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中原诸国并立,保得十年安稳如是。然而一夜忽起东风,竟引得夏主不能安寝。偶得心中见疑,便自信步来到后花园中。谁想偶见一熟悉的女子,倒是让吕戌一时间想不起来她到底是自己的哪位故人。
正自疑惑,篝火前的一道灵牌却让此时的吕戌变了颜色。
此时眼看吕戌见到了灵牌上的文字有所顿悟的样子,一直沉默的女子也这才终于开了口。
“大王可还记得灵牌之上的此人吗?”
“记得,如何便不记得的。”
妇人一语询问,吕戌便也跪倒在了地上。看着面前篝火前的灵牌,终究还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来。
事情的始末,还要从二十多年之前说起。
那时吕戌年少,家境自是贫寒。从军之前,便与自幼青梅竹马的同乡覃氏女子相爱至深。后吕戌为奔前途而选择从军,便将发妻独自留在家乡。期间从军虽然数年艰苦,却终难掩才华锋芒自有大成。因为平乱有功,吕戌故而便受夏朝重用。以此加官封爵,位列人臣。
吕戌由此得道,却不忘家中发妻。旧时贫寒,食不果腹。如今成就,便欲接妻子覃氏共入朝**享富贵。谁想回归故里之时,家中破屋早已荒废多年。房中妻子不见,便只留下了一具白骨而已。
听乡里人说,就在吕戌从军而去的第二年,乡里便遭大难闹起了饥荒来。很多的人全都饿死了,而吕戌的妻子覃氏便也在其中。
吕戌从军数年,未曾归家。对于家中之事,素无所知。
如今但见妻子早已身死,心中悲愤交加、悔恨不及。以此厚葬妻子之余,更是立誓终身不娶。便既到了后来接纳幽毖禅让继位为王,仍旧不设后宫。每日勤于朝政,丝毫不近女色。群臣见了,虽然多番谏阻,吕戌只是执意不从。
众人商榷,便于朝会再见吕戌,言道:“大王已为夏主,便是国政操劳,亦不可不顾家室。若是如此,试问大王百年之后谁可承继大统
?”
吕戌决绝道:“我虽授命先主,致死便为夏国之臣。只因先王子嗣年幼,故而才让孤王承继大统。孤王当不负先王所托,勤于政理。日后若有百年,先王子嗣后代必已长大。以此既当归还王业,夫复何疑?若留己之子嗣,只恐便有先王诸子争权之患。此取祸之道,孤誓不从。”
以此传令,更加厚待幽毖子嗣,使王命告于国中群臣。群臣由此会意,只道吕戌心念旧主之恩。却不知在他个人的身世背后,竟还有这样的一段难以挥手的心酸往事。
往事如烟,如今已过二十多年。
如今吕戌既见灵位,便识得女子容貌的熟悉。此女子年轻貌美,和昔日自己的结发妻子覃氏近乎完全一致。
吕戌从军之时,便已与覃氏成婚。覃氏尸骨虽然在当时找到,但听同乡人说覃氏临死之前还有一个女儿尚在襁褓之中,只是具体不知所踪。吕戌因此多年寻访,皆未得任何的音讯。今见女子便如发妻容貌无二,又见她的年龄以此推测,故而只道是自己多年未曾找到的女儿,心中自是感慨万分的。
简单和女子一并拜祭了亡妻,吕戌便带着女子一同进入后|庭宫苑之内。
后|庭宫苑之中,吕戌与女子相对而坐。看着女子和发妻容貌何其相似,吕戌的心头自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你的长相,真的和你的娘亲太像了。自从孤王从军得道,便归乡里寻找你的母亲。然而我去的晚了,只见到了你母亲的骸骨。听乡里人说,她在临去时之前还诞下了你的。只是孤王多年寻访都没有你的消息,却不知你今如何便到了后宫来了的?”
闻听吕戌所问,女子不禁一声苦笑。
吕戌但见女子样子,自是有些不解。
“怎的,你莫非不相信孤王的话吗?”
女子一声叹息,言道:“非是贱妾不肯相信大王,只恐大王不肯相信贱妾所言罢了。”
吕戌闻言一怔,便问道:“这是何出此言?
女子苦笑道:“不瞒大王,贱妾并非大王女儿。”
吕戌闻言一惊,呼道:“不是孤王的女儿,这天底下哪里还有与我妻子这般容貌相似的?而且看你的年纪推测,便与我那素未谋面的女儿无恙。孤王归于乡里的时候也曾打听过,那便是孤王的发妻未曾与人改嫁。你不是孤王的孩子,却是何人的?”
女子叹道:“大王确实有一个女儿,只是当年襁褓之中便既死了。至于贱妾为何与大王发妻如此相似,只因贱妾非是旁人,正是大王昔日发妻覃氏矣。”
吕戌闻言,大惊失色。他上下打量女子,倒是和自己过世的发妻无论是容貌和气质都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已经死了的人,如何便在此时复活了。而且便是复活了,她至少如今也和自己一样都已年过五十。何得礼敬二十多年的岁月,如今竟还这般年轻的。
想到这里,吕戌自是不信。
女子微然一笑,便和吕戌谈起他们自小相爱时的曾经过往。过往已有数十年,但在吕戌心中却仍旧铭记不能忘怀。闻听女子所言,吕戌惊骇之余,也这才方自心服女子所言之事。
吕戌由此惊呼,问道:“你既未死,曾经家中枯骨是谁?又如何时过二十多年,你却仍旧还是这般青春不改?”
覃氏一声苦笑,言道:“贱妾并非未死,确实早在二十多年之前便已离世。只因大王对贱妾用情至深,贱妾这才英灵不散。自从大王厚葬贱妾之初,贱妾之魂便已随时伺候大王左右。如今已有二十余载,自护大王,只是未曾与大王得见罢了。”
吕戌闻言震惊,便既牵了覃氏的手,果然冷若冰霜不见丝毫的温度。
吕戌由此释然,心中也不禁暗生疑惑。此番亡妻现身来见,想必自有道理。其中深意几何,吕戌却并不能由此洞悉。
这正是“曾经誓言暗相守,由此鬼神便护身”。预知亡妻阴魂忽来现身缘故怎样,其中隐情又当若何?且看下文。
正自疑惑,篝火前的一道灵牌却让此时的吕戌变了颜色。
此时眼看吕戌见到了灵牌上的文字有所顿悟的样子,一直沉默的女子也这才终于开了口。
“大王可还记得灵牌之上的此人吗?”
“记得,如何便不记得的。”
妇人一语询问,吕戌便也跪倒在了地上。看着面前篝火前的灵牌,终究还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来。
事情的始末,还要从二十多年之前说起。
那时吕戌年少,家境自是贫寒。从军之前,便与自幼青梅竹马的同乡覃氏女子相爱至深。后吕戌为奔前途而选择从军,便将发妻独自留在家乡。期间从军虽然数年艰苦,却终难掩才华锋芒自有大成。因为平乱有功,吕戌故而便受夏朝重用。以此加官封爵,位列人臣。
吕戌由此得道,却不忘家中发妻。旧时贫寒,食不果腹。如今成就,便欲接妻子覃氏共入朝**享富贵。谁想回归故里之时,家中破屋早已荒废多年。房中妻子不见,便只留下了一具白骨而已。
听乡里人说,就在吕戌从军而去的第二年,乡里便遭大难闹起了饥荒来。很多的人全都饿死了,而吕戌的妻子覃氏便也在其中。
吕戌从军数年,未曾归家。对于家中之事,素无所知。
如今但见妻子早已身死,心中悲愤交加、悔恨不及。以此厚葬妻子之余,更是立誓终身不娶。便既到了后来接纳幽毖禅让继位为王,仍旧不设后宫。每日勤于朝政,丝毫不近女色。群臣见了,虽然多番谏阻,吕戌只是执意不从。
众人商榷,便于朝会再见吕戌,言道:“大王已为夏主,便是国政操劳,亦不可不顾家室。若是如此,试问大王百年之后谁可承继大统
?”
吕戌决绝道:“我虽授命先主,致死便为夏国之臣。只因先王子嗣年幼,故而才让孤王承继大统。孤王当不负先王所托,勤于政理。日后若有百年,先王子嗣后代必已长大。以此既当归还王业,夫复何疑?若留己之子嗣,只恐便有先王诸子争权之患。此取祸之道,孤誓不从。”
以此传令,更加厚待幽毖子嗣,使王命告于国中群臣。群臣由此会意,只道吕戌心念旧主之恩。却不知在他个人的身世背后,竟还有这样的一段难以挥手的心酸往事。
往事如烟,如今已过二十多年。
如今吕戌既见灵位,便识得女子容貌的熟悉。此女子年轻貌美,和昔日自己的结发妻子覃氏近乎完全一致。
吕戌从军之时,便已与覃氏成婚。覃氏尸骨虽然在当时找到,但听同乡人说覃氏临死之前还有一个女儿尚在襁褓之中,只是具体不知所踪。吕戌因此多年寻访,皆未得任何的音讯。今见女子便如发妻容貌无二,又见她的年龄以此推测,故而只道是自己多年未曾找到的女儿,心中自是感慨万分的。
简单和女子一并拜祭了亡妻,吕戌便带着女子一同进入后|庭宫苑之内。
后|庭宫苑之中,吕戌与女子相对而坐。看着女子和发妻容貌何其相似,吕戌的心头自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你的长相,真的和你的娘亲太像了。自从孤王从军得道,便归乡里寻找你的母亲。然而我去的晚了,只见到了你母亲的骸骨。听乡里人说,她在临去时之前还诞下了你的。只是孤王多年寻访都没有你的消息,却不知你今如何便到了后宫来了的?”
闻听吕戌所问,女子不禁一声苦笑。
吕戌但见女子样子,自是有些不解。
“怎的,你莫非不相信孤王的话吗?”
女子一声叹息,言道:“非是贱妾不肯相信大王,只恐大王不肯相信贱妾所言罢了。”
吕戌闻言一怔,便问道:“这是何出此言?
女子苦笑道:“不瞒大王,贱妾并非大王女儿。”
吕戌闻言一惊,呼道:“不是孤王的女儿,这天底下哪里还有与我妻子这般容貌相似的?而且看你的年纪推测,便与我那素未谋面的女儿无恙。孤王归于乡里的时候也曾打听过,那便是孤王的发妻未曾与人改嫁。你不是孤王的孩子,却是何人的?”
女子叹道:“大王确实有一个女儿,只是当年襁褓之中便既死了。至于贱妾为何与大王发妻如此相似,只因贱妾非是旁人,正是大王昔日发妻覃氏矣。”
吕戌闻言,大惊失色。他上下打量女子,倒是和自己过世的发妻无论是容貌和气质都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已经死了的人,如何便在此时复活了。而且便是复活了,她至少如今也和自己一样都已年过五十。何得礼敬二十多年的岁月,如今竟还这般年轻的。
想到这里,吕戌自是不信。
女子微然一笑,便和吕戌谈起他们自小相爱时的曾经过往。过往已有数十年,但在吕戌心中却仍旧铭记不能忘怀。闻听女子所言,吕戌惊骇之余,也这才方自心服女子所言之事。
吕戌由此惊呼,问道:“你既未死,曾经家中枯骨是谁?又如何时过二十多年,你却仍旧还是这般青春不改?”
覃氏一声苦笑,言道:“贱妾并非未死,确实早在二十多年之前便已离世。只因大王对贱妾用情至深,贱妾这才英灵不散。自从大王厚葬贱妾之初,贱妾之魂便已随时伺候大王左右。如今已有二十余载,自护大王,只是未曾与大王得见罢了。”
吕戌闻言震惊,便既牵了覃氏的手,果然冷若冰霜不见丝毫的温度。
吕戌由此释然,心中也不禁暗生疑惑。此番亡妻现身来见,想必自有道理。其中深意几何,吕戌却并不能由此洞悉。
这正是“曾经誓言暗相守,由此鬼神便护身”。预知亡妻阴魂忽来现身缘故怎样,其中隐情又当若何?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