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后,皇帝便移驾齐州。
齐州历城出了一文一武两位名臣,房玄龄和秦叔宝皆是历城人。皇帝先去了秦家,贞观初秦家老宅突然塌陷,然后涌出泉水,不久后形成一个深潭。
当地百姓称之为黑龙潭。
秦琅后来便干脆拔钱把老宅改成了一个园林,花费十万贯后,老宅焕然一新。
皇帝车驾进了历城,房玄龄请求圣驾到房家,结果皇帝最后却选择去黑龙潭秦家。
一来是黑龙潭秦家近年新修的,当初花费不少,这园子确实修的漂亮,地方也大。二来,也是怀念老伙计秦琼。当然,这里面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外人也难以猜测。
总之,皇帝没有去房相公家,而是去了秦家。
好在秦琼嫡子齐国公、左卫中郎将、世封松州都督、上柱国秦珣随驾,便由他领兄弟们招呼着历城秦氏族人负责接驾。
这位齐国公今年已十八岁,在去年正式迎娶了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女儿,这桩婚事虽然一直不被崔氏满意,总想找机会悔婚,可秦琼去世前曾留有遗命,让崔氏不得悔婚。
秦琅也是支持这桩婚事的,所以最终崔氏也终究没能悔婚,秦珣在去年正式与长孙无忌的女儿完婚,不过崔氏也始终放不下五姓女,最后让兄弟崔敦礼嫁了一个女儿给儿子做妾,也算是亲上加亲。
秦珣虽说是故齐王、太师秦琼嫡子,如今又是长孙无忌的女婿,出身将门,却弃武习文,去年参加科举进士科,得到长孙无忌等的招呼,又有马周这位主考官帮忙照顾,最后也仅是勉强得了个二甲进士出身。
学文多年,其才学也一般。
接人待物这方面,更显稚嫩,好在崔氏名门之女,当齐府家多年,也是干练老到。
得到接驾任务后,也不心疼钱,大方的开口,准备十万贯钱用于接驾,各方面务必要周全到位。
一面安排秦理秦珪几兄弟帮忙奔走,又找来兄弟崔敦礼让崔家派人协助,到是也把圣驾安排的妥妥当当。
圣驾住进来后,崔氏对长乐公主还格外的关照,俨然一副未来婆婆的体贴姿态,倒是让长乐感动不已,跟她很是亲近。
皇帝住进了齐国公府,去秦家宗祠拜祭过,又召见了秦氏族人子弟等,考校了秦理等人的骑射本事等,最后很是满意。
秦理诸兄弟散阶各加一级,不少秦氏子弟也获得荫赏出身。
当然,皇帝封禅泰山,可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祭祀这么简单。
如房玄龄在历城房氏老宅子中对自己的子侄们所讲的那样,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
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秦皇、汉武,除了因为政治因素而封禅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两人都迷信神仙的长生不死之药,求长生求成仙,所以这两位皇帝上泰山封禅也特别神秘,他们封禅用的玉牒文就秘而不宣。
而东汉光武帝为了保持帝位的传承,反对非刘氏而王,但他在最后两年之内,对封禅态度有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他的封禅,不能不令人有祈求健康长寿的推测。
房玄龄伴驾多年,是少数几个知晓皇帝龙体健康状态的人之一,他知道皇帝几年前因气疾而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极隐秘的事情,也是一直困扰着皇帝的隐疾。
皇帝才四十来岁,因气疾而导致此症,不得不说是让皇帝恼怒烦躁的,这几年,皇帝可没少为此求医问药,可几年下来,药石无医,皇帝也早心灰意冷,如今已经开始转而求仙问道,试图从那些方家秘术,道家仙丹里找到医治之法,重振雄风了。
当然,皇帝的玉牒是公开宣示的,他公宣天下,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谢成于天,是他对自己的事业功绩的自我评价肯定,充满自信,也深感自豪。而子孙百禄,这属于人之常情,帝王也不能免。
而苍生受福这一点比较难能可贵,皇帝不仅想的是家天下,还把天下苍生百姓福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当然,这些也只是公开的。
就如皇帝私下里也暗暗祈求上天,能让他重振雄风一样,皇帝此次封禅泰山,也还是要借机东巡,然后突袭高句丽的。
东巡封禅泰山,本就是一个战略掩护。
借封禅之机,调动兵马,运转钱粮。
打高句丽,这是李世民继位之前,就已经预订的计划之一,只是时间一直不算成熟,所以一直在等。
当年隋朝征辽东的时候,李世民虽然还年少,但他父亲李渊曾做为卫尉寺卿负责过征辽军器钱粮事务,所以他也是跟着去过辽东的,亲眼见过当年那场拖垮了中原大隋朝的国战是如何的残酷惨烈。
父子俩对征辽之战各有体会,李渊后来当了皇帝后,便有过完全放弃辽东,甚至要让高句丽跟大唐平等相处,不再要求臣藩进贡之意。而李世民却在年少时就立志,将来定要率军来复中国子弟之仇。
从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就在为这一天准备。
已经准备了十五年。
黑龙潭秦家。
大厅。
“新罗女王金德曼向朕哭诉,说百济联倭突袭新罗,攻取其四十余城,伽倻国王也向朕上诉说遭百济和倭军入侵。”
“两国又说百济和倭国联合高句丽,图谋断绝新罗、伽倻二国入朝之路,皆请求我大唐出兵救援,主持正义。”
“朕亲自召见了高句丽王子高任武和百济王子扶余义慈,二人却反诬陷是新罗、伽倻二国挑衅在先,并且拒不肯归还所侵占之城池土地、人口,唯有倭国皇极女王态度较好,表示回国后就召回兵马回倭。”
皇帝很生气,他以九五至尊的身份,以天可汗的宗主地位,亲自调解藩属国的纷争,为他们调停战争,可百济和高句丽居然敢抗旨不遵。
尤其是高句丽不仅不遵旨,甚至还暗地里勾结漠北薛延陀,拉拢百济、倭国,四下结盟,一心反唐。
中书令长孙无忌当即道,“高句丽、百济、薛延陀都已经在反叛大唐的歧路上越走越远了,根本不愿回头,对付他们,唯有我大唐的铁骑横刀才能让他们知错悔改。”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表示,“朝廷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征讨,如今钱粮器械皆已备齐,兵马也已征召起十万人马,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以特进知门下省事的魏征捋着胡子出声,“高句丽、百济等侵袭新罗、伽倻故是有错在先,但我大唐堂堂宗主,就算问罪,也应当堂堂正正讨伐,怎么能偷袭呢?”
“朝廷应当先派出外交使臣前往高句丽、百济,宣旨问罪,如果他们仍抗旨不遵,再正式发兵讨伐,而不是偷偷摸摸的突袭,这有失我大国身份!”
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李大亮反对,“魏相,朝廷去年已经派过使者去调查调停,这次封禅各国使者皆至,圣人也亲自召见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子,可他们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所以如今我大唐发兵征讨,有何不对?”
“至于说突袭,那也只是军事兵法,既然要打,那如何打就都按照兵家战法来,怎么方便怎么打,怎么划算怎么来,难道还要提前通知高句丽,然后双方约定地点,摆开人马对阵?”
说到这,李大亮提醒魏征,高句丽本就实力很强,当年隋全盛之时倾国之力讨伐,也都没占到便宜,所以要对付高句丽,绝不能轻敌大意,为了胜利,别说突袭,就是派刺客去暗杀高句丽王都是值得的。
坐在上首的皇帝眉毛挑了挑,无疑是很认可李大亮这番话的。
外交固然得有,但最终的结果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还得是靠打。
魏征保留意见,认为军事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以德服人,大唐做为天下共主,得让各国认可。
房玄龄问皇帝,“陛下原拟由魏公挂帅东征,可如今魏公人却还在天南,战事在即,三军主帅不可空缺,还请圣人早做决定。”
李世民无奈点了点头。
放眼当今朝堂,大唐开国将帅们大都还健在,正值当打之年的也是很多,随便选一个出来,都是可以挂帅统兵东征的。但在皇帝的心目中,最适合的人选当然还是秦琅。
秦琅三十出头,却战功着著,他的战功还都是从武德九年开始的,这十五年来,论军功战绩,无人能出其右。
李靖这样的大帅,可战绩也主要是在开国之初,平定东南,以及武德后期,镇守河朔边疆,然后在贞观初败东突厥后也就退下来养老了。
李绩等许多大将,也都是安稳十多年了。
贞观朝比较活跃,战功较多的将领,首推秦琅,然后是柴绍、程咬金、薛万彻、牛进达、苏定方诸将。
厅中一众大臣都望向皇帝。
秦琅本来确实是东征挂帅第一人选,可谁也料不到这位魏公,松州大败吐蕃后,辞职丁忧,然后就不肯再回朝了。
都闲了好几年了。
“圣人,秦相能回来吗?”长孙无忌也问。
“朕已经派许洛仁带百骑去武安州接人去了。”皇帝端起紫砂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声音平淡的道。
不过大臣们却都听到这话里有几分恼怒。
看来皇帝也是没法淡定,真的恼了。
房玄龄却还在追问,“就怕许将军未必接的回来,战事在即,总不能主帅却一直空缺吧?”
长孙无忌听出房玄龄话中之意,这是想换帅。
“既然许洛仁都奉旨带百骑南下了,要不了多久肯定能接回秦相公的。”
“圣人之前可是已经下过许多道征召魏公还朝的旨意了。”房玄龄不客气的反驳。
这两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却是互不相让,不知从何时起,曾经亲密战友的二人,如今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关系。
太子承乾站出来劝说两人。
“二位相国勿争也。”他转向皇帝,“儿臣以为魏公并不愿意为东征之帅。”
关于这点,其实李世民心里也是清楚的,至于说秦琅为何不愿意挂帅,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秦琅的功绩足够高了,他根本不需要再去领兵东征,人臣功绩太高并不全是好事。
秦琅这些年,越来越滑头了。
“太子有何建议?”李世民问承乾。
“儿臣以为,圣人当别择大将为帅,且当早下决定,然后再通知秦相,召他回京与长乐公主大婚。”
李世民对太子点了点头。
“秦琅与长乐的婚事确实不能拖了,若让秦琅挂帅东征,那这婚事岂不是得一拖再拖?朕总不能耽误了长乐,这样吧,这次东征就不用秦琅挂帅了,让他先回来完婚,婚后就留京辅佐承乾监国,顺便多陪陪长乐。”
皇帝缓缓又道,“至于东征主帅,朕打算亲征。”
齐州历城出了一文一武两位名臣,房玄龄和秦叔宝皆是历城人。皇帝先去了秦家,贞观初秦家老宅突然塌陷,然后涌出泉水,不久后形成一个深潭。
当地百姓称之为黑龙潭。
秦琅后来便干脆拔钱把老宅改成了一个园林,花费十万贯后,老宅焕然一新。
皇帝车驾进了历城,房玄龄请求圣驾到房家,结果皇帝最后却选择去黑龙潭秦家。
一来是黑龙潭秦家近年新修的,当初花费不少,这园子确实修的漂亮,地方也大。二来,也是怀念老伙计秦琼。当然,这里面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外人也难以猜测。
总之,皇帝没有去房相公家,而是去了秦家。
好在秦琼嫡子齐国公、左卫中郎将、世封松州都督、上柱国秦珣随驾,便由他领兄弟们招呼着历城秦氏族人负责接驾。
这位齐国公今年已十八岁,在去年正式迎娶了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女儿,这桩婚事虽然一直不被崔氏满意,总想找机会悔婚,可秦琼去世前曾留有遗命,让崔氏不得悔婚。
秦琅也是支持这桩婚事的,所以最终崔氏也终究没能悔婚,秦珣在去年正式与长孙无忌的女儿完婚,不过崔氏也始终放不下五姓女,最后让兄弟崔敦礼嫁了一个女儿给儿子做妾,也算是亲上加亲。
秦珣虽说是故齐王、太师秦琼嫡子,如今又是长孙无忌的女婿,出身将门,却弃武习文,去年参加科举进士科,得到长孙无忌等的招呼,又有马周这位主考官帮忙照顾,最后也仅是勉强得了个二甲进士出身。
学文多年,其才学也一般。
接人待物这方面,更显稚嫩,好在崔氏名门之女,当齐府家多年,也是干练老到。
得到接驾任务后,也不心疼钱,大方的开口,准备十万贯钱用于接驾,各方面务必要周全到位。
一面安排秦理秦珪几兄弟帮忙奔走,又找来兄弟崔敦礼让崔家派人协助,到是也把圣驾安排的妥妥当当。
圣驾住进来后,崔氏对长乐公主还格外的关照,俨然一副未来婆婆的体贴姿态,倒是让长乐感动不已,跟她很是亲近。
皇帝住进了齐国公府,去秦家宗祠拜祭过,又召见了秦氏族人子弟等,考校了秦理等人的骑射本事等,最后很是满意。
秦理诸兄弟散阶各加一级,不少秦氏子弟也获得荫赏出身。
当然,皇帝封禅泰山,可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祭祀这么简单。
如房玄龄在历城房氏老宅子中对自己的子侄们所讲的那样,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
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秦皇、汉武,除了因为政治因素而封禅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两人都迷信神仙的长生不死之药,求长生求成仙,所以这两位皇帝上泰山封禅也特别神秘,他们封禅用的玉牒文就秘而不宣。
而东汉光武帝为了保持帝位的传承,反对非刘氏而王,但他在最后两年之内,对封禅态度有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他的封禅,不能不令人有祈求健康长寿的推测。
房玄龄伴驾多年,是少数几个知晓皇帝龙体健康状态的人之一,他知道皇帝几年前因气疾而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极隐秘的事情,也是一直困扰着皇帝的隐疾。
皇帝才四十来岁,因气疾而导致此症,不得不说是让皇帝恼怒烦躁的,这几年,皇帝可没少为此求医问药,可几年下来,药石无医,皇帝也早心灰意冷,如今已经开始转而求仙问道,试图从那些方家秘术,道家仙丹里找到医治之法,重振雄风了。
当然,皇帝的玉牒是公开宣示的,他公宣天下,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谢成于天,是他对自己的事业功绩的自我评价肯定,充满自信,也深感自豪。而子孙百禄,这属于人之常情,帝王也不能免。
而苍生受福这一点比较难能可贵,皇帝不仅想的是家天下,还把天下苍生百姓福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当然,这些也只是公开的。
就如皇帝私下里也暗暗祈求上天,能让他重振雄风一样,皇帝此次封禅泰山,也还是要借机东巡,然后突袭高句丽的。
东巡封禅泰山,本就是一个战略掩护。
借封禅之机,调动兵马,运转钱粮。
打高句丽,这是李世民继位之前,就已经预订的计划之一,只是时间一直不算成熟,所以一直在等。
当年隋朝征辽东的时候,李世民虽然还年少,但他父亲李渊曾做为卫尉寺卿负责过征辽军器钱粮事务,所以他也是跟着去过辽东的,亲眼见过当年那场拖垮了中原大隋朝的国战是如何的残酷惨烈。
父子俩对征辽之战各有体会,李渊后来当了皇帝后,便有过完全放弃辽东,甚至要让高句丽跟大唐平等相处,不再要求臣藩进贡之意。而李世民却在年少时就立志,将来定要率军来复中国子弟之仇。
从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就在为这一天准备。
已经准备了十五年。
黑龙潭秦家。
大厅。
“新罗女王金德曼向朕哭诉,说百济联倭突袭新罗,攻取其四十余城,伽倻国王也向朕上诉说遭百济和倭军入侵。”
“两国又说百济和倭国联合高句丽,图谋断绝新罗、伽倻二国入朝之路,皆请求我大唐出兵救援,主持正义。”
“朕亲自召见了高句丽王子高任武和百济王子扶余义慈,二人却反诬陷是新罗、伽倻二国挑衅在先,并且拒不肯归还所侵占之城池土地、人口,唯有倭国皇极女王态度较好,表示回国后就召回兵马回倭。”
皇帝很生气,他以九五至尊的身份,以天可汗的宗主地位,亲自调解藩属国的纷争,为他们调停战争,可百济和高句丽居然敢抗旨不遵。
尤其是高句丽不仅不遵旨,甚至还暗地里勾结漠北薛延陀,拉拢百济、倭国,四下结盟,一心反唐。
中书令长孙无忌当即道,“高句丽、百济、薛延陀都已经在反叛大唐的歧路上越走越远了,根本不愿回头,对付他们,唯有我大唐的铁骑横刀才能让他们知错悔改。”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表示,“朝廷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征讨,如今钱粮器械皆已备齐,兵马也已征召起十万人马,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以特进知门下省事的魏征捋着胡子出声,“高句丽、百济等侵袭新罗、伽倻故是有错在先,但我大唐堂堂宗主,就算问罪,也应当堂堂正正讨伐,怎么能偷袭呢?”
“朝廷应当先派出外交使臣前往高句丽、百济,宣旨问罪,如果他们仍抗旨不遵,再正式发兵讨伐,而不是偷偷摸摸的突袭,这有失我大国身份!”
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李大亮反对,“魏相,朝廷去年已经派过使者去调查调停,这次封禅各国使者皆至,圣人也亲自召见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子,可他们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所以如今我大唐发兵征讨,有何不对?”
“至于说突袭,那也只是军事兵法,既然要打,那如何打就都按照兵家战法来,怎么方便怎么打,怎么划算怎么来,难道还要提前通知高句丽,然后双方约定地点,摆开人马对阵?”
说到这,李大亮提醒魏征,高句丽本就实力很强,当年隋全盛之时倾国之力讨伐,也都没占到便宜,所以要对付高句丽,绝不能轻敌大意,为了胜利,别说突袭,就是派刺客去暗杀高句丽王都是值得的。
坐在上首的皇帝眉毛挑了挑,无疑是很认可李大亮这番话的。
外交固然得有,但最终的结果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还得是靠打。
魏征保留意见,认为军事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以德服人,大唐做为天下共主,得让各国认可。
房玄龄问皇帝,“陛下原拟由魏公挂帅东征,可如今魏公人却还在天南,战事在即,三军主帅不可空缺,还请圣人早做决定。”
李世民无奈点了点头。
放眼当今朝堂,大唐开国将帅们大都还健在,正值当打之年的也是很多,随便选一个出来,都是可以挂帅统兵东征的。但在皇帝的心目中,最适合的人选当然还是秦琅。
秦琅三十出头,却战功着著,他的战功还都是从武德九年开始的,这十五年来,论军功战绩,无人能出其右。
李靖这样的大帅,可战绩也主要是在开国之初,平定东南,以及武德后期,镇守河朔边疆,然后在贞观初败东突厥后也就退下来养老了。
李绩等许多大将,也都是安稳十多年了。
贞观朝比较活跃,战功较多的将领,首推秦琅,然后是柴绍、程咬金、薛万彻、牛进达、苏定方诸将。
厅中一众大臣都望向皇帝。
秦琅本来确实是东征挂帅第一人选,可谁也料不到这位魏公,松州大败吐蕃后,辞职丁忧,然后就不肯再回朝了。
都闲了好几年了。
“圣人,秦相能回来吗?”长孙无忌也问。
“朕已经派许洛仁带百骑去武安州接人去了。”皇帝端起紫砂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声音平淡的道。
不过大臣们却都听到这话里有几分恼怒。
看来皇帝也是没法淡定,真的恼了。
房玄龄却还在追问,“就怕许将军未必接的回来,战事在即,总不能主帅却一直空缺吧?”
长孙无忌听出房玄龄话中之意,这是想换帅。
“既然许洛仁都奉旨带百骑南下了,要不了多久肯定能接回秦相公的。”
“圣人之前可是已经下过许多道征召魏公还朝的旨意了。”房玄龄不客气的反驳。
这两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却是互不相让,不知从何时起,曾经亲密战友的二人,如今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关系。
太子承乾站出来劝说两人。
“二位相国勿争也。”他转向皇帝,“儿臣以为魏公并不愿意为东征之帅。”
关于这点,其实李世民心里也是清楚的,至于说秦琅为何不愿意挂帅,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秦琅的功绩足够高了,他根本不需要再去领兵东征,人臣功绩太高并不全是好事。
秦琅这些年,越来越滑头了。
“太子有何建议?”李世民问承乾。
“儿臣以为,圣人当别择大将为帅,且当早下决定,然后再通知秦相,召他回京与长乐公主大婚。”
李世民对太子点了点头。
“秦琅与长乐的婚事确实不能拖了,若让秦琅挂帅东征,那这婚事岂不是得一拖再拖?朕总不能耽误了长乐,这样吧,这次东征就不用秦琅挂帅了,让他先回来完婚,婚后就留京辅佐承乾监国,顺便多陪陪长乐。”
皇帝缓缓又道,“至于东征主帅,朕打算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