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需要的只有服从,汤鼎低头说道:“我愿去沿海,请殿下吩咐。”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去山西的人已经够多了,多一个汤鼎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去沿海发展一下。
朱标转过身郑重的看着他说道:“汤鼎,本宫让你去沿海是对你有极大的期望,莫要觉得是把你打发了,若是做得好,本宫不会吝啬赏赐,做得不好你也难逃责罚。”
汤鼎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他怕的就是汤家受到冷藏,不被皇家重视了,若是如此汤家落寞也就不远了,现在太子对他委以重任他拼死也会完成!
朱标转过身说道:“大明的水师精锐都在你父亲手中,明年他要领军收复巴蜀,肯定是不能把水师带走的,我要你接管其最精锐的一批,并且大规模的招收优秀船匠。”
汤鼎听完立刻应诺,他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既然太子殿下说了,他认真去做就完了,他还没资格让殿下解释什么。
朱标说完后就挥了挥手,汤鼎就躬身退下了,这些勋贵子弟头上都挂着虚职,若是从军.asxs.还是很高的,加上汤鼎去的还是他爹执掌的部队。
其实大明这个时候是有一支实力非常不错的水军的,原身就是朱元璋的巢湖水师,其战斗力相当不俗,朱标去查过兵部的档案,现在大明有八百艘巡船,一千二百艘战船,二百艘远洋宝船,二百艘大船,三百艘运粮漕船。
其规模与战斗力在当今世界都是领先的,在很多人眼里,华夏自古好像就没有什么海军,但事实上在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海军武器装备水平不仅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而且造船能力和造船技术也得到空前提高。
南宋开始大规模向海洋挺进,中国海军舰队逐渐控制了中国东南部;元代继续发展,进而取得了对南海的控制。
明清是中国海军从顶峰走向衰落的时期,明初中国舰队的远航能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郑和七下西洋,让沿途小国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国威,舰队巡航于印度洋海区。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经历了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露梁海战、澎湖之战、料罗湾海战等海上战役,先后打败了两次葡萄牙人、还有日本荷兰等侵略者未尝一败。
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清朝之后更是开启了连败的模式。
朱标自然不会轻视此项,汤鼎的身份也正好合适,等迁民的事情完毕了,朱标打算福建那边走一趟。
傅忠有些担心的看着朱标,这围栏若是不稳固让殿下掉下去怎么办,默默的往前凑了几步,只要殿下身形不稳,他就直接拽住殿下。
不一会李祺领着吏部尚书的小儿子还有忠勤伯汪广洋的儿子走来,朱标转身勉励了他们几句,并且告诉他们学些算术,到了山西还要用到。
李祺表现的恰到好处,自从经过上次的打击后,整个人就蜕去了浮躁,哪怕是朱标看了也赏心悦目。
自从定下太子侧妃后,李家就算彻底站在朱标身边了,而且李善长马上就要退养了,李祺自然清楚这一点,他还年轻不想跟随父亲回老家养老。
吏部尚书的小儿子成色有些一般,不过也正常,毕竟不是嫡长子,吏部尚书的大儿子比朱标大了快二十岁了,而且已经在中书省任职,自然不适合到这里。
汪广洋的儿子则是表现很急切,不过朱标也能理解,他爹投靠朱元璋也算早,是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算是老朱手下难得的文官。
只不过此人是个好好先生,李善长把他调回中书省,希望他能制衡一下杨宪,但他却想明哲保身,可政斗这种事就是你来我往敌进我退,哪里有你不动我,我不动你的。
两个月前汪广洋的老母亲生病了,他困于中书省的公务并没有回乡侍疾,于是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朱元璋也看不过去此人唯唯诺诺的样子。
朱元璋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侍疾,才走一半,他的处理的公务就出了漏子,杨宪亲自上阵弹劾,汪广洋现在被迁徙海南。
不过朱标知道王广洋回来不过是时间问题,此人唯唯诺诺的性格可能不受别人待见,但对朱元璋来说就是最宝贵的。
而且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估计等杨宪落马了,汪广洋也就该被调回来了,朱标柔声宽慰了汪子持,并且告诉他会跟圣上求求情的。
汪子持自然是感动的稀里哗啦,毕竟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按理说他没有资格参加这场酒宴,不过他与李祺交好,所以才有机会进来。
朱标自然不介意白拿一份人情,反正只要汪广洋被调回来了,汪家就要承这份情。
之后的冯诚、郑镇、康铎、唐敬业等武勋子弟就没那么麻烦了,他们都是意气风发少年郎,满心期待着与太子殿下立下丰功伟业,没能跟随朱标北伐覆灭元朝就让他们心痛了好久了。
这些人的父兄就没少给他们灌输忠诚于朱家的概念,加上朱标允文允武无论哪方面都是他们需要仰望的,所以各个都乖巧的很。
朱标自然是要安抚他们的,只要度过了开国这两代人,勋贵力量相对其他势力来说,就是最为忠诚可靠的,毕竟他们是勋贵,可以与国同休,子孙们荣华富贵都绑在了大明的国运上。
而且这一代的勋贵少年都被教养的很好,或许性格脾气上有些问题,但是基本的功夫还是有的,骑马射箭兵法韬略都涉及不少,毕竟是刚刚开国,看家本事还没有丢掉。
只要他们有本事,朱标还是愿意惯着他们一点的,毕竟他们性格再恶劣还能比得上蓝玉么,朱标现在想起他脑袋都疼。
酒宴吃的差不多了,所有人都离开了酒桌四散围栏处,单独谈论的也差不多了,徐允恭常茂也就走到朱标身边。
………………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去山西的人已经够多了,多一个汤鼎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去沿海发展一下。
朱标转过身郑重的看着他说道:“汤鼎,本宫让你去沿海是对你有极大的期望,莫要觉得是把你打发了,若是做得好,本宫不会吝啬赏赐,做得不好你也难逃责罚。”
汤鼎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他怕的就是汤家受到冷藏,不被皇家重视了,若是如此汤家落寞也就不远了,现在太子对他委以重任他拼死也会完成!
朱标转过身说道:“大明的水师精锐都在你父亲手中,明年他要领军收复巴蜀,肯定是不能把水师带走的,我要你接管其最精锐的一批,并且大规模的招收优秀船匠。”
汤鼎听完立刻应诺,他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既然太子殿下说了,他认真去做就完了,他还没资格让殿下解释什么。
朱标说完后就挥了挥手,汤鼎就躬身退下了,这些勋贵子弟头上都挂着虚职,若是从军.asxs.还是很高的,加上汤鼎去的还是他爹执掌的部队。
其实大明这个时候是有一支实力非常不错的水军的,原身就是朱元璋的巢湖水师,其战斗力相当不俗,朱标去查过兵部的档案,现在大明有八百艘巡船,一千二百艘战船,二百艘远洋宝船,二百艘大船,三百艘运粮漕船。
其规模与战斗力在当今世界都是领先的,在很多人眼里,华夏自古好像就没有什么海军,但事实上在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海军武器装备水平不仅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而且造船能力和造船技术也得到空前提高。
南宋开始大规模向海洋挺进,中国海军舰队逐渐控制了中国东南部;元代继续发展,进而取得了对南海的控制。
明清是中国海军从顶峰走向衰落的时期,明初中国舰队的远航能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郑和七下西洋,让沿途小国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国威,舰队巡航于印度洋海区。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经历了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露梁海战、澎湖之战、料罗湾海战等海上战役,先后打败了两次葡萄牙人、还有日本荷兰等侵略者未尝一败。
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清朝之后更是开启了连败的模式。
朱标自然不会轻视此项,汤鼎的身份也正好合适,等迁民的事情完毕了,朱标打算福建那边走一趟。
傅忠有些担心的看着朱标,这围栏若是不稳固让殿下掉下去怎么办,默默的往前凑了几步,只要殿下身形不稳,他就直接拽住殿下。
不一会李祺领着吏部尚书的小儿子还有忠勤伯汪广洋的儿子走来,朱标转身勉励了他们几句,并且告诉他们学些算术,到了山西还要用到。
李祺表现的恰到好处,自从经过上次的打击后,整个人就蜕去了浮躁,哪怕是朱标看了也赏心悦目。
自从定下太子侧妃后,李家就算彻底站在朱标身边了,而且李善长马上就要退养了,李祺自然清楚这一点,他还年轻不想跟随父亲回老家养老。
吏部尚书的小儿子成色有些一般,不过也正常,毕竟不是嫡长子,吏部尚书的大儿子比朱标大了快二十岁了,而且已经在中书省任职,自然不适合到这里。
汪广洋的儿子则是表现很急切,不过朱标也能理解,他爹投靠朱元璋也算早,是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算是老朱手下难得的文官。
只不过此人是个好好先生,李善长把他调回中书省,希望他能制衡一下杨宪,但他却想明哲保身,可政斗这种事就是你来我往敌进我退,哪里有你不动我,我不动你的。
两个月前汪广洋的老母亲生病了,他困于中书省的公务并没有回乡侍疾,于是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朱元璋也看不过去此人唯唯诺诺的样子。
朱元璋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侍疾,才走一半,他的处理的公务就出了漏子,杨宪亲自上阵弹劾,汪广洋现在被迁徙海南。
不过朱标知道王广洋回来不过是时间问题,此人唯唯诺诺的性格可能不受别人待见,但对朱元璋来说就是最宝贵的。
而且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估计等杨宪落马了,汪广洋也就该被调回来了,朱标柔声宽慰了汪子持,并且告诉他会跟圣上求求情的。
汪子持自然是感动的稀里哗啦,毕竟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按理说他没有资格参加这场酒宴,不过他与李祺交好,所以才有机会进来。
朱标自然不介意白拿一份人情,反正只要汪广洋被调回来了,汪家就要承这份情。
之后的冯诚、郑镇、康铎、唐敬业等武勋子弟就没那么麻烦了,他们都是意气风发少年郎,满心期待着与太子殿下立下丰功伟业,没能跟随朱标北伐覆灭元朝就让他们心痛了好久了。
这些人的父兄就没少给他们灌输忠诚于朱家的概念,加上朱标允文允武无论哪方面都是他们需要仰望的,所以各个都乖巧的很。
朱标自然是要安抚他们的,只要度过了开国这两代人,勋贵力量相对其他势力来说,就是最为忠诚可靠的,毕竟他们是勋贵,可以与国同休,子孙们荣华富贵都绑在了大明的国运上。
而且这一代的勋贵少年都被教养的很好,或许性格脾气上有些问题,但是基本的功夫还是有的,骑马射箭兵法韬略都涉及不少,毕竟是刚刚开国,看家本事还没有丢掉。
只要他们有本事,朱标还是愿意惯着他们一点的,毕竟他们性格再恶劣还能比得上蓝玉么,朱标现在想起他脑袋都疼。
酒宴吃的差不多了,所有人都离开了酒桌四散围栏处,单独谈论的也差不多了,徐允恭常茂也就走到朱标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