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忙着吞并辽东。
辽州、盖州、建州、新州、金州······朝廷在辽东分设了十余州,全面实行军管,大量的将辽东高句丽人迁往中原,对其中上层的贵族豪强地主等,一个不留的迁往中原,安置到洛阳、幽州、荆州等大镇要郡周边。
对于普通的高句丽人,也大部份迁回中原,打散原来的部落和宗族关系,仅保留每户家庭完整,分置于各州,其中的匠人全都安置到官府的官方手工业作坊中,其余的则成为官田的佃户,或于边疆人口少的宽乡授分田地。
仅留下了部份高句丽穷苦百姓,但也还是进行了部落、宗族的打散,重新安置到辽东各州县,对这些人没有直接授予田地,而是先让他们成为朝廷官田的佃户。
但做大唐官田佃户,负担也远比以前做高句丽的奴仆、佃户轻松的多,所以有望能争取到这些人效忠大唐。
当然,要永久收复镇守辽东,还得靠移民,只有真正的汉人才是最可靠的基本盘,而从汉末起,辽东的那些汉人失陷于高句丽之手,经过数百年,其实早就已经被他们胡化了。
收复辽东后,在辽东也发现了不少汉人,却是当年隋四征辽东时失陷于高句丽的隋军和民夫们,这些人在辽东地位卑下,这些年生活的十分艰辛,就算是娶了辽东那些卑贱女子成家,生下的第二代也一样受尽歧视。
对于这些人,朝廷则区别对待,甄别出来后,给他们直接授以田地,对于原本是军官的,还酌情授以乡里的吏职等,让他们协助管理辽东地方。
辽东千里土地上,到处是一队队一群群的高句丽遗民,被唐军押送驱赶着来到沿海,被分配上一条条的大船,运往中原各地,等待未知的命运。
同时在中原许多地方,朝廷也在全力动员往辽东移民之事,铺天盖地的宣传移民辽东的好处,过去了能分多少田多少地,有安家费路上有照顾等等,甚至还动员官吏们前往。
自愿前往辽东的,都在现官阶上提两级,职务加一级使用,还能分到双倍的职田等,总之好处多多。
只不过效果却不是太好,主要还是这些年大唐不断的对外拓张,使的朝廷打下了边疆大量的新地盘,不断的移民,使的现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人口密集了,更没有隋末唐初那种遍地无产之民,无田无产的穷人,好多早就移民边疆了。
朝廷只能给中原各地的官员们下任务,对一些人口较密集州县,劝那些每户拥有田产在五十亩以下的百姓,劝说他们移民前往辽东,并许诺,在中原的田地房产等,允许他们自由出售,然后朝廷在辽东依然给他们授田,一丁百亩,中男和青壮妇人也一人五十亩,足额实授,不以百亩为限。
这条件确实是不错了,中原的均田令,虽说是按丁授田,每丁百亩,但这百亩也只是个授田上限,实际上在武德初战争刚结束的时候,都做不到人丁百亩实授,更别说到贞观十六年此时了。
中原地区,均田令其实早就已经停止了,因为已经没有地可授了。
朝廷现在吸引移民唯一的诱惑条件就是足够多的土地,全部为永业世田,不以百亩为限,有一丁就授一百亩,妇人和中男也都每人授五十亩,这意味着如果家中人口多,可能真的能分到二三百亩地。
在中原故乡虽好,可如果没有田地,总是不踏实的,而如果去了辽东,就算那边苦寒,但手中要是真有几百亩地,那可就能代代传家,几代辛苦下去之后,总能成为殷实的小富地主之家的。
何况朝廷现在动员大家移民辽东,并不收回在中原的田地房屋等,允许大家卖掉,这又是一个不错的条件。
为了鼓励百姓移民辽东,朝廷也是煞费苦心,反正房玄龄在给太子的奏章中就写道,把辽东高句丽人迁来中原,再从中原移汉人过去辽东,这一进一出,朝廷将要耗费巨资,而且没有十年,都难以见到些初步成效。
每年往辽东迁十万人,十年迁一百万人,辽东勉强能够有些样子,但每年估计得耗费数百万贯钱甚至上千万,不仅是迁出迁进耗费钱粮,还有要维持在辽东的驻军,要筑城要屯田要修驿站要筑烽堡等等,总之十年之内基本上是只进不出的大窟窿,别想着两税啊商税这些东西。
因为如果想迅速让辽东稳定起来,那么不仅要移民、均田,还得轻税薄赋,新移民肯定得先免几年税赋的,然后还得再减免个几年。
辽东会是个财政上的大窟窿,且是持续性的。
好在对此朝廷早有预料,皇帝也是一直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当初既然下决心要把高句丽人迁回来,再移民过去,就算到了这些。
因此现在本钱再大,也得坚持。
辽东是必须恢复的,还得迅速恢复过来,朝廷打下来辽东,不可能是让他荒着的,更不可能放在那里等将来又被契丹人、靺鞨人、室韦人什么的去占了。
当年隋裴行矩当着突厥始毕可汗的面跟炀帝这样说辽东,“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
大唐武国之初,内忧外患,李渊曾有意想要放弃和高句丽保持隋朝时那种宗藩关系,但是中书侍郎温彦博就进谏道,“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莬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如太阳之于列星,礼无降尊,俯同藩服。”
李世民也一再诏谕高句丽,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
李世民兵变夺得天下,一直都在努力的做一个好皇帝,他想向世人证明,他配的上这皇位,更想建立功业,成为皇帝中的伟人,秦皇汉武就是李世民的目标。
所以九瀛大定,恢复秦汉旧疆,这是李世民肩负的历史使命。
魏晋以来,汉之旧域辽东,失陷已久,这在李世民认为是必须要努力更正的局面,不仅仅是要击败高句丽人,收复辽东,还要把辽东的文化等纠正过来。
但失陷太过久远,那里的人口这么多,又防将来大唐衰弱之时,这里再次脱离,所以李世民采取了秦琅等大臣的建议,认为有必要对辽东来个改换人种,唯有这样,才能最快的速度使的辽东,真正的恢复为汉之旧域,而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收服。
就跟大唐在攻灭了高昌国之后一样,对于这个说汉话以汉人为主体的西域国家,李世民的旨意就是尽迁其王室、豪强、大户于中原,同时大量移民过去,改州设县,派遣官员,屯驻兵马,设立学校,全面的革新汉化。
对于那些移民四边的汉家子民,李世民特赐下长征健儿四字称号。
·······
洛阳,东宫。
太子承乾正跟几位宰辅重臣议事。
移民辽东进展缓慢,根本达不到朝廷定下的数字。
各地官员都在叫苦不迭,说无人可移。哪怕朝廷在开出了如此多优惠条件下,依然应者寥寥。
“一丁授田百亩,妇人、中男也每人授田五十亩,不设上限,也不行?”
“辽东新移民五年免赋,也不行?”
“朝廷给他们安家费,给他们包路上开销,也不行?”
几位宰相们也没有办法,地方官叫苦连天,苦苦劝说,但也效果一般。
“归根到底,还是如今中原确实没多少穷苦百姓了,无地者、或者拥地二十亩以下的家庭,在近二十年的拓疆移民中,早就移的差不多了。”房玄龄道。
“不可能,这天下岂会没有贫民穷人?”承乾却是摇头不信的。
“有一些拥地极少者,如今在城镇成为产业工人,是手工业者,或是经商贩卖,也能解决温饱,所以他们并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前往边疆蛮荒苦寒之地。”
承乾却缓缓道,“孤倒是觉得这些年朝廷有些政策放的太宽了,据孤所知,随着工商大兴,海贸放开,如今不仅有许多中原豪强大贾组织人马跑到海外去捕奴劫掠,也有很多人在海外建种植园、开矿产建作坊等,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出海,且这个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了。”
“人口流失严重,地方官府已经没法约束,户籍制度也渐渐不符,对吧?”
太子的这话如一记惊雷,点出了这些年大唐兴盛之下隐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户籍人口的管理问题,在以往历朝历代,对于人口管理都是极其严格的,建立一套详实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绝不允许百姓随意迁移,甚至连出县都不许。
只有遇到大灾大饥荒的情况下,朝廷才会特别允许百姓外出就食逃荒,但灾后,都是要求返回原籍故地的,各地官府都不允许收容这些逃灾流民,地主豪强们更不许隐匿收容这些人,否则就是犯法。
但是这些年朝廷为了发展工商等,渐放开了一些禁令,比如允许百姓进入城镇成为手工业的产业工人,甚至允许百姓流动起来,本来这都是为了发展工商、贸易,为了经济发展。
但也确实造成了户籍管理上的不少缺少,就如同太子所说的,这些年不仅百姓打破州县界限,跨州县的流动起来,脱离土地,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出海下洋,离开大唐国境了。
“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境,这带来巨大的隐患,而那些在海外建立产业的豪强大贾们,他们在海外的产业既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也不受朝廷约束管理,这难道不是问题吗?”
谁都没料到,太子会突然说起这些。
朝廷当然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些,但问题是有能力在海外发展的是谁?表面上当然是海商,但实际上这些海商都是朝中那些勋戚贵族高官和地方顶级士族豪强们控制的,甚至就是皇帝和太子名下,也一样有在海外发展的。
牵涉太多人的利益,便导致朝堂上对此事集体失明失声。
如今太子亲自提起,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却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辽州、盖州、建州、新州、金州······朝廷在辽东分设了十余州,全面实行军管,大量的将辽东高句丽人迁往中原,对其中上层的贵族豪强地主等,一个不留的迁往中原,安置到洛阳、幽州、荆州等大镇要郡周边。
对于普通的高句丽人,也大部份迁回中原,打散原来的部落和宗族关系,仅保留每户家庭完整,分置于各州,其中的匠人全都安置到官府的官方手工业作坊中,其余的则成为官田的佃户,或于边疆人口少的宽乡授分田地。
仅留下了部份高句丽穷苦百姓,但也还是进行了部落、宗族的打散,重新安置到辽东各州县,对这些人没有直接授予田地,而是先让他们成为朝廷官田的佃户。
但做大唐官田佃户,负担也远比以前做高句丽的奴仆、佃户轻松的多,所以有望能争取到这些人效忠大唐。
当然,要永久收复镇守辽东,还得靠移民,只有真正的汉人才是最可靠的基本盘,而从汉末起,辽东的那些汉人失陷于高句丽之手,经过数百年,其实早就已经被他们胡化了。
收复辽东后,在辽东也发现了不少汉人,却是当年隋四征辽东时失陷于高句丽的隋军和民夫们,这些人在辽东地位卑下,这些年生活的十分艰辛,就算是娶了辽东那些卑贱女子成家,生下的第二代也一样受尽歧视。
对于这些人,朝廷则区别对待,甄别出来后,给他们直接授以田地,对于原本是军官的,还酌情授以乡里的吏职等,让他们协助管理辽东地方。
辽东千里土地上,到处是一队队一群群的高句丽遗民,被唐军押送驱赶着来到沿海,被分配上一条条的大船,运往中原各地,等待未知的命运。
同时在中原许多地方,朝廷也在全力动员往辽东移民之事,铺天盖地的宣传移民辽东的好处,过去了能分多少田多少地,有安家费路上有照顾等等,甚至还动员官吏们前往。
自愿前往辽东的,都在现官阶上提两级,职务加一级使用,还能分到双倍的职田等,总之好处多多。
只不过效果却不是太好,主要还是这些年大唐不断的对外拓张,使的朝廷打下了边疆大量的新地盘,不断的移民,使的现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人口密集了,更没有隋末唐初那种遍地无产之民,无田无产的穷人,好多早就移民边疆了。
朝廷只能给中原各地的官员们下任务,对一些人口较密集州县,劝那些每户拥有田产在五十亩以下的百姓,劝说他们移民前往辽东,并许诺,在中原的田地房产等,允许他们自由出售,然后朝廷在辽东依然给他们授田,一丁百亩,中男和青壮妇人也一人五十亩,足额实授,不以百亩为限。
这条件确实是不错了,中原的均田令,虽说是按丁授田,每丁百亩,但这百亩也只是个授田上限,实际上在武德初战争刚结束的时候,都做不到人丁百亩实授,更别说到贞观十六年此时了。
中原地区,均田令其实早就已经停止了,因为已经没有地可授了。
朝廷现在吸引移民唯一的诱惑条件就是足够多的土地,全部为永业世田,不以百亩为限,有一丁就授一百亩,妇人和中男也都每人授五十亩,这意味着如果家中人口多,可能真的能分到二三百亩地。
在中原故乡虽好,可如果没有田地,总是不踏实的,而如果去了辽东,就算那边苦寒,但手中要是真有几百亩地,那可就能代代传家,几代辛苦下去之后,总能成为殷实的小富地主之家的。
何况朝廷现在动员大家移民辽东,并不收回在中原的田地房屋等,允许大家卖掉,这又是一个不错的条件。
为了鼓励百姓移民辽东,朝廷也是煞费苦心,反正房玄龄在给太子的奏章中就写道,把辽东高句丽人迁来中原,再从中原移汉人过去辽东,这一进一出,朝廷将要耗费巨资,而且没有十年,都难以见到些初步成效。
每年往辽东迁十万人,十年迁一百万人,辽东勉强能够有些样子,但每年估计得耗费数百万贯钱甚至上千万,不仅是迁出迁进耗费钱粮,还有要维持在辽东的驻军,要筑城要屯田要修驿站要筑烽堡等等,总之十年之内基本上是只进不出的大窟窿,别想着两税啊商税这些东西。
因为如果想迅速让辽东稳定起来,那么不仅要移民、均田,还得轻税薄赋,新移民肯定得先免几年税赋的,然后还得再减免个几年。
辽东会是个财政上的大窟窿,且是持续性的。
好在对此朝廷早有预料,皇帝也是一直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当初既然下决心要把高句丽人迁回来,再移民过去,就算到了这些。
因此现在本钱再大,也得坚持。
辽东是必须恢复的,还得迅速恢复过来,朝廷打下来辽东,不可能是让他荒着的,更不可能放在那里等将来又被契丹人、靺鞨人、室韦人什么的去占了。
当年隋裴行矩当着突厥始毕可汗的面跟炀帝这样说辽东,“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
大唐武国之初,内忧外患,李渊曾有意想要放弃和高句丽保持隋朝时那种宗藩关系,但是中书侍郎温彦博就进谏道,“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莬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如太阳之于列星,礼无降尊,俯同藩服。”
李世民也一再诏谕高句丽,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
李世民兵变夺得天下,一直都在努力的做一个好皇帝,他想向世人证明,他配的上这皇位,更想建立功业,成为皇帝中的伟人,秦皇汉武就是李世民的目标。
所以九瀛大定,恢复秦汉旧疆,这是李世民肩负的历史使命。
魏晋以来,汉之旧域辽东,失陷已久,这在李世民认为是必须要努力更正的局面,不仅仅是要击败高句丽人,收复辽东,还要把辽东的文化等纠正过来。
但失陷太过久远,那里的人口这么多,又防将来大唐衰弱之时,这里再次脱离,所以李世民采取了秦琅等大臣的建议,认为有必要对辽东来个改换人种,唯有这样,才能最快的速度使的辽东,真正的恢复为汉之旧域,而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收服。
就跟大唐在攻灭了高昌国之后一样,对于这个说汉话以汉人为主体的西域国家,李世民的旨意就是尽迁其王室、豪强、大户于中原,同时大量移民过去,改州设县,派遣官员,屯驻兵马,设立学校,全面的革新汉化。
对于那些移民四边的汉家子民,李世民特赐下长征健儿四字称号。
·······
洛阳,东宫。
太子承乾正跟几位宰辅重臣议事。
移民辽东进展缓慢,根本达不到朝廷定下的数字。
各地官员都在叫苦不迭,说无人可移。哪怕朝廷在开出了如此多优惠条件下,依然应者寥寥。
“一丁授田百亩,妇人、中男也每人授田五十亩,不设上限,也不行?”
“辽东新移民五年免赋,也不行?”
“朝廷给他们安家费,给他们包路上开销,也不行?”
几位宰相们也没有办法,地方官叫苦连天,苦苦劝说,但也效果一般。
“归根到底,还是如今中原确实没多少穷苦百姓了,无地者、或者拥地二十亩以下的家庭,在近二十年的拓疆移民中,早就移的差不多了。”房玄龄道。
“不可能,这天下岂会没有贫民穷人?”承乾却是摇头不信的。
“有一些拥地极少者,如今在城镇成为产业工人,是手工业者,或是经商贩卖,也能解决温饱,所以他们并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前往边疆蛮荒苦寒之地。”
承乾却缓缓道,“孤倒是觉得这些年朝廷有些政策放的太宽了,据孤所知,随着工商大兴,海贸放开,如今不仅有许多中原豪强大贾组织人马跑到海外去捕奴劫掠,也有很多人在海外建种植园、开矿产建作坊等,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出海,且这个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了。”
“人口流失严重,地方官府已经没法约束,户籍制度也渐渐不符,对吧?”
太子的这话如一记惊雷,点出了这些年大唐兴盛之下隐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户籍人口的管理问题,在以往历朝历代,对于人口管理都是极其严格的,建立一套详实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绝不允许百姓随意迁移,甚至连出县都不许。
只有遇到大灾大饥荒的情况下,朝廷才会特别允许百姓外出就食逃荒,但灾后,都是要求返回原籍故地的,各地官府都不允许收容这些逃灾流民,地主豪强们更不许隐匿收容这些人,否则就是犯法。
但是这些年朝廷为了发展工商等,渐放开了一些禁令,比如允许百姓进入城镇成为手工业的产业工人,甚至允许百姓流动起来,本来这都是为了发展工商、贸易,为了经济发展。
但也确实造成了户籍管理上的不少缺少,就如同太子所说的,这些年不仅百姓打破州县界限,跨州县的流动起来,脱离土地,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出海下洋,离开大唐国境了。
“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境,这带来巨大的隐患,而那些在海外建立产业的豪强大贾们,他们在海外的产业既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也不受朝廷约束管理,这难道不是问题吗?”
谁都没料到,太子会突然说起这些。
朝廷当然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些,但问题是有能力在海外发展的是谁?表面上当然是海商,但实际上这些海商都是朝中那些勋戚贵族高官和地方顶级士族豪强们控制的,甚至就是皇帝和太子名下,也一样有在海外发展的。
牵涉太多人的利益,便导致朝堂上对此事集体失明失声。
如今太子亲自提起,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却不知道要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