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城下。
允忠和境部臣二人在联军中的日子不好过。
弱国无外交,难道寄人篱下的军队,就能腰杆子硬吗?百济人、倭人和新罗人是联盟,但那是建立在新罗人要利用他们、且三方实力相差不大的基础上,现在百济人大败,实力大减,新罗人指不定想着趁乱攻打百济,哪还看得起对方。
而且百济、新罗世仇,相互打了一百多年,彼此的仇恨尸山血海,能写满十卷书,根本不是一次小小的同盟能化解的。
于是三方将军队拉到朝鲜城下,十六万大军兵围朝鲜。可仗没打,内部的龌龊便已经早生了。
朝鲜城是个坚城,又紧依浿水,易守难攻。且隋军已经经营了一年多,又有水师部队配合,虽然兵力较之对方少了许多,但联军想攻下朝鲜城,非得崩下几颗牙来。
金龙春知晓隋军的强大,因此虽手握十万大军,却是不想和隋军在城墙上死磕。但若是攻城,想发挥兵力优势,也只得蚁附攻城,消耗隋军。
此事最合适的是高句丽人复国组织,但除了报德军以外,仅有的几支力量不过是乌合之众,且人少,根本无法发挥蚁附的效果。
报德军之前在铁原一战损失惨重,看着人数不少,都是乌合之众,因此金龙春便打上了百济人的主意。百济人加倭人有四五万人之多,且多是精锐,一旦让他们与隋军进行消耗,对于新罗是个双赢的结果。
对此允忠虽然看出金龙春的用意,但不好拒绝。毕竟现在是新罗人给他们提供粮食补给,若是惹恼了对方,一个小小的断粮,他们就经受不住。而且允忠还考虑,此时百济兵力尽丧,国内空虚,若是给了新罗对百济动手的借口,百济必败。
为此蚁附就蚁附吧。
但蚁附是用人命来换的,自攻城以来,百济军、倭军伤亡惨重。整个营中,哀鸿一片。新罗人把脏活、累活都交给他们,却尽干捡便宜的事情。每每攻城失利,新罗人却还把责任推到百济军身上,引得百济军、倭军牢骚满腹,心中愤愤。
而下层的官兵因为历史原因,更是斗争不断,光是大规模地冲突就发生了数十起,至于小冲突就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这两日因为一名百济士兵在冲突中伤了一名新罗士兵,新罗人态度恶劣的索要伤人的百济人,允忠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憋屈地将人交给新罗人处置。
此事引得百济军哗然,三军将士颇为愤怒,而允忠心中的郁气和愤然就别提有多高。
若不是为了这几万人马,为了大局,他早就跟新罗人翻脸了。
到了晚上,允忠连晚饭都没吃。部下将领的愤然,底层士兵的不满与不解,让他有些心力交瘁。
今日又是硬着头皮攻城,百济军光伤亡就五百多人,照这样的消耗速度,用不了两个月,他们和倭军就得全军覆没。
到了半夜,允忠还没有睡,他一直思索如何改变现状的境遇,但却始终无计可施。
到了快四更天,部将沙乞突然来到他的帐中,还给他带来一个人。
允忠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王心腹、百济佐平王孝临。
王孝临长袖善舞,与允忠关系也不错。
允忠又惊又喜,忙拉着王孝临询问国中之事。他知道他在松岳城的兵败必然会带来连锁反应,甚至影响百济政局,只是远隔山海,他始终得不到百济的消息。
王孝临面上一暗,叹了一口气说道:“允忠将军,隋人在白村江口击败了我军水师,兵临泗沘城下。隋军实力强悍,为了使泗沘城免遭屠城之祸,大王下令开城向隋人投降了。”
允忠大惊,“扑腾”一声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大王,臣有罪啊!我是百济的罪人啊!”
王孝临赶紧将允忠扶起来说道:“将军莫要担心,我百济虽被新罗人蒙蔽,进犯大隋的,但隋人却看得很清楚,并未因此而处置我王。不仅保留了百济的社稷,还未占我一寸土地。”
允忠一愣。
王孝临赶紧又说道:“大隋留了百济社稷,往后百济就是大隋的属国了。”眼看允忠有些发愣,他赶忙又说道:“允忠将军,大隋是天朝上国,百倍强于我,给大隋做属国,不丢人。”
过了一会,允忠才回过神来。
虽然王孝临没有直说,但允忠也清楚百济为此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只是这个结果,总算不是太坏。只要国家犹在,不管损失了多少钱物,总还有希望和未来。试问当初的高句丽,较之百济不是更强,今日覆亡不过一年多,国中实力星流云散,今日也只能做新罗人的狗了。
允忠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平静下来问道:“佐平此来,可是大王有什么圣谕?是让我等撤兵?”
王孝临便说道:“百济成了大隋属国,自然没有再对宗主国用兵的道理。而且今大隋要惩罚新罗这个卑鄙无耻的国家,我百济也当奉宗主国命令,与其交战。
我们与隋人约定,此次对新罗作战,百济军队完全听从大隋的命令。隋军主力正在向新罗人合围,也请允忠将军做好反水的准备。”
允忠眼睛一亮,接着便是脸上狠厉之色闪过。
“我早就想弄死这群新罗贼。”
从新罗人的盟友到敌人身份的转换,短短时间,允忠却没有丝毫的不满。实际上他的内心之中,也是仇视新罗人的。
王孝临又低声说道:“允忠将军切记,我王在我临行前密谕。隋人未必有覆灭新罗的意思,但此战我国实力大损,往后若是起了冲突,恐不能敌新罗。所以将军在之后的战斗中,要尽可能多翦灭新罗人的实力,即使灭不了新罗,也得将他们打残了。”
允忠立刻明白了王孝临的意思。往后大隋是不敢再动手了,可新罗就成了百济唯一的扩张方向。
王孝临抓住允忠的手说道:“往后百济在大隋面前有多少话语权,就全在将军这一仗了。”
“允忠必不辱使命!”
允忠和境部臣二人在联军中的日子不好过。
弱国无外交,难道寄人篱下的军队,就能腰杆子硬吗?百济人、倭人和新罗人是联盟,但那是建立在新罗人要利用他们、且三方实力相差不大的基础上,现在百济人大败,实力大减,新罗人指不定想着趁乱攻打百济,哪还看得起对方。
而且百济、新罗世仇,相互打了一百多年,彼此的仇恨尸山血海,能写满十卷书,根本不是一次小小的同盟能化解的。
于是三方将军队拉到朝鲜城下,十六万大军兵围朝鲜。可仗没打,内部的龌龊便已经早生了。
朝鲜城是个坚城,又紧依浿水,易守难攻。且隋军已经经营了一年多,又有水师部队配合,虽然兵力较之对方少了许多,但联军想攻下朝鲜城,非得崩下几颗牙来。
金龙春知晓隋军的强大,因此虽手握十万大军,却是不想和隋军在城墙上死磕。但若是攻城,想发挥兵力优势,也只得蚁附攻城,消耗隋军。
此事最合适的是高句丽人复国组织,但除了报德军以外,仅有的几支力量不过是乌合之众,且人少,根本无法发挥蚁附的效果。
报德军之前在铁原一战损失惨重,看着人数不少,都是乌合之众,因此金龙春便打上了百济人的主意。百济人加倭人有四五万人之多,且多是精锐,一旦让他们与隋军进行消耗,对于新罗是个双赢的结果。
对此允忠虽然看出金龙春的用意,但不好拒绝。毕竟现在是新罗人给他们提供粮食补给,若是惹恼了对方,一个小小的断粮,他们就经受不住。而且允忠还考虑,此时百济兵力尽丧,国内空虚,若是给了新罗对百济动手的借口,百济必败。
为此蚁附就蚁附吧。
但蚁附是用人命来换的,自攻城以来,百济军、倭军伤亡惨重。整个营中,哀鸿一片。新罗人把脏活、累活都交给他们,却尽干捡便宜的事情。每每攻城失利,新罗人却还把责任推到百济军身上,引得百济军、倭军牢骚满腹,心中愤愤。
而下层的官兵因为历史原因,更是斗争不断,光是大规模地冲突就发生了数十起,至于小冲突就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这两日因为一名百济士兵在冲突中伤了一名新罗士兵,新罗人态度恶劣的索要伤人的百济人,允忠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憋屈地将人交给新罗人处置。
此事引得百济军哗然,三军将士颇为愤怒,而允忠心中的郁气和愤然就别提有多高。
若不是为了这几万人马,为了大局,他早就跟新罗人翻脸了。
到了晚上,允忠连晚饭都没吃。部下将领的愤然,底层士兵的不满与不解,让他有些心力交瘁。
今日又是硬着头皮攻城,百济军光伤亡就五百多人,照这样的消耗速度,用不了两个月,他们和倭军就得全军覆没。
到了半夜,允忠还没有睡,他一直思索如何改变现状的境遇,但却始终无计可施。
到了快四更天,部将沙乞突然来到他的帐中,还给他带来一个人。
允忠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王心腹、百济佐平王孝临。
王孝临长袖善舞,与允忠关系也不错。
允忠又惊又喜,忙拉着王孝临询问国中之事。他知道他在松岳城的兵败必然会带来连锁反应,甚至影响百济政局,只是远隔山海,他始终得不到百济的消息。
王孝临面上一暗,叹了一口气说道:“允忠将军,隋人在白村江口击败了我军水师,兵临泗沘城下。隋军实力强悍,为了使泗沘城免遭屠城之祸,大王下令开城向隋人投降了。”
允忠大惊,“扑腾”一声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大王,臣有罪啊!我是百济的罪人啊!”
王孝临赶紧将允忠扶起来说道:“将军莫要担心,我百济虽被新罗人蒙蔽,进犯大隋的,但隋人却看得很清楚,并未因此而处置我王。不仅保留了百济的社稷,还未占我一寸土地。”
允忠一愣。
王孝临赶紧又说道:“大隋留了百济社稷,往后百济就是大隋的属国了。”眼看允忠有些发愣,他赶忙又说道:“允忠将军,大隋是天朝上国,百倍强于我,给大隋做属国,不丢人。”
过了一会,允忠才回过神来。
虽然王孝临没有直说,但允忠也清楚百济为此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只是这个结果,总算不是太坏。只要国家犹在,不管损失了多少钱物,总还有希望和未来。试问当初的高句丽,较之百济不是更强,今日覆亡不过一年多,国中实力星流云散,今日也只能做新罗人的狗了。
允忠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平静下来问道:“佐平此来,可是大王有什么圣谕?是让我等撤兵?”
王孝临便说道:“百济成了大隋属国,自然没有再对宗主国用兵的道理。而且今大隋要惩罚新罗这个卑鄙无耻的国家,我百济也当奉宗主国命令,与其交战。
我们与隋人约定,此次对新罗作战,百济军队完全听从大隋的命令。隋军主力正在向新罗人合围,也请允忠将军做好反水的准备。”
允忠眼睛一亮,接着便是脸上狠厉之色闪过。
“我早就想弄死这群新罗贼。”
从新罗人的盟友到敌人身份的转换,短短时间,允忠却没有丝毫的不满。实际上他的内心之中,也是仇视新罗人的。
王孝临又低声说道:“允忠将军切记,我王在我临行前密谕。隋人未必有覆灭新罗的意思,但此战我国实力大损,往后若是起了冲突,恐不能敌新罗。所以将军在之后的战斗中,要尽可能多翦灭新罗人的实力,即使灭不了新罗,也得将他们打残了。”
允忠立刻明白了王孝临的意思。往后大隋是不敢再动手了,可新罗就成了百济唯一的扩张方向。
王孝临抓住允忠的手说道:“往后百济在大隋面前有多少话语权,就全在将军这一仗了。”
“允忠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