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app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m.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app】

    昨日在书房中贾诩曾问蔡吉“可知成事关键在何处”,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吴硕。因为蔡吉自信可以用分封诸侯来促使孙策、曹昂乃至刘备互相妥协,以实现四家分封奉汉帝为共主的格局。但她却无法保证作为帝党的吴硕接受得了“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提议。要知道刘协现在虽然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在理论上他还是有翻身中兴的机会的。而刘协一旦分封诸侯则等于是将祖宗传下的基业拱手相让给了外姓人。

    诚然无论是出于历史的记载也好,还是刘协本人在这个时空的表现也罢,都让人觉得许都的那位汉天子不像是能中兴汉室的模样。却并不代表刘协身边的帝党就会甘心放弃复兴大业,转而辅佐这位有名无实的汉天子效仿周室偏安一隅。倘若吴硕因此而固执地拒绝同蔡吉合作,或是阳奉阴违故意拖延时间致使蔡吉错过时机,那可就麻烦了。

    好在之前的衣带诏事件极大地打击了帝党的势力,以董承为首的死硬派更是已被曹操屠戮殆尽。蔡吉相信那些血腥的过往应该能让吴硕看清现实,从而替天子作出更务实的选择。另一方面未免刺激到吴硕身为汉臣的自尊心,蔡吉一开始并没有将孙权介绍给吴硕,而是屏退左右同吴大夫先来个单独会面。

    不过待两人坐定一番寒暄过后,倒是吴硕先将一只小巧玲珑的檀木匣子摆到了蔡吉面前,“临行前陛下托老夫将此物带给齐侯。”

    蔡吉伸手接过匣子打开一看。就见匣中静静地躺着一枚色泽醇厚的美玉,正是昔年她在云台殿内赠予刘协的那枚玉佩。刹那间往事就想潮水一般涌上了蔡吉的心头。那时的刘协意气奋发,对大汉和他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蔡吉本人也曾一度以为自己的介入能改变刘协的命运。然而那位汉家天子之后数年的表现却是令她深感失望。刘协既没有接受她的进言在曹操面前忍辱负。也没抵住董承等人的鼓动,最终还是像原有历史记述的那般仓促行动一败涂地。正如后世所言性格决定命运,或许刘协性格之中就是缺了一份韧劲使得他注定无法成为一个中兴之主。

    不过在透过玉佩追忆往昔的同时蔡吉倒也没忘会见吴硕的目的。此刻但见她如接圣旨一般将手中装有玉佩的木匣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顶礼膜拜道,“臣蔡吉听候天子差遣。”

    眼见蔡吉时值今日还对天子如此恭敬,吴硕顿时鼻子一酸哽咽道,“齐侯真乃大汉忠良!忠良也!”

    吴硕老泪纵横的模样让蔡吉心里一阵汗颜。心虚之下她连忙收起匣子探问道。“吉当不得此谬赞。却不知天子有何圣谕?”

    面对蔡吉的询问吴硕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浊泪,跟着唏嘘道,“不瞒齐侯。老夫此番来访乃是受曹子修所托,来向齐侯求援解救其父。曹子修恐齐侯推脱,命老夫入宫向天子求旨。天子便赐下此玉,言齐侯见得此物必会救驾。”

    见得此物必会救驾——蔡吉细细回味着刘协的口谕陷入了沉思。吴硕所说的情况与蔡吉之前的判断相差无几。吴硕明面上的身份是曹营的特使。暗地里则是替刘协传旨的钦差。当然曹昂应该也料到刘协会趁机向蔡吉求援。但他显然默认了刘协与吴硕的小动作。也就是说曹昂俨然已经做好了出让天子的打算。对于蔡吉而言这当然是桩利好的消息。但相比曹昂,刘协的反应却是有些耐人寻味。

    本来依蔡吉的判断刘协多半会抓住曹操受困荆州的机会,发血诏历数曹氏父子的罪状进而命她入京勤王。谁曾想这一次刘协竟仅让吴硕带了一枚玉佩来求她兑现当年的承诺。不可否认刘协这一手确实是比一纸洋洋洒洒的血诏更能打动人心。换做其他没有准备的诸侯此刻多半已被裹挟着照吴硕的思路行事了。然则对于蔡吉而言刘协此举倒是给了她发挥的空间。于是就见蔡吉微微簇起了眉头假意为难道,“救驾之事,事关重大,大夫可有章程?”

    蔡吉这话还真叫是问住了吴硕。对于现下纷繁复杂的局势吴硕心里其实也没个底。所以他只得斟酌着回应道,“曹子修欲以天子换其父。然则刘玄德与孙伯符皆有迎奉天子之志,各怀心计。互不相让。故还需齐侯出面调停三家纷争。”

    吴硕所说的情况与蔡吉掌握的情报相差无几。说白了就是刘备和孙策都想将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目前是刘备抢得先机将曹操困在了当阳。于是心有不甘的孙策便出手拖后腿阻挠刘备得到天子。同样的倘若刘备与孙策易位处之,相信那位刘皇叔也不会善罢甘休。毕竟有曹丞相这块金玉在前。但凡有点实力有点野心的诸侯都会对汉帝垂涎三尺。然而天子只有一个,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者的也仅有一家。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在各家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独霸天子者必会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莫说“挟天子”,哪怕是蔡吉现下谋划的“分封”也容不得她一家吃独食。所以在蔡吉的计划中分封诸侯绝不是单指她一人,而是涉及了此次争夺天子的曹、孙、刘三家。

    此刻吴硕既已提出要她蔡吉调停三家纷争,蔡吉自然是因势利导地引出了她的计划,“若是如此,吉有一策,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硕听罢蔡吉所言便知对方这是要提条件了。不过吴硕并非迂腐之人,在他看来蔡吉肯提条件就代表面前的女子必有解救天子的良策。想到这里,吴硕当即长袖一撩,虚怀若谷地作揖道,“齐侯请指教。”

    蔡吉亦是调整了一下情绪。扬起头正视着吴硕抑扬顿挫道,“天子成年已久,为避王莽之嫌。曹公理应致政。且许都弹丸之地,亦非王都之选。故吉以为可效周制,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至于迁都之选。长安、雒阳久经兵灾,早已荒芜。倒是襄阳乃世祖龙兴之地。未经战火,实为天子中兴养息之处。”

    蔡吉这一席话吴硕刚开始听着还连连点头,觉得眼前的女子字字珠玑一针见血。须知刘协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要亲政。一个不肯放权。再联想到其他几方诸侯这些年的表现,显然需要避嫌的远不止曹操一人。而许都也确实远不及长安、雒阳乃至邺城有王都之相。一旦曹昂与蔡吉等人达成协议那迁都更是铁板钉钉之事。然而越听到后头吴硕便越觉得不对劲。特别是当蔡吉道出“分封诸侯,以藩屏汉”之时,吴硕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以至于后头蔡吉有关迁都襄阳的提议他都没怎么听进去。

    说实话令周室江山传承八百年的周制历来都对于华夏的士大夫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否则当初王莽也不会借复古周制之名推行他的新政。然而刘协终究不是克商的周武王。如今的大汉也早已日薄西山。吴硕相信一旦刘协效仿周制放手蔡吉等诸侯封邦建国。那等待汉室的绝非中兴之世,而是列国纷争。

    列国纷争?而今这世道与之战国又有何异?——对于脑中兀自冒出的念头吴硕在心中自嘲地笑了笑。此时的他已然明了摆在汉室面前的道路仅有两条。一条是继续寄居权臣羽翼之下,直至权臣如王莽那般逼迫天子禅让,从而令汉室彻底消亡。另一条则是效仿周平王迁都避祸,坐视列国纷争。此项从长远来看虽也是条死路,但只要处理得当汉室至少还能像东周那般传承几代。

    这一刻吴硕深感汉室四百年的江山如千斤之鼎压在了他的身上。与此同时他脑中亦随之浮现出了那一日刘协枯坐永宁宫中的模样以及刘协将玉佩交给他时那双因求生而黑得发亮的眼眸。

    蔡吉坐在对面静静地观察着吴硕的神色由激动变为震惊,再由震惊变为自嘲,并最终陷入沉思。整个过程蔡吉没有插一句话。没有打一个眼色。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有关的利害干系吴硕其实都懂。问题是眼前的这位老者肯不肯担下责任,能不能下得了决心。

    半晌过后吴硕脸上的表情终于恢复了平静。就听他沉着地探问道,“齐侯既有心效仿郑武公护天子迁都,却不知各路诸侯会否相应?”

    郑武公乃春秋时代郑国的第二任君主,其在周幽王被杀后,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并因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诚然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后来凭借周朝卿士和诸侯国君的双重身份以又打又亲的手段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但后世对于郑武公的评价还是极其正面的。

    因此当听到吴硕将自己比作郑武公之时蔡吉胸口悬着的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要知道历史上的曹操在建安十七年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嚣张之气直逼昔年的董卓。而在不久之后一些大臣更是在曹操的授意之下,劝曹操进位为魏公。此举很快就遭到了忠汉人士的一致反对。特别是曹操的谋主荀彧更是指桑骂槐着数落那些劝进的大臣,并直接导致曹操与他彻底翻脸,两个曾经相互扶持的男人也就此分道了扬镳。考虑到曹操仅是进位魏公尚且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蔡吉一直都担忧自己提出“分封诸侯,以藩屏汉”会触怒到吴硕等忠汉之士。

    好在从此刻吴硕的反应上来看,只要不篡皇权、不取汉代之,光是封邦建国还算是在汉室可承受的底线之内。毕竟历史上的曹操除了进封魏公,还外加了一条“加九锡”。莫看加九锡仅是一种礼仪待遇,但在深层的意义上此举却代表着王莽以来的一个潜规则,那便是加九锡乃篡位的信号。因为王莽正是在加九锡后不久便操纵刘婴禅让于他。当然倘若加九锡者不在朝堂不是权臣那就另当别论了。正如后来曹魏给孙权加九锡,就被认为是孙权向曹魏臣服的一种象征而非是要篡位。总之相较之下效仿周制封邦建国至少还能保留下汉室的名分。两弊相衡取其轻,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眼瞅着吴硕已然下定决心,蔡吉自是趁热打铁向其鼓动道,“大夫大可放心。孤与吴侯已有密约。”

    吴硕没料到蔡吉动作竟如此之快,不由脱口而出道,“此话当真?”

    “大夫若不信,大可问询于吴侯之弟。”蔡吉说罢,嫣然一笑,朝门外拍了拍手。

    早已在屋外等候多时的孙权听到蔡吉发出的信号,当即翩然而至,脱履入坐,恭恭敬敬地朝吴硕施礼作揖道,“孝廉孙权拜见吴大夫。”

    吴硕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这位说话带着南方口音的年轻男子。但见对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形貌奇伟异于常人,再联想到世人有关孙氏兄弟的种种传闻,吴硕顿时一扫心中疑虑。于是他跟着捻须笑道,“素闻孙破虏之子,皆英杰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孙权的父亲孙坚曾任破虏将军名扬天下,被世人尊称为“孙破虏”。此刻耳听中原的士大夫夸赞他孙氏兄弟为英杰孙权自是颇为得意。不过在蔡吉的面前孙权终究不敢有轻浮的表现,就见他赶紧拱手自谦道,“大夫谬赞也,权一介士子岂敢与兄长相提并论。”

    孙权先是以孝廉自称,后又连连自谦,如此这般的种种表现都给了吴硕以极其良好的印象。令其不仅认同了孙权的身份,还相信了蔡吉有关与孙策有密约的说法。而孙家的加入更是曾强了吴硕的信心。所以吴硕跟着便迫不及待地向蔡吉探问道,“齐侯与吴侯既已联手,不知何时迎天子迁都?”

    八字未有一撇,何来联手之说——孙权一边在心中暗暗腹诽了一下所谓的“齐吴联手”,一边偷偷瞄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蔡吉。却见蔡吉脸不红心不跳地欣然作答道,“事关天子安危,迁都时机需大夫出面与子修斡旋后方可定夺。”(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凤穿残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黑色柳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二十三节 因势利导,凤穿残汉,笔趣阁并收藏凤穿残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