样一来大家的面上就都过得去了,朱标也得了实惠,天下的文人士子都将看到太子殿下重视他们名教子弟。
朱元璋的威严也能得到维护,因为舔犊情深收回成命跟被臣子们胁迫收回成命是两回事,反正他疼爱太子是出了名的。
历史上就是因为没有朱标的缓和,朱元璋下达谕令的第二天就被钱唐等人逼的把孟子移回了文庙,虽然后来强制性的把《孟子》中让朱元璋感到刺眼的85条内容被悉数删除,而且永远不能作为科举考试命题的来源。
但是确实皇权受到了胁迫,这也加深了朱元璋对文官集团的愤恨,所以只要抓到他们的把柄就会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朱标想了想说道:“今晚恐怕不是荧惑星异动就是扫把星闪现了。”
没办法,文官们限制皇权的办法就这么几个,死谏不好使也是正常的,当臣子的拿死都威胁不了君父,那就请只能请老天爷做主了。
朱元璋自然是不信这些的,大多数官员们也不信,包括钦天监的官员都不信,但是大家明面上都会很认真的对待。
都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但朱元璋这一路走来,身边的这些老兄弟们还能不清楚吗?只不过是为了哄骗天下的百姓罢了,他们又没见过朱元璋,百姓信就够了,天下也就安稳多了。
神话皇权在古今中外都是共通的,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尤为出色。
这种事也好糊弄,毕竟不是规模巨大的天灾,星象出了问题皇帝吃几天素也可以了。
不过这种事朱标要想办法杜绝了,明朝天灾可太多了,朱标可不想浪费时间在祈求老天爷上面。
朱标跟自己父皇又谈论了一会,希望朱元璋明日严厉斥责天人感应这一说法,明清可谓是君主**的顶峰,神话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且对天灾频繁的明朝来说更是有极大的弊端,平白给了臣子们名正言顺攻击皇帝的理由。
朱元璋刚开始还是不愿意的,毕竟他都下令让毛骧安排人在凤阳给他的出生进行包装加工,这也是每个开国皇帝必做的一件事,尤其是朱元璋出身本就不好,自然要好好包装一下。
朱标好好给他讲了讲此事的弊端,也幸好朱元璋性格霸道,最不喜欢的就是臣子们制约他,听到往后若有灾年就要受到批评,严重了还要下罪己诏,朱元璋也就答应了。
朱标这才松了口气,现在是开国初年皇权势力强大,文官们也只能借助这几个小招数来制约,一旦皇帝不买账,他们也就只能认了。
俩人一起用了午膳,然后朱标就告退回东宫了,第二天早朝朱标没有去,留在文华殿等候消息。
等下朝后刘瑾就跑回来东宫禀报了,朱标此时正在研究太子大婚要耗费几天时间,刘瑾进屋行礼后开口道:“今日钦天监上奏,昨夜荧行于惑,文曲星黯淡无光,恐怕有不详之兆。”
朱标一乐,也亏他们想的出来,不过也确实是好理由,儒家亚圣都被移除文庙了,文曲星不暗淡就怪了。
刘瑾接着说道:“钦天监的监正劝说圣上应当斋戒沐浴,再下旨把孟子挪回文庙并且还要举行大祭。”
“圣上大怒,言说钦天监竟敢假传天象,把其监正等二十余人打入大牢,明日处斩!”
朱标笑着点点头,钦天监不过是个记录星象挑选黄道吉日的官署罢了,竟敢参与到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定然不会留情的。
朱标也就把心思转回来了,这件事其实只有昨天才是麻烦,只要承受住了,文官集团就已经输了,他们最后只有的妥协的余地。
明日就是科举发榜的日子了,朱标吩咐刘瑾出宫去看看那些科举士子都在做什么,希望他们不要那么蠢,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神经。
刘瑾领命而去,朱标站起身走了几圈,然后又把自己关在文华殿开始筹谋以后的事宜,等到下午时分才出来吃饭。
这时候刘瑾也回来了,伺候朱标用完善后说道:“奴婢去打听了一圈,那些考生昨日就聚在一起说了很多,还有几个组织了联名上奏,但是被李相国派来的官吏呵斥了一顿。”
“但在其中还是有不少为孟子抱不平之人,已经有近百名考生离开了京城,言说孟子牌位不回文庙,他们也就不再参加科举了。”
朱标听后点点头,读书人么,总有一些读傻了的,更何况其中肯定有不少是知道自己考的不好,与其留在这里等放榜后丢脸,还不如挣个名声,回了家乡还可以吹嘘一顿。
可惜这种小聪明有什么用呢?朱元璋可不会惯着他们,估摸着去哪里服劳役就是他们最好的下场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接到了宋濂亲自送来的考卷与名单,上面就是会试的名次了,朱标先关心了宋濂几句,这小老头可是憔悴的很。
不一会儿李善长也来了,三人就是科举的主要负责人,只要他们三个最后确定一遍后,中午就可以放榜了。
朱标拿起名单,第一名赫然就是郭翀,第二名叫做张帆,第三名李进,吴伯宗则是在第六名。
看来他发挥的并不是太好,不过能过就行,最后还是要看殿试的结果,朱标拿起郭翀的考卷看了起来,李善长拿起张帆的看了起来。
宋濂自然早就都看过了,打起精神说道:“这名次完全是按照考卷来判定的,最后才拆开录上姓名的,臣可以保证其公正。”
朱标听完后点点头:“本宫自然是相信宋师的。”
朱标放下郭翀的考卷看向李善长,李善长也是点点头,说到底他和太子只不过是过过场,何况评卷的人也有不少他的门生,自然清楚这名字是没有问题的,
朱标把名单交给李善长:“那就请李相着人录名发榜吧,不要耽误了时辰,这些考卷本宫一会交给父皇过目。”
李善长结果名单应诺而去,朱标则是转头看向宋濂:“宋师这样可对身体不好,可是有人对你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
朱元璋点点头道:“先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到时候差不多了,再由你奏请将孟子的牌位移回文庙。”
朱标笑着点点头,这样一来大家的面上就都过得去了,朱标也得了实惠,天下的文人士子都将看到太子殿下重视他们名教子弟。
朱元璋的威严也能得到维护,因为舔犊情深收回成命跟被臣子们胁迫收回成命是两回事,反正他疼爱太子是出了名的。
历史上就是因为没有朱标的缓和,朱元璋下达谕令的第二天就被钱唐等人逼的把孟子移回了文庙,虽然后来强制性的把《孟子》中让朱元璋感到刺眼的85条内容被悉数删除,而且永远不能作为科举考试命题的来源。
但是确实皇权受到了胁迫,这也加深了朱元璋对文官集团的愤恨,所以只要抓到他们的把柄就会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朱标想了想说道:“今晚恐怕不是荧惑星异动就是扫把星闪现了。”
没办法,文官们限制皇权的办法就这么几个,死谏不好使也是正常的,当臣子的拿死都威胁不了君父,那就请只能请老天爷做主了。
朱元璋自然是不信这些的,大多数官员们也不信,包括钦天监的官员都不信,但是大家明面上都会很认真的对待。
都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但朱元璋这一路走来,身边的这些老兄弟们还能不清楚吗?只不过是为了哄骗天下的百姓罢了,他们又没见过朱元璋,百姓信就够了,天下也就安稳多了。
神话皇权在古今中外都是共通的,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尤为出色。
这种事也好糊弄,毕竟不是规模巨大的天灾,星象出了问题皇帝吃几天素也可以了。
不过这种事朱标要想办法杜绝了,明朝天灾可太多了,朱标可不想浪费时间在祈求老天爷上面。
朱标跟自己父皇又谈论了一会,希望朱元璋明日严厉斥责天人感应这一说法,明清可谓是君主**的顶峰,神话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且对天灾频繁的明朝来说更是有极大的弊端,平白给了臣子们名正言顺攻击皇帝的理由。
朱元璋刚开始还是不愿意的,毕竟他都下令让毛骧安排人在凤阳给他的出生进行包装加工,这也是每个开国皇帝必做的一件事,尤其是朱元璋出身本就不好,自然要好好包装一下。
朱标好好给他讲了讲此事的弊端,也幸好朱元璋性格霸道,最不喜欢的就是臣子们制约他,听到往后若有灾年就要受到批评,严重了还要下罪己诏,朱元璋也就答应了。
朱标这才松了口气,现在是开国初年皇权势力强大,文官们也只能借助这几个小招数来制约,一旦皇帝不买账,他们也就只能认了。
俩人一起用了午膳,然后朱标就告退回东宫了,第二天早朝朱标没有去,留在文华殿等候消息。
等下朝后刘瑾就跑回来东宫禀报了,朱标此时正在研究太子大婚要耗费几天时间,刘瑾进屋行礼后开口道:“今日钦天监上奏,昨夜荧行于惑,文曲星黯淡无光,恐怕有不详之兆。”
朱标一乐,也亏他们想的出来,不过也确实是好理由,儒家亚圣都被移除文庙了,文曲星不暗淡就怪了。
刘瑾接着说道:“钦天监的监正劝说圣上应当斋戒沐浴,再下旨把孟子挪回文庙并且还要举行大祭。”
“圣上大怒,言说钦天监竟敢假传天象,把其监正等二十余人打入大牢,明日处斩!”
朱标笑着点点头,钦天监不过是个记录星象挑选黄道吉日的官署罢了,竟敢参与到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定然不会留情的。
朱标也就把心思转回来了,这件事其实只有昨天才是麻烦,只要承受住了,文官集团就已经输了,他们最后只有的妥协的余地。
明日就是科举发榜的日子了,朱标吩咐刘瑾出宫去看看那些科举士子都在做什么,希望他们不要那么蠢,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神经。
刘瑾领命而去,朱标站起身走了几圈,然后又把自己关在文华殿开始筹谋以后的事宜,等到下午时分才出来吃饭。
这时候刘瑾也回来了,伺候朱标用完善后说道:“奴婢去打听了一圈,那些考生昨日就聚在一起说了很多,还有几个组织了联名上奏,但是被李相国派来的官吏呵斥了一顿。”
“但在其中还是有不少为孟子抱不平之人,已经有近百名考生离开了京城,言说孟子牌位不回文庙,他们也就不再参加科举了。”
朱标听后点点头,读书人么,总有一些读傻了的,更何况其中肯定有不少是知道自己考的不好,与其留在这里等放榜后丢脸,还不如挣个名声,回了家乡还可以吹嘘一顿。
可惜这种小聪明有什么用呢?朱元璋可不会惯着他们,估摸着去哪里服劳役就是他们最好的下场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接到了宋濂亲自送来的考卷与名单,上面就是会试的名次了,朱标先关心了宋濂几句,这小老头可是憔悴的很。
不一会儿李善长也来了,三人就是科举的主要负责人,只要他们三个最后确定一遍后,中午就可以放榜了。
朱标拿起名单,第一名赫然就是郭翀,第二名叫做张帆,第三名李进,吴伯宗则是在第六名。
看来他发挥的并不是太好,不过能过就行,最后还是要看殿试的结果,朱标拿起郭翀的考卷看了起来,李善长拿起张帆的看了起来。
宋濂自然早就都看过了,打起精神说道:“这名次完全是按照考卷来判定的,最后才拆开录上姓名的,臣可以保证其公正。”
朱标听完后点点头:“本宫自然是相信宋师的。”
朱标放下郭翀的考卷看向李善长,李善长也是点点头,说到底他和太子只不过是过过场,何况评卷的人也有不少他的门生,自然清楚这名字是没有问题的,
朱标把名单交给李善长:“那就请李相着人录名发榜吧,不要耽误了时辰,这些考卷本宫一会交给父皇过目。”
李善长结果名单应诺而去,朱标则是转头看向宋濂:“宋师这样可对身体不好,可是有人对你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