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的死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东林党的官员想着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打击阉党的气焰,夺回朝中的话语权,因此纷纷上疏弹劾杨嗣昌。六月间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一职的时候,东林党百般阻挠,最终仍是败下阵来。杨嗣昌不仅如愿当上兵部尚书,并且不久便成为大学士。这一次卢象升的死给了东林党扳回局面的机会,东林党如何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呢。
这次不仅东林党的言官纷纷出马,便是一些自诩无党的清流也参与进来,矛头直指杨嗣昌。尤其以左都御史刘宗周一疏言辞最为激烈:“杨嗣昌任兵部尚书以来,主张四面六隅之策,承诺三月剿灭流寇,现今已经半年,流寇不但未灭,而越演越烈,无丝毫应对之策。而今任凭东虏蹂躏京畿,攻城略地,杀人如刈草,莫无应对。今虏破昌平等大县,杀宣大总督卢象升,亦是阁臣畏敌如虎,不敢应战之果。现既不能克强敌,又不能扼守,坐视东虏劫掠,如入无人之境,溺职之罪当诛。”
只是杨嗣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总后台是崇祯帝。虽然言官众口一词要治杨嗣昌之罪,但是崇祯却是百般回护。如果承认杨嗣昌有罪,那不是代表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点怎么能让自认为聪敏过人的崇祯接受。因此东林党的对手不是杨嗣昌,而是崇祯帝。和皇帝打官司,要是想赢岂不是开玩笑。
东林党看到无法扳倒杨嗣昌,又转变了方向,开始攻击杨嗣昌主和之意。连兵部职方司主事赵光忭都不顾杨嗣昌的感受,上疏抨击杨嗣昌:“自阁部和议一起,致边备ri弛,将士观望,畏敌如虎,互相欺饰,致使东虏长驱直入,祸乱中原,因此请斩杨嗣昌以谢天下。”这个疏本又被崇祯置之不理。
而杨嗣昌抛出的卢象升未必真死,可能畏罪潜逃,更是引起朝廷百官的愤慨,一个个慷慨陈词,不少人引田羽疏本之语攻击杨嗣昌。甚至有些人忍俊不住,在朝堂上与杨嗣昌开了全武行。看到下面扭成一团,崇祯帝不由大怒,将那几个言官每人打了八十廷杖。
工科都给事中范淑泰人老体衰,八十廷杖打晕了几回,被其他朝臣扶回家后,悲愤交加之下,再加上棍疮破裂,没有几天便一命呜呼。
阉党与东林党的交锋,再次以东林党失败而告终。而主和、主战之议再次作罢,不过仍是杨嗣昌主和占了上风,而卢象升是否战死,更是在杨嗣昌的授意下,成了一个谜团。派出去的调查官员中有一个叫俞振龙的,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在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杨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瞪着眼睛说:“天道神明,无枉忠臣。”可是其他人却没有他的那种骨气,纷纷做了假证,说没有找到卢象升的尸体,生死不明,而田羽言之凿凿的疏本被弃之一旁,束之高阁。兵部尚书杨嗣昌却如一尊不倒翁,崇祯只给了一个小小的处分了事。这次争斗的直接后果便是致使勤王各镇更是不敢轻战,一路尾随鞑子而进,任凭东虏纵横驰骋。
而田羽要将东虏扬武大将军献俘阙下让崇祯兴奋不已,可以说近几个月来,崇祯一直被东虏和流寇搞得焦头烂额,每天接到的战报,没有一条是好消息,现在终于解了心中的一口闷气。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潼关镇总兵田羽近来数次与虏作战,一月间歼敌数千,设使勤王各镇人人如此,同心共济,虏停则奋力斩杀,虏奔则迎头攻击,何愁东虏之祸。”
看到朝堂上死气沉沉,崇祯帝也没有刚才的兴致,草草的总结说:“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若得良将,朕何惜一爵。今田羽屡立大功,功在社稷,赏银万两,斗牛一袭,世袭锦衣卫千户,待岳托解来京师,朕要亲自昭告太庙。”
崇祯帝的圣旨几经辗转才交到田羽的手上,这时候的田羽正在狼狈逃窜中。原来田羽大败努山后,虽然已经料到多尔衮会追击自己,轻装向大名府进军,但还是没有摆脱多尔衮。多尔衮听到田羽生擒岳托,阵杀五六千兵士后,异常愤怒,率军追击。他吸取岳托分兵而败的教训,亲率近三万骑兵追击。面对三万骑兵,田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了,几次如果不是田羽机灵,恐怕早就被多尔衮围歼了。
田羽接到圣旨也不得不感叹明朝特务系统独特的作用,自己近一个月来,东奔西窜,居无定所,这些传旨的人竟然能找到他,等到他听到崇祯只赏了他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不由一脸苦笑,本以为生擒岳托的大功足以让他做到将军,不想却是一个世袭千户。
听到田羽抱怨,一边的杨军抚掌说道:“大人半年之间从一个马夫做到一镇总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更是被皇上赏了世袭千户,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快吗?我怎么不觉得。甘罗十二能为相,高士奇一ri七迁,从无名之辈,而成一代名相,如此际遇不比我快的多了。”他心中不由又加了一句:“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这么大的金手指还不是才混了个没有品级的总兵。”
“高士奇?一代名相?我怎么没有听说。”杨军越来越郁闷,怎么和田羽在一起,自己简直成了个屁事不懂的毛孩子一般。
田羽不由自失的一笑,心中说:“现在高士奇还不知道在哪呢,你怎么会听说。不过我来到了现在,估计就不会出现高士奇一ri七迁的佳话了,我怎么能让鞑子夺了汉族的江山呢。”他不想解释,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便是我朝也有许多人际遇之奇不下于我。”
“你是说左良玉左总兵?”
“不错,左总兵原不过一小校,得侯洵赏识,一跃而成副将,比我快多了。便是刚刚战亡的卢象升卢阁部也不是我能比得了的,不到三两年时间,从一府之职超迁成五省总理大臣。”
杨军点点头,笑着说:“大人不能老是和这些人相比啊,你可知道许多人终其一生,也许都做不到总兵的位置。”
田羽叹了一口气,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一直忙于战事,根本就无法把自己想到的许多东西和前世的知识用出来,看来自己应该选择一个根据地了,好好的发展实力了。
一个骑兵飞驰而来,打断了田羽的沉思。虽然现在已经入冬,天气变冷,但是那个兵士浑身是汗,满脸的灰尘,看来是长途奔来。那个骑兵看到田羽,松了一口气,翻身下马,跪地大声说:“大人,鞑子已经追击到距我军不足三十里的临城。恐怕再有一个时辰便可追上我军。”
田羽遥望着远方,淡然的说:“该来的终究会来,看来我们只有与鞑子一战了。”
“大人,鞑子兵势锐不可当,不可轻易开战啊。”
“我如何不知,但是现在我军除了一战之外,还有其他选择吗?”
杨军也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带着所有的人逃离了,因此急忙说:“大人,我留下阻击鞑子,你带着骑兵走吧。”
田羽一时来了豪气,大声说:“不就是三万大军吗?不就是多尔衮吗?来吧,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这次不仅东林党的言官纷纷出马,便是一些自诩无党的清流也参与进来,矛头直指杨嗣昌。尤其以左都御史刘宗周一疏言辞最为激烈:“杨嗣昌任兵部尚书以来,主张四面六隅之策,承诺三月剿灭流寇,现今已经半年,流寇不但未灭,而越演越烈,无丝毫应对之策。而今任凭东虏蹂躏京畿,攻城略地,杀人如刈草,莫无应对。今虏破昌平等大县,杀宣大总督卢象升,亦是阁臣畏敌如虎,不敢应战之果。现既不能克强敌,又不能扼守,坐视东虏劫掠,如入无人之境,溺职之罪当诛。”
只是杨嗣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总后台是崇祯帝。虽然言官众口一词要治杨嗣昌之罪,但是崇祯却是百般回护。如果承认杨嗣昌有罪,那不是代表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点怎么能让自认为聪敏过人的崇祯接受。因此东林党的对手不是杨嗣昌,而是崇祯帝。和皇帝打官司,要是想赢岂不是开玩笑。
东林党看到无法扳倒杨嗣昌,又转变了方向,开始攻击杨嗣昌主和之意。连兵部职方司主事赵光忭都不顾杨嗣昌的感受,上疏抨击杨嗣昌:“自阁部和议一起,致边备ri弛,将士观望,畏敌如虎,互相欺饰,致使东虏长驱直入,祸乱中原,因此请斩杨嗣昌以谢天下。”这个疏本又被崇祯置之不理。
而杨嗣昌抛出的卢象升未必真死,可能畏罪潜逃,更是引起朝廷百官的愤慨,一个个慷慨陈词,不少人引田羽疏本之语攻击杨嗣昌。甚至有些人忍俊不住,在朝堂上与杨嗣昌开了全武行。看到下面扭成一团,崇祯帝不由大怒,将那几个言官每人打了八十廷杖。
工科都给事中范淑泰人老体衰,八十廷杖打晕了几回,被其他朝臣扶回家后,悲愤交加之下,再加上棍疮破裂,没有几天便一命呜呼。
阉党与东林党的交锋,再次以东林党失败而告终。而主和、主战之议再次作罢,不过仍是杨嗣昌主和占了上风,而卢象升是否战死,更是在杨嗣昌的授意下,成了一个谜团。派出去的调查官员中有一个叫俞振龙的,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在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杨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瞪着眼睛说:“天道神明,无枉忠臣。”可是其他人却没有他的那种骨气,纷纷做了假证,说没有找到卢象升的尸体,生死不明,而田羽言之凿凿的疏本被弃之一旁,束之高阁。兵部尚书杨嗣昌却如一尊不倒翁,崇祯只给了一个小小的处分了事。这次争斗的直接后果便是致使勤王各镇更是不敢轻战,一路尾随鞑子而进,任凭东虏纵横驰骋。
而田羽要将东虏扬武大将军献俘阙下让崇祯兴奋不已,可以说近几个月来,崇祯一直被东虏和流寇搞得焦头烂额,每天接到的战报,没有一条是好消息,现在终于解了心中的一口闷气。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潼关镇总兵田羽近来数次与虏作战,一月间歼敌数千,设使勤王各镇人人如此,同心共济,虏停则奋力斩杀,虏奔则迎头攻击,何愁东虏之祸。”
看到朝堂上死气沉沉,崇祯帝也没有刚才的兴致,草草的总结说:“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若得良将,朕何惜一爵。今田羽屡立大功,功在社稷,赏银万两,斗牛一袭,世袭锦衣卫千户,待岳托解来京师,朕要亲自昭告太庙。”
崇祯帝的圣旨几经辗转才交到田羽的手上,这时候的田羽正在狼狈逃窜中。原来田羽大败努山后,虽然已经料到多尔衮会追击自己,轻装向大名府进军,但还是没有摆脱多尔衮。多尔衮听到田羽生擒岳托,阵杀五六千兵士后,异常愤怒,率军追击。他吸取岳托分兵而败的教训,亲率近三万骑兵追击。面对三万骑兵,田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了,几次如果不是田羽机灵,恐怕早就被多尔衮围歼了。
田羽接到圣旨也不得不感叹明朝特务系统独特的作用,自己近一个月来,东奔西窜,居无定所,这些传旨的人竟然能找到他,等到他听到崇祯只赏了他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不由一脸苦笑,本以为生擒岳托的大功足以让他做到将军,不想却是一个世袭千户。
听到田羽抱怨,一边的杨军抚掌说道:“大人半年之间从一个马夫做到一镇总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更是被皇上赏了世袭千户,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快吗?我怎么不觉得。甘罗十二能为相,高士奇一ri七迁,从无名之辈,而成一代名相,如此际遇不比我快的多了。”他心中不由又加了一句:“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这么大的金手指还不是才混了个没有品级的总兵。”
“高士奇?一代名相?我怎么没有听说。”杨军越来越郁闷,怎么和田羽在一起,自己简直成了个屁事不懂的毛孩子一般。
田羽不由自失的一笑,心中说:“现在高士奇还不知道在哪呢,你怎么会听说。不过我来到了现在,估计就不会出现高士奇一ri七迁的佳话了,我怎么能让鞑子夺了汉族的江山呢。”他不想解释,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便是我朝也有许多人际遇之奇不下于我。”
“你是说左良玉左总兵?”
“不错,左总兵原不过一小校,得侯洵赏识,一跃而成副将,比我快多了。便是刚刚战亡的卢象升卢阁部也不是我能比得了的,不到三两年时间,从一府之职超迁成五省总理大臣。”
杨军点点头,笑着说:“大人不能老是和这些人相比啊,你可知道许多人终其一生,也许都做不到总兵的位置。”
田羽叹了一口气,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一直忙于战事,根本就无法把自己想到的许多东西和前世的知识用出来,看来自己应该选择一个根据地了,好好的发展实力了。
一个骑兵飞驰而来,打断了田羽的沉思。虽然现在已经入冬,天气变冷,但是那个兵士浑身是汗,满脸的灰尘,看来是长途奔来。那个骑兵看到田羽,松了一口气,翻身下马,跪地大声说:“大人,鞑子已经追击到距我军不足三十里的临城。恐怕再有一个时辰便可追上我军。”
田羽遥望着远方,淡然的说:“该来的终究会来,看来我们只有与鞑子一战了。”
“大人,鞑子兵势锐不可当,不可轻易开战啊。”
“我如何不知,但是现在我军除了一战之外,还有其他选择吗?”
杨军也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带着所有的人逃离了,因此急忙说:“大人,我留下阻击鞑子,你带着骑兵走吧。”
田羽一时来了豪气,大声说:“不就是三万大军吗?不就是多尔衮吗?来吧,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