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之战后,便是隋军分兵略进,各复诸郡。陈棱率六十九军沿郁水西进;邓暠率七十一军向东进入龙川、义安二郡;周绍范领七十二军接收信安郡;而魏征指挥七十军经营南海郡。
有各家首领为人质,各路行军基本上都很顺利。
东面占据龙川、义安两郡的杨世略已死,又有高士廉担任龙川郡太守,龙川、义安二郡,如一盘散沙一般。
二郡十县,在籍人口加起来不过八千人,连中原一个大县都比不了。
杨世略麾下的军队本就不多,南海一战,更是尽没。以至于两郡,几乎没有多少守军,为隋军一击而下。南海之战中,隋军降兵、俘虏一共三万多人,可是不准备还给任何一家。
占领二郡并不难,难的是经营。二郡之地,除了近海平原,都是山区,俚僚无数。虽没有什么大的豪强,但往后要直面俚僚,也只能缓缓图之。
而西面这一路就比较顺利了。
信安郡一带尽是冼氏的老巢。冼氏作为此战的带头人物,是万万没法宽恕的,否则首犯不除,何以服众。而且冼宝彻和高法澄本身还明目张胆地造反,更是大忌讳。
在冯氏的帮助下,隋军很顺利地攻破信安郡。
冯盎是个狠人,为了防止冼氏反扑、报复,竟然不顾两家数十年的联姻感情,直接覆灭了冼氏。
冯盎也是没办法。
陈棱几句话把他坑惨了,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是他和大隋合谋,才有了岭南诸家兵败南海。
因此各家对冯氏无比怨恨,就连其兄冯暄为了防止受冯盎牵连,也和对方划清了界限。
冯盎很清楚,各家就等着冯氏一个破绽,然后如狼狗一般扑上来撕咬冯氏。
而对于此事,大隋绝对不会阻止,他们可是恨不得岭南各家自相残杀,打的头破血流。冯氏虽强,但冯盎要去信都,仅凭冯智戴一人,未必能抵得住群狼。
所以冯盎这一次针对冼氏下狠手,也是为了震慑住众人。冼氏的下场无异于对众人的一个警告,有不怕落到冼氏一个地步的,尽管上前。
不得不说,岭南各家,骨子里还是怯懦的。冯盎这次出手,立刻就震慑住好多人,那些试图向冯氏伸爪子的,立刻就缩了回去。
毕竟想从冯氏身上咬下一块肉的,得先看看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而陈棱这一路,也比较顺利。
李光度虽然逃回永平郡,但李氏两次大败,其损失比宁氏都大,已经无法再控制手底下的诸酋。
而且大隋有意扶植李光度的侄子李晕,李光度无心也无力和大隋抵抗,遂向大隋投降。
大隋保留了李氏,但是从李氏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耕地和人口,而且还收回了对李氏属地内城池的控制权。虽然李氏还保有私人武装,但也仅仅是私人武装。
往后李氏再有异动,就是真的造反了。
至于其余几家,也是差不多的结果。大隋保留各家对俚僚的权利和一部分军队,但是人口、土地、城池都要收回。
而且无论是李光度还是宁宣这些人,都不再担任治民官,而是在新成立的大都护府、州府、都督府任职。
算是人质。
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待遇,没有人愿意放弃既有的权利。所有人抗争了,但是败了,所以只能在毁灭和认输中选一条。
当然也有不愿意接受大隋条件的。
比如罗窦诸僚。
罗窦诸僚以云开大山为中心,实力强大。原来罗窦诸僚依附于陈氏,后来陈氏败落,首领谈殿应时而起。在陈氏溃败后,谈殿联盟云雾、云开大山中的各垌主酋长,潜代了陈氏的怀德山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并向南拓展至高州、罗州(今广东省化州、廉江一带),西南拓展至合州(今广西北流)一带,成了俚酋的大渠帅。而整个罗窦诸僚也成为整个岭南最大的俚僚势力。
今谈殿身死,大隋要求这些罗窦诸僚编户齐民,这群人当然不愿意。
于是罗窦诸僚在谈殿之子谈信的带领下反叛。这群人有数万之众,各据守险要之地,很难攻克。
黄明聪亲自率军平叛,为了进一步逼迫冯盎,打击冯氏在岭南的威望,于是任命冯盎为前锋,攻击罗窦叛军。
冯盎也知道朝三暮四没有好下场,因此这一次平叛格外用心。
冯盎亲自带头冲锋在前,高声喊道:“尽吾此箭,可知胜负。”于是连发七箭,射死敌军七人。
冯盎在岭南威望本就高,更兼勇武,于是俚僚尽逃。
黄明聪和陈棱看得一阵心惊,终于明白黄明远为什么一定不允许冯盎留在岭南了。
若冯盎之前想要割据,早成了南越王了。
黄明聪下令全军攻击,隋军勐攻溃逃的俚僚之人,俘虏上万,斩首不计其数,终于彻底平定了罗窦之乱。
四月,黄明聪派人前往信都送捷。很快,黄明远的命令也传到了岭南。
黄明远下令,南海郡北部析出始兴郡,以南海郡、始兴郡、龙川郡、义安郡、信安郡、永熙郡、高凉郡七郡为广州,治南海郡番禺县(原南海县改),魏征为巡抚,邓暠为都督府都督。
始安郡析出桂林郡,郁林郡析出象郡,以郁林郡、象郡、桂林郡、苍梧郡、熙平郡、永平郡、始安郡七郡为桂州,治郁林郡郁林县(原郁平县改),沉映为巡抚,杨弘礼为都督府都督。
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合并为珠崖郡,以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九德郡、合浦郡、宁越郡、珠崖郡、伏波郡、龙骧郡、卢公郡、月港郡、南涯郡十二军为交州,治交趾,崔仁翰为巡抚,李袭誉为都督府都督。
包括李袭誉、丘和等人,在南海战后第一时间便表示接受信都朝廷的指挥,他们本就是大隋官员,也无所谓投降了。
大隋在岭南设三州,但是为了整和三州力量,又在三州之上,设岭南大大都护府,以黄明聪为大都护,魏征为长史,高士廉为司马。
岭南大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岭南彻底归入信都朝廷治下。
南海之战后,便是隋军分兵略进,各复诸郡。陈棱率六十九军沿郁水西进;邓暠率七十一军向东进入龙川、义安二郡;周绍范领七十二军接收信安郡;而魏征指挥七十军经营南海郡。
有各家首领为人质,各路行军基本上都很顺利。
东面占据龙川、义安两郡的杨世略已死,又有高士廉担任龙川郡太守,龙川、义安二郡,如一盘散沙一般。
二郡十县,在籍人口加起来不过八千人,连中原一个大县都比不了。
杨世略麾下的军队本就不多,南海一战,更是尽没。以至于两郡,几乎没有多少守军,为隋军一击而下。南海之战中,隋军降兵、俘虏一共三万多人,可是不准备还给任何一家。
占领二郡并不难,难的是经营。二郡之地,除了近海平原,都是山区,俚僚无数。虽没有什么大的豪强,但往后要直面俚僚,也只能缓缓图之。
而西面这一路就比较顺利了。
信安郡一带尽是冼氏的老巢。冼氏作为此战的带头人物,是万万没法宽恕的,否则首犯不除,何以服众。而且冼宝彻和高法澄本身还明目张胆地造反,更是大忌讳。
在冯氏的帮助下,隋军很顺利地攻破信安郡。
冯盎是个狠人,为了防止冼氏反扑、报复,竟然不顾两家数十年的联姻感情,直接覆灭了冼氏。
冯盎也是没办法。
陈棱几句话把他坑惨了,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是他和大隋合谋,才有了岭南诸家兵败南海。
因此各家对冯氏无比怨恨,就连其兄冯暄为了防止受冯盎牵连,也和对方划清了界限。
冯盎很清楚,各家就等着冯氏一个破绽,然后如狼狗一般扑上来撕咬冯氏。
而对于此事,大隋绝对不会阻止,他们可是恨不得岭南各家自相残杀,打的头破血流。冯氏虽强,但冯盎要去信都,仅凭冯智戴一人,未必能抵得住群狼。
所以冯盎这一次针对冼氏下狠手,也是为了震慑住众人。冼氏的下场无异于对众人的一个警告,有不怕落到冼氏一个地步的,尽管上前。
不得不说,岭南各家,骨子里还是怯懦的。冯盎这次出手,立刻就震慑住好多人,那些试图向冯氏伸爪子的,立刻就缩了回去。
毕竟想从冯氏身上咬下一块肉的,得先看看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而陈棱这一路,也比较顺利。
李光度虽然逃回永平郡,但李氏两次大败,其损失比宁氏都大,已经无法再控制手底下的诸酋。
而且大隋有意扶植李光度的侄子李晕,李光度无心也无力和大隋抵抗,遂向大隋投降。
大隋保留了李氏,但是从李氏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耕地和人口,而且还收回了对李氏属地内城池的控制权。虽然李氏还保有私人武装,但也仅仅是私人武装。
往后李氏再有异动,就是真的造反了。
至于其余几家,也是差不多的结果。大隋保留各家对俚僚的权利和一部分军队,但是人口、土地、城池都要收回。
而且无论是李光度还是宁宣这些人,都不再担任治民官,而是在新成立的大都护府、州府、都督府任职。
算是人质。
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待遇,没有人愿意放弃既有的权利。所有人抗争了,但是败了,所以只能在毁灭和认输中选一条。
当然也有不愿意接受大隋条件的。
比如罗窦诸僚。
罗窦诸僚以云开大山为中心,实力强大。原来罗窦诸僚依附于陈氏,后来陈氏败落,首领谈殿应时而起。在陈氏溃败后,谈殿联盟云雾、云开大山中的各垌主酋长,潜代了陈氏的怀德山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并向南拓展至高州、罗州(今广东省化州、廉江一带),西南拓展至合州(今广西北流)一带,成了俚酋的大渠帅。而整个罗窦诸僚也成为整个岭南最大的俚僚势力。
今谈殿身死,大隋要求这些罗窦诸僚编户齐民,这群人当然不愿意。
于是罗窦诸僚在谈殿之子谈信的带领下反叛。这群人有数万之众,各据守险要之地,很难攻克。
黄明聪亲自率军平叛,为了进一步逼迫冯盎,打击冯氏在岭南的威望,于是任命冯盎为前锋,攻击罗窦叛军。
冯盎也知道朝三暮四没有好下场,因此这一次平叛格外用心。
冯盎亲自带头冲锋在前,高声喊道:“尽吾此箭,可知胜负。”于是连发七箭,射死敌军七人。
冯盎在岭南威望本就高,更兼勇武,于是俚僚尽逃。
黄明聪和陈棱看得一阵心惊,终于明白黄明远为什么一定不允许冯盎留在岭南了。
若冯盎之前想要割据,早成了南越王了。
黄明聪下令全军攻击,隋军勐攻溃逃的俚僚之人,俘虏上万,斩首不计其数,终于彻底平定了罗窦之乱。
四月,黄明聪派人前往信都送捷。很快,黄明远的命令也传到了岭南。
黄明远下令,南海郡北部析出始兴郡,以南海郡、始兴郡、龙川郡、义安郡、信安郡、永熙郡、高凉郡七郡为广州,治南海郡番禺县(原南海县改),魏征为巡抚,邓暠为都督府都督。
始安郡析出桂林郡,郁林郡析出象郡,以郁林郡、象郡、桂林郡、苍梧郡、熙平郡、永平郡、始安郡七郡为桂州,治郁林郡郁林县(原郁平县改),沉映为巡抚,杨弘礼为都督府都督。
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合并为珠崖郡,以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九德郡、合浦郡、宁越郡、珠崖郡、伏波郡、龙骧郡、卢公郡、月港郡、南涯郡十二军为交州,治交趾,崔仁翰为巡抚,李袭誉为都督府都督。
包括李袭誉、丘和等人,在南海战后第一时间便表示接受信都朝廷的指挥,他们本就是大隋官员,也无所谓投降了。
大隋在岭南设三州,但是为了整和三州力量,又在三州之上,设岭南大大都护府,以黄明聪为大都护,魏征为长史,高士廉为司马。
岭南大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岭南彻底归入信都朝廷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