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会突围,是在张文远的计划中的事情,但张文远绝没有料到李渊是如此有准备的突围。
一大早,张文远就接到斥候来报,唐军出西门突围。
张文远大喜,李渊这个老东西,终于肯动了。
于是张文远立刻令三军出战,并按照计划,和刘云芳分从南北两侧,出击渡河的唐军。
两支部队,数万人马,皆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直奔唐军而去。
隋军大营和同州城离着有段距离,因此当隋军赶到战场之后,便发现已经有唐军开始渡河了。
张文远立刻布置军队,向唐军发起攻击。
右屯卫一侧,以杨义琰率骑兵为先锋,张文远统兵于后。虎威卫一侧,以王君廓率骑兵为先锋,刘云芳统兵于后。
当然张文远也没有忽视同州城。
两军分别以辛文礼和高元臻二人率部,试探性地向同州城发起攻击。
若是城中唐军尽撤,则趁势破城,堵上唐军最后的退路。若是唐军在城中有主力部队,也能防范城中唐军,趁乱向隋军发起突袭。
张文远率军到达战场,便见唐军已经朝南列阵,阵前尽是拒马、大车,以为阻碍。大阵前方布长矛兵,后方布弓弩兵,大阵两侧,还有骑兵压阵。而在此阵之后,背面还有一阵朝北列阵,与此阵互为掎角之势。
不得不说,阵是好阵,兵就难说了。
而在两阵之间,便是一条空道,这道从同州城的西门直到洛水河岸。
而在洛水河岸边,唐军已经搭建了临时的阵地,依次进行渡河。不过洛水宽处约千步,唐军没什么大船,渡河并不容易。
张文远明白,唐军准备以车阵和强弓劲弩阻击,就是在拖延时间,李渊这时准备能渡河多少,就渡河多少了。
所以为今之计,必须要速战速决。
战鼓擂擂,旗帜飘飘,
杨义琰紧握长槊,向着对面的唐军,发起了攻击。
隋军骑兵的箭头部队,尽是突击骑兵。这些骑兵,每人身着铁甲、持长矛,身下的战马也皆是披上皮甲或者是布面甲,以抵御箭矢。
马的装备,比人都好,可见隋军骑兵之精锐。
这些人放开脚步,向前出击,如蛟龙出海,黑虎出山一般,威如雷霆,简直是势不可挡。
对面的唐军,都是些新军,虽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但并未有什么作战经验,更没有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于是面对大地的颤抖,战马的嘶鸣,众人无不战战兢兢。
唐军虽然手持弓箭,但好多人面对隋军,心中胆怯,还不等隋军进入射程,便已经将箭射出。
人都是从众的,所以前排的弓箭手,纷纷跟着一同将弓箭射出。一众弓箭,稀稀拉拉,如隔靴搔痒一般。
而隋军根本未到射程,这一轮弓箭,完全没造成什么伤亡。
唐军阵中的老兵,已经开始破口大骂。
虽然是新兵之军,但军中将领,包括中下级军官,都是老兵中抽调的。若非如此,这群新兵见到这种阵势,直接就逃了。
老兵破口大骂,可新兵太多,根本没什么用,反而引得乱糟糟的。
转眼的功夫,隋军已经杀到阵前。
正常情况下,敌军骑兵离着七八十步开始射击,这个距离,等敌军骑兵靠近,老兵一般可以射二到三箭。
可这群新兵,刚才射第一箭时就乱糟糟的,哪有功夫射第二箭啊。
隋军骑兵冲到阵前,便有拒马、大车相阻。实际上这些大车、拒马的阻击能力,比那群乌七八糟的新兵都要强。
李渊也知道这一点,给隋军准备了无数的大车和拒马。
隋军骑兵高速驰奔,为了冲锋,连这些大车和拒马也无法避让,径直便冲了上去。
很快战马和大车冲撞到一起。
巨大的冲击力,几乎使得双方飞了出去。这战马胸前骨头,尽被撞碎,轰然倒地,而面前的大车,也被冲击的散开架来。
隋军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向前,毫不停歇和迟疑,很快,李渊布下的车阵便被隋军骑兵撕开一个口子。
大批的士兵沿着撕开的口子往里强突,场面蔚为壮观。
杨义琰素来喜欢身先士卒,他作为军队的箭头人物,带着骑兵大部队,冲入唐军阵中,便向前推进。
原本松散的阵型,也开始变得紧密起来。
众人长矛横平,开始趟阵。
虽然打了无数场仗,但杨义琰并没有小觑唐军。唐军很明白大阵被击破的后果,绝对会拼死以战的。
隋军冲得很快,杨义琰甚至可以看对对面唐军脸上惊恐的目光。
“轰”
隋军狠狠地撞到了唐军的步兵大阵之上。
可出乎杨义琰的意料。对面的唐军,抵抗意识并没有那么强。他打仗这么多年,对方是不是真心抵抗,他一眼就看得出来。
这群唐兵,有惊恐,有畏惧,有避战之心,就是没有抵抗的勇气。
很快,第一队的隋军骑兵,将面前的唐军踏翻。
他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刀枪,而是此起彼伏的惊呼。
隋军骑兵继续前进,就如同撕开一丈布那般简单,唐军的阵型,一层一层被撕裂。
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突入唐军阵中,将其搅得七零八碎。
连阵中的杨义琰都大吃一惊,对面的唐军,到底还是不是他熟悉的唐军。若所有的唐军都是这个样子,李渊是疯了才会想着争天下。
杨义琰不知道这些都是李渊留下的新兵,不过是用来充数的而已。
当然杨义琰也不会管这些,尽快突破唐军的阻拦,突杀到河边,阻止唐军渡河,才是最重要的。
隋军一路碾压,唐军新兵眼看就是摇摇欲坠。
后面的一些老弱病残,已经开始四面逃散了。
李渊在河边阵地上看得一阵炫目。他没想到这群新兵这么不顶用,这么下去,主力渡不完河,隋军就要杀到河边了。
谁来救我!
就在这时,一直在同州城上观看形势的王纩也发现战场上局势的危急,虽说他的任务是守卫同州城,牵制隋军,可王纩也不是个死脑筋的人,为了给李渊争取时间,他也不得不主动向隋军发起攻击了。
一大早,张文远就接到斥候来报,唐军出西门突围。
张文远大喜,李渊这个老东西,终于肯动了。
于是张文远立刻令三军出战,并按照计划,和刘云芳分从南北两侧,出击渡河的唐军。
两支部队,数万人马,皆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直奔唐军而去。
隋军大营和同州城离着有段距离,因此当隋军赶到战场之后,便发现已经有唐军开始渡河了。
张文远立刻布置军队,向唐军发起攻击。
右屯卫一侧,以杨义琰率骑兵为先锋,张文远统兵于后。虎威卫一侧,以王君廓率骑兵为先锋,刘云芳统兵于后。
当然张文远也没有忽视同州城。
两军分别以辛文礼和高元臻二人率部,试探性地向同州城发起攻击。
若是城中唐军尽撤,则趁势破城,堵上唐军最后的退路。若是唐军在城中有主力部队,也能防范城中唐军,趁乱向隋军发起突袭。
张文远率军到达战场,便见唐军已经朝南列阵,阵前尽是拒马、大车,以为阻碍。大阵前方布长矛兵,后方布弓弩兵,大阵两侧,还有骑兵压阵。而在此阵之后,背面还有一阵朝北列阵,与此阵互为掎角之势。
不得不说,阵是好阵,兵就难说了。
而在两阵之间,便是一条空道,这道从同州城的西门直到洛水河岸。
而在洛水河岸边,唐军已经搭建了临时的阵地,依次进行渡河。不过洛水宽处约千步,唐军没什么大船,渡河并不容易。
张文远明白,唐军准备以车阵和强弓劲弩阻击,就是在拖延时间,李渊这时准备能渡河多少,就渡河多少了。
所以为今之计,必须要速战速决。
战鼓擂擂,旗帜飘飘,
杨义琰紧握长槊,向着对面的唐军,发起了攻击。
隋军骑兵的箭头部队,尽是突击骑兵。这些骑兵,每人身着铁甲、持长矛,身下的战马也皆是披上皮甲或者是布面甲,以抵御箭矢。
马的装备,比人都好,可见隋军骑兵之精锐。
这些人放开脚步,向前出击,如蛟龙出海,黑虎出山一般,威如雷霆,简直是势不可挡。
对面的唐军,都是些新军,虽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但并未有什么作战经验,更没有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于是面对大地的颤抖,战马的嘶鸣,众人无不战战兢兢。
唐军虽然手持弓箭,但好多人面对隋军,心中胆怯,还不等隋军进入射程,便已经将箭射出。
人都是从众的,所以前排的弓箭手,纷纷跟着一同将弓箭射出。一众弓箭,稀稀拉拉,如隔靴搔痒一般。
而隋军根本未到射程,这一轮弓箭,完全没造成什么伤亡。
唐军阵中的老兵,已经开始破口大骂。
虽然是新兵之军,但军中将领,包括中下级军官,都是老兵中抽调的。若非如此,这群新兵见到这种阵势,直接就逃了。
老兵破口大骂,可新兵太多,根本没什么用,反而引得乱糟糟的。
转眼的功夫,隋军已经杀到阵前。
正常情况下,敌军骑兵离着七八十步开始射击,这个距离,等敌军骑兵靠近,老兵一般可以射二到三箭。
可这群新兵,刚才射第一箭时就乱糟糟的,哪有功夫射第二箭啊。
隋军骑兵冲到阵前,便有拒马、大车相阻。实际上这些大车、拒马的阻击能力,比那群乌七八糟的新兵都要强。
李渊也知道这一点,给隋军准备了无数的大车和拒马。
隋军骑兵高速驰奔,为了冲锋,连这些大车和拒马也无法避让,径直便冲了上去。
很快战马和大车冲撞到一起。
巨大的冲击力,几乎使得双方飞了出去。这战马胸前骨头,尽被撞碎,轰然倒地,而面前的大车,也被冲击的散开架来。
隋军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向前,毫不停歇和迟疑,很快,李渊布下的车阵便被隋军骑兵撕开一个口子。
大批的士兵沿着撕开的口子往里强突,场面蔚为壮观。
杨义琰素来喜欢身先士卒,他作为军队的箭头人物,带着骑兵大部队,冲入唐军阵中,便向前推进。
原本松散的阵型,也开始变得紧密起来。
众人长矛横平,开始趟阵。
虽然打了无数场仗,但杨义琰并没有小觑唐军。唐军很明白大阵被击破的后果,绝对会拼死以战的。
隋军冲得很快,杨义琰甚至可以看对对面唐军脸上惊恐的目光。
“轰”
隋军狠狠地撞到了唐军的步兵大阵之上。
可出乎杨义琰的意料。对面的唐军,抵抗意识并没有那么强。他打仗这么多年,对方是不是真心抵抗,他一眼就看得出来。
这群唐兵,有惊恐,有畏惧,有避战之心,就是没有抵抗的勇气。
很快,第一队的隋军骑兵,将面前的唐军踏翻。
他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刀枪,而是此起彼伏的惊呼。
隋军骑兵继续前进,就如同撕开一丈布那般简单,唐军的阵型,一层一层被撕裂。
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突入唐军阵中,将其搅得七零八碎。
连阵中的杨义琰都大吃一惊,对面的唐军,到底还是不是他熟悉的唐军。若所有的唐军都是这个样子,李渊是疯了才会想着争天下。
杨义琰不知道这些都是李渊留下的新兵,不过是用来充数的而已。
当然杨义琰也不会管这些,尽快突破唐军的阻拦,突杀到河边,阻止唐军渡河,才是最重要的。
隋军一路碾压,唐军新兵眼看就是摇摇欲坠。
后面的一些老弱病残,已经开始四面逃散了。
李渊在河边阵地上看得一阵炫目。他没想到这群新兵这么不顶用,这么下去,主力渡不完河,隋军就要杀到河边了。
谁来救我!
就在这时,一直在同州城上观看形势的王纩也发现战场上局势的危急,虽说他的任务是守卫同州城,牵制隋军,可王纩也不是个死脑筋的人,为了给李渊争取时间,他也不得不主动向隋军发起攻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