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是罢为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的职位去了,太子少师的职位也被免去了,跟秦琅差不多,只保留了官阶,勋爵,职事官全都免了。
正式的说法是宰相房玄龄受御史台弹劾,主动请辞接受调查。
“此事全由赵士达而起!”
老房几杯酒下肚,倒也没对秦琅藏着掖着,两人虽然在朝堂上不是亲密盟友,但也不是政敌。
如今两位罢相的老乡聚一起喝杯小酒,聊聊天倒也没啥过多提防的。
“圣人潜邸的赵士达?”
秦琅倒也是知道这个赵士达的,赵士达原也是隋末义军的一员,本只是河南的一个不事生产的无赖儿,趁乱世拉起了一支队伍,也开始占地为王,自命为总管。
其实在隋末时这样的人很多,如王君廓、张士贵等等。
隋末乱世就是个大鱼吃小王的时代,枭雄并起,相互兼并,如中原地区,最后就只剩下了王世充和李密这两大势力,河北则是窦建德和罗艺,江淮则有杜伏威、李子通、陈陵、沈法兴等等。
赵士达虽有万余人马,可最终还是投了李密,后来李密为王世充所败时,他又带兵带地盘投了李唐,比秦琼他们还投的早。故此得到的回报也高,直接就封郡公,授总管之职。
再后来划入秦王府麾下,随李世民平洛阳,攻河北,也立了些功劳,此后先后任泽州刺史、蕲州刺史等职。
这个家伙跟王君廓是一路人,乱世里凶猛野蛮,狠辣无情,也没有什么信义可言,等到天下太平了,在地方上任官,也没有怎么收敛,什么依污受贿,欺占田地,甚至抢人妻女的恶事没少干。
李玄道上任蕲州刺史,结果就发现前任赵士达曾经侵占民田数十顷,全是州中最肥沃的良田。
李玄道是个文官,比较耿直,查明此案后,也没有给赵士达脸面客气,直接就下令收回这些田地,还给原主,还没收了赵家不少钱财做为赔偿等。
这个事情在当地,当然是获百姓拍手称好的,可赵士达不满了。
他此时调回长安任卫府的将军,几千亩良田就这么被收了,不甘心啊。他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而且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如张士贵啊长孙顺德啊刘弘基啊等等,哪个大将功臣没干过这种事?
赵士达主动派人去找了李玄道,希望这个事情回转一下。
可李玄道没理会。
赵士达也恼了,于是立即让蕲州那边的管事开始煽动闹事,这边又马上安排人递匿名检举信到御史台,直接就李玄道在蕲州收受贿赂,又是贪污又是欺凌百姓等等,倒是把许多自己做过的事情,嫁祸到李玄道身上去。
好多事情还写的有鼻子有眼的,甚至他们也确实故意做局设计了一些坑给李玄道。
州衙府库亏空啊,各种烂帐啊,反正只要朝廷去查,李玄道就是一屁股说不清的屎。
这事情还没闹大,房玄龄先知晓了,他派人查了一下,然后发现这事有问题,于是便找御史大夫韩仲良交涉了一下,希望先由尚书省这边派人到蕲州自查一下,等查明后再告诉御史台。
本来韩仲良也同意了。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消息走漏出去,御史台有人不肯了,韩仲良本就是空降过来的,在御史台并不安稳,有人想借机搞事,然后赶走韩仲良。
事情迅速发酵,有人直接弹劾房玄龄跟韩仲良以权谋私,包庇私党。
事情越闹越大,于是房玄龄辞相,韩仲良也已经屁股不稳。
“我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搞事的人就是赵士达,还有被他煽动起来的一些蕲州豪强们,那些豪强因为近年朝廷两税、租佃等新法,积聚了不少怨气,这次李刺史过去打击非法侵占田地,高利贷、高租等违规之事,许多土豪被查·····”
地方上的豪强们可不是秦琅房玄龄这样的宰相,目光看的更远,格局更大,他们只盯着屁股下的一亩三分地,看的是碗里的那些利益,谁动他们分毫,他们都不肯的。
不论是租庸调制改两税法,还是朝廷出台租佃专法,打击高利贷,控制田租等等,都让这些土豪是切实遭受了不少的损失。
赵士达主动带头闹事,煽风点火,于是这些人便都跟着起来了。
但再闹也成为了气候,房玄龄本来都已经差不多搞明白了,也准备狠狠的收拾这些人,谁知道御史台这时出这种破事。
“陛下知道这些吗?”
“让御史台打头三司联合调查吧,他们出的结果,总更好些。”老房说道。“这次事情水很深,这个赵士达并不是个莽夫,据我所知,他已经把长孙顺德和张士贵都拉下了水,甚至刘弘基也被他卷进来了。”
正因此,房玄龄现在干脆就辞相回家了。
这事还得继续闹大,但肯定还是要收场的。
“怎么跟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张士贵又扯上关系了?”
“这个赵士达曾经也跟着长孙顺德打过仗,算是长孙的老部下,你也知道,长孙公这人有点贪财好色的毛病,这赵士达便投其所爱,平时就没少给长孙公送钱送美人,这次蕲州一出事,这家伙便马上把蕲州的几千亩地的地契全送到了长孙顺德名下。”
长孙顺德也是贪财,看到几千亩肥沃良田,还有好几个江南美人,于是立马就拍着胸脯把这事应下了,同意替赵士达摆平这事。
赵士达如法炮制,又把他在泽州当刺史时侵占的田地,拿出几千亩来送给了刘弘基。
最后,还暗里使人检举张士贵任刺史时侵占良田,贪污受贿等事,就是要把水搞浑起来。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那都是开国功臣,同时也在贞观朝地位较高,虽然两人都曾因卷入过李孝良等谋反案中而大受牵连,但长孙顺德毕竟是皇后族叔,刘弘基那也是李世民极信的过的人。
房玄龄也是狼狈,看到这水越来越浑,便借坡下驴,主动辞职,表面上说是要按秦琅开的头,维护好宰相被弹劾主动请辞这一新法,其实就是不想自己卷入其中。
长孙顺德、刘弘基、张士贵、加上赵士达,还有御史台,如果他来处置,到时案子查明了,他也得罪了这些人了,倒不如推给御史台。
不得不说,真是老狐狸啊。
赵士达很聪明,但却还是玩不过房玄龄。
“当年战场上打仗,赵士达是员猛将,在朝中也向来表现的挺谦恭的,没料到这人在地方上,却是如此凶恶,渔肉百姓。”老房叹了一声,“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他已经宣告了这人的命运,到头了。
秦琅对老房的判断当然是同意的,老赵想浑水摸鱼,却不想他把水搞的越深,拉下水的人越多,他就死的越惨。
谁也救不了这个家伙了。
平时两人顾忌着身份职位,虽是同乡,却也很少走动往来,朝堂衙门里,也都是公事公办,今日无官一身轻,秦琅主动来访,倒是难得的坐一起喝酒聊天。
“三郎没打算回历城修缮祖坟,重修祖宅吗?什么时候衣锦还乡呢?”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也。
发达了,当然得衣锦还乡啊。
不过秦琼秦琅爷俩,都还没回过齐州历城老家呢。
“我阿爷如今出镇松州,连长安都没空回了,哪还有空回历城啊。”
房玄龄也感叹着道,“是啊,事务繁忙,抽不开身。现在突然闲下来,还真想回趟历城老家,修一修祖宅,祭一祭祖坟。”
秦家的祖坟祖宅,其实是有派人回去修的,甚至还特意在祖坟增置了一大块田,建了一个庄子,买了不少奴隶,安排了管家,这个庄子管着那千多亩地,所有产出,专用在祖坟看守和修葺、祭祀之上。
秦家还特拔了笔钱,在历城老家修了一座秦氏家学,供历城的秦氏族人子弟以及亲戚们读书,家学下置了一千多亩地,庄地产出就用来维持学校的。族学子弟上学不用交学费,食宿全包,笔墨等也都由学校提供,甚至还设立了奖学金,成绩好的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学金,另有助学奖,对那些家庭条件特别差的,也会给予补助。
这一切,花了不少钱,但对如今的秦琅爷俩来说,不值一提。
有这两块地,差不多三千亩,两个庄子的产出,能够保证今后都一直稳定无忧。
族学里表现好成绩好的孩子,还可以送来长安,由国公府安排到京中读书,照顾培养。
这个时代,宗族关系是难以抹除割离的。
不过秦琅跟那边老家确实也没什么亲切感,主要是没什么很近的亲戚,都是些较为疏远的亲族。
“侯君集要回京了!”
老房告诉了秦琅一个新消息,因为西域战事太过顺利,如今泥孰终究还是把天山南的五国划给了大唐为献礼,从此大唐就直接控制五国。
泥孰前往碎叶川的千泉山建牙立庭。
长孙无忌暂时留在西域善后,皇帝改封太上皇第十一子徐州都督、徐王李元嘉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以中书门下同平章事长孙无忌为大都护府长史,仍以高昌国王鞠文泰为副大都护,以薛万彻为大都护府司马。
朝廷以欲谷之地设庭州,置都督府,以社尔之地设鹿州,置都督府,以契苾部之地为为契州,置契山都督府。
西伊州改为伊州。
高昌国、焉耆国、龟兹国、疏勒国、于阗国天山南五国,俱置都督府,授封诸国王为都督、刺史,封国公。
李道宗、程咬金等率关陇兵马部份返回,部份则留驻西域,分驻于西域诸国,设立伊吾、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鹰娑、北庭九镇。
九军镇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每镇唐军一千,另西域城傍蕃兵两千,修建驿站、烽墩,维护丝路,守卫各国。
侯君集征西域有功,诏进封从二品光禄大夫阶,拜吏部尚书,加参知政事衔。
“老侯还真是深得圣心啊,这在西域才呆半年,就又杀回长安,再次拜相了啊?”
“侯君集确实运气较好,朝廷这次用兵西域,调兵遣将,还派出了宰相出马,结果却都没料到肆叶护败的这么快,谁都没赶上,就侯君集捡了大便宜。”
房玄龄是清楚侯君集和张亮他们都是皇帝的绝对心腹的,皇帝对于政事堂有很强的控制**,侯君集就是皇帝最听话的狗,他进了政事堂,有行很多方便!
正式的说法是宰相房玄龄受御史台弹劾,主动请辞接受调查。
“此事全由赵士达而起!”
老房几杯酒下肚,倒也没对秦琅藏着掖着,两人虽然在朝堂上不是亲密盟友,但也不是政敌。
如今两位罢相的老乡聚一起喝杯小酒,聊聊天倒也没啥过多提防的。
“圣人潜邸的赵士达?”
秦琅倒也是知道这个赵士达的,赵士达原也是隋末义军的一员,本只是河南的一个不事生产的无赖儿,趁乱世拉起了一支队伍,也开始占地为王,自命为总管。
其实在隋末时这样的人很多,如王君廓、张士贵等等。
隋末乱世就是个大鱼吃小王的时代,枭雄并起,相互兼并,如中原地区,最后就只剩下了王世充和李密这两大势力,河北则是窦建德和罗艺,江淮则有杜伏威、李子通、陈陵、沈法兴等等。
赵士达虽有万余人马,可最终还是投了李密,后来李密为王世充所败时,他又带兵带地盘投了李唐,比秦琼他们还投的早。故此得到的回报也高,直接就封郡公,授总管之职。
再后来划入秦王府麾下,随李世民平洛阳,攻河北,也立了些功劳,此后先后任泽州刺史、蕲州刺史等职。
这个家伙跟王君廓是一路人,乱世里凶猛野蛮,狠辣无情,也没有什么信义可言,等到天下太平了,在地方上任官,也没有怎么收敛,什么依污受贿,欺占田地,甚至抢人妻女的恶事没少干。
李玄道上任蕲州刺史,结果就发现前任赵士达曾经侵占民田数十顷,全是州中最肥沃的良田。
李玄道是个文官,比较耿直,查明此案后,也没有给赵士达脸面客气,直接就下令收回这些田地,还给原主,还没收了赵家不少钱财做为赔偿等。
这个事情在当地,当然是获百姓拍手称好的,可赵士达不满了。
他此时调回长安任卫府的将军,几千亩良田就这么被收了,不甘心啊。他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而且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如张士贵啊长孙顺德啊刘弘基啊等等,哪个大将功臣没干过这种事?
赵士达主动派人去找了李玄道,希望这个事情回转一下。
可李玄道没理会。
赵士达也恼了,于是立即让蕲州那边的管事开始煽动闹事,这边又马上安排人递匿名检举信到御史台,直接就李玄道在蕲州收受贿赂,又是贪污又是欺凌百姓等等,倒是把许多自己做过的事情,嫁祸到李玄道身上去。
好多事情还写的有鼻子有眼的,甚至他们也确实故意做局设计了一些坑给李玄道。
州衙府库亏空啊,各种烂帐啊,反正只要朝廷去查,李玄道就是一屁股说不清的屎。
这事情还没闹大,房玄龄先知晓了,他派人查了一下,然后发现这事有问题,于是便找御史大夫韩仲良交涉了一下,希望先由尚书省这边派人到蕲州自查一下,等查明后再告诉御史台。
本来韩仲良也同意了。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消息走漏出去,御史台有人不肯了,韩仲良本就是空降过来的,在御史台并不安稳,有人想借机搞事,然后赶走韩仲良。
事情迅速发酵,有人直接弹劾房玄龄跟韩仲良以权谋私,包庇私党。
事情越闹越大,于是房玄龄辞相,韩仲良也已经屁股不稳。
“我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搞事的人就是赵士达,还有被他煽动起来的一些蕲州豪强们,那些豪强因为近年朝廷两税、租佃等新法,积聚了不少怨气,这次李刺史过去打击非法侵占田地,高利贷、高租等违规之事,许多土豪被查·····”
地方上的豪强们可不是秦琅房玄龄这样的宰相,目光看的更远,格局更大,他们只盯着屁股下的一亩三分地,看的是碗里的那些利益,谁动他们分毫,他们都不肯的。
不论是租庸调制改两税法,还是朝廷出台租佃专法,打击高利贷,控制田租等等,都让这些土豪是切实遭受了不少的损失。
赵士达主动带头闹事,煽风点火,于是这些人便都跟着起来了。
但再闹也成为了气候,房玄龄本来都已经差不多搞明白了,也准备狠狠的收拾这些人,谁知道御史台这时出这种破事。
“陛下知道这些吗?”
“让御史台打头三司联合调查吧,他们出的结果,总更好些。”老房说道。“这次事情水很深,这个赵士达并不是个莽夫,据我所知,他已经把长孙顺德和张士贵都拉下了水,甚至刘弘基也被他卷进来了。”
正因此,房玄龄现在干脆就辞相回家了。
这事还得继续闹大,但肯定还是要收场的。
“怎么跟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张士贵又扯上关系了?”
“这个赵士达曾经也跟着长孙顺德打过仗,算是长孙的老部下,你也知道,长孙公这人有点贪财好色的毛病,这赵士达便投其所爱,平时就没少给长孙公送钱送美人,这次蕲州一出事,这家伙便马上把蕲州的几千亩地的地契全送到了长孙顺德名下。”
长孙顺德也是贪财,看到几千亩肥沃良田,还有好几个江南美人,于是立马就拍着胸脯把这事应下了,同意替赵士达摆平这事。
赵士达如法炮制,又把他在泽州当刺史时侵占的田地,拿出几千亩来送给了刘弘基。
最后,还暗里使人检举张士贵任刺史时侵占良田,贪污受贿等事,就是要把水搞浑起来。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那都是开国功臣,同时也在贞观朝地位较高,虽然两人都曾因卷入过李孝良等谋反案中而大受牵连,但长孙顺德毕竟是皇后族叔,刘弘基那也是李世民极信的过的人。
房玄龄也是狼狈,看到这水越来越浑,便借坡下驴,主动辞职,表面上说是要按秦琅开的头,维护好宰相被弹劾主动请辞这一新法,其实就是不想自己卷入其中。
长孙顺德、刘弘基、张士贵、加上赵士达,还有御史台,如果他来处置,到时案子查明了,他也得罪了这些人了,倒不如推给御史台。
不得不说,真是老狐狸啊。
赵士达很聪明,但却还是玩不过房玄龄。
“当年战场上打仗,赵士达是员猛将,在朝中也向来表现的挺谦恭的,没料到这人在地方上,却是如此凶恶,渔肉百姓。”老房叹了一声,“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他已经宣告了这人的命运,到头了。
秦琅对老房的判断当然是同意的,老赵想浑水摸鱼,却不想他把水搞的越深,拉下水的人越多,他就死的越惨。
谁也救不了这个家伙了。
平时两人顾忌着身份职位,虽是同乡,却也很少走动往来,朝堂衙门里,也都是公事公办,今日无官一身轻,秦琅主动来访,倒是难得的坐一起喝酒聊天。
“三郎没打算回历城修缮祖坟,重修祖宅吗?什么时候衣锦还乡呢?”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也。
发达了,当然得衣锦还乡啊。
不过秦琼秦琅爷俩,都还没回过齐州历城老家呢。
“我阿爷如今出镇松州,连长安都没空回了,哪还有空回历城啊。”
房玄龄也感叹着道,“是啊,事务繁忙,抽不开身。现在突然闲下来,还真想回趟历城老家,修一修祖宅,祭一祭祖坟。”
秦家的祖坟祖宅,其实是有派人回去修的,甚至还特意在祖坟增置了一大块田,建了一个庄子,买了不少奴隶,安排了管家,这个庄子管着那千多亩地,所有产出,专用在祖坟看守和修葺、祭祀之上。
秦家还特拔了笔钱,在历城老家修了一座秦氏家学,供历城的秦氏族人子弟以及亲戚们读书,家学下置了一千多亩地,庄地产出就用来维持学校的。族学子弟上学不用交学费,食宿全包,笔墨等也都由学校提供,甚至还设立了奖学金,成绩好的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学金,另有助学奖,对那些家庭条件特别差的,也会给予补助。
这一切,花了不少钱,但对如今的秦琅爷俩来说,不值一提。
有这两块地,差不多三千亩,两个庄子的产出,能够保证今后都一直稳定无忧。
族学里表现好成绩好的孩子,还可以送来长安,由国公府安排到京中读书,照顾培养。
这个时代,宗族关系是难以抹除割离的。
不过秦琅跟那边老家确实也没什么亲切感,主要是没什么很近的亲戚,都是些较为疏远的亲族。
“侯君集要回京了!”
老房告诉了秦琅一个新消息,因为西域战事太过顺利,如今泥孰终究还是把天山南的五国划给了大唐为献礼,从此大唐就直接控制五国。
泥孰前往碎叶川的千泉山建牙立庭。
长孙无忌暂时留在西域善后,皇帝改封太上皇第十一子徐州都督、徐王李元嘉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以中书门下同平章事长孙无忌为大都护府长史,仍以高昌国王鞠文泰为副大都护,以薛万彻为大都护府司马。
朝廷以欲谷之地设庭州,置都督府,以社尔之地设鹿州,置都督府,以契苾部之地为为契州,置契山都督府。
西伊州改为伊州。
高昌国、焉耆国、龟兹国、疏勒国、于阗国天山南五国,俱置都督府,授封诸国王为都督、刺史,封国公。
李道宗、程咬金等率关陇兵马部份返回,部份则留驻西域,分驻于西域诸国,设立伊吾、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鹰娑、北庭九镇。
九军镇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每镇唐军一千,另西域城傍蕃兵两千,修建驿站、烽墩,维护丝路,守卫各国。
侯君集征西域有功,诏进封从二品光禄大夫阶,拜吏部尚书,加参知政事衔。
“老侯还真是深得圣心啊,这在西域才呆半年,就又杀回长安,再次拜相了啊?”
“侯君集确实运气较好,朝廷这次用兵西域,调兵遣将,还派出了宰相出马,结果却都没料到肆叶护败的这么快,谁都没赶上,就侯君集捡了大便宜。”
房玄龄是清楚侯君集和张亮他们都是皇帝的绝对心腹的,皇帝对于政事堂有很强的控制**,侯君集就是皇帝最听话的狗,他进了政事堂,有行很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