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总,如果要解释文景科技间接采购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及我国现在三大运营商的销售政策。”
我国运营商针对流量业务的销售政策,通俗解释如下:
1、有些地区有“地方保护政策”,如果我们要跟当地的运营商合作,必须通过当地的公司购买流量;
2、一个公司最多只能做两个城市的生意,超过两个城市,必须新设立一家子公司。
比如文景科技如果从桂市和三云市的运营商购买流量,就不能再从魔都的运营商购买,因为两个指标已经用完了。
文景若想在魔都做生意,必须在魔都新设立一家子公司。
当然,不断设立子公司手续麻烦、成本比较大,且管理也不方便,这时文景科技就会选择一家魔都当地的公司,让其为自己代买流量,从而解决指标用完的问题。
为文景科技代买流量的这家公司,就成为了经销商之一。
3、我国各地市的运营商,不定期的有预付款优惠活动。
在运营商处预存的金额如果较大,所购买的流量单价就会较低。
当地的一些闲钱没处花的公司,就索性大额购买运营商的低价流量,再转卖给那些指标已经用完的外地公司。
运营商的这三点销售政策是全网公开信息,在场的内核委员们都能查到。
从这个角度说,文景科技之所以不得不发展上游经销商,确实是受制于运营商的现有政策,并非为了在财务上做手脚而刻意为之。
对于胡延德的回答,内核委员艾玉兰也并未多说什么。
王暮雪注意到胡延德刚才说话的时候,艾玉兰一直呈思考状,并且非常有礼貌地微微点着头,唇角既没有下弯,也没有上翘,显得很平静。
不过,她在胡延德话音落下后不久,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供应商的新的问题。
“你们应该能注意到文景科技的第二大供应商与第四大客户,是重合的。”
艾玉兰所提出的客户与供应商重合的问题,是财务造假的警惕性现象之一自循环,即一家企业既是文景科技的客户,又是文景科技的供应商,又买又卖,买卖的内容还都是流量。
这种现象外人的直觉是:商业逻辑在哪里?
比如我们消费者向一家4s店卖了一辆2015年产的保时捷,同时又跟这家4s店买了一辆同年同款同配置保时捷,我们又买又卖的逻辑是什么?难道是吃饱了撑的么?
如果交易目的解释不通,那就一句话:为了财务造假。
这种自循环财务造假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收入”非常可观,举例如下:
假设a公司年收入1000元,成本900元,利润100元,利润率10%。
a公司究竟是如何通过自循环来充大收入的呢?
很简单,引入一个b公司,这个b公司既是a公司的客户,又是a公司的供应商。
于是两家沆瀣一气的公司呈现出的资金流会是这样的:
a公司付给供应商b公司900元成本,b公司因为同时是a公司的客户,所以把a公司给的900元原封不动地打回a公司账上,这样a公司财务报表收入那栏就多了900元。
a公司为了保持利润率在10%,所以留下了900元的10%,也就是90元,而后把剩下的810元打给b公司。
b公司用同样的操作将810元打回a公司,a公司这次留下的金额是81元利润,而后a公司会把剩余的719元再打给b公司。
如此循环,虽然a公司打给b公司的钱不停地缩小,可a公司账上的收入却是不停地增加,无限次打不太附和实际案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月相互打款1次,那么一年可以相互打款12次。
资金循环12次后,a公司账上额外虚增的收入约为:
900+810+729+……+282=6458(元)
a公司账上额外虚增的利润约为:
90+81+72+……+28=646(元)
由此可知,a公司只要让b公司同时成为自己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这种资金自循环的方式,可以用900元现金虚增出大额收入和利润。
上述案例中,a公司年收入可以从1000元虚增至6458元,翻了近6.46倍;其将年利润也从100元虚增至646元,同样翻了6.46倍。
这种造假方式往往让小白级企业老板们听后都目瞪口呆,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为什么?
因为容易,因为简单。
可这种又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正是投资银行的重点关注目标。
投行项目组一进场,肯定会要求企业提供客户清单和供应商清单。
项目组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用excel查重功能,搜索出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然后想办法挖开内在的商业逻辑,顺便通过银行流水查交易对方有没有漏,资金流是否正常,一旦商业逻辑解释不通,资金流异常(比如上述案例中的逐级递减现象),基本财务造假的罪名就成立了。
所以,通过自循环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就犹如在一群警察眼皮底下直接杀人,傻得太过明显。
这个问题胡延德和王暮雪之前都关注过,也都详细核查了。
胡延德的解释是,这家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c,买的是省内流量,而卖的是全国流量,买和卖的东西不同质。
“艾总,文景科技之所以向这家公司c公司买省内流量,就是因为文景科技在当地没有子公司,必须通过这家公司向当地运营商购买,才能获得价格较低的省内流量;而c公司自己原先也跟大型保险公司有业务合作,保险公司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做促销活动的时候,需要的自然是全国流量,正因如此,c公司就顺理成章变为文景科技的客户。”胡延德道。
“那这家公司跟你们说的大型保险商的业务合同,你们项目组走访的时候有取得么?”艾玉兰道。
王暮雪明白,这位内核委员还是在怀疑流量交易的真实性。
于是她赶忙从电脑中搜索曾经的走访照片,好在艾玉兰要的合同,她曾经有拍照。
待艾玉兰看过合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说文景科技买的是省内流量,卖的是全国流量,除了合同,有系统记录可以证明么?”
“有啊,文景后台系统都可以查的。”胡延德立马道。
艾玉兰无奈地笑了笑,“文景的系统,还不是文景说的算么胡保代,我想问的是,这家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c公司有自己的系统么?买几千万流量,不可能没系统记录吧?如果有的话,系统里面可以区分出省内流量和全国流量么?”
胡延德闻言哑了,因为他前段时间都在休假,走访工作都是王暮雪完成的,这么细的问题他并未关注。
胡延德的表情告诉在场所有人,如果王慕雪没有回答上来,内核委员艾玉兰提出的这个问题,当下就无解了。
我国运营商针对流量业务的销售政策,通俗解释如下:
1、有些地区有“地方保护政策”,如果我们要跟当地的运营商合作,必须通过当地的公司购买流量;
2、一个公司最多只能做两个城市的生意,超过两个城市,必须新设立一家子公司。
比如文景科技如果从桂市和三云市的运营商购买流量,就不能再从魔都的运营商购买,因为两个指标已经用完了。
文景若想在魔都做生意,必须在魔都新设立一家子公司。
当然,不断设立子公司手续麻烦、成本比较大,且管理也不方便,这时文景科技就会选择一家魔都当地的公司,让其为自己代买流量,从而解决指标用完的问题。
为文景科技代买流量的这家公司,就成为了经销商之一。
3、我国各地市的运营商,不定期的有预付款优惠活动。
在运营商处预存的金额如果较大,所购买的流量单价就会较低。
当地的一些闲钱没处花的公司,就索性大额购买运营商的低价流量,再转卖给那些指标已经用完的外地公司。
运营商的这三点销售政策是全网公开信息,在场的内核委员们都能查到。
从这个角度说,文景科技之所以不得不发展上游经销商,确实是受制于运营商的现有政策,并非为了在财务上做手脚而刻意为之。
对于胡延德的回答,内核委员艾玉兰也并未多说什么。
王暮雪注意到胡延德刚才说话的时候,艾玉兰一直呈思考状,并且非常有礼貌地微微点着头,唇角既没有下弯,也没有上翘,显得很平静。
不过,她在胡延德话音落下后不久,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供应商的新的问题。
“你们应该能注意到文景科技的第二大供应商与第四大客户,是重合的。”
艾玉兰所提出的客户与供应商重合的问题,是财务造假的警惕性现象之一自循环,即一家企业既是文景科技的客户,又是文景科技的供应商,又买又卖,买卖的内容还都是流量。
这种现象外人的直觉是:商业逻辑在哪里?
比如我们消费者向一家4s店卖了一辆2015年产的保时捷,同时又跟这家4s店买了一辆同年同款同配置保时捷,我们又买又卖的逻辑是什么?难道是吃饱了撑的么?
如果交易目的解释不通,那就一句话:为了财务造假。
这种自循环财务造假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收入”非常可观,举例如下:
假设a公司年收入1000元,成本900元,利润100元,利润率10%。
a公司究竟是如何通过自循环来充大收入的呢?
很简单,引入一个b公司,这个b公司既是a公司的客户,又是a公司的供应商。
于是两家沆瀣一气的公司呈现出的资金流会是这样的:
a公司付给供应商b公司900元成本,b公司因为同时是a公司的客户,所以把a公司给的900元原封不动地打回a公司账上,这样a公司财务报表收入那栏就多了900元。
a公司为了保持利润率在10%,所以留下了900元的10%,也就是90元,而后把剩下的810元打给b公司。
b公司用同样的操作将810元打回a公司,a公司这次留下的金额是81元利润,而后a公司会把剩余的719元再打给b公司。
如此循环,虽然a公司打给b公司的钱不停地缩小,可a公司账上的收入却是不停地增加,无限次打不太附和实际案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月相互打款1次,那么一年可以相互打款12次。
资金循环12次后,a公司账上额外虚增的收入约为:
900+810+729+……+282=6458(元)
a公司账上额外虚增的利润约为:
90+81+72+……+28=646(元)
由此可知,a公司只要让b公司同时成为自己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这种资金自循环的方式,可以用900元现金虚增出大额收入和利润。
上述案例中,a公司年收入可以从1000元虚增至6458元,翻了近6.46倍;其将年利润也从100元虚增至646元,同样翻了6.46倍。
这种造假方式往往让小白级企业老板们听后都目瞪口呆,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为什么?
因为容易,因为简单。
可这种又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正是投资银行的重点关注目标。
投行项目组一进场,肯定会要求企业提供客户清单和供应商清单。
项目组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用excel查重功能,搜索出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然后想办法挖开内在的商业逻辑,顺便通过银行流水查交易对方有没有漏,资金流是否正常,一旦商业逻辑解释不通,资金流异常(比如上述案例中的逐级递减现象),基本财务造假的罪名就成立了。
所以,通过自循环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就犹如在一群警察眼皮底下直接杀人,傻得太过明显。
这个问题胡延德和王暮雪之前都关注过,也都详细核查了。
胡延德的解释是,这家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公司c,买的是省内流量,而卖的是全国流量,买和卖的东西不同质。
“艾总,文景科技之所以向这家公司c公司买省内流量,就是因为文景科技在当地没有子公司,必须通过这家公司向当地运营商购买,才能获得价格较低的省内流量;而c公司自己原先也跟大型保险公司有业务合作,保险公司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做促销活动的时候,需要的自然是全国流量,正因如此,c公司就顺理成章变为文景科技的客户。”胡延德道。
“那这家公司跟你们说的大型保险商的业务合同,你们项目组走访的时候有取得么?”艾玉兰道。
王暮雪明白,这位内核委员还是在怀疑流量交易的真实性。
于是她赶忙从电脑中搜索曾经的走访照片,好在艾玉兰要的合同,她曾经有拍照。
待艾玉兰看过合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说文景科技买的是省内流量,卖的是全国流量,除了合同,有系统记录可以证明么?”
“有啊,文景后台系统都可以查的。”胡延德立马道。
艾玉兰无奈地笑了笑,“文景的系统,还不是文景说的算么胡保代,我想问的是,这家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c公司有自己的系统么?买几千万流量,不可能没系统记录吧?如果有的话,系统里面可以区分出省内流量和全国流量么?”
胡延德闻言哑了,因为他前段时间都在休假,走访工作都是王暮雪完成的,这么细的问题他并未关注。
胡延德的表情告诉在场所有人,如果王慕雪没有回答上来,内核委员艾玉兰提出的这个问题,当下就无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