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蒙蒙的,但肆虐数日的寒风却是停了。旷野之中一片宁静,一只灰色的野兔从树洞里钻了出来,四下寻找着食物。
忽传来阵阵沙沙声响,一行十余人远远走来。那野兔顿时有所警觉,正想躲回自己的老剿去,一声箭矢破空声过后,那只野兔被钉在了雪地上。
“何将军好箭法。”
一个年轻军官面有得色,却偷偷看了眼旁边的老者。
那老者点点头:“百尺之外仍能这般精淮,确实难得。”
那何将军躬身道:“多谢薛元帅夸奖。”
另一人说道:“大帅,我等就到此地为止吧,再向前走的话沈将军非严惩未将不可。”
这老者便是秦国兵马元帅薛方仲了,闻言有些无奈点点头:“好吧。”
薛方仲跳下马来,从马侧鞍袋中取出一根尺子,直插入雪地之中。
“两尺一分,”薛方仲喃喃说道,“骑兵在这般雪地中疾驰,度最多只有平时一至二成,想要施以奇袭,难啊。”
姓何的年轻将军颇不甘心的问道:“大帅,那百里外一万五突厥就任由他们逍遥?”
另一个年长一些的将军说道:“何将军,大帅也在为难啊,若要出兵则求一击必中。但这些突厥既敢深入至此地,防备定是甚严,恐怕我方大军出营不到二十里,他们已经得到消息了。他们若是就此退去,我等是否跟进?若不跟进,我军退兵之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若是跟进的话。在这雪地中你追我赶,能不能追上尚且难说,万一中了埋伏我军定会损失惨重。”
薛方仲点点头道:“袁将军说得不错,若是出兵定要全歼这部突厥,看来他们也是在为开春的战事做准备了。当年胡蛮亦是这般,秋季出兵,冬季蛰伏寻找战机,春季过后无论胜败都退入草原深处放牧去了。这些突厥是远道而来,在塞外尚未站稳脚跟。故此次定要击溃其主力,使其无法在此立足,若让其安然退去,日后便如附骨之蛆,我北方大营将永无宁日。”
几位将领肃然领命。
那袁将军俯道:“大帅,请准许末将率所部两万兵马迂回断此部突厥后路。而后我军再大举出击。”
“不必如此心急。”薛方仲转身说道,“何将军。回去后集中你部和谭将军部所有马夫和战马于今晚二更出营。”
袁将军若有所悟:“大帅是想用扰敌之计?”
薛方仲道:“不错。命你等所部士兵在每骑上扎一草人,并令斥侯严密监视突厥动向,若突厥按兵不动,让那些马夫出营五十里后便返回。”
“末将遵命。”
薛方仲对那袁将军说道:“这几日命你部将士好好休息,三日后若无意外,出击包抄突厥后路!”
袁将军兴奋地说道:“遵命!”
“大帅,沈将军来了。”
薛方仲回望去,只见千余骑人马疾驰而来。为将一人四十余岁,长脸短须,肤色黝黑。胯下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正是秦国北疆大将沈从放。
一行人马来到跟前,沈从放翻身下马,有些不满地说道:“大帅怎么带着这几人跑到这里来了?突厥一部已经距此不过百里。若有何差错,叫末将如何向皇上交待。”
薛方笑道:“从放,老夫当年在北疆时。你不也常与老夫离营观察敌情么?何况此地离大营不过数里,若有突厥潜入了这里,老夫真要唯你沈从放是问。”
沈从放脸色徽红。向薛方仲身边几个将领瞪了一眼,这几人也识趣,远远的走开了。
沈从放轻声抱怨着:“大帅,如今末将亦是带着数十万大军地人了。在这些人面前这么说,让末将以后如何管教他们。”
薛方仲看着沈从放,心中微生感慨,他长年征战在外,对家事自然关心少了,两个儿子由于缺乏管教竟成了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薛方仲对他二人已心灰意冷。这沈从放跟随他二十余年,从一小兵到如今的北疆大将,薛方仲是看着他长大的,两人情如父子,在泰**中也只有沈从放才敢在他面前这般说话。
“是老夫失言了,”薛方仲道,“你这么急着来到此地,莫非有何军情?”
“正是。”沈从放道,“孟德起派人送信过来,约我等七天后在秦赵边境会面,商谈开春后与突厥作战事宜。”
薛方仲想了想道:“是该坐下来谈谈了。回复孟德起,七日后我方在十里坡恭候大驾。”
沈从放应了声走,招手将一亲兵叫了过来吩咐了几句,那亲兵俯一礼后离去。
薛方仲轻叹一声道:“可惜此次郭怀没来,不然相隔十余年后,老夫能再度与他联手御敌,那是何等快事,孟德起较之终究还是差了一筹。”
沈从放点了点头:“是啊,孟德起善于打硬仗,用堂堂正正之师歼灭来敌,当年与胡蛮决战他在郭怀麾下任左将军,所属五万兵马自始至终秩序井然,丝毫不乱,虽说最后只剩下万余人,但也全歼胡蛮单于的三万亲卫,战功卓著。但此人不善于用奇兵,与他对阵。只要兵力不落下风,末将一无所惧。”
“话虽如此,但从放你也未必能胜过他。孟德起进取或是不足,但守成却是绰绰有余,郭怀任命他为赵国北疆大营统领,也算是慧眼识才了。”
薛方仲忽似想起一事,道:“从放,另派一人回大营,给孟德起的信上再加上一句,就说老夫想见见那名叫楚铮的参将。”
沈从放一愣。他不明白薛方仲为何对一个小小的参将如此在意。自从在细作的密报中现赵国北疆大营新增一名叫楚铮地参将,薛方仲就似对此人极感兴趣,不断下令命细作收集此人信息。沈从放身为统领十几万兵马的大将,原本也无暇关心此事,但今日薛方仲特意提出要见这人,不由感到奇怪了。
“大帅,那楚铮究竟何许人也,能得大帅如此看重?”
薛方仲看了他一眼道:“他是当年赵国北疆统领王烈的外孙,也是如今朝中太尉楚名棠之子。”
“那又如何。”沈从放道,“末将素知赵国北疆大营那些将领个个桀骜不驯,是以就算楚名棠亲至恐怕也要让他们三分。”
薛方仲叹了口气,道:“从放,你还记得老夫义女苏巧彤吗?”
沈从放笑道:“自然记得了。末将虽只是见过她寥寥数面,但对其印象极深,记得她十余岁时便对天下大势侃侃而谈,而且颇有见地。若不是一女子,末将早向大帅将她讨要至军中来了。后来听说她深得皇上宠信,末将也就断了这心思了。”
薛方仲淡淡说道:“她已于数月前背叛我大秦,投靠的就是这楚铮。”
沈从放有些明白了,见薛方仲脸色不善,安慰道:“反正平日大帅对这女子也颇为不喜,她既是如此忘恩负义,那就由她去吧。”
薛方仲摇头苦笑道:“从放,你若知道这几年来我朝天机阁一直由她掌管,就不会说得这么轻松了。”
沈从放如若雷殛:“什么?那我大秦在赵国的密探……”
“已被尽数铲除。”薛方仲缓缓说道,“就连我兵部的人也是所剩无几。”
沈从放喃喃说道:“怎么会这般?大帅,那为何放任她投向赵国,应早日杀了才是啊。”
薛方仲沉默不语,心中忽有了一丝悔意。这些年来他在朝中可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百官无不对他唯唯诺诺,就连秦王也是言听计从。唯有这苏巧彤常与他争执。当时薛方仲只觉得她仗着皇上的宠爱,连自己这义父也不放在眼里了,又见皇上对她迷恋渐深。此女又颇有野心,他担心后宫乱政才对苏巧彤起了杀机,想借她去赵国之时将之除去。可如今想来,苏巧彤与他争执之事多数有自己考虑不周之处。在秦王的调解下,二人合力所办地事几乎尽善尽美,而这几年来铲除世家余孽、围剿赵国密探,苏巧彤也可说居功至伟,可这样一个女子竟硬让自己逼得投奔了赵国。
若巧彤真是自己女儿有多好啊。薛方仲默默想道,那自己定会对她疼爱有加无比怜惜。有时想想真是可叹可笑,几个亲生子女无一成器,而义女和如义子一般的沈从放却都是如此的出色。
沈从放忽断然说道:“大帅,那些密探折了也就折了,但她既是掌控天机阁好几年,对我大秦状况肯定了如指掌,决不能容她再留在世上,就算动用寇家、佛魔二门一齐出手,也定要置她于死地。”
“谈何容易啊,从放。”薛方仲轻叹一声,“巧彤临阵倒戈,以致魔门实力大损,佛门已经不问世事,仅靠寇家难以成事。何况据报巧彤已长住在楚家,若轻易就能入内将她杀了,那杀楚名棠亦非难事了。若仅靠江湖中人便能成事,还要我等这等为将者作甚?试想从放你身处十万大军之中,就算寇家和佛魔二门联手,能取走你性命吗?”
沈从放无言,良久才道:“巧彤姑娘为何投奔赵国?皇上对她如此宠爱,女子所能拥有的一切她都唾手可得,赵国又能给予她什么。
薛方仲最不明白的也是此事。苏巧彤在薛府十年,薛方仲对她极为了解,此女虽处事圆滑世故,但内心极为刚烈。五年前薛方仲长子酒后欲对她非礼,苏巧彤抵死不从,见无路可走之下举匕自尽,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小命,秦王为此事雷霆大怒,只是看在薛方仲面子上才只将其子打了五十棍了事,苏巧彤自此便搬到了潇湘别院居住。正因如此,薛方仲听闻她要去赵国不但未曾阻止,反而在一旁推波助澜,认为似这等女子决不会屈于强势之下,何况一女子落入敌手,所受的屈辱更是数倍于男子,以她的才智到了紧要关头总能找到机会自尽。可万万没有想到苏巧彤竟似主动投诚,正如沈从放所说的,她这般做又有何好处了?若见事不可为,大可逃回秦国。但据他所知,苏巧彤一点想逃离地举措都没有,完全是心甘情愿留在赵国。但更为奇怪地是,楚名棠竟然也同意她与其幼子楚铮的婚事,或许此事还有可能楚名棠认为一女子不足为虑,但将化名成奉之的韩之枫提拔为吏部尚书则让薛方仲真的瞠目结舌!得到此讯后,他一人独自在书房内思索至天明也没想清楚其中缘由,难道楚名棠会如此信任两个他国奸细,一点猜忌心都没有?薛方仲头晕脑涨之下一度还曾猜测莫非苏巧彤效仿西施委身侍吴王,暗中仍为故国效力?但往深里一想自己都觉得可笑,且不说别的,就算她日后为大秦立下不世奇功,皇上后宫也不可能再有她一席之地,苏巧彤何许人也,岂会做如此傻事。
“从放,老夫此番要见那楚铮就是因为巧彤。老夫平日虽对她颇为不喜,但亦承认此女才华之高我大秦无几人可及。何况巧彤眼高于顶,即便对皇上亦是忽冷忽热,如今竟委身于还小他两岁少年,只能两种可能,一是那少年不过是碌碌无为之人,巧彤用美色迷惑他而另有图谋,再则这少年乃天纵奇材,连巧彤都为之心折。若是后者,这楚铮又是楚名棠之子,日后定是我大赵头号劲敌,老夫与他即然都到了北疆岂能不见。”
薛方仲开玩笑地道:“再说了。巧彤虽去了赵国,但在名份上还是老夫义女,这楚铮想要迎娶巧彤,总要问问老夫的意思吧。”
沈从放也不禁笑了起来:“只怕未必吧,大帅,这楚铮既想娶巧彤,定会对她来历讳言莫深,想让他向您行晚辈之礼,,恐怕难啊。末将猜想他还不一定敢来。”
“不来?”薛方仲冷笑一声,“从放,你去准备两张请帖,一张给孟德起,另一张便给这楚铮。如此他再不来,赵国北疆大营恐怕流言四起了。”
忽传来阵阵沙沙声响,一行十余人远远走来。那野兔顿时有所警觉,正想躲回自己的老剿去,一声箭矢破空声过后,那只野兔被钉在了雪地上。
“何将军好箭法。”
一个年轻军官面有得色,却偷偷看了眼旁边的老者。
那老者点点头:“百尺之外仍能这般精淮,确实难得。”
那何将军躬身道:“多谢薛元帅夸奖。”
另一人说道:“大帅,我等就到此地为止吧,再向前走的话沈将军非严惩未将不可。”
这老者便是秦国兵马元帅薛方仲了,闻言有些无奈点点头:“好吧。”
薛方仲跳下马来,从马侧鞍袋中取出一根尺子,直插入雪地之中。
“两尺一分,”薛方仲喃喃说道,“骑兵在这般雪地中疾驰,度最多只有平时一至二成,想要施以奇袭,难啊。”
姓何的年轻将军颇不甘心的问道:“大帅,那百里外一万五突厥就任由他们逍遥?”
另一个年长一些的将军说道:“何将军,大帅也在为难啊,若要出兵则求一击必中。但这些突厥既敢深入至此地,防备定是甚严,恐怕我方大军出营不到二十里,他们已经得到消息了。他们若是就此退去,我等是否跟进?若不跟进,我军退兵之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若是跟进的话。在这雪地中你追我赶,能不能追上尚且难说,万一中了埋伏我军定会损失惨重。”
薛方仲点点头道:“袁将军说得不错,若是出兵定要全歼这部突厥,看来他们也是在为开春的战事做准备了。当年胡蛮亦是这般,秋季出兵,冬季蛰伏寻找战机,春季过后无论胜败都退入草原深处放牧去了。这些突厥是远道而来,在塞外尚未站稳脚跟。故此次定要击溃其主力,使其无法在此立足,若让其安然退去,日后便如附骨之蛆,我北方大营将永无宁日。”
几位将领肃然领命。
那袁将军俯道:“大帅,请准许末将率所部两万兵马迂回断此部突厥后路。而后我军再大举出击。”
“不必如此心急。”薛方仲转身说道,“何将军。回去后集中你部和谭将军部所有马夫和战马于今晚二更出营。”
袁将军若有所悟:“大帅是想用扰敌之计?”
薛方仲道:“不错。命你等所部士兵在每骑上扎一草人,并令斥侯严密监视突厥动向,若突厥按兵不动,让那些马夫出营五十里后便返回。”
“末将遵命。”
薛方仲对那袁将军说道:“这几日命你部将士好好休息,三日后若无意外,出击包抄突厥后路!”
袁将军兴奋地说道:“遵命!”
“大帅,沈将军来了。”
薛方仲回望去,只见千余骑人马疾驰而来。为将一人四十余岁,长脸短须,肤色黝黑。胯下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正是秦国北疆大将沈从放。
一行人马来到跟前,沈从放翻身下马,有些不满地说道:“大帅怎么带着这几人跑到这里来了?突厥一部已经距此不过百里。若有何差错,叫末将如何向皇上交待。”
薛方笑道:“从放,老夫当年在北疆时。你不也常与老夫离营观察敌情么?何况此地离大营不过数里,若有突厥潜入了这里,老夫真要唯你沈从放是问。”
沈从放脸色徽红。向薛方仲身边几个将领瞪了一眼,这几人也识趣,远远的走开了。
沈从放轻声抱怨着:“大帅,如今末将亦是带着数十万大军地人了。在这些人面前这么说,让末将以后如何管教他们。”
薛方仲看着沈从放,心中微生感慨,他长年征战在外,对家事自然关心少了,两个儿子由于缺乏管教竟成了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薛方仲对他二人已心灰意冷。这沈从放跟随他二十余年,从一小兵到如今的北疆大将,薛方仲是看着他长大的,两人情如父子,在泰**中也只有沈从放才敢在他面前这般说话。
“是老夫失言了,”薛方仲道,“你这么急着来到此地,莫非有何军情?”
“正是。”沈从放道,“孟德起派人送信过来,约我等七天后在秦赵边境会面,商谈开春后与突厥作战事宜。”
薛方仲想了想道:“是该坐下来谈谈了。回复孟德起,七日后我方在十里坡恭候大驾。”
沈从放应了声走,招手将一亲兵叫了过来吩咐了几句,那亲兵俯一礼后离去。
薛方仲轻叹一声道:“可惜此次郭怀没来,不然相隔十余年后,老夫能再度与他联手御敌,那是何等快事,孟德起较之终究还是差了一筹。”
沈从放点了点头:“是啊,孟德起善于打硬仗,用堂堂正正之师歼灭来敌,当年与胡蛮决战他在郭怀麾下任左将军,所属五万兵马自始至终秩序井然,丝毫不乱,虽说最后只剩下万余人,但也全歼胡蛮单于的三万亲卫,战功卓著。但此人不善于用奇兵,与他对阵。只要兵力不落下风,末将一无所惧。”
“话虽如此,但从放你也未必能胜过他。孟德起进取或是不足,但守成却是绰绰有余,郭怀任命他为赵国北疆大营统领,也算是慧眼识才了。”
薛方仲忽似想起一事,道:“从放,另派一人回大营,给孟德起的信上再加上一句,就说老夫想见见那名叫楚铮的参将。”
沈从放一愣。他不明白薛方仲为何对一个小小的参将如此在意。自从在细作的密报中现赵国北疆大营新增一名叫楚铮地参将,薛方仲就似对此人极感兴趣,不断下令命细作收集此人信息。沈从放身为统领十几万兵马的大将,原本也无暇关心此事,但今日薛方仲特意提出要见这人,不由感到奇怪了。
“大帅,那楚铮究竟何许人也,能得大帅如此看重?”
薛方仲看了他一眼道:“他是当年赵国北疆统领王烈的外孙,也是如今朝中太尉楚名棠之子。”
“那又如何。”沈从放道,“末将素知赵国北疆大营那些将领个个桀骜不驯,是以就算楚名棠亲至恐怕也要让他们三分。”
薛方仲叹了口气,道:“从放,你还记得老夫义女苏巧彤吗?”
沈从放笑道:“自然记得了。末将虽只是见过她寥寥数面,但对其印象极深,记得她十余岁时便对天下大势侃侃而谈,而且颇有见地。若不是一女子,末将早向大帅将她讨要至军中来了。后来听说她深得皇上宠信,末将也就断了这心思了。”
薛方仲淡淡说道:“她已于数月前背叛我大秦,投靠的就是这楚铮。”
沈从放有些明白了,见薛方仲脸色不善,安慰道:“反正平日大帅对这女子也颇为不喜,她既是如此忘恩负义,那就由她去吧。”
薛方仲摇头苦笑道:“从放,你若知道这几年来我朝天机阁一直由她掌管,就不会说得这么轻松了。”
沈从放如若雷殛:“什么?那我大秦在赵国的密探……”
“已被尽数铲除。”薛方仲缓缓说道,“就连我兵部的人也是所剩无几。”
沈从放喃喃说道:“怎么会这般?大帅,那为何放任她投向赵国,应早日杀了才是啊。”
薛方仲沉默不语,心中忽有了一丝悔意。这些年来他在朝中可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百官无不对他唯唯诺诺,就连秦王也是言听计从。唯有这苏巧彤常与他争执。当时薛方仲只觉得她仗着皇上的宠爱,连自己这义父也不放在眼里了,又见皇上对她迷恋渐深。此女又颇有野心,他担心后宫乱政才对苏巧彤起了杀机,想借她去赵国之时将之除去。可如今想来,苏巧彤与他争执之事多数有自己考虑不周之处。在秦王的调解下,二人合力所办地事几乎尽善尽美,而这几年来铲除世家余孽、围剿赵国密探,苏巧彤也可说居功至伟,可这样一个女子竟硬让自己逼得投奔了赵国。
若巧彤真是自己女儿有多好啊。薛方仲默默想道,那自己定会对她疼爱有加无比怜惜。有时想想真是可叹可笑,几个亲生子女无一成器,而义女和如义子一般的沈从放却都是如此的出色。
沈从放忽断然说道:“大帅,那些密探折了也就折了,但她既是掌控天机阁好几年,对我大秦状况肯定了如指掌,决不能容她再留在世上,就算动用寇家、佛魔二门一齐出手,也定要置她于死地。”
“谈何容易啊,从放。”薛方仲轻叹一声,“巧彤临阵倒戈,以致魔门实力大损,佛门已经不问世事,仅靠寇家难以成事。何况据报巧彤已长住在楚家,若轻易就能入内将她杀了,那杀楚名棠亦非难事了。若仅靠江湖中人便能成事,还要我等这等为将者作甚?试想从放你身处十万大军之中,就算寇家和佛魔二门联手,能取走你性命吗?”
沈从放无言,良久才道:“巧彤姑娘为何投奔赵国?皇上对她如此宠爱,女子所能拥有的一切她都唾手可得,赵国又能给予她什么。
薛方仲最不明白的也是此事。苏巧彤在薛府十年,薛方仲对她极为了解,此女虽处事圆滑世故,但内心极为刚烈。五年前薛方仲长子酒后欲对她非礼,苏巧彤抵死不从,见无路可走之下举匕自尽,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小命,秦王为此事雷霆大怒,只是看在薛方仲面子上才只将其子打了五十棍了事,苏巧彤自此便搬到了潇湘别院居住。正因如此,薛方仲听闻她要去赵国不但未曾阻止,反而在一旁推波助澜,认为似这等女子决不会屈于强势之下,何况一女子落入敌手,所受的屈辱更是数倍于男子,以她的才智到了紧要关头总能找到机会自尽。可万万没有想到苏巧彤竟似主动投诚,正如沈从放所说的,她这般做又有何好处了?若见事不可为,大可逃回秦国。但据他所知,苏巧彤一点想逃离地举措都没有,完全是心甘情愿留在赵国。但更为奇怪地是,楚名棠竟然也同意她与其幼子楚铮的婚事,或许此事还有可能楚名棠认为一女子不足为虑,但将化名成奉之的韩之枫提拔为吏部尚书则让薛方仲真的瞠目结舌!得到此讯后,他一人独自在书房内思索至天明也没想清楚其中缘由,难道楚名棠会如此信任两个他国奸细,一点猜忌心都没有?薛方仲头晕脑涨之下一度还曾猜测莫非苏巧彤效仿西施委身侍吴王,暗中仍为故国效力?但往深里一想自己都觉得可笑,且不说别的,就算她日后为大秦立下不世奇功,皇上后宫也不可能再有她一席之地,苏巧彤何许人也,岂会做如此傻事。
“从放,老夫此番要见那楚铮就是因为巧彤。老夫平日虽对她颇为不喜,但亦承认此女才华之高我大秦无几人可及。何况巧彤眼高于顶,即便对皇上亦是忽冷忽热,如今竟委身于还小他两岁少年,只能两种可能,一是那少年不过是碌碌无为之人,巧彤用美色迷惑他而另有图谋,再则这少年乃天纵奇材,连巧彤都为之心折。若是后者,这楚铮又是楚名棠之子,日后定是我大赵头号劲敌,老夫与他即然都到了北疆岂能不见。”
薛方仲开玩笑地道:“再说了。巧彤虽去了赵国,但在名份上还是老夫义女,这楚铮想要迎娶巧彤,总要问问老夫的意思吧。”
沈从放也不禁笑了起来:“只怕未必吧,大帅,这楚铮既想娶巧彤,定会对她来历讳言莫深,想让他向您行晚辈之礼,,恐怕难啊。末将猜想他还不一定敢来。”
“不来?”薛方仲冷笑一声,“从放,你去准备两张请帖,一张给孟德起,另一张便给这楚铮。如此他再不来,赵国北疆大营恐怕流言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