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明朝开国近两百年,根子早就烂了,除非造反再创新朝,基本没可能比历史上多延命几年。

    但这种责任,钱渊真心不想去扛……关键是也扛不起来啊,他的势力是建立在他自身是文官体系一员上的。

    若他要造反,随园先得散了,东南人脉全失,估摸着也就杨文、张三几个死党肯跟着,连梁文、彭峰都要弃之而去。

    开什么玩笑,几千年了,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凝固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想轻轻松松转移他们的视线?

    想让这个国家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

    绝对不可能,就算沥港被毁之前的那些海商,绝大部分有了银子第一件事就是置地……其他都是虚的,但田地是能流传千年万载的。

    开什么玩笑,移民海外?

    中国人讲究个故土难离,讲究个叶落归根,讲究个狐死首丘,只要还能活得下去,谁会去海外搏命?

    当年钱渊想劝母亲、叔母迁居杭州,都费了那么大的劲……移居海外,基本就没回乡的可能了。

    就算那些海商……汪直闯荡大海多年,老母儿子还不是留在徽州老家。

    至于移民辽东?

    钱渊这个谎扯得有点大啊,虽然后世东三省遍地沃土,但这个时代在没有机械化的前提下,移民辽东真心不是个好选择。

    清朝末年的闯关东已经够惨了,但至少他们还是能撑得住的……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小冰河时期马上就要来临了,寒冷将成为最大的困难。

    钱渊依稀记得,努尔哈赤在执政末期,曾经因为粮食不够大肆屠杀汉人,死者数以十万计。

    为什么要糊弄面前这三个人?

    原因很简单,钱渊不关心,一丁点儿都不关心张居正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解如今死局,如何匡扶社稷,如何替明朝延命。

    嘉靖帝曾经私下对钱渊有这样的评价……忠心为国,天下楷模。

    夭寿啊!

    论忠心,朝中大臣小臣名臣清臣忠臣奸臣全都算在一起,钱渊铁定是倒数第一的。

    没造反,只是时机不对而已。

    明朝灭亡,八旗入关……这让中华民族彻底坠入深渊的历史事件,在钱渊看来,是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有一定的偶然性的。

    必然性在于,明朝根子烂成那样了,不亡国实在是天理难容,而明朝和北方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毕竟那时候小冰河时期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更何况自古无三百年的王朝,明朝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以例外呢?

    而偶然性在于,后金崛起,冒出了以努尔哈赤为首的一批堪称名将的首脑人物,没有努尔哈赤,没有皇太极,后金想入关,可能性基本为零。

    另一方面的偶然性在于,是后金取代了明朝一统天下,而不是其他的势力,满人为了统治这个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愚民封禁的措施,直接导致中国渐渐坠入深渊。

    只要不是后金,不是蒙古,只要是汉人,钱渊无所谓明朝被谁取代。

    归根到底,钱渊只希望自己起到在历史潮流中伸手一拨的作用,他并不关心明朝未来走向何处,他关心的只是,在海贸旺盛,东西方在技术、军事各方面都有交流的前提下,是不是能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避免那黑暗的近三百年岁月?

    能不能让这个国家更早的呈现东方雄狮的气势?

    能不能让炎黄子孙将自己的身份视为骄傲?

    所以,对清查天下田亩,甚至张居正心心念的遏制土地兼并,钱渊毫不关心。

    甚至于,钱渊更希望,战争能早一些来临。

    战争是丑陋的,但却是推动军事技术等等各个方面最有利的推动器,若不是欧洲打成一片花,热兵器未必会那么快出现,更新换代更不会那么快。

    历史上这个时候鸟铳早已经传入明朝,在入朝作战还曾经起到关键作用,但明末对阵八旗,官兵们仍然大都用的是落后的火门枪。

    “清查天下田亩,叔大兄可以回去问问……”钱渊似笑非笑道:“清查天下田亩的确对一条鞭法有极大助益,但却不是先决条件。”

    张居正脸色一暗,如果徐阶肯……他何至于如今隐隐投向高拱?

    张四维打圆场道:“将来事将来说吧,眼下还是要先治标,西北战事,辽东饥荒,山东旱灾,若无镇海税银,何以解决?”

    高拱微微点头,“叔大,老夫知你有大魄力,但此事不可轻动……不论其他,宗室占地,你欲何为?”

    张居正微垂眼帘,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明朝的藩王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却在占地上极为贪婪,而且是个马蜂窝,一旦捅上去,别说嘉靖帝了,就是裕王都不答应。

    “今日所言,还望诸君谨记在心,他日当一扫尘埃,立行新政。”

    随着高拱的话,张居正、张四维躬身应是,口称愿为羽翼……至少面子上要做出来。

    但钱渊依旧大大咧咧坐在那,正手举茶盏,低头抿茶。

    等张居正、张四维告辞后,高拱才抛却之前的面孔,冷笑道:“这会儿心满意足了!”

    这句话是高拱在承认自己的失败,也是高拱在说……还没完呢!

    钱渊像是没听见似的只顾着品茶,心里在琢磨北面战事日后的局面……历史上大概就是从嘉靖末期开始,因为朝中用度不足,难以支出数十万官军的米粮,以至于各级将领将仅有的米粮用在少部分兵丁身上……这就是明朝末期颇有名气的家丁制度。

    家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北面防线不至于一触即溃,但也养出了所谓的辽东将门……听调不听宣啊。

    如今,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要没有出大问题,应该能勉强维系……或者将戚继光等名将调来北面,应该使家丁制度不至于出现在这个时空。

    记得努尔哈赤那货和李成梁有些瓜葛,要不要找个时间去一趟……死了努尔哈赤,总不至于后金还能冒出个天才将领吧?

    嗯,野史中提到过,努尔哈赤的老娘和李成梁有一腿……

    也不知道李成梁这时候冒出头没有,钱渊记得这厮是世袭铁岭卫指挥使,万历年初已经是辽东总兵,和戚继光齐名。

    侧厅里好一会儿之后,钱渊终于放下停留在空中好久的茶盏,轻笑道:“世叔何至于此?”

    “陛下赞钱某有聚人之能,不料先有徐华亭,后有陆文孚,就连世叔也要伸手入随园,这让小侄何以自处?”

    “不回翰林,不入内阁,难道世叔还要视小侄为敌?”

    “世叔有经天纬地之才,欲行新政以匡扶社稷,难道不应该为友吗?”

章节目录

脸谱下的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狂风徐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百七十四章 开什么玩笑-脸谱下的大明好看吗,脸谱下的大明,笔趣阁并收藏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