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机你觉得这块地方如何?”
早朝结束后,皇帝留下长孙无忌,御书房里,妹夫和大舅哥一起吃着早点。早点也挺有特色的,居然是用新鲜宰杀的羊网油,裹上新鲜的羊肝碎,用线绑上,然后蒸熟便切来装盘吃。
这是正经的吐谷浑西海边牧民们的地道美食,皇帝请长孙无忌吃这个,倒也跟他要谈的封地之事很应景儿。
虽说是吐谷浑人的食物,但御厨子们加工却又比较精细。
羊网油里包的,不仅是新鲜羊肝,还有羊心、羊肺,趁刚宰杀还新鲜,扒下来剁成碎末,加上葱花、蒜末、姜粉、青盐、胡椒粉、和扶留藤粉,然后还要再拌入炒面,搅和成陷,上笼蒸熟,再放凉,切片薄片冷吃。
不用再蘸调料,就这样就着点小酒,那真是个风有一番滋味。
长孙无忌本就是鲜卑人,而长安经历关陇集团建立的几朝来,也是胡风大盛,包括吃食饮用习惯方面,都很有胡风,包括以羊肉为上选,喜欢吃羊肉,口味较重。
“海晏,海晏河清,这个名字好,陛下用心了。”长孙无忌吃着这脂裹肝,还不忘记奉承了妹夫几句。不过这里没有其它外人,也没有御史什么的,倒没那些礼仪规矩,比较轻松。
“七百里河湟谷地,是陇右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了,海晏处于湟河源头,西接青海,北邻大通山、浩门河,东邻赤岭鄯州,宜耕宜牧,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二百二十里,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西汉末年,王莽曾经诱使西海羌人献地归附,设立西海郡,郡治便在这海晏,东汉时曾移金城西部都尉于西海故郡,设龙耆城,移民屯垦。”
李世民指着地图,“先前这是鲜卑乙弗人的地盘,如今乙弗首领阿豹归降,秦琅先前将他部落迁到西面且末鄯善去了,这里暂时空出来了,我便打算把你分封过去,如何?”
这块地方,山地占了四成半,滩地占了四成,低山丘陵占了一成,湟水谷地占了半成。虽说适合农耕的湟水谷地才占半成,可湟水谷地十分肥沃,不论是降雨还是气候,还是土地肥力,都极适合耕种,滩地、丘陵,也十分适合放牧,沿湟水河谷连通鄯州、兰州也很方便。
这样的地方,怎么看都比给秦琼的松州,给秦琅的武安州强的多,起码离长安就很近。
河南长孙家本就出身北魏拓跋鲜卑,这样宜耕宜牧的西北边地,可谓是极适合他们家族的,这也是皇帝妹夫,给大舅哥的特别优待了。
光是这南北二百二十里,东西一百六十里的面积,就足够惊人了,一块如此大的实封还是世封地,就算是在原吐谷浑乙弗部的地盘上新设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长孙无忌确实有些心动。
之前世封制新提出来时,他是坚决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主要是认为这样的边疆封地太偏僻落后,说是世封,实际上就是被变相的踢出了京师,踢出了政治中心。可是看着秦琅秦琼爷俩的世封地,虽说也偏,这两年不断往里面扔钱,可他也一直关注着,知道秦家这封地搞的有声有色起来,尤其是秦琅的武安州封地,当初是一路打过去的,但现在居然有几万户人口了,那岂不是等于实封数万户?
想想他们才实封千三百户,相差多大?
况且秦琅在那边又是挖金矿,又是炼铜铁,还挖起了石炭,晒起了盐,搞起了海贸,据说那是日进斗金,想想就让人不免羡慕。
而且秦琅父子得了封地,不也还继续在朝中当官,妻妾儿女们,不也还留在京中,并没有说一受封,就立即得举族迁往封地,无故不得出封这种严格规定。
想想,也开始松动起来。
现在确切的看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这么大,离长安也较近,那里的气候等,也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你若觉得这海晏城不好,朕还可以任你挑选,从祁连山到积石山,从大非川到河曲,你随便挑一处。”
皇帝如此大方,让长孙无忌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不过盯着地图左瞧右瞧,似乎这海晏倒是极好的,其它好地方也有,可也未必就比海晏还强,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这湟水源头谷地,适合农耕,这样的地方,在西境外,可是不多。
绝大多数地方,虽是良好的牧场,可却并不适合耕种庄稼的,而长孙无忌也是很清楚,唯有适合农耕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那样才能容的下更多的人,只是放牧的话,其实发展潜力有限。
能够得一块世封之赐,并不容易,除了那些原本的边地汉酋俚帅蛮首们,真正的朝廷臣子,能得世封,必须得是有大功之臣。
首先一点,起码得是实封国公,光是这一条,就能把现在朝中九成九的有封爵的贵族给打下去了。
有封爵的不少,可有实封的却少,有实封还必须是国公的更少。
而皇帝的那个小本子上,真正纳入世封考虑的,其实还更苛刻,现在只限于有功臣封号的实封国公,而且还以贞观朝功臣优先,以秦王府旧部优先。
长孙无忌倒是都符合这些条件的,他是李世民的潜邸心腹,也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夺位功臣,当初论功第一,跟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是并列的。
当初没给长孙第一个实封,是他开始一直反对,二来他是外戚,所以最后皇帝给了全力支持世封的秦琅首封,后面又给了军功拜相的秦琼世封。
至于冯盎、杨国忠等这些人的实封,其实都不算是真正的世封,他们本就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枭雄豪强。
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接受了这块海晏州世封地,君臣二人倒也心情都大好起来。
举杯共饮。
“辅机,你觉得这次朕召三郎回来,应当安排他什么职位?”李世民问。
长孙无忌沉吟着。
李世民自顾自的道,“李靖在长安数上奏折,说年迈腿疾严重,数请辞职。朕欲给李靖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让他不用再被俗务缠身,可安心休养,遇朝廷重大军政事务,再派人过府请问。”
“李靖空出的尚书右仆射之职,就授给秦琅如何?”
长孙无忌愣了下。
这个尚书右仆射,他之前担任过,后来被迫辞职,心里一直有些不甘,如今过了几年,其实一直惦记着这个职务呢,他早看出李靖跟秦琼是一类人,打仗的时候极为刚猛,可在朝堂上却极小心谨慎,并不是真正当宰相的人。
皇帝用他们做宰相,也顶多就是挂了个名号,早晚还是要辞职的。
李靖辞职,尚书右仆射舍他其谁?
想不到现在皇帝却提到秦琅。
秦琅是盟友,可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道,“秦琅三拜宰相,如今本已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朝之后,必然参与中枢,执掌政务,可尚书右仆射,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唐政事堂制度下,宰相数量挺多的,加各种名号,都能进政事堂,都是宰相,都能参政议政执政,可说到底,真宰相以前本来只有三高官官,尚书令空缺不置后,以左右仆射为尚书高官官,实际真宰相就从三个变成了四个。
尤其是左右仆射的职权还是四宰相里最重的两个。
“秦琅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他打仗厉害,经济也了得,但就是欠缺些稳重,不如让秦琅以同平章事,兼任兵部尚书之职,或是兼任转运使或是户部尚书。”
“侯君集现在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皇帝道。
“陛下不是已经授侯君集外出为西海道宣抚使了吗?侯君集虽有靖乱大功,可终究还是缺少过硬的军功,陛下不如正好让他在西疆好好历练几年,中枢这边就暂时不必再挂衔任职了。”
长孙无忌这是不动声色的就给侯君集上眼药水了,直接要罢他相。
李世民想起昨夜长孙皇后的劝谏,说不要被人挑拔离间,说的也是侯君集了。再想想侯君集自从被他加参政衔拜相以来,确实也在政事堂立不起威望来,也没什么建树政绩。本来皇帝安插他到政事堂,纯是见侯君集如忠狗一样的听话,所以便安插了他进去。
结果他在政事堂毫无话语权,总是被其它宰相们排挤,只能起到个耳目的作用,李世民早就有些失望,现在听长孙兄妹俩都这态度。
想了想也便点头,“也是,就让侯君集到陇右西海好好历练几年吧。”
“先让秦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回中枢政事堂执政,兼任兵部尚书。”
“辅机你也加点担子,这次一起回长安,河南尹的职事先卸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再兼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秦琅没拜尚书右仆射,为何他也只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靖肯定不会再继续担任尚书右仆射了,皇帝留着这个位置要给谁?
早朝结束后,皇帝留下长孙无忌,御书房里,妹夫和大舅哥一起吃着早点。早点也挺有特色的,居然是用新鲜宰杀的羊网油,裹上新鲜的羊肝碎,用线绑上,然后蒸熟便切来装盘吃。
这是正经的吐谷浑西海边牧民们的地道美食,皇帝请长孙无忌吃这个,倒也跟他要谈的封地之事很应景儿。
虽说是吐谷浑人的食物,但御厨子们加工却又比较精细。
羊网油里包的,不仅是新鲜羊肝,还有羊心、羊肺,趁刚宰杀还新鲜,扒下来剁成碎末,加上葱花、蒜末、姜粉、青盐、胡椒粉、和扶留藤粉,然后还要再拌入炒面,搅和成陷,上笼蒸熟,再放凉,切片薄片冷吃。
不用再蘸调料,就这样就着点小酒,那真是个风有一番滋味。
长孙无忌本就是鲜卑人,而长安经历关陇集团建立的几朝来,也是胡风大盛,包括吃食饮用习惯方面,都很有胡风,包括以羊肉为上选,喜欢吃羊肉,口味较重。
“海晏,海晏河清,这个名字好,陛下用心了。”长孙无忌吃着这脂裹肝,还不忘记奉承了妹夫几句。不过这里没有其它外人,也没有御史什么的,倒没那些礼仪规矩,比较轻松。
“七百里河湟谷地,是陇右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了,海晏处于湟河源头,西接青海,北邻大通山、浩门河,东邻赤岭鄯州,宜耕宜牧,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二百二十里,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西汉末年,王莽曾经诱使西海羌人献地归附,设立西海郡,郡治便在这海晏,东汉时曾移金城西部都尉于西海故郡,设龙耆城,移民屯垦。”
李世民指着地图,“先前这是鲜卑乙弗人的地盘,如今乙弗首领阿豹归降,秦琅先前将他部落迁到西面且末鄯善去了,这里暂时空出来了,我便打算把你分封过去,如何?”
这块地方,山地占了四成半,滩地占了四成,低山丘陵占了一成,湟水谷地占了半成。虽说适合农耕的湟水谷地才占半成,可湟水谷地十分肥沃,不论是降雨还是气候,还是土地肥力,都极适合耕种,滩地、丘陵,也十分适合放牧,沿湟水河谷连通鄯州、兰州也很方便。
这样的地方,怎么看都比给秦琼的松州,给秦琅的武安州强的多,起码离长安就很近。
河南长孙家本就出身北魏拓跋鲜卑,这样宜耕宜牧的西北边地,可谓是极适合他们家族的,这也是皇帝妹夫,给大舅哥的特别优待了。
光是这南北二百二十里,东西一百六十里的面积,就足够惊人了,一块如此大的实封还是世封地,就算是在原吐谷浑乙弗部的地盘上新设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长孙无忌确实有些心动。
之前世封制新提出来时,他是坚决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主要是认为这样的边疆封地太偏僻落后,说是世封,实际上就是被变相的踢出了京师,踢出了政治中心。可是看着秦琅秦琼爷俩的世封地,虽说也偏,这两年不断往里面扔钱,可他也一直关注着,知道秦家这封地搞的有声有色起来,尤其是秦琅的武安州封地,当初是一路打过去的,但现在居然有几万户人口了,那岂不是等于实封数万户?
想想他们才实封千三百户,相差多大?
况且秦琅在那边又是挖金矿,又是炼铜铁,还挖起了石炭,晒起了盐,搞起了海贸,据说那是日进斗金,想想就让人不免羡慕。
而且秦琅父子得了封地,不也还继续在朝中当官,妻妾儿女们,不也还留在京中,并没有说一受封,就立即得举族迁往封地,无故不得出封这种严格规定。
想想,也开始松动起来。
现在确切的看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这么大,离长安也较近,那里的气候等,也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你若觉得这海晏城不好,朕还可以任你挑选,从祁连山到积石山,从大非川到河曲,你随便挑一处。”
皇帝如此大方,让长孙无忌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不过盯着地图左瞧右瞧,似乎这海晏倒是极好的,其它好地方也有,可也未必就比海晏还强,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这湟水源头谷地,适合农耕,这样的地方,在西境外,可是不多。
绝大多数地方,虽是良好的牧场,可却并不适合耕种庄稼的,而长孙无忌也是很清楚,唯有适合农耕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那样才能容的下更多的人,只是放牧的话,其实发展潜力有限。
能够得一块世封之赐,并不容易,除了那些原本的边地汉酋俚帅蛮首们,真正的朝廷臣子,能得世封,必须得是有大功之臣。
首先一点,起码得是实封国公,光是这一条,就能把现在朝中九成九的有封爵的贵族给打下去了。
有封爵的不少,可有实封的却少,有实封还必须是国公的更少。
而皇帝的那个小本子上,真正纳入世封考虑的,其实还更苛刻,现在只限于有功臣封号的实封国公,而且还以贞观朝功臣优先,以秦王府旧部优先。
长孙无忌倒是都符合这些条件的,他是李世民的潜邸心腹,也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夺位功臣,当初论功第一,跟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是并列的。
当初没给长孙第一个实封,是他开始一直反对,二来他是外戚,所以最后皇帝给了全力支持世封的秦琅首封,后面又给了军功拜相的秦琼世封。
至于冯盎、杨国忠等这些人的实封,其实都不算是真正的世封,他们本就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枭雄豪强。
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接受了这块海晏州世封地,君臣二人倒也心情都大好起来。
举杯共饮。
“辅机,你觉得这次朕召三郎回来,应当安排他什么职位?”李世民问。
长孙无忌沉吟着。
李世民自顾自的道,“李靖在长安数上奏折,说年迈腿疾严重,数请辞职。朕欲给李靖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让他不用再被俗务缠身,可安心休养,遇朝廷重大军政事务,再派人过府请问。”
“李靖空出的尚书右仆射之职,就授给秦琅如何?”
长孙无忌愣了下。
这个尚书右仆射,他之前担任过,后来被迫辞职,心里一直有些不甘,如今过了几年,其实一直惦记着这个职务呢,他早看出李靖跟秦琼是一类人,打仗的时候极为刚猛,可在朝堂上却极小心谨慎,并不是真正当宰相的人。
皇帝用他们做宰相,也顶多就是挂了个名号,早晚还是要辞职的。
李靖辞职,尚书右仆射舍他其谁?
想不到现在皇帝却提到秦琅。
秦琅是盟友,可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道,“秦琅三拜宰相,如今本已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朝之后,必然参与中枢,执掌政务,可尚书右仆射,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唐政事堂制度下,宰相数量挺多的,加各种名号,都能进政事堂,都是宰相,都能参政议政执政,可说到底,真宰相以前本来只有三高官官,尚书令空缺不置后,以左右仆射为尚书高官官,实际真宰相就从三个变成了四个。
尤其是左右仆射的职权还是四宰相里最重的两个。
“秦琅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他打仗厉害,经济也了得,但就是欠缺些稳重,不如让秦琅以同平章事,兼任兵部尚书之职,或是兼任转运使或是户部尚书。”
“侯君集现在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皇帝道。
“陛下不是已经授侯君集外出为西海道宣抚使了吗?侯君集虽有靖乱大功,可终究还是缺少过硬的军功,陛下不如正好让他在西疆好好历练几年,中枢这边就暂时不必再挂衔任职了。”
长孙无忌这是不动声色的就给侯君集上眼药水了,直接要罢他相。
李世民想起昨夜长孙皇后的劝谏,说不要被人挑拔离间,说的也是侯君集了。再想想侯君集自从被他加参政衔拜相以来,确实也在政事堂立不起威望来,也没什么建树政绩。本来皇帝安插他到政事堂,纯是见侯君集如忠狗一样的听话,所以便安插了他进去。
结果他在政事堂毫无话语权,总是被其它宰相们排挤,只能起到个耳目的作用,李世民早就有些失望,现在听长孙兄妹俩都这态度。
想了想也便点头,“也是,就让侯君集到陇右西海好好历练几年吧。”
“先让秦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回中枢政事堂执政,兼任兵部尚书。”
“辅机你也加点担子,这次一起回长安,河南尹的职事先卸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再兼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秦琅没拜尚书右仆射,为何他也只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靖肯定不会再继续担任尚书右仆射了,皇帝留着这个位置要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