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的王暮雪,只知道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群爱“打包”的投行经理与一堆爱买星星的无脑投资者促成的。
但经过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她,也透彻了解了事情没那么简单。
可以说世上每一件重大恶劣**件的发生,都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导致的。
导致那场危机爆发的因素有美国政府制定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滥用”,有金融机构本身股权不合理的激励架构,更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下简称“美联储”)疯狂收紧的货币政策。
危机永远只是表象,贪婪才是一切的本质。
比如雷曼兄弟,作为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其对于金融产品的研究力与创新力,应该是世界一流。
身处风险漩涡中心,雷曼兄弟应当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但它最终还是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三分之一的股票,致使所有人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为自己不久后高价减持股份去拼命,根本无暇顾及公司的潜在风险和长期利益。
再比如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致使利率从6.5%狂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银行极低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钱放银行并不值钱,所以大部分美国民众自然会将钱从银行里赶紧拿出来,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而银行本身也会觉得钱放着不值钱,于是赶紧放松贷款政策,给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个人贷款,将钱赶紧放出去赚钱。
比如银行给某扫大街清洁工、或者某斗殴混混贷款,这些人的经济条件可能很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买房,但银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先借了,心想反正房子在我手上,你有能力还多少就还多少,实在还不起我就卖房子。
银行的这种政策,直接导致大多数穷人突然可以买房了,更加助长了当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不得不说,美联储的这种货币政策,还会诱发市场上投资者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就是:
既然互联网泡沫政府都救市了,那么就算现在房地产真有泡沫,政府也肯定会再次救市,所以咱们不怕!房价跌不了!咱们接着干!
当时整个华尔街都怀揣着反正有政府做靠山的心里,呼吸着热情高涨的投机气息,将带着原子弹的雪球越滚越大。
但美联储之前将货币政策放得那么宽,肯定是要收紧的,不然不利于整个美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的收紧,也就是美联储通过提高准备金利率,将市场上的资金慢慢收回的过程。
这个过程无疑是点燃原子弹的一根导火索,政府原来放出来的大量现金,咱们玩得好好的,你看房价都从100万涨到320万了,现在你突然要把钱收回去,咱们怎么玩?
没钱了,当然不能继续玩了,因为你320万的房子,已经没人有钱买了,于是只能含泪降价,举牌:280万,260万,220万,150万,90万……
卧槽还是没人买!
于是原子弹爆炸了,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了,房价如疯子一般下跌,银行手里的资产价值大面积缩水,各种以此类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就开始大面积违约,违约的直接原因就是:投资者原先买的那张代表未来现金流的纸,现金流不进来了!
为何会流不进来?!
因为房奴们不是傻子,老子原来跟你银行借款10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价不停缩水,上周末去教堂做礼拜还值99万,这周二跟同学打了场网球只有90万了,到了周四就只有80万了,如今只值80万的房子你银行还让老子还100万房贷,老子可不干,老子大不了不住了,房子你银行高兴就拿去吧!
一个人这么想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当市场上房奴都开始不还钱,银行的现金流就会恶化甚至枯竭,银行手里不可以没有流动资金,于是银行为了活下去只能抹泪卖房子,结果一卖发现其他家银行也都在卖,市场上开始出现房产资源大量抛售,致使一时间供给严重大于需求,房产的价格进一步狂跌,这个时候,恶性循环导致的金融危机,就正式开始了。
危机来临后,商业银行哭得稀里哗啦,投资银行以该类房产产生的现金流所做的证券化产品也跟着一路违约,价格一路狂跌,于是投资银行也失声痛哭……
原来分蛋糕分得很爽的保险公司更是惊愕之中一路赔钱,赔到最后连爹妈都分不清了。
上述过程就是因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房地产泡沫破灭,各种打包的证券化产品违约率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曹平生给出的这个ppt主题“资产证券化”,无疑勾起了王暮雪对于先前那场全球性危机的回忆。
那场危机告诉王暮雪,金融的世界既波澜壮阔,又残忍血腥。
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硝烟,没有军队,没有航母战斗机,但却可以使千家万户的资产凭空蒸发,使兢兢业业的人突然失去工作,使本分经营的实体企业受到重创,使一个国家的欣欣向荣的经济极速倒退。
而这一切的一切,如今的王暮雪明白,并不能归咎于“资产证券化”,而应当归咎于“资产过度证券化”。
从本质上而言,资产证券化是风险的转移和分散过程,将发起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的身上
美国很多资产证券化进行了2次乃至多次证券化,证券分档等级太多,且使用了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产品,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投资者很难了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所在。
美国的问题在于,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投资银行,太会玩了,以至于过度滥用资产证券化。
留学美国多年的王暮雪,对于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于是迅速连上手机热点,在高铁上疯狂查着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搞清楚,我国的国情是,证券市场太年轻,“资产证券化”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资银行几乎不懂得怎么玩,有点像刚入伍的新兵,看到真正的核弹都可以吃惊傻楞好久。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经过7年多的试点实践,铸就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虽然这些年资产证券化类型不断丰富,相关法律、会计、税务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不断成熟,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规模很小,远不能满足经济金融的发展需求。
王暮雪眉头皱了一下,这个市场不成熟啊……
但经过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她,也透彻了解了事情没那么简单。
可以说世上每一件重大恶劣**件的发生,都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导致的。
导致那场危机爆发的因素有美国政府制定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滥用”,有金融机构本身股权不合理的激励架构,更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下简称“美联储”)疯狂收紧的货币政策。
危机永远只是表象,贪婪才是一切的本质。
比如雷曼兄弟,作为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其对于金融产品的研究力与创新力,应该是世界一流。
身处风险漩涡中心,雷曼兄弟应当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但它最终还是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三分之一的股票,致使所有人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为自己不久后高价减持股份去拼命,根本无暇顾及公司的潜在风险和长期利益。
再比如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致使利率从6.5%狂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银行极低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钱放银行并不值钱,所以大部分美国民众自然会将钱从银行里赶紧拿出来,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而银行本身也会觉得钱放着不值钱,于是赶紧放松贷款政策,给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个人贷款,将钱赶紧放出去赚钱。
比如银行给某扫大街清洁工、或者某斗殴混混贷款,这些人的经济条件可能很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买房,但银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先借了,心想反正房子在我手上,你有能力还多少就还多少,实在还不起我就卖房子。
银行的这种政策,直接导致大多数穷人突然可以买房了,更加助长了当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不得不说,美联储的这种货币政策,还会诱发市场上投资者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就是:
既然互联网泡沫政府都救市了,那么就算现在房地产真有泡沫,政府也肯定会再次救市,所以咱们不怕!房价跌不了!咱们接着干!
当时整个华尔街都怀揣着反正有政府做靠山的心里,呼吸着热情高涨的投机气息,将带着原子弹的雪球越滚越大。
但美联储之前将货币政策放得那么宽,肯定是要收紧的,不然不利于整个美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的收紧,也就是美联储通过提高准备金利率,将市场上的资金慢慢收回的过程。
这个过程无疑是点燃原子弹的一根导火索,政府原来放出来的大量现金,咱们玩得好好的,你看房价都从100万涨到320万了,现在你突然要把钱收回去,咱们怎么玩?
没钱了,当然不能继续玩了,因为你320万的房子,已经没人有钱买了,于是只能含泪降价,举牌:280万,260万,220万,150万,90万……
卧槽还是没人买!
于是原子弹爆炸了,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了,房价如疯子一般下跌,银行手里的资产价值大面积缩水,各种以此类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就开始大面积违约,违约的直接原因就是:投资者原先买的那张代表未来现金流的纸,现金流不进来了!
为何会流不进来?!
因为房奴们不是傻子,老子原来跟你银行借款10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价不停缩水,上周末去教堂做礼拜还值99万,这周二跟同学打了场网球只有90万了,到了周四就只有80万了,如今只值80万的房子你银行还让老子还100万房贷,老子可不干,老子大不了不住了,房子你银行高兴就拿去吧!
一个人这么想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当市场上房奴都开始不还钱,银行的现金流就会恶化甚至枯竭,银行手里不可以没有流动资金,于是银行为了活下去只能抹泪卖房子,结果一卖发现其他家银行也都在卖,市场上开始出现房产资源大量抛售,致使一时间供给严重大于需求,房产的价格进一步狂跌,这个时候,恶性循环导致的金融危机,就正式开始了。
危机来临后,商业银行哭得稀里哗啦,投资银行以该类房产产生的现金流所做的证券化产品也跟着一路违约,价格一路狂跌,于是投资银行也失声痛哭……
原来分蛋糕分得很爽的保险公司更是惊愕之中一路赔钱,赔到最后连爹妈都分不清了。
上述过程就是因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房地产泡沫破灭,各种打包的证券化产品违约率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曹平生给出的这个ppt主题“资产证券化”,无疑勾起了王暮雪对于先前那场全球性危机的回忆。
那场危机告诉王暮雪,金融的世界既波澜壮阔,又残忍血腥。
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硝烟,没有军队,没有航母战斗机,但却可以使千家万户的资产凭空蒸发,使兢兢业业的人突然失去工作,使本分经营的实体企业受到重创,使一个国家的欣欣向荣的经济极速倒退。
而这一切的一切,如今的王暮雪明白,并不能归咎于“资产证券化”,而应当归咎于“资产过度证券化”。
从本质上而言,资产证券化是风险的转移和分散过程,将发起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的身上
美国很多资产证券化进行了2次乃至多次证券化,证券分档等级太多,且使用了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产品,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投资者很难了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所在。
美国的问题在于,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投资银行,太会玩了,以至于过度滥用资产证券化。
留学美国多年的王暮雪,对于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于是迅速连上手机热点,在高铁上疯狂查着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搞清楚,我国的国情是,证券市场太年轻,“资产证券化”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资银行几乎不懂得怎么玩,有点像刚入伍的新兵,看到真正的核弹都可以吃惊傻楞好久。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经过7年多的试点实践,铸就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虽然这些年资产证券化类型不断丰富,相关法律、会计、税务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不断成熟,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规模很小,远不能满足经济金融的发展需求。
王暮雪眉头皱了一下,这个市场不成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