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何的一番交谈,姜珝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p>

    去年姜珝回朝的第一天,赵王偃便召见了姜珝。先以秦国甘罗的下场提点姜珝,而后又让姜珝为春平君副手,统领城防军事务。</p>

    赵王的意思,自然是想借姜珝之手,制衡春平君的权利。</p>

    可姜珝当时并没有领悟赵王偃的意思,反而与春平君交好,主动放弃了执掌城防军。</p>

    站在赵王偃的角度来看,一旦让春平君得到姜珝之助,必然会威胁到赵迁的王位。</p>

    所以赵王偃必然要在两人之中打压一人,以此来维护王室的统治地位。</p>

    春平君毕竟姓赵,哪怕他有野心,可只要能制衡住春平君的权利,春平君反而会是王室统治赵国的助力。</p>

    因此,赵王偃选择了对姜珝动手。</p>

    若是姜珝当时就领悟了赵王偃的意思,与春平君争夺城防军的权利,只怕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p>

    所以说,若想在朝堂上站得稳,不但要巩固自身的权利地位,还必须有一个势均力敌的政敌才行。</p>

    臣子们互相敌对,君王才能坐稳王位。</p>

    姜珝不由想到,从汉朝到清朝,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臣子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尤其是明朝时期的党政,更是导致大明亡国的关键。</p>

    可这些人争斗归争斗,但实际上很少有对政敌下死手的时候。</p>

    除非皇帝不管事,否则充其量不过是弄倒一些小角色罢了。</p>

    死的最惨的那些大臣,不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同僚,而是因为他们得罪了皇帝。又或者做的太过分,弄得天怒人怨。</p>

    原来如此!</p>

    姜珝恍然大悟。</p>

    皇帝既希望看到朝堂稳固,同时又不希望看到大臣们同心协力。</p>

    在皇帝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大臣们要争,甚至要争的面红耳赤。可一旦皇帝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大臣们就要同心协力支持皇帝的意见。</p>

    至于萧何。</p>

    此刻的萧何,可不是后世位列汉初三杰的一代名相萧何。</p>

    现在的萧何,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书生罢了。</p>

    既无名声,也无任何功绩。</p>

    萧何能被姜珝赏识,耗时四月只为将其召到邯郸,萧何自然不会拒绝为姜珝效力。</p>

    与此同时,萧何更是深深明白,姜珝现在有多看重他,一旦他拒绝为姜珝效力,姜珝杀他之心便有多强烈。</p>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还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萧何都不会拒绝姜珝的招揽。</p>

    想了想,姜珝忽然问道:“萧何先生,本侯之前与春平君有约,本侯今晚会见春平君,要如何与他说呢?”</p>

    萧何闻言笑道:“既然是春平君主动约见侯爷,那侯爷只需静观其变即可。”</p>

    “在属下看来,春平君应是不甘于王位落在赵迁之手,想借侯爷之力,助其夺回赵王之位。”</p>

    姜珝沉思片刻,皱眉道:“春平君如何能确定本侯一定会帮他?”</p>

    在姜珝看来,春平君既然想与自己联手,那就一定有办法让自己帮他。</p>

    可姜珝思来想去,都想不通春平君究竟有什么谋划。</p>

    萧何也在沉思,有些话,只能私下里与姜珝交谈,即便书房中人都是姜珝的心腹,但事关姜珝人品之事,却不能让任何人得知。</p>

    春平君若想让姜珝帮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姜珝与娼后发生矛盾,甚至是生死攸关的矛盾。</p>

    在这个局中,大将军李牧自然就是关键。</p>

    若春平君想以武力逼宫,就必然不能留李牧在朝中。因为李牧太过正直,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春平君争夺王位。</p>

    若想挑起姜珝对娼后的仇恨,李牧同样也不能留下。</p>

    可姜珝对李牧是什么态度?</p>

    萧何不敢确定。</p>

    所以这事萧何不能说,也不能问,一切顺其自然即可。</p>

    想到这里,萧何轻笑道:“春平君若想拉拢侯爷,就必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或许……他已经看出了侯爷之志也说不定!”</p>

    姜珝点点头,看了看天色,道:“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玄翦、墨鸦,今晚你们陪本侯走一趟!”</p>

    “是!”</p>

    “萧何先生留步!”</p>

    叫住了萧何,姜珝邀请萧何入座,同时命厨房准备晚膳。</p>

    给萧何倒了一杯茶水,姜珝淡淡问道:“萧何先生,你对当今天下有和看法,对于秦国有何看法?”</p>

    萧何以前没有情报来源,对于天下局势的判断,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听来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不算准确,但也足够支持萧何判断出一些东西了。</p>

    萧何道:“当今七国天下,以秦国国力最为强大。但东方六国对秦国防备甚深,秦国居于西方,内部又有矛盾,短时间内很难兵出函谷关。”</p>

    “侯爷若想成就大业,首先要稳住秦国,最好能够获得秦国的支持。有秦国震慑各国,东方六国才不敢对侯爷轻举妄动。”</p>

    “听闻侯爷此次大婚,秦王遣使者为侯爷道贺,此举虽为离间计,但同时也表明了秦王对侯爷的看重。”</p>

    “当侯爷有了封地,地位将与现在截然不同。代县以西是雁门,而雁门与秦国接壤。侯爷可凭地利,与秦国结为盟友。兵出燕国,以燕国为根基,俯视齐国之地。”</p>

    姜珝点点头,若是不知道秦国未来会统一天下,萧何的计策的确是最正确的。</p>

    以代县为根基攻打燕国,稳固对燕国统治后,与庞立合兵攻打齐国。</p>

    若能得儒家之助,姜珝便不缺治天下的人才。</p>

    有了燕、齐两地之后,姜珝退可靠海为屏,进可攻打魏、韩两国。</p>

    可姜珝若想与秦国争锋,就必须要在八年之内,接连夺取燕、齐两国,而后练出一支百万强军,与嬴政争夺天下。</p>

    在军队的武力上,姜珝并不担心。</p>

    可姜珝担心的,一是人心,二是治理天下的人才。</p>

    燕王室统治燕国已经数百年之久,在当地深入人心。燕国的百姓自称燕国人,而不是周国人。</p>

    这个时代,汉朝还没有建立,‘汉族’也没有成为一个种族。</p>

    秦国灭于自身的苛政,同时也灭于东方六国的亡国贵族。</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王爷戴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八十一章萧何的谋划-万古神帝,秦时之我要做军阀,笔趣阁并收藏秦时之我要做军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