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日,杨广遣宰相裴矩赍手诏前来并州慰劳黄明远。
以宰相劳军,既是天子对平叛大军的认可,也是天子对并州事务的重视。早在黄明远擒获汉王杨谅之时,便去信长安,请求天子派遣重臣来处理并州诸事。本来黄明远除了大军主帅的身份,还是一国宰相,于情于理由他全权处置汉王留下的诸事都是最应该的。只是黄明远以为自己平叛大胜,本就满朝瞩目,若是再对并州之事大包大揽,反而让众人妒忌,甚至引得天子顾虑。
天子的信任很重要,但维持天子的信任更重要。永远不要怕以最坏的心思去忖度君主,因为只要你能想到的坏想法,一定都会出现在君主的心中。
果然黄明远的做法令杨广大喜,杨广乃在朝堂上赞扬黄明远不贪慕权利,只图为君分忧的忠心。直言黄明远“入居台铉,出统戎旃,爰自先朝,累匡多难,靖群氛于海表,凝庶绩于天阶。敏事而寡言,居敬而行简,人难其易,尔易其难。”
杨广也大度的表示对黄明远的信任,令其全权处置汉王叛乱后续诸事。
黄明远感激涕零,但是更行事更谨慎了。除了每每在人前言天子之恩遇,大表忠心外,其余诸事都不辞辛苦的向天子请奏,同时也将不少事务交予萧琮处置。
萧琮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身份特殊,能担一些虚名,但绝对不要染指重权,因此跟黄明远让来让去,倒是大河以北诸事,全落在了司马卫尉少卿权并州刺史樊子盖的身上。
樊子盖和黄明远的弟弟黄明襄一起,成为整个大河以北事务的实际决策者。
不过樊子盖的身份、资历终究不足,而且之前那一通大杀四方也弄得毁誉参半,且其常年在岭南任职对河北等地事务并不熟悉。这次裴矩前来并州,黄明远准备全权交给老丈人了。
天子以裴矩劳军也是有深意的,给了黄明远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历史上因为杨素是主帅,负责劳军的正是内史令杨约。
黄明远带着众文武在城门处恭迎裴矩入城,又设香案,在城门处跪迎天子的旨意,做足了姿态。就连陈远、封德彝等人都没想到黄明远做到这种程度。
这个时代并不流行下跪,很多时候大臣接旨、与天子说话等事都不需要下跪。尤其是身份到了黄明远这种级别,讲究的将相不辱。所以黄明远跪迎天子旨意,真是惊掉了众人下巴。
不过好处也很明显,众人皆赞叹黄明远对天子之忠。
至于裴矩,刚开始满是错愕,后来便是满含笑意,心中赞赏。黄明远跪迎天子使臣,虽然看起来很出格,甚至是很丢脸,落了宰相的脸面,甚至要为人诟病。但因为天使是裴矩,一切便说得通了。相对杨广和裴矩,黄明远本就是后辈,又是裴矩的女婿,这跪拜之礼还真说得通,更没给朝臣留下把柄。
至于天子那里,恐怕对于黄明远的做法,会更满意。
裴矩赞赏的点点头,这个女婿虽然屡立大功,不过二十余岁就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但直到现在,并无骄纵,反而越发小心谨慎,真不想他这个年纪的人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黄明远越谨慎,说明他的危险越小,也便不会昙花一现。
裴矩为全了黄明远的跪迎面子,使整件事更加合理,因此便直接在城门处宣读圣旨。此次劳军因为仗还没有完全打完,各部仍在征战,因为并没有官爵的封赏,而是多以物质赏赐为主。至于黄明远,更不在乎这些东西,因此杨广在圣旨中通篇赞扬了黄明远的忠诚与能力。
“道备文武,衷怀忠亮,表宏才而应运,申茂绩而经邦,……往属凶丑乱常,云雷经始,咸能外持戎律,内翊皇图,披荆棘而有功,历险艰而无易。或分麾东讨,扫昏祲於河北;或仗节北临,备长城於万里。”
黄明远跪在地上,听到圣旨,感动得热泪盈眶,涕流满面,一直说着“天恩浩荡,黄明远敢不以死报乎!”
众人扶起黄明远,看着黄明远略显狼狈的样子,却没人敢嘲笑他。自东汉以后,人心不古,忠臣难觅,但并不代表众人不敬佩忠臣。黄明远虽为天子之爪牙,地位显重,但惟忠惟义,也算彪炳史册。
杨广在圣旨中还封黄明远的长子黄维扬为上大将军勋位,加检校海州刺史;次子黄维扬为山阳郡开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加检校左勋卫骠骑将军;刚出生的三子黄维周,还不满月,也被天子封为滋阳县开国伯,仪同三司,加检校千牛备身。
也是巧了,裴矩来的前一日,裴淑宁产下一子,此时杨广听说之后,便给这个新生儿取名为维周,取自《诗经·崧高》之中的“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意思是“高峻的四岳之上降下神灵,由此诞生甫侯申伯二贤良。甫侯和申伯这两位贤良臣,不愧为我大周王朝之栋梁”。算是直言希望黄维周也能成为甫侯申伯这种国之栋梁。
算起来黄明远也是悲催,三个儿子出生之时,他皆不在身边。而三个儿子的名字,除了老大维扬,老二维烈、老三维周都不是他取得,还没法找人说理去。
他是真想亲自给儿子取名。
不过众人可不知道黄明远的无奈,他们只见到天子对黄明远的重视与亲近。往日天子也只是为自己的诸孙起名,现在连着为黄明远的两个儿子起名,算是把此二人当做天子的孙辈对待。
黄明远又再次代儿子感激天子的恩重。
黄明远知道,三个儿子如此重封,想来回朝之后,自己也不会有其它重赏。
黄明远再是能力出众,功劳巨大,但年龄在这摆着呢,现在再升官除了三省主官,只剩下三公三师了,因此杨广也不想使黄明远封无可封,因此只得加封其子。而黄维扬三子都是垂髫、襁褓的年龄,但其官职爵位的高度却是无数努力奋斗一生的人都无法企及的,如此又会让多少人由衷的羡慕啊。
以宰相劳军,既是天子对平叛大军的认可,也是天子对并州事务的重视。早在黄明远擒获汉王杨谅之时,便去信长安,请求天子派遣重臣来处理并州诸事。本来黄明远除了大军主帅的身份,还是一国宰相,于情于理由他全权处置汉王留下的诸事都是最应该的。只是黄明远以为自己平叛大胜,本就满朝瞩目,若是再对并州之事大包大揽,反而让众人妒忌,甚至引得天子顾虑。
天子的信任很重要,但维持天子的信任更重要。永远不要怕以最坏的心思去忖度君主,因为只要你能想到的坏想法,一定都会出现在君主的心中。
果然黄明远的做法令杨广大喜,杨广乃在朝堂上赞扬黄明远不贪慕权利,只图为君分忧的忠心。直言黄明远“入居台铉,出统戎旃,爰自先朝,累匡多难,靖群氛于海表,凝庶绩于天阶。敏事而寡言,居敬而行简,人难其易,尔易其难。”
杨广也大度的表示对黄明远的信任,令其全权处置汉王叛乱后续诸事。
黄明远感激涕零,但是更行事更谨慎了。除了每每在人前言天子之恩遇,大表忠心外,其余诸事都不辞辛苦的向天子请奏,同时也将不少事务交予萧琮处置。
萧琮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身份特殊,能担一些虚名,但绝对不要染指重权,因此跟黄明远让来让去,倒是大河以北诸事,全落在了司马卫尉少卿权并州刺史樊子盖的身上。
樊子盖和黄明远的弟弟黄明襄一起,成为整个大河以北事务的实际决策者。
不过樊子盖的身份、资历终究不足,而且之前那一通大杀四方也弄得毁誉参半,且其常年在岭南任职对河北等地事务并不熟悉。这次裴矩前来并州,黄明远准备全权交给老丈人了。
天子以裴矩劳军也是有深意的,给了黄明远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历史上因为杨素是主帅,负责劳军的正是内史令杨约。
黄明远带着众文武在城门处恭迎裴矩入城,又设香案,在城门处跪迎天子的旨意,做足了姿态。就连陈远、封德彝等人都没想到黄明远做到这种程度。
这个时代并不流行下跪,很多时候大臣接旨、与天子说话等事都不需要下跪。尤其是身份到了黄明远这种级别,讲究的将相不辱。所以黄明远跪迎天子旨意,真是惊掉了众人下巴。
不过好处也很明显,众人皆赞叹黄明远对天子之忠。
至于裴矩,刚开始满是错愕,后来便是满含笑意,心中赞赏。黄明远跪迎天子使臣,虽然看起来很出格,甚至是很丢脸,落了宰相的脸面,甚至要为人诟病。但因为天使是裴矩,一切便说得通了。相对杨广和裴矩,黄明远本就是后辈,又是裴矩的女婿,这跪拜之礼还真说得通,更没给朝臣留下把柄。
至于天子那里,恐怕对于黄明远的做法,会更满意。
裴矩赞赏的点点头,这个女婿虽然屡立大功,不过二十余岁就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但直到现在,并无骄纵,反而越发小心谨慎,真不想他这个年纪的人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黄明远越谨慎,说明他的危险越小,也便不会昙花一现。
裴矩为全了黄明远的跪迎面子,使整件事更加合理,因此便直接在城门处宣读圣旨。此次劳军因为仗还没有完全打完,各部仍在征战,因为并没有官爵的封赏,而是多以物质赏赐为主。至于黄明远,更不在乎这些东西,因此杨广在圣旨中通篇赞扬了黄明远的忠诚与能力。
“道备文武,衷怀忠亮,表宏才而应运,申茂绩而经邦,……往属凶丑乱常,云雷经始,咸能外持戎律,内翊皇图,披荆棘而有功,历险艰而无易。或分麾东讨,扫昏祲於河北;或仗节北临,备长城於万里。”
黄明远跪在地上,听到圣旨,感动得热泪盈眶,涕流满面,一直说着“天恩浩荡,黄明远敢不以死报乎!”
众人扶起黄明远,看着黄明远略显狼狈的样子,却没人敢嘲笑他。自东汉以后,人心不古,忠臣难觅,但并不代表众人不敬佩忠臣。黄明远虽为天子之爪牙,地位显重,但惟忠惟义,也算彪炳史册。
杨广在圣旨中还封黄明远的长子黄维扬为上大将军勋位,加检校海州刺史;次子黄维扬为山阳郡开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加检校左勋卫骠骑将军;刚出生的三子黄维周,还不满月,也被天子封为滋阳县开国伯,仪同三司,加检校千牛备身。
也是巧了,裴矩来的前一日,裴淑宁产下一子,此时杨广听说之后,便给这个新生儿取名为维周,取自《诗经·崧高》之中的“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意思是“高峻的四岳之上降下神灵,由此诞生甫侯申伯二贤良。甫侯和申伯这两位贤良臣,不愧为我大周王朝之栋梁”。算是直言希望黄维周也能成为甫侯申伯这种国之栋梁。
算起来黄明远也是悲催,三个儿子出生之时,他皆不在身边。而三个儿子的名字,除了老大维扬,老二维烈、老三维周都不是他取得,还没法找人说理去。
他是真想亲自给儿子取名。
不过众人可不知道黄明远的无奈,他们只见到天子对黄明远的重视与亲近。往日天子也只是为自己的诸孙起名,现在连着为黄明远的两个儿子起名,算是把此二人当做天子的孙辈对待。
黄明远又再次代儿子感激天子的恩重。
黄明远知道,三个儿子如此重封,想来回朝之后,自己也不会有其它重赏。
黄明远再是能力出众,功劳巨大,但年龄在这摆着呢,现在再升官除了三省主官,只剩下三公三师了,因此杨广也不想使黄明远封无可封,因此只得加封其子。而黄维扬三子都是垂髫、襁褓的年龄,但其官职爵位的高度却是无数努力奋斗一生的人都无法企及的,如此又会让多少人由衷的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