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考生们陆续来到考场。由于人数太多的关系,原本设置的考场根本不够用,只能在露天设置大型考场,反正也就一场而已。

    每人一个桌子,而不是独立的单间。这意味着作弊会成为可能,前提是能瞒得过每个考场的十多个监考官的眼睛。

    作弊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夹带被查出来也会被取消,上面已经明确表示,这次考试内容不难。且八十分就能成为秀才,没谁会和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也并不是那么严格……或许是因为加考的关系。”士子们按照考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坐了下来。

    这里被划分出好几个考场,每个考场一百个考生,由十个小吏监考。

    不是吏部也不是礼部的,而是直接从刑部抽的人,还有一部分是从锦衣卫里面抽调。

    每个士子都能注意到,这些监考官员的眼神,非常的锐利,仿佛要把自己看透一样。

    试卷是一份,答题卷是一份,然后作文卷一份,以及草稿纸三分。笔墨纸砚自己解决,当然考场有水可以提供。

    原来如此,经义用在这种地方……考生看了看考卷内容,现在还不能动笔,但可以提前阅卷。填空方面,明显就是出自某一段经文,比如《论语》。

    另外还有释义,摘选一句经文,然后让考生去解答。这个时候句读划分就很重要,尤其对于不少人来说,原本是两句话的内容,如今居然变成了一句。

    加了一段话,前后一看,仿佛看到了新大陆,对划分句读的重要性更加清楚。

    当然,这是针对外来考生,以及传统士人而言。通过启蒙班和进修班上来的考生,看到这些,都是觉得理所当然的,毕竟他们一开始就是这样学过来的。

    之后……之后就没有之后,下一阶段就是数算方面;再然后是两个案例分析,考的是律法;对于外来考生最不友好的地方,就是有大概二十分左右的思想政治考题。

    这些蒙学和进修班的考生,几乎已经是耳濡目染的东西,对于其他的考生来说就是恶意满满。难怪说一百二十分只要靠八十分,原来这二十分外来的考生,只能靠猜的。

    于是容错率从四十分下降到二十分钟,不是学霸估计未必能够考过……原本还觉得加试容易的考生,不少额头已经流下了汗水。

    随着远处传来“当当”的钟声,考官正式宣布:“开始考试!”

    考生们连忙开始拿起纸笔,开始书写。之前还觉得有差不多十个小时,应该会很简单,现在看来估计不太容易了。

    “禁止交头接耳,禁止作弊。”考官最后提醒一次,“试卷印刷不清楚的,草稿纸不够用的,需要上茅厕的,可以举手,等待监考员过去。”

    这个级别的考试,换了现代最多三小时肯定要交卷。考虑到毛笔字写不快,六小时其实也差不多了。只是科举太重要,关系到考生的命运,最终确定是考八小时。

    早上八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为了照顾学霸,允许提前交卷离场。

    午时过半还有一个午饭时间,可以吃也可以不吃。每个考生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和一杯粗茶。也不求吃得多少,填填肚子,主要是不影响写字。

    经义方面都属于大众的玩意,只要不是不学无术,基本上要回答出来没关系。只是语文这玩意,批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考官觉得不妥,扣一分两分很正常。

    就说作文这玩意,字迹模糊都能被扣一分,有时候什么都好,考官觉得不能让考生太骄傲,也会习惯扣一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文无第一’。

    数算方面,考生们需要自带算筹或者算盘,于是考场上很快就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

    算盘这玩意,四五年前就被刘韬拿出来,然后甄氏,张氏和苏氏商行用过后,都觉得比算筹好用,于是迅速推广出去。

    于是大汉的商人,首先全面推广了算盘的使用。然后才是启蒙班和进修班,把算盘这东西,推广给了他们的学生。

    也多亏君子六艺里面,数算也是其中之一,是以各地士人接触过这玩意的,也陆续开始学习怎么用这东西。到现在,扣除少数还不会用的,大部分考生已经能使用算盘运算。

    上千人噼噼啪啪地打着算盘,这画面的确是震撼无比。

    当然也有些考生没接触过的,现在还在用算筹进行计算,听着周围的声音,只觉得无比的吵闹。又不好发作,因为这样会被取消考试资格。

    “作文题目是《晋阳见闻》,这是什么意思?”直至作文这边,大部分人对这个题目感到很陌生,不像策论,也不是经义,仿佛就是游记的感觉,“不会真的是写一份游记吧?”

    大部分人不认为,朝廷要你写一篇游记,然后看看你的文笔怎么样。

    他们觉得,这《晋阳见闻》里面一定另藏玄机。如果点题失败的话,那么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后续再得再多也没用。

    可一个《见闻》到底有什么可写,他们来到晋阳也有一段时间,长的三个月,甚至有些人本身就在晋阳。对这里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这里到底有什么值得写的见闻?

    “陛下,这篇作文的用意是什么?”荀彧向刘韬请教,这次他和陈群作为考官,但面对这篇作文,他也有些想不明白。

    大概是上次当考官吃了苦,老一辈的都倚老卖老,把他们给推了出来。于是这次的考官,由荀彧、张杨、贾诩、陈群和王匡五人组成。

    “这些年我颁布了不少政策,比如图书馆,比如蒙学,比如公共厕所,比如重视道路建设……这些政策都在改变晋阳,甚至可能影响大汉百姓的生活。

    我需要的,就是看看他们的观察能力,是否注意到这些,同时明白这些政策,到底有什么用……这样选出来的考生,至少能跟稍微跟得上我的思维。”刘韬回道。

    荀彧连忙奉承,只是心里不免吐槽:陛下,其实你是最近几年,总被人说‘乱来’和‘瞎搞’,所以打算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已吧?

    看破不说破,荀彧并没有多嘴,甚至表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只是有些忧虑:外来的考生还好,生活在晋阳的那些考生,能发现刘韬的意图吗?!

章节目录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58章 《晋阳见闻》-随身空间类的小说男频,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笔趣阁并收藏三国之随身魔法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