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在川北打得正酣,而在成都鏖战的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此时打得更加激烈。你来我往,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当然李建成是不想打的,可惜李元吉根本不给他选择的机会。
李元吉高举着“为父报仇,奉天讨逆”的旗帜,直接将李建成给逼到了墙角处。弑父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李建成就是想投降都没有机会。
就是真降了,李建成也活不了。
李元吉阴毒,李建成也发了狠。虽然当日太极殿的情况,已经没人再知晓,可是王珪身死,李密逃走,李建成就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李元吉和李密二人策划的一场阴谋,就是二人利用自己来发动兵变,然后再将弑父篡位的帽子扣到自己的头上。
后知后觉的李建成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四弟的阴毒,将父亲、兄长都算计进来,比豺狼、毒蛇还要恶毒啊。
李建成已经相信,父亲就是李元吉和李密所害的。
于是李建成也不和李元吉再啰嗦,直接派兵平叛。在李建成看来,只要拿下李元吉和李密二人,将二人的阴谋公之于众,就能还自己一个清白。
李建成就要一个清白。
否则一顶弑父的大帽子压在头上,他别说坐稳唐王这个位置,想太太平平的活命,都不容易。
出兵平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便是李建成身边,无人可用。
按道理来说,李建成亲自领兵,最是合适。而且李建成本人的能力,也远超李元吉,他本人领兵,也易于破敌。
可问题是李建成现在不能离开成都。
此时的成都,虽然表面上还算平静,但只是因为李建成掌握了军队,压制做所有人。可私底下的阴谋者,不知道有多少。
李建成本来就威望不足,再加上弑父的名头,有几个人愿意效忠于他。
犹豫之下,李建成只能以李瑰为右卫大将军,统领城中一万五千人马,征讨雒县。
李瑰跟李建成是一条绳上是蚂蚱,他和李建成一样,身上背着弑君的名头,也是李元吉讨伐的人物,所以李瑰本人是绝不可能投降李元吉的。
而且若想洗刷这个罪名,李瑰也非得尽力平叛。
当然二人的关系很脆弱,李建成也并不完全信任李瑰,毕竟李瑰之前也是背叛了李渊。而且李瑰年纪尚轻,单论能力,未必及得上李密。
于是李建成又任命刘文静为长史,冯立为副将,雷永吉、孙达二人为裨将,以制约李瑰。
李瑰底下将领都是李建成的人,料想也翻不出花来。而且有刘文静左助,破贼的成功率也大了不少。
而此时李元吉也集中了绵州的上万人马,在雒城布好了架势,等着李建成前来。
其实李元吉的口号喊得不错,可惜他的名声实在太差,以至于在雒城起兵之后,除了绵州和雒城的上万人追随,其余之地响应者并不多。
川北诸镇,都倾向于李建成,没人愿意跟着残暴不仁的李元吉。
也就是弑父的名头太大,众人对李建成也有所怀疑,而且北面有明军主力的威胁,川北诸军都将目光紧盯着明军,不敢轻动。
否则各路唐军齐上,早就将李元吉剿灭了。
李元吉在雒城立旗之后,便有心向成都进军,但为李密所阻。
李密认为其部实力不足,贸然攻打成都,得胜的把握不大,不若坚守雒城,击败李建成部之后,再反攻成都。
而此时的李元吉,简直对李密是言听计从。
李密冒着生命危险杀入城中,给他报信,着实让李元吉感动。李元吉自称唐王,便任命李密为唐王府长史,黄门侍郎,作为他的大总管,总揽一切政务。
而且面对李建成的大军,李元吉本身心里也有些虚,因此立刻从之。
李密当然不是为李元吉筹谋,在他看来,一旦李元吉兵临成都,很可能李建成的势力,会直接土崩瓦解。
所以为了让兄弟二人多打两天,还是让李元吉在雒城多待一段时间吧。
雒城周边,地势平坦,并无山势相依。
李瑰到达雒城南面之后,就在青白江南岸扎营。
李元吉趁着李瑰立足未稳,便率军突袭李瑰所部。哪知道刘文静早有预料,于是建议李瑰,伪设营帐,然后移兵至营寨两侧。
果然到了夜里,李元吉亲自率军前来突袭,李瑰便和冯立二人,分领两军,突袭李元吉。
李元吉遭遇埋伏,狼狈撤退。李瑰一直追击到雒城下,俘获无算,这才返回。
这一仗李瑰部算是打了一个开门红。
初战失利,可气坏了李元吉。
小小一个李瑰,他本来是不放在眼中的,败于此人之手,他着实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李元吉次日引军再战。
李瑰所部战斗力是不如李元吉的,毕竟李元吉部也是打过西羌的部队。
双方在城下拉开阵势,进行激战。
李元吉勐攻李瑰部左翼,负责左翼的雷永吉被打的连连后退。整个李瑰部阵型都有溃败的危险。
这时还是冯立率部,勐攻李元吉中军,逼得李元吉不得不回兵自救。
这一战一直打到傍晚,李元吉仍不罢休,又发起新的攻击。
此时冯立为三军断后。
眼看李元吉再来,冯立不急不缓地下了马,回头命令做饭的人做好饭食。
吃完饭之后,冯立又对身边的人说道:“在成都死,在这里死,有不同吗?”于是就树起军旗吹响号角,召集败军,抵御李元吉部。
李元吉眼看对方如此从容,担心有埋伏,也不敢急进。等他再想进兵,冯立已经撤退了。
此战之后,刘文静不得不承认,其部战斗力确确实实差李元吉部太多,强攻雒县这种大城,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于是刘文静建议李瑰撤往兴乐(治今四川省新都县),以守代攻,引李元吉部前来。
兴乐原是个旧县,大业三年被省并,但因为时间尚短,城池依旧。
李瑰退守兴乐,不出所料,李元吉也跟着追来。这时刘文静建议坚守城池,消磨李元吉部士气,同时请求增援。
可是刘文静却想不到,他还在守卫成都前线,可后方的成都,已经没了。
当然李建成是不想打的,可惜李元吉根本不给他选择的机会。
李元吉高举着“为父报仇,奉天讨逆”的旗帜,直接将李建成给逼到了墙角处。弑父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李建成就是想投降都没有机会。
就是真降了,李建成也活不了。
李元吉阴毒,李建成也发了狠。虽然当日太极殿的情况,已经没人再知晓,可是王珪身死,李密逃走,李建成就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李元吉和李密二人策划的一场阴谋,就是二人利用自己来发动兵变,然后再将弑父篡位的帽子扣到自己的头上。
后知后觉的李建成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四弟的阴毒,将父亲、兄长都算计进来,比豺狼、毒蛇还要恶毒啊。
李建成已经相信,父亲就是李元吉和李密所害的。
于是李建成也不和李元吉再啰嗦,直接派兵平叛。在李建成看来,只要拿下李元吉和李密二人,将二人的阴谋公之于众,就能还自己一个清白。
李建成就要一个清白。
否则一顶弑父的大帽子压在头上,他别说坐稳唐王这个位置,想太太平平的活命,都不容易。
出兵平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便是李建成身边,无人可用。
按道理来说,李建成亲自领兵,最是合适。而且李建成本人的能力,也远超李元吉,他本人领兵,也易于破敌。
可问题是李建成现在不能离开成都。
此时的成都,虽然表面上还算平静,但只是因为李建成掌握了军队,压制做所有人。可私底下的阴谋者,不知道有多少。
李建成本来就威望不足,再加上弑父的名头,有几个人愿意效忠于他。
犹豫之下,李建成只能以李瑰为右卫大将军,统领城中一万五千人马,征讨雒县。
李瑰跟李建成是一条绳上是蚂蚱,他和李建成一样,身上背着弑君的名头,也是李元吉讨伐的人物,所以李瑰本人是绝不可能投降李元吉的。
而且若想洗刷这个罪名,李瑰也非得尽力平叛。
当然二人的关系很脆弱,李建成也并不完全信任李瑰,毕竟李瑰之前也是背叛了李渊。而且李瑰年纪尚轻,单论能力,未必及得上李密。
于是李建成又任命刘文静为长史,冯立为副将,雷永吉、孙达二人为裨将,以制约李瑰。
李瑰底下将领都是李建成的人,料想也翻不出花来。而且有刘文静左助,破贼的成功率也大了不少。
而此时李元吉也集中了绵州的上万人马,在雒城布好了架势,等着李建成前来。
其实李元吉的口号喊得不错,可惜他的名声实在太差,以至于在雒城起兵之后,除了绵州和雒城的上万人追随,其余之地响应者并不多。
川北诸镇,都倾向于李建成,没人愿意跟着残暴不仁的李元吉。
也就是弑父的名头太大,众人对李建成也有所怀疑,而且北面有明军主力的威胁,川北诸军都将目光紧盯着明军,不敢轻动。
否则各路唐军齐上,早就将李元吉剿灭了。
李元吉在雒城立旗之后,便有心向成都进军,但为李密所阻。
李密认为其部实力不足,贸然攻打成都,得胜的把握不大,不若坚守雒城,击败李建成部之后,再反攻成都。
而此时的李元吉,简直对李密是言听计从。
李密冒着生命危险杀入城中,给他报信,着实让李元吉感动。李元吉自称唐王,便任命李密为唐王府长史,黄门侍郎,作为他的大总管,总揽一切政务。
而且面对李建成的大军,李元吉本身心里也有些虚,因此立刻从之。
李密当然不是为李元吉筹谋,在他看来,一旦李元吉兵临成都,很可能李建成的势力,会直接土崩瓦解。
所以为了让兄弟二人多打两天,还是让李元吉在雒城多待一段时间吧。
雒城周边,地势平坦,并无山势相依。
李瑰到达雒城南面之后,就在青白江南岸扎营。
李元吉趁着李瑰立足未稳,便率军突袭李瑰所部。哪知道刘文静早有预料,于是建议李瑰,伪设营帐,然后移兵至营寨两侧。
果然到了夜里,李元吉亲自率军前来突袭,李瑰便和冯立二人,分领两军,突袭李元吉。
李元吉遭遇埋伏,狼狈撤退。李瑰一直追击到雒城下,俘获无算,这才返回。
这一仗李瑰部算是打了一个开门红。
初战失利,可气坏了李元吉。
小小一个李瑰,他本来是不放在眼中的,败于此人之手,他着实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李元吉次日引军再战。
李瑰所部战斗力是不如李元吉的,毕竟李元吉部也是打过西羌的部队。
双方在城下拉开阵势,进行激战。
李元吉勐攻李瑰部左翼,负责左翼的雷永吉被打的连连后退。整个李瑰部阵型都有溃败的危险。
这时还是冯立率部,勐攻李元吉中军,逼得李元吉不得不回兵自救。
这一战一直打到傍晚,李元吉仍不罢休,又发起新的攻击。
此时冯立为三军断后。
眼看李元吉再来,冯立不急不缓地下了马,回头命令做饭的人做好饭食。
吃完饭之后,冯立又对身边的人说道:“在成都死,在这里死,有不同吗?”于是就树起军旗吹响号角,召集败军,抵御李元吉部。
李元吉眼看对方如此从容,担心有埋伏,也不敢急进。等他再想进兵,冯立已经撤退了。
此战之后,刘文静不得不承认,其部战斗力确确实实差李元吉部太多,强攻雒县这种大城,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于是刘文静建议李瑰撤往兴乐(治今四川省新都县),以守代攻,引李元吉部前来。
兴乐原是个旧县,大业三年被省并,但因为时间尚短,城池依旧。
李瑰退守兴乐,不出所料,李元吉也跟着追来。这时刘文静建议坚守城池,消磨李元吉部士气,同时请求增援。
可是刘文静却想不到,他还在守卫成都前线,可后方的成都,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