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有些冷,看着黄明襄有些殷切的眼神,杨昭有些坚定地说道:“那六郎,孤若是选择战,又该怎么做?”

    黄明襄说道:“若王爷敢赌上一把,那便要下猛药。首先,王爷要上书圣人,请战救父,奏章要一道接一道的上。”

    杨昭一愣,说道:“这不是胡闹吗?大父怎么会允孤领兵呢?”

    “正是因为圣人不会同意,所以我才让王爷请战。王爷请战,不是让王爷真的去领军,而是要让天下人看到王爷反击胡虏的决心,让圣人、晋王乃至满朝文武看到王爷的孝心,就足够了。”

    杨昭没想到还能这么做,他想说这不是欺骗吗?但想想,还是没有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接着,对外,王爷要表现的很淡定,越淡定越好,不要刻意拉拢什么人,跟平日态度无二,最好让众人以为王爷跟不知道此事一样。但对内,王爷一定要强力镇压住整个晋王府,胆敢有异心的,一定要下狠手镇压,忽使王府有任何疏漏出现。”

    杨昭点点头。这条虽然很难,但他明白黄明襄的用意。妹妹就做得很好。自己都没有信心了,如何让别人对你有信心。没人愿意支持一个软弱之君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王爷不要怕得罪人,但一定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声音,哪怕对上太子也不用担心。若是圣人有意更换太子,一定会支持王爷的。剩下的事王爷根本不用去做,圣人会为王爷安排好一切的。”

    杨昭点点头。

    “还有,王爷最近要多去看看圣人和圣后。先前太子之事,秦王之事和现在晋王之事都让二圣心中烦忧,作为二圣最宠爱的嫡长孙(杨勇无嫡长子),王爷在此时刻,自当当仁不让的陪在二圣身边。”

    “明襄有心了,孤记住了。”

    这时,尧君素在门口求见,报杨昭,王妃请示是不是要准备晚上的膳食。杨昭突然被打断,很是生气,对着尧君素说道:“让她赶紧离开。”

    尧君素离开后,黄明襄看着杨昭,问道:“王爷很不喜欢王妃。”

    杨昭的脸上有些不自然,说道:“崔氏是前秦废妃的侄女,那个毒妇,竟敢毒杀亲夫,崔家真是好家教。”

    黄明襄正色劝道:“王爷,现在离王爷最近的兵马中,除了家兄所部,就是武乡郡公(崔弘度的爵位)所部。现在武乡郡公很重要,王爷切不可因秦王事迁怒于王妃。当此之时,切勿因小失大。”

    ·····························································································································································

    这时候,杨坚和独孤皇后也在谈着杨昭。

    杨坚从军多年,知道刀剑无眼的道理,也不敢说杨广一定会回来。而且杨广若是丢了大军,作为制衡太子的棋子的作用也便废了,回来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日子,昭儿将晋王府打理的妥妥当当,又稳住了人心,使晋王府没有生乱。昭儿虽然年幼,但也素来老成,若是一旦阿摩真有个好歹,昭儿也能担得起更重的担子。”

    当年杨勇的长子杨俨刚出生时,杨坚和独孤皇后一起抱来抚养他,杨勇却心中另有想法,连连派人索要。

    后来杨昭出生,杨广主动将儿子交给杨坚夫妻抚养。

    杨昭是被杨坚和独孤皇后养大的,二人又素来不喜杨勇与妾侍云昭训野合而生的长宁王杨俨,所以把对孙子辈的宠爱都放到了杨昭身上。从河南王这个天下第一郡王封号就可以看得出。

    杨昭三岁时,在玄武门的石狮子旁玩耍,杨坚与独孤皇后到了那里。当时杨坚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独孤皇后肩上。杨昭看见了,便回避在一边。杨坚因此感叹杨昭天生来就有长者的心性,是谁教他这样做的?对杨昭感到很奇异。

    后来,杨坚曾对杨昭说要为他娶妻,杨昭应声哭泣。杨坚问其缘故,杨昭回答说:“五叔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数年也不得相见。我怕结婚后也要离开您,因此哭泣。”杨坚感叹他有至性,特别钟爱他。

    独孤皇后想想生死未卜的儿子,又想想小小年纪便要重任在肩的孙子,悲从中来,轻轻抽泣。

    杨坚将独孤皇后搂进怀里,独孤皇后靠在丈夫的胸口,说道:“那罗延,趁着我们俩还有时间,总得未雨绸缪,培养培养昭儿啊。若是阿摩真的回不来,至少还有昭儿能够担起这副担子。”

    说着,独孤皇后的泪忍不住又落下来。她再是好强,也是一位母亲。一子刚去世,一子又身处险境,这时她的内心仿佛俱碎一样。

    杨坚没有说话,思索着妻子的建议。

    这几日,他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长子杨勇已经彻底的伤透了他的心;三儿杨俊早丧;四儿杨秀奢靡骄纵,妄行不法;五儿杨谅肆意恣睢,好勇无谋。本来以为还有次子杨广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但若是次子也去了,这万里山河,自己真的不知道该交给谁了。

    想想那个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子,杨坚的心里总算充满一些慰藉。或许自己的妻子说得对,孙儿杨昭仁孝贤明,或许可以继承这个庞大的帝国。

    长安的风雨来到很快,而且每次都是那么急骤。站在风眼的人望着外边的人羡慕,而外边的人却拼了命地向进入风眼。

    次日,河南王杨昭上书圣人,请求率兵救援晋王杨广。虽然杨坚没有同意,但也在朝堂上夸赞了杨昭的孝心和勇气。

    长安城内外,一时俱传河南王仁孝贤明,有古之仁君之风。

    第二日,监察御史张孝穆上书弹劾太子杨勇私通朝臣,阴窥圣人,意图不轨,在朝堂上惊起一番渲染大波。杨坚命大理寺卿赵绰严查,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任命为淅州刺史,调出长安。

    同日,河南王杨昭被任命为岐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杨昭封地岐州,就在京兆的一侧。

    自此,原本并不在众人眼中的杨昭迅速显赫起来。原来晋王麾下已经灰心丧气的旧部,也纷纷对杨昭纳拜。杨昭收拾好人心,开始走出了自己通向君主之位的第一步。

章节目录

天下安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鸣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二章 杨昭崛起-提灯安康鱼 百度百科,天下安康,笔趣阁并收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