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盒子战略”的失败,
最核心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盛大在没有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去动了iptv这块广电的奶酪。
但实际上,
却是在2005年这个时间点,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还不具备发展类似“数字家庭战略”的条件!
天时:政策不允许!
消费电子和pc、电视的融合,除了技术还不够成熟外。背后牵扯的,更是三网融合这个国家级战略!
实现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现在太超前了……
地利:技术和产业链不完善。
盛大在盒子项目上,实际上是以硬件为载体,来撬动整个产业链。
但盛大虽然广泛对外合作,但更多是横向的内容合作,缺乏上下游产业链条的积累和布局,更没有让整个产业链条,都围绕盛大盒子形成一个生态圈。
就像后来小米搞智能家居战略,其实本质上也是“数字家庭”。
但小米就是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
上下游扩充了大量的生态体系的产品。
从路由器、机顶盒、电视,到插线板、笔记本、摄像头、智能音箱……,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全家桶”式的解决方案。
人和:盛大内部,除了老陈自己之外,其他高管都对这一战略心存疑惑……
据说,当时盛大总裁唐骏和他弟弟小陈,就都明确反对,还跟他拍了桌子。
只是因为老陈的权威,以及盛大的管理体制,延续的还是他在政府部门的那一套,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本来隋波还有点奇怪,
按说,前世老陈搞这个“盒子战略”,还可以理解为他成为“首富”之后,有点膨胀了。
可现在,他既没有《传奇》的辉煌,也没有“首富”的光环……
他咋还“叶子这么潮呢?”(兰州方言,形容胆子大)。
后来再一想,
嗨,可能还有一点,是隋波的“锅”!
他提前给易迅整出了个“互动娱乐战略”。
这正中老陈下怀,他觉得这和他的“数字家庭”战略思想,是相通的……
隋波都开始搞这个了……,老陈胆子也大了,英雄所见略同嘛!
却没仔细分析,两者间不同的点。
隋波搞的互动娱乐战略,本质上仅仅利用易迅庞大的用户数,实现互联网内容的聚和,是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
其核心价值在于:
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和带宽发展的大环境下,整合网络文化内容,实现对传统内容传播渠道的变革。
为用户带来更多互动娱乐内容的选择,和便捷流畅的观看体验。
而并没有涉及硬件和电视。
更没有想着去抢占客厅,触碰广电的红线!
恰恰是这个不同的点上,规避了最大的风险!
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家近两年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这也是隋波提出“互动娱乐战略”的大背景,政策基础。
但老陈,应该是在判断上发生了失误。
他很可能是判断,广电领域的体制改革,也会很快开展……,怎么可能?
最后一个原因,
就是老陈本人,有超越现实的雄心。
只可惜,他的这种雄心,凌驾于团队发展的需要之上,也完全不考虑市场情况和用户的感受,又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去触碰敏感和高风险的领域……
所以说,雄心是一个创业家所应该有的。
但要想完成商业领袖的跨越,克制自己雄心(特别是这个雄心,与团队和市场不符的时候)却是一门必修课。
…………
隋波对老陈这一世,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了一条注定失败的老路。
颇有些感慨命运之奇妙,唏嘘了一阵后。
也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易迅的业务布局。
虽然隋波也知道,
以小马哥的谨慎,肯定不会在没有考虑清楚,没有和隋波沟通,经过合伙人会议讨论之前,轻易调整早已定好的战略。
但盛大现在这个所谓的“数字家庭战略”,声势搞的这么大……
他也想听听小马哥的想法。
正好,深市所在的珠三角,特别是深莞惠区域,是中国消费电子、手机制造最大的产业基地。
隋波接下来要做智能手机的布局,也需要过去考察一下。
对老陈的“盒子战略”他没什么兴趣。
但是智能手机布局,现在已经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芯片设计、制造这方面,
通过建立紫薇半导体,收购s.a;投资中芯国际和中微半导体。
隋波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布局;
操作系统这方面,
硅谷那边android研发顺利;
国内的操作系统方面,要想完全自主研发,必须从最源头的linux入手。
现在国产linux操作系统研发,最知名的五家公司:拓林思、xtea冲浪)、蓝点、中软、红旗。
-xtea冲浪)01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之前在做服务器,去年冲浪和帝都控股和帝都发展旗下的软件业务进行了重组。
现在重点在做linux在服务器、嵌入式平台以及行业应用。
-蓝点曾在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不过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的股灾后,三剑客邓煜(devin)、李凌(hahalee)、廖生苗(sael)放弃了服务器方向,现在改做网络防火墙产品……
-中科红旗,则因为“旗手”孙玉芳去世,有点四散飘零、摇摇欲坠之感。
-拓林思也已经转向了企业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方向。
-只有中软作为国家队,在政府补贴下,还在继续着桌面操作系统的研发……
所以,在隋波的建议下,
倪院士现在正在想办法,希望能把红旗linux团队中的核心人员,招揽到天工科技,继续进行自主操作系统的研发。
再加上周杰那边,也一直在努力到处招募技术人才。
像国内linux领域一些著名的牛人:
如章文嵩(国防科技大博士,著名的linux集群项目—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开源软件创始人);
苏哲(94水木物理系,国际项目srtbootnager,智能启动管理器原创者);
马军(turbolinux公司研发工程师,uni的原创作者之一);
陈渝(水木计算机系副教授,嵌入式开源软件项目“skyeye硬件仿真平台”发起人,资深嵌入式专家,研究方向是操作系统、并行计算、普适计算等)……
一大批顶尖的linux技术专家,都被周杰挖到了天工科技!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团队,也组建的差不多了……
所以,隋波的移动互联网布局,就剩下最后一块拼图了。
智能手机!
要搞手机,就离不开珠三角的手机产业链……
由于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原因,
从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宝安建立了第一座大陆工厂,后续台湾、香港的电子产业纷纷转移至此。
由于产业链的汇聚和规模效应。
珠三角就这样,成为了当时中国手机制造的中心。
隋波想要搞智能手机,珠三角这里就是最适合的地方。
人才储备、完整的产业链一应俱全!
手机研发也是系统工程:
要通过整合原理图设计、电路板(pcb)设计、人机界面(i)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应用软件集成、工业(id)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元器件活动,最终形成手机设计的完成方案。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国内现在的手机研发公司就有中电赛龙、德信无线、经纬、九鼎、龙旗、禹华、毅仁(e28)、希姆通(si、闻泰、飞图等。
这些公司除了一部分在中关村之外,大部分都在珠三角地区。
这是人才方面。
产业链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国内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多都是“弯弯接单、香港押汇、珠江三角洲制造”的模式。
大量的手机及零配件厂商在珠三角一带聚集,方案设计公司、手机厂商、零配件厂商齐备。
不过,这个时候整个珠三角的手机产业链,还都非常“低端”。
这是因为,去年联发科研制出将主板、芯片、通信模块、系统软件集成在一起的手机芯片,并提供名为“交钥匙”(turn key)的手机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一下激发了中国特色“山寨机”的横空出世……
当一款热卖机型出现在市面上时,“山寨机”厂商就按照这款手机直接设计样机,快速下厂,直接投入渠道,整个过程仅仅需要1-2个月。
光是华强北附近,就有3000家左右的小型手机公司,有的专门设计电路,有的专做主板设计,有的做外观设计,还有的专做元器件,分工紧密。
而对比之下,品牌企业推出一款产品的周期,大约在半年至一年左右。
这种情况下,除了华为、中兴等自主研发的手机厂商之外,
珠三角这边绝大多数手机制造厂商,都“转型”成了山寨机……
所以,隋波要想搞自有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
可能还需要在这些“山寨机”厂商的基础上,彻底“回炉”,重造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链来。
好在无论是熟练工人、研发设计团队、厂房生产线……,这些基础的东西,这里一应俱全。
最重要的是,从富士康,到三星、松下、索尼、lg等产业巨头,都在珠三角设立了制造基地。
这才是隋波最看重的地方。
一个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有多长?
简单划分一下,就包括:
整机组装代工,芯片(基带、cpu、存储)、射频/天线、显示屏(触控屏、触控屏玻璃、显示屏)、背光模组、摄像头(图像传感器、镜头、马达、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触控(触控芯片、触控模组、触控马达、触控薄膜)、电声器件/连接器、电池、电路板(fpc/pcb)、外壳/结构件、电子元器件、散热模块……
需要数十、上百家的上下游供应链厂商和合作厂商。
就算掌握了核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想要造手机,还是必须要有这些配件模组的上游厂商供货,需要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进行整机组装……
所以,前世雷教主刚开始做小米的时候,最困难的不是手机的研发。
而是怎么打动这些上游的供应商,拿到足够的份额给小米供货!
这就必须要有一支非常专业的团队。
所以,隋波打算过来看看。
这边有没有合适的厂商,投资或是收购,都是比较快的方法。
雷教主那种从头挖人的方法,也不是不好。
只是太慢了……
最核心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盛大在没有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去动了iptv这块广电的奶酪。
但实际上,
却是在2005年这个时间点,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还不具备发展类似“数字家庭战略”的条件!
天时:政策不允许!
消费电子和pc、电视的融合,除了技术还不够成熟外。背后牵扯的,更是三网融合这个国家级战略!
实现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现在太超前了……
地利:技术和产业链不完善。
盛大在盒子项目上,实际上是以硬件为载体,来撬动整个产业链。
但盛大虽然广泛对外合作,但更多是横向的内容合作,缺乏上下游产业链条的积累和布局,更没有让整个产业链条,都围绕盛大盒子形成一个生态圈。
就像后来小米搞智能家居战略,其实本质上也是“数字家庭”。
但小米就是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
上下游扩充了大量的生态体系的产品。
从路由器、机顶盒、电视,到插线板、笔记本、摄像头、智能音箱……,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全家桶”式的解决方案。
人和:盛大内部,除了老陈自己之外,其他高管都对这一战略心存疑惑……
据说,当时盛大总裁唐骏和他弟弟小陈,就都明确反对,还跟他拍了桌子。
只是因为老陈的权威,以及盛大的管理体制,延续的还是他在政府部门的那一套,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本来隋波还有点奇怪,
按说,前世老陈搞这个“盒子战略”,还可以理解为他成为“首富”之后,有点膨胀了。
可现在,他既没有《传奇》的辉煌,也没有“首富”的光环……
他咋还“叶子这么潮呢?”(兰州方言,形容胆子大)。
后来再一想,
嗨,可能还有一点,是隋波的“锅”!
他提前给易迅整出了个“互动娱乐战略”。
这正中老陈下怀,他觉得这和他的“数字家庭”战略思想,是相通的……
隋波都开始搞这个了……,老陈胆子也大了,英雄所见略同嘛!
却没仔细分析,两者间不同的点。
隋波搞的互动娱乐战略,本质上仅仅利用易迅庞大的用户数,实现互联网内容的聚和,是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
其核心价值在于:
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和带宽发展的大环境下,整合网络文化内容,实现对传统内容传播渠道的变革。
为用户带来更多互动娱乐内容的选择,和便捷流畅的观看体验。
而并没有涉及硬件和电视。
更没有想着去抢占客厅,触碰广电的红线!
恰恰是这个不同的点上,规避了最大的风险!
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家近两年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这也是隋波提出“互动娱乐战略”的大背景,政策基础。
但老陈,应该是在判断上发生了失误。
他很可能是判断,广电领域的体制改革,也会很快开展……,怎么可能?
最后一个原因,
就是老陈本人,有超越现实的雄心。
只可惜,他的这种雄心,凌驾于团队发展的需要之上,也完全不考虑市场情况和用户的感受,又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去触碰敏感和高风险的领域……
所以说,雄心是一个创业家所应该有的。
但要想完成商业领袖的跨越,克制自己雄心(特别是这个雄心,与团队和市场不符的时候)却是一门必修课。
…………
隋波对老陈这一世,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了一条注定失败的老路。
颇有些感慨命运之奇妙,唏嘘了一阵后。
也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易迅的业务布局。
虽然隋波也知道,
以小马哥的谨慎,肯定不会在没有考虑清楚,没有和隋波沟通,经过合伙人会议讨论之前,轻易调整早已定好的战略。
但盛大现在这个所谓的“数字家庭战略”,声势搞的这么大……
他也想听听小马哥的想法。
正好,深市所在的珠三角,特别是深莞惠区域,是中国消费电子、手机制造最大的产业基地。
隋波接下来要做智能手机的布局,也需要过去考察一下。
对老陈的“盒子战略”他没什么兴趣。
但是智能手机布局,现在已经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芯片设计、制造这方面,
通过建立紫薇半导体,收购s.a;投资中芯国际和中微半导体。
隋波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布局;
操作系统这方面,
硅谷那边android研发顺利;
国内的操作系统方面,要想完全自主研发,必须从最源头的linux入手。
现在国产linux操作系统研发,最知名的五家公司:拓林思、xtea冲浪)、蓝点、中软、红旗。
-xtea冲浪)01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之前在做服务器,去年冲浪和帝都控股和帝都发展旗下的软件业务进行了重组。
现在重点在做linux在服务器、嵌入式平台以及行业应用。
-蓝点曾在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不过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的股灾后,三剑客邓煜(devin)、李凌(hahalee)、廖生苗(sael)放弃了服务器方向,现在改做网络防火墙产品……
-中科红旗,则因为“旗手”孙玉芳去世,有点四散飘零、摇摇欲坠之感。
-拓林思也已经转向了企业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方向。
-只有中软作为国家队,在政府补贴下,还在继续着桌面操作系统的研发……
所以,在隋波的建议下,
倪院士现在正在想办法,希望能把红旗linux团队中的核心人员,招揽到天工科技,继续进行自主操作系统的研发。
再加上周杰那边,也一直在努力到处招募技术人才。
像国内linux领域一些著名的牛人:
如章文嵩(国防科技大博士,著名的linux集群项目—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开源软件创始人);
苏哲(94水木物理系,国际项目srtbootnager,智能启动管理器原创者);
马军(turbolinux公司研发工程师,uni的原创作者之一);
陈渝(水木计算机系副教授,嵌入式开源软件项目“skyeye硬件仿真平台”发起人,资深嵌入式专家,研究方向是操作系统、并行计算、普适计算等)……
一大批顶尖的linux技术专家,都被周杰挖到了天工科技!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团队,也组建的差不多了……
所以,隋波的移动互联网布局,就剩下最后一块拼图了。
智能手机!
要搞手机,就离不开珠三角的手机产业链……
由于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原因,
从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宝安建立了第一座大陆工厂,后续台湾、香港的电子产业纷纷转移至此。
由于产业链的汇聚和规模效应。
珠三角就这样,成为了当时中国手机制造的中心。
隋波想要搞智能手机,珠三角这里就是最适合的地方。
人才储备、完整的产业链一应俱全!
手机研发也是系统工程:
要通过整合原理图设计、电路板(pcb)设计、人机界面(i)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应用软件集成、工业(id)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元器件活动,最终形成手机设计的完成方案。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国内现在的手机研发公司就有中电赛龙、德信无线、经纬、九鼎、龙旗、禹华、毅仁(e28)、希姆通(si、闻泰、飞图等。
这些公司除了一部分在中关村之外,大部分都在珠三角地区。
这是人才方面。
产业链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国内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多都是“弯弯接单、香港押汇、珠江三角洲制造”的模式。
大量的手机及零配件厂商在珠三角一带聚集,方案设计公司、手机厂商、零配件厂商齐备。
不过,这个时候整个珠三角的手机产业链,还都非常“低端”。
这是因为,去年联发科研制出将主板、芯片、通信模块、系统软件集成在一起的手机芯片,并提供名为“交钥匙”(turn key)的手机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一下激发了中国特色“山寨机”的横空出世……
当一款热卖机型出现在市面上时,“山寨机”厂商就按照这款手机直接设计样机,快速下厂,直接投入渠道,整个过程仅仅需要1-2个月。
光是华强北附近,就有3000家左右的小型手机公司,有的专门设计电路,有的专做主板设计,有的做外观设计,还有的专做元器件,分工紧密。
而对比之下,品牌企业推出一款产品的周期,大约在半年至一年左右。
这种情况下,除了华为、中兴等自主研发的手机厂商之外,
珠三角这边绝大多数手机制造厂商,都“转型”成了山寨机……
所以,隋波要想搞自有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
可能还需要在这些“山寨机”厂商的基础上,彻底“回炉”,重造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链来。
好在无论是熟练工人、研发设计团队、厂房生产线……,这些基础的东西,这里一应俱全。
最重要的是,从富士康,到三星、松下、索尼、lg等产业巨头,都在珠三角设立了制造基地。
这才是隋波最看重的地方。
一个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有多长?
简单划分一下,就包括:
整机组装代工,芯片(基带、cpu、存储)、射频/天线、显示屏(触控屏、触控屏玻璃、显示屏)、背光模组、摄像头(图像传感器、镜头、马达、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触控(触控芯片、触控模组、触控马达、触控薄膜)、电声器件/连接器、电池、电路板(fpc/pcb)、外壳/结构件、电子元器件、散热模块……
需要数十、上百家的上下游供应链厂商和合作厂商。
就算掌握了核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想要造手机,还是必须要有这些配件模组的上游厂商供货,需要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进行整机组装……
所以,前世雷教主刚开始做小米的时候,最困难的不是手机的研发。
而是怎么打动这些上游的供应商,拿到足够的份额给小米供货!
这就必须要有一支非常专业的团队。
所以,隋波打算过来看看。
这边有没有合适的厂商,投资或是收购,都是比较快的方法。
雷教主那种从头挖人的方法,也不是不好。
只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