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汉水以南呈送奏折,说四位藩王已经在各自封地举行了登基称帝的祭天大典,与我大汉划江而治!”
兵部尚书情绪稳定的禀告道。
举行登基称帝的祭天大典?
这让赵元开很是意外啊。
他现在已经平定了冀州,基本盘稳定,汉水以南四王联合起来都未必是赵元开的对手!
这个时候……他们还敢各自称帝?
头很铁啊!
赵元开颔首,声音冰冷,道:
“此事朕知道了,暂且留他们苟活几日,汉水相隔,他们不敢渡江作乱。等朕腾出手来,再一一收拾!”
“陛下英明,臣谨遵圣意!”
兵部尚书躬身领命。
满朝文武各个镇定,他们的脸上只有愤怒,没有慌张。
他们知道,待陛下真的腾出手来,就是那四位反王亡命伏法之时。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也出不了任何的意外!
因为现在大汉在陛下的统御之下,正用一种颠覆认知的方式在飞跃式的发展,国运奔腾啊!
“还有何事,一一启奏。”赵元开又道。
户部尚书等人启奏的都是一些小事。
比如陈庆之的白袍军昨夜已经从国仓领了军粮,连夜奔赴并州上郡。
而礼部尚书启奏的事情让赵元开很是意外。
再过十日便是汉室一年一度的宗庙之祭,启奏赵元开是否如期举行。
赵元开想都不想,直接给否了。
“国朝未定,不搞这些虚的!”
“众爱卿,眼下第一要务就是协同张居正完成第一步的吏治革新,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开科取士和推行考成法!”
“先从中州各郡开始!”
“退朝!”
言罢。
赵元开直接拂袖离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恭送天子离去之后,便全部团结在张居正的身边,全力配合吏治革新!
宣室殿中。
赵元开扶着额头坐在卧龙椅上,眉头紧蹙。
他在梳理思绪!
前世在地球之上的他,虽然也是人生赢家,一手创立的公司员工也有个数千人。
但跟一国之君比起来,那种管理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做帝王,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极高的大局观和掌控力!
“汉水一隔,四反王暂且没有威胁,可以搁置一边。”
“子龙接手冀州,得了朕的天子诏书之后,应该不会再束手束脚的了,这等刚刚平定的地方,必须强力镇压!”
“对了,那个朱凌雪……”
“罢了,她若是想不开,便由她去吧。”
“等吏治革新之后,便是朕的基本盘彻底盘活之时,那时候就得进行国力上的内修了!”
“所以眼下最大的危机,还是并州的雁门袁氏一族啊!”
赵元开揉了揉眉心!
如今他已经全线铺开了,节奏也提到了一个极致地步,要做的只有一个字:
等!
等兵工部彻底规模化。
等基本盘的吏治彻底盘活。
等赵云掌控冀州,广征粮草送入国仓。
等自己的一系列仁政举措深入民心,迎来拥戴值指数爆炸。
……
思绪间。
赵元开突然想起来孝懿太妃采选了三十三位良人,已经安排在了未央宫之后的和欢宫内,等着赵元开进一步的点选。
“趁着时下无事,朕去看看也无妨。”
赵元开兴致突起,褪了龙袍,换了一身紫袍常服,冲着殿外候着的小德子一声招呼:
“小德子,随朕前去和欢宫。”
和欢宫?
那不是太妃为陛下甄选的良人们所住的地方吗?
小德子反应很快,躬身一拜,道:
“陛下,奴才这就去禀告孝懿太妃。”
“禀告太妃干什么?”赵元开眉头一蹙。
“陛下去和欢宫点选良人,太妃自然是要陪同着的啊。”小德子回道。
“不用了,朕就是去看一眼,不必兴师动众,就朕和你!”
赵元开说完,直接阔步迈出了宣室殿。
小德子紧锁着眉头,有些不解,但君命如天,他紧紧的跟在了赵元开的身后。
事实上。
已经穿越过来的赵元开还从来没有踏入未央宫后宫一步。
他所有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在前宫临朝御治的几大殿来回奔波,算来还真是位勤政明君啊!
未央宫的后宫其实很大。
这都要得益于当年的那位义武皇帝啊。
五千良人,半百嫔妃……即位临朝的那几十年,这位义武帝就干了一件事,那就不是不停的扩建未央后宫。
不过后来国力衰退,皇权势微,未央宫后也渐渐落寞了起来。
到了这副身子原主生父的先皇,又是青史难寻的专情好男人,一生独宠青梅竹马的皇后,只册封了孝懿太妃这一位嫔妃。
这让未央宫后又是长达几十年的荒废。
而眼下。
未央宫后只有紧邻天子落座的前宫最近的几片宫殿群还在正常使用,但因为后宫无人,多是宫女居住。
赵元开顺着御道,一路上走的很慢。
他不着急去和欢宫。
趁着今天的空闲,转转自家的后花园。
……
……
而此时。
和欢宫。
这是未央后宫最为特殊的宫殿,没有之一。
原因也很简单。
这座宫殿就是出自那位义武帝之手,从选址到建造,再到最后的赐名都可谓是大有深意啊。
和欢宫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一殿数千房,一房一良人。
而和欢宫的最中间,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御花园,良人房环环相套围着这御花园。
良人们唯一能涉足的,便是这一片御花园了。
而眼下。
落寞了几十年的和欢宫御花园终究是有了几分人气。
三十多位模样俊俏的妙龄女子,正在这御花园之中成群的谈笑着,晒着太阳。
只是结群的分布,很有意思。
三十二位良人是坐在御花园的最中间的假山前,虽有分散,却也基本都在一起。
唯独有一位,孤单单的一个人坐在最边角的红鲤池前,似乎有些不合群,但美的不可方物的脸上,却又看不出半点的落寞。
御花园的假山前,最中心的位置是十几个良人围坐着。
一位长相颇为可爱,年方不过十五六的小姑娘眨巴着眼睛,对着被众人簇拥在最中间位置的那位带有几分威仪的俏丽女子说道:
“淑怡姐姐,妹妹听徐公公说,陛下已经从冀州回来了,又是一战大捷呢!”
兵部尚书情绪稳定的禀告道。
举行登基称帝的祭天大典?
这让赵元开很是意外啊。
他现在已经平定了冀州,基本盘稳定,汉水以南四王联合起来都未必是赵元开的对手!
这个时候……他们还敢各自称帝?
头很铁啊!
赵元开颔首,声音冰冷,道:
“此事朕知道了,暂且留他们苟活几日,汉水相隔,他们不敢渡江作乱。等朕腾出手来,再一一收拾!”
“陛下英明,臣谨遵圣意!”
兵部尚书躬身领命。
满朝文武各个镇定,他们的脸上只有愤怒,没有慌张。
他们知道,待陛下真的腾出手来,就是那四位反王亡命伏法之时。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也出不了任何的意外!
因为现在大汉在陛下的统御之下,正用一种颠覆认知的方式在飞跃式的发展,国运奔腾啊!
“还有何事,一一启奏。”赵元开又道。
户部尚书等人启奏的都是一些小事。
比如陈庆之的白袍军昨夜已经从国仓领了军粮,连夜奔赴并州上郡。
而礼部尚书启奏的事情让赵元开很是意外。
再过十日便是汉室一年一度的宗庙之祭,启奏赵元开是否如期举行。
赵元开想都不想,直接给否了。
“国朝未定,不搞这些虚的!”
“众爱卿,眼下第一要务就是协同张居正完成第一步的吏治革新,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开科取士和推行考成法!”
“先从中州各郡开始!”
“退朝!”
言罢。
赵元开直接拂袖离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恭送天子离去之后,便全部团结在张居正的身边,全力配合吏治革新!
宣室殿中。
赵元开扶着额头坐在卧龙椅上,眉头紧蹙。
他在梳理思绪!
前世在地球之上的他,虽然也是人生赢家,一手创立的公司员工也有个数千人。
但跟一国之君比起来,那种管理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做帝王,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极高的大局观和掌控力!
“汉水一隔,四反王暂且没有威胁,可以搁置一边。”
“子龙接手冀州,得了朕的天子诏书之后,应该不会再束手束脚的了,这等刚刚平定的地方,必须强力镇压!”
“对了,那个朱凌雪……”
“罢了,她若是想不开,便由她去吧。”
“等吏治革新之后,便是朕的基本盘彻底盘活之时,那时候就得进行国力上的内修了!”
“所以眼下最大的危机,还是并州的雁门袁氏一族啊!”
赵元开揉了揉眉心!
如今他已经全线铺开了,节奏也提到了一个极致地步,要做的只有一个字:
等!
等兵工部彻底规模化。
等基本盘的吏治彻底盘活。
等赵云掌控冀州,广征粮草送入国仓。
等自己的一系列仁政举措深入民心,迎来拥戴值指数爆炸。
……
思绪间。
赵元开突然想起来孝懿太妃采选了三十三位良人,已经安排在了未央宫之后的和欢宫内,等着赵元开进一步的点选。
“趁着时下无事,朕去看看也无妨。”
赵元开兴致突起,褪了龙袍,换了一身紫袍常服,冲着殿外候着的小德子一声招呼:
“小德子,随朕前去和欢宫。”
和欢宫?
那不是太妃为陛下甄选的良人们所住的地方吗?
小德子反应很快,躬身一拜,道:
“陛下,奴才这就去禀告孝懿太妃。”
“禀告太妃干什么?”赵元开眉头一蹙。
“陛下去和欢宫点选良人,太妃自然是要陪同着的啊。”小德子回道。
“不用了,朕就是去看一眼,不必兴师动众,就朕和你!”
赵元开说完,直接阔步迈出了宣室殿。
小德子紧锁着眉头,有些不解,但君命如天,他紧紧的跟在了赵元开的身后。
事实上。
已经穿越过来的赵元开还从来没有踏入未央宫后宫一步。
他所有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在前宫临朝御治的几大殿来回奔波,算来还真是位勤政明君啊!
未央宫的后宫其实很大。
这都要得益于当年的那位义武皇帝啊。
五千良人,半百嫔妃……即位临朝的那几十年,这位义武帝就干了一件事,那就不是不停的扩建未央后宫。
不过后来国力衰退,皇权势微,未央宫后也渐渐落寞了起来。
到了这副身子原主生父的先皇,又是青史难寻的专情好男人,一生独宠青梅竹马的皇后,只册封了孝懿太妃这一位嫔妃。
这让未央宫后又是长达几十年的荒废。
而眼下。
未央宫后只有紧邻天子落座的前宫最近的几片宫殿群还在正常使用,但因为后宫无人,多是宫女居住。
赵元开顺着御道,一路上走的很慢。
他不着急去和欢宫。
趁着今天的空闲,转转自家的后花园。
……
……
而此时。
和欢宫。
这是未央后宫最为特殊的宫殿,没有之一。
原因也很简单。
这座宫殿就是出自那位义武帝之手,从选址到建造,再到最后的赐名都可谓是大有深意啊。
和欢宫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一殿数千房,一房一良人。
而和欢宫的最中间,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御花园,良人房环环相套围着这御花园。
良人们唯一能涉足的,便是这一片御花园了。
而眼下。
落寞了几十年的和欢宫御花园终究是有了几分人气。
三十多位模样俊俏的妙龄女子,正在这御花园之中成群的谈笑着,晒着太阳。
只是结群的分布,很有意思。
三十二位良人是坐在御花园的最中间的假山前,虽有分散,却也基本都在一起。
唯独有一位,孤单单的一个人坐在最边角的红鲤池前,似乎有些不合群,但美的不可方物的脸上,却又看不出半点的落寞。
御花园的假山前,最中心的位置是十几个良人围坐着。
一位长相颇为可爱,年方不过十五六的小姑娘眨巴着眼睛,对着被众人簇拥在最中间位置的那位带有几分威仪的俏丽女子说道:
“淑怡姐姐,妹妹听徐公公说,陛下已经从冀州回来了,又是一战大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