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兵败之后,整个河南的局势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黄明远六路军队齐出,愈二十万人马,分击各处。

    黄明远对于地方的控制欲远比李密甚至是李渊高的很。黄明远宁肯实际控制一县,也不愿名义上控制一郡。当初李密也是席卷河南,大河以南,淮水以北, 无不争先恐后的投降,但这并没有什么毛用。

    李密只不过是名义上控制各地,等到兵败之后,各地立刻就尽反了。

    所以在黄明远看来,要想真正控制各地,就得把之前的那些牛鬼蛇神清理的干干净净。

    当然, 现在的黄明远在河南拥有绝对的实力, 有这个底气。

    隋军最先动手的是淮北三郡。

    淮北的战斗,其实在黄明远与李密决战之前就爆发了。

    淮北势力最大的便是左才相和薛万淑兄弟了。

    天下大乱之时,淮北也是重灾区。毕竟整个通济渠就是多由淮北役夫修建,水殿龙舟祸害的也多是淮北百姓。

    于是淮北频繁的乱起,先是彭城贼帅张大虎起于昌虑,接着东海贼帅彭孝才转掠沂水,二人并为当时的彭城留守董纯击败,彭孝才被生俘处死。

    董纯虽然屡战屡胜,但是盗贼却日益增多。这时有人诬陷董纯怯懦,杨广发怒,不分青红皂白,便命人将董纯上了枷锁押到东都,还要将其处死。若不是黄明远求情,董纯早死了。

    之后杨义臣和薛世雄二人先后担任彭城留守,但亦没法平乱。

    二人皆是宿将,但杨义臣不得天子信任被召回;薛世雄纯粹就是运气不好,阴沟里翻了船。

    淮北盗匪,左才相最强, 占据夏丘、盱眙一带, 阻断运河, 为害极大。

    而且左才相也是当初造反界的黄埔军校山东长白山出来的,资格老,威望高,当初的李子通、杜伏威等人都依靠过他。他先自称“博山公”,后又称“齐王”,整个淮北的盗匪郭方预、左孝友、陶彭孝、卢公暹、左君行、张大虎、魏骐麟、杜扬州、沈觅敌、蒋弘度等人,皆以其为首,相当于一个绿林盟主。

    薛世雄率三万人马北上剿匪,便想先对左才相开刀。

    薛世雄打算不错,只要击败左才相,整个淮北必然震动。往后再四面出击,歼灭群扣,也便容易了。

    于是薛世雄从江都北上,只逼左才相的巢穴盱眙城。

    薛世雄是宿将,手中又是精锐,自不是左才相可比的。左才相也是自家人知晓自家事,于是赶紧率军放弃盱眙城。

    薛世雄旗开得胜,自是对左才相部穷追不舍。

    历史上, 官军对付最初的农民军, 占据的优势是极大的。而那些最初为农民军所击败的军队, 十有八九是轻敌中伏导致的。

    薛世雄是个名将,也是个常人。

    所以薛世雄心中有些骄横。

    隋军追着左才相部渡过淮河,连战连捷,又收复夏丘等地,将左才相逼到了北面的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一带。

    从符离再往北,就到彭城了,左才相是退无可退。

    薛世雄打定主意,从北往南,又命彭城军队从南往北,在符离一带彻底击败左才相。

    此时左才相被逼到绝路之上,没法再退,只得反击。

    这时左才相的谋士长孙云建议,这段时间隋军连胜连捷,必然骄纵不备,可趁夜突袭,直取其中军破之。

    左才相能有这么大家业,也不缺胆识,于是从之。

    左才相打听到薛世雄在夏丘以北驻营,离着他们有五六十里地。于是左才相亲自挑选军中三百老卒为先锋先行,命令其余的人随即陆续出发,并与士兵约好,“若是夜里到达薛营就发起进攻,若到达时天已经放明,就直接撤回。”

    白日攻击薛世雄部主力,那相当于找死。

    左才相率军走到距隋军大营不到一里的地方,天就要放亮,左才相大为惶惑,便准备撤退回去。

    恰好天降大雾,人相隔咫尺都无法辨认。

    左才相大喜,暗道“天助我也!”于是率军突入隋军大营之中。

    薛世雄因为连战连捷,放松了警惕。整个隋军也是一片轻松的样子,根本没有想过会被突袭。

    于是左才相部的突然杀出,立刻引起军中的大乱。三军四散崩溃,各自逃窜。

    若仅是如此,虽是重创,但并不会对薛世雄部伤筋动骨。

    薛世雄麾下大将公孙上哲,野心勃勃,对于薛世雄将其部交给儿子薛万述统帅大为不满。于是趁着三军崩溃之际,竟然带着亲信突入薛世雄的中军,行刺薛世雄。

    整个中军也乱了套,等薛世雄发现之时,已经让公孙上哲趁乱包围。

    薛世雄拼命才斩杀公孙上哲,自身也受了不轻的伤。

    此战,隋军大败,直到雾散之后,方才稳住局势,而整个军队,折损近三分之一,物资更是丧失殆尽。

    薛世雄一辈子名将,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惭愧忧愤,发病而死,时年六十一岁。

    夏丘之战后,左才相势大不能制,其势力范围迅速蔓延至整个淮北三郡。而杨广之所以派遣樊文超、张童儿屯兵高邮,也是为了防止左才相南犯。

    而与此同时,薛世雄的次子薛万淑代父接掌帅位,暂时屯兵于夏丘。

    薛万淑自无其父的威望,无法统御各郡县,只得和左才相部相持。

    而宇文化及北上之时,他更无法抵挡,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宇文化及占领彭城,然后扬长而去。

    黄维扬在淮南,黄明远一直没要求他北上。

    所以即使彭城郡的裴虔通向黄维扬投降,也只是名义上的。

    此时南平淮北三郡的是蔡知运的右武侯军,这是一支在白山黑水之中久经考验的精锐部队。

    蔡知运一直屯兵琅琊郡治临沂城,虽未动兵,却也没闲着,一直派人跟薛万淑联络。

    裴虔通愿意投降,薛万淑三兄弟也是过得不怎么样,面对蔡知运伸过来的橄榄枝,立刻接受。

    薛家本就跟黄家有姻亲,又是黄家的旧部,归附黄氏,自是应该之事。

    收降了薛氏兄弟,再加上裴虔通,蔡知运对左才相形成了三面的包围。

                

章节目录

天下安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鸣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七章 平定淮北(上)-天下安康笔趣阁,天下安康,笔趣阁并收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