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舞叶带着齐年进了街边的一间屋子。这个屋子的正中是一个小型的表演场地。
听到门口的风铃声,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青年走出来打招呼。
“这是阿龙,这是齐年。”夏舞叶给两人做了介绍。
夏舞叶向齐年介绍:“阿龙是这一带知名的音乐人。也是个吉他手,不过他是弹民谣吉他的。”
阿龙接口说:“电吉他、古典吉他也玩,但这几年以民谣为主。你也玩吉他?”
齐年谦虚地说:“谈不上玩。就是弹几首《小星星》之类的儿歌。”
“太虚伪了!我这儿可不许虚伪啊。”阿龙说着,转身给齐年、夏舞叶倒了两杯啤酒。
夏舞叶忙推辞:“我开车呢。”
“又不急着走。正好听听歌,等下我有个演出。”
夏舞叶听了接过了啤酒,和齐年、阿龙碰了碰。
三个人一边喝啤酒,一边聊天。
齐年问:“阿龙你平时都弹些什么?”
“都是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想做些创新。”
“哪方面的创新呢?”
阿龙说:“我是觉得现在的音乐形式虽然说很多,但是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真正能够激发人心灵的作品还太少。说白了都是一些口水歌。只是因为播放的次数多了,大家熟悉了,慢慢的也就火了。流行过后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口水歌出来,以后就没人记得以前的口水歌了。”
阿龙仰头喝了一口啤酒说:“你听过朱哲琴的《阿姐鼓》吗?”
“听过。”
“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
“好听。灵魂歌手的灵魂之作。”
“嗯。”阿龙也同意,“那你知道这个歌背后到底讲什么故事吗?”
齐年说:“这个倒没有了解过。从歌词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是谈姐妹情深的。”
“嗯。”阿龙也同意,但是他接下来给齐年、夏舞叶讲了一个令他们惊诧的故事。
“《阿姐鼓》名义上讲的是姐妹情深,其实讲的是另一个血腥的故事。阿姐鼓,不是阿姐敲的鼓,而是用阿姐的骨头和人皮做的鼓。”
故事的开头就讲得齐年、夏舞叶毛骨悚然。
阿龙接着说:“鼓是一个道具,一个在人和神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道具,所以是神圣的。而在很多地方,神圣往往是用人的生命来换取的。天生不会说话的阿姐,被人带走后被害。她的骨头和皮肉就做成了一只与神交流的鼓。”
夏舞叶说:“那这个妹妹知道背后的真相吗?”
阿龙说:“也许知道,了许不知道。但是她在姐姐失踪之后四处寻找。当她看到这只鼓的时候,并不能确信这个鼓的来源。只到她看到鼓上的一处特别的花纹才知道真相。因为那个花纹,就是她姐姐身上的胎记。”
“天哪!”夏舞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阿龙说:“这就是音乐的灵魂。就像《高水流水》一样,音乐只是一种形式,但是用这种形式要表达的内涵才是灵魂。音乐,不是那种廉价的你爱我我爱你。”
正说着,门上的风铃响了,两个女孩走了进来,问阿龙:“等下有表演吗?”
“是的。”阿龙看看手机,“还有10分钟就开演了。随便坐吧。”
两个女孩环顾了一下屋子,几张凳子都被齐年、夏舞叶坐了。场地空空如也,怎么个随便坐法?
夏舞叶指了指音乐器材旁边的一堆东西:“那边有蒲团,还有瑜伽垫。你们可以拿出来坐。”
两个女孩扯了一张瑜伽垫垫在地上坐了。
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地进来了一些人。这些人看起来应该是熟客。他们自顾自的拿了蒲团或瑜伽垫,在地上找个位置坐好。
离开场还只剩下几分钟了,连齐年都有些着急。可这个阿龙,却一点儿也不急。
他的观众都已经来了不少了。阿龙也不跟他们打招呼,观众也不怎么理他。坐在地上聊天或者玩手机。就好像这些观众进来就是为了坐在这里休息似的。
阿龙看看手机,对齐年、夏舞叶说:“你们先坐一下。”
然后到屋后把自己的吉他拿出来。
把吉他背好,阿龙连开场白都没有就直接开始弹。
音乐谈不上有多另类,但是很空灵,略带些魔幻色彩。齐年听着感觉像某个魔幻游戏中的背景音乐。音乐也谈不上有多好听,但绝对是听了会难以忘怀的那种。
一曲终了,又弹了一曲。这次是弹唱。略带沙哑的嗓音有些喃喃自语的感觉。这种自语只是为了自我展现或自我宣泄,并不企图听者理解的感觉。
两个曲子表演完,这个音乐会就结束了。很多观众起身离开了。
这是齐年听过的最短的音乐会。
阿龙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也没理那些听众,放下吉他就过来坐着和齐年一起喝啤酒。
人群散去了。最初来的两个女生窃窃私语了一阵子,过来找阿龙要签名。阿龙就拿只笔把签名写在两个啤酒盖里面,分别送给了两个女生。
“这是我今天早上写的曲子。每天写一两首曲子,然后弹给大家听。”阿龙对齐年解释。
就是为了弹给人听。好不好不管。反正也不收费。
夏舞叶随性,这个阿龙更随性。
阿龙对齐年说:“诶,哥们儿。我说也说了,弹也弹了。你也弹首曲子呗。”
“好。我就弹个《小星星》吧。”
夏舞叶一听,把剩下的那个啤酒盖朝齐年扔过去:“瞎说什么啊!”
齐年接过阿龙递来的吉他。试了试音就开始弹起来。
他弹的,还真就是《小星星》。一边弹一边唱。
“trinkle tr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把夏舞叶气的无语。
等齐年唱完,吉他的节奏一转,以爵士风把《小星星》又演奏了一遍。不过这次是变奏版的,完全没有了儿歌的氛围。
齐年弹完吉他,阿龙鼓掌说:“有意思。那个拨奏很有感觉。”
两个人的吉他都弹得很好。
阿龙注重乐曲本身;齐年注重演奏技法。
阿龙的音乐适合闭上眼睛听;齐年的音乐适合用眼睛欣赏,因为更具表演性。
阿龙作东,在附近的面馆请齐年和夏舞叶吃了拉面。然后夏舞叶开车回县城了。她要去酒吧上班。同时也邀请齐年一起去酒吧玩。
既然要泡吧,齐年就约了陶进、顾晓婷一起去玩。
陶进一听约他出去玩,首先问的是:“那跑车呢?”
齐年只好问夏舞叶:“等下你把车停在小区,还是停在酒吧?”
“问这个做什么?”
“我那个兄弟对泡吧没兴趣,他只对车感兴趣。”
“哈哈哈。那我把车停酒吧门口吧。”
齐年给陶进发信息说:“车停在酒吧门口。过来的时候你顺便带个小板凳。我买了酒送出来,你就坐在小板凳上一面看车一面喝酒。”
陶进回复说:“哥,你太了解我了。这样安排正合吾意!”
(章节后记:
10多年前住在东京的时候。白天在东京塔附近上班,晚上在池袋学电吉他。
有一次一位华人朋友邀请我去看地下音乐集市。于是坐了一趟地铁去了新宿西部十几公里的地方。在那里见了华人朋友的一位弹吉他的友人。这个吉他手的演奏安排在了夜里12点。几支曲子弹完地铁已经停运了。
于是我们三个人买了啤酒,坐在他演奏的地方门口聊天。
我以蹩脚的日语,竟然和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吉他手聊了半晚上。从音乐到两国国民的对比,从旅行到生活态度,一直聊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地铁开始运营才各自打道回府。
日本的地下音乐风十分盛行。许多音乐人就是在这种地下音乐聚集的场所磨炼自己的技能,与同行切磋,寻找可以组建乐队的志同道合者,寻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经纪人或星探。
我的一位吉他课的女同学,做着时薪800日元的工作养活自己。一面叹息自己拿着全东京最低的工资,一面辛苦地抱着自己那造型十分怪异的吉他坚持上课。这类默默打拼的音乐人在日本非常多。
以此怀念逝去的青春。
幸甚至哉,文以咏志。
)
听到门口的风铃声,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青年走出来打招呼。
“这是阿龙,这是齐年。”夏舞叶给两人做了介绍。
夏舞叶向齐年介绍:“阿龙是这一带知名的音乐人。也是个吉他手,不过他是弹民谣吉他的。”
阿龙接口说:“电吉他、古典吉他也玩,但这几年以民谣为主。你也玩吉他?”
齐年谦虚地说:“谈不上玩。就是弹几首《小星星》之类的儿歌。”
“太虚伪了!我这儿可不许虚伪啊。”阿龙说着,转身给齐年、夏舞叶倒了两杯啤酒。
夏舞叶忙推辞:“我开车呢。”
“又不急着走。正好听听歌,等下我有个演出。”
夏舞叶听了接过了啤酒,和齐年、阿龙碰了碰。
三个人一边喝啤酒,一边聊天。
齐年问:“阿龙你平时都弹些什么?”
“都是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想做些创新。”
“哪方面的创新呢?”
阿龙说:“我是觉得现在的音乐形式虽然说很多,但是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真正能够激发人心灵的作品还太少。说白了都是一些口水歌。只是因为播放的次数多了,大家熟悉了,慢慢的也就火了。流行过后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口水歌出来,以后就没人记得以前的口水歌了。”
阿龙仰头喝了一口啤酒说:“你听过朱哲琴的《阿姐鼓》吗?”
“听过。”
“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
“好听。灵魂歌手的灵魂之作。”
“嗯。”阿龙也同意,“那你知道这个歌背后到底讲什么故事吗?”
齐年说:“这个倒没有了解过。从歌词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是谈姐妹情深的。”
“嗯。”阿龙也同意,但是他接下来给齐年、夏舞叶讲了一个令他们惊诧的故事。
“《阿姐鼓》名义上讲的是姐妹情深,其实讲的是另一个血腥的故事。阿姐鼓,不是阿姐敲的鼓,而是用阿姐的骨头和人皮做的鼓。”
故事的开头就讲得齐年、夏舞叶毛骨悚然。
阿龙接着说:“鼓是一个道具,一个在人和神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道具,所以是神圣的。而在很多地方,神圣往往是用人的生命来换取的。天生不会说话的阿姐,被人带走后被害。她的骨头和皮肉就做成了一只与神交流的鼓。”
夏舞叶说:“那这个妹妹知道背后的真相吗?”
阿龙说:“也许知道,了许不知道。但是她在姐姐失踪之后四处寻找。当她看到这只鼓的时候,并不能确信这个鼓的来源。只到她看到鼓上的一处特别的花纹才知道真相。因为那个花纹,就是她姐姐身上的胎记。”
“天哪!”夏舞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阿龙说:“这就是音乐的灵魂。就像《高水流水》一样,音乐只是一种形式,但是用这种形式要表达的内涵才是灵魂。音乐,不是那种廉价的你爱我我爱你。”
正说着,门上的风铃响了,两个女孩走了进来,问阿龙:“等下有表演吗?”
“是的。”阿龙看看手机,“还有10分钟就开演了。随便坐吧。”
两个女孩环顾了一下屋子,几张凳子都被齐年、夏舞叶坐了。场地空空如也,怎么个随便坐法?
夏舞叶指了指音乐器材旁边的一堆东西:“那边有蒲团,还有瑜伽垫。你们可以拿出来坐。”
两个女孩扯了一张瑜伽垫垫在地上坐了。
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地进来了一些人。这些人看起来应该是熟客。他们自顾自的拿了蒲团或瑜伽垫,在地上找个位置坐好。
离开场还只剩下几分钟了,连齐年都有些着急。可这个阿龙,却一点儿也不急。
他的观众都已经来了不少了。阿龙也不跟他们打招呼,观众也不怎么理他。坐在地上聊天或者玩手机。就好像这些观众进来就是为了坐在这里休息似的。
阿龙看看手机,对齐年、夏舞叶说:“你们先坐一下。”
然后到屋后把自己的吉他拿出来。
把吉他背好,阿龙连开场白都没有就直接开始弹。
音乐谈不上有多另类,但是很空灵,略带些魔幻色彩。齐年听着感觉像某个魔幻游戏中的背景音乐。音乐也谈不上有多好听,但绝对是听了会难以忘怀的那种。
一曲终了,又弹了一曲。这次是弹唱。略带沙哑的嗓音有些喃喃自语的感觉。这种自语只是为了自我展现或自我宣泄,并不企图听者理解的感觉。
两个曲子表演完,这个音乐会就结束了。很多观众起身离开了。
这是齐年听过的最短的音乐会。
阿龙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也没理那些听众,放下吉他就过来坐着和齐年一起喝啤酒。
人群散去了。最初来的两个女生窃窃私语了一阵子,过来找阿龙要签名。阿龙就拿只笔把签名写在两个啤酒盖里面,分别送给了两个女生。
“这是我今天早上写的曲子。每天写一两首曲子,然后弹给大家听。”阿龙对齐年解释。
就是为了弹给人听。好不好不管。反正也不收费。
夏舞叶随性,这个阿龙更随性。
阿龙对齐年说:“诶,哥们儿。我说也说了,弹也弹了。你也弹首曲子呗。”
“好。我就弹个《小星星》吧。”
夏舞叶一听,把剩下的那个啤酒盖朝齐年扔过去:“瞎说什么啊!”
齐年接过阿龙递来的吉他。试了试音就开始弹起来。
他弹的,还真就是《小星星》。一边弹一边唱。
“trinkle tr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把夏舞叶气的无语。
等齐年唱完,吉他的节奏一转,以爵士风把《小星星》又演奏了一遍。不过这次是变奏版的,完全没有了儿歌的氛围。
齐年弹完吉他,阿龙鼓掌说:“有意思。那个拨奏很有感觉。”
两个人的吉他都弹得很好。
阿龙注重乐曲本身;齐年注重演奏技法。
阿龙的音乐适合闭上眼睛听;齐年的音乐适合用眼睛欣赏,因为更具表演性。
阿龙作东,在附近的面馆请齐年和夏舞叶吃了拉面。然后夏舞叶开车回县城了。她要去酒吧上班。同时也邀请齐年一起去酒吧玩。
既然要泡吧,齐年就约了陶进、顾晓婷一起去玩。
陶进一听约他出去玩,首先问的是:“那跑车呢?”
齐年只好问夏舞叶:“等下你把车停在小区,还是停在酒吧?”
“问这个做什么?”
“我那个兄弟对泡吧没兴趣,他只对车感兴趣。”
“哈哈哈。那我把车停酒吧门口吧。”
齐年给陶进发信息说:“车停在酒吧门口。过来的时候你顺便带个小板凳。我买了酒送出来,你就坐在小板凳上一面看车一面喝酒。”
陶进回复说:“哥,你太了解我了。这样安排正合吾意!”
(章节后记:
10多年前住在东京的时候。白天在东京塔附近上班,晚上在池袋学电吉他。
有一次一位华人朋友邀请我去看地下音乐集市。于是坐了一趟地铁去了新宿西部十几公里的地方。在那里见了华人朋友的一位弹吉他的友人。这个吉他手的演奏安排在了夜里12点。几支曲子弹完地铁已经停运了。
于是我们三个人买了啤酒,坐在他演奏的地方门口聊天。
我以蹩脚的日语,竟然和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吉他手聊了半晚上。从音乐到两国国民的对比,从旅行到生活态度,一直聊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地铁开始运营才各自打道回府。
日本的地下音乐风十分盛行。许多音乐人就是在这种地下音乐聚集的场所磨炼自己的技能,与同行切磋,寻找可以组建乐队的志同道合者,寻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经纪人或星探。
我的一位吉他课的女同学,做着时薪800日元的工作养活自己。一面叹息自己拿着全东京最低的工资,一面辛苦地抱着自己那造型十分怪异的吉他坚持上课。这类默默打拼的音乐人在日本非常多。
以此怀念逝去的青春。
幸甚至哉,文以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