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青那边换了大鼻子做饭,周兰香就跟他们都没什么接触了。
过了正月十五季远和张立明从家里探亲回来,带着家里的特产过来看过一次周兰香,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换人做饭的时候他们已经回家了,并不知情,但是换了人也不能就装不知道,总得过来打个招呼说一声。
毕竟兰香姐去做饭的时候耐心细致地教他们用土灶做农村的炖菜,也教了不少在农村生活的常识,还跟队长给他们说过好话,要过一些土豆和萝卜,甚至她弟弟韩进还帮他们上山打过柴火。
周兰香对季远和张立明这两个知青的印象也很不错,都是知道尊重别人也很有自尊心的小伙子,干活能吃苦,也知道上进,最重要的是拎得清是非,他们来看她,她大方地收下了他们带的家乡酥饼和一包花茶,回赠了自己做的炸元宵和猪肉干。
还给他们装了满满一书包炒榛子和松子,这些山货对自家来说不算什么,对这些知青来说就是好东西了,投桃报李,她愿意尽量善待这些离家在外的孩子。
不过跟别的知青,她就没有任何来往了,也不想来往。她只想带着两个弟弟安安生生地度过这十年,可不想惹什么麻烦上身。
不过虽然不来往,对知青那边的消息她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过年那四个知青回来之后,老队长只指派了大鼻子去做饭,却完全不管口粮和柴火的事。知青们带着大鼻子回去,才发现粮食关系在公社,柴火也只剩下了一点点,而再去找老队长哭诉,老队长就只让他们去公社自己办理粮食关系,还借了队里的马车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上山砍柴火去。
都是二十来岁的大闺女大小伙子了,难道还让人把热水热饭伺候到炕上不成?
可公社气他们带坏了工地的风气,卡着粮食关系不放,非要等开春春耕了才给办,他们只能苦求老队长,最后借来几麻袋冻得邦邦硬的玉米棒子,几个人坐在冰凉的土炕上一粒一粒地往下抠玉米粒,抠下来还得自己去磨房推磨磨玉米面,累到大半夜才勉强喝上一口满是玉米皮的玉米面粥。
家里油盐酱醋什么都没有,仅有的几筐土豆白菜都冻得冰坨子一样了,而且柴火也马上就烧完了,这回就是请来谁都做不成饭了。
知青们没办法,只能在大年初二一大早顶风冒雪地赶着马车进山打柴火,老队长也不是真不管他们,告诉了他们哪条路好走,哪个小山包上有好柴火,还借了队里的大马车给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可惜,四个人连着去了几天,拉回来的柴火连一车都装不满!
就这样,那些女娃娃还天天找老队长哭去,大过年的把老队长哭得火气直蹿,最后一狠心,给他们定了最后期限,三天之后就不借马车了,打不够柴火你们以后就自个上山背去!
老队长一发狠还真有用!眼见着知青房后的柴火垛就起来了!
当然,他也没真的就把马车要回来,只要他们肯好好干活,队里该给的方便还是要给的。
终于是能吃上热饭睡上热炕了,知青们却发现他们费劲请回来的厨师跟想得完全不一样!
别说炒菜了,就是普通炖菜都没有!每天清水煮白菜加硬邦邦的玉米饼子,连个咸菜条都不给他们切,想吃咸菜?大鼻子直接从坛子里给捞上来几个芥菜疙瘩,放到桌子上就让他们一人一个啃去吧!
至于周兰香在时干净整洁的厨具,松软香甜的玉米饼,切得细细的泡去苦涩味儿还给放了辣椒拌好的咸菜丝,那是完全没有!
就是他们觉得应该很正常很普通每个农村妇女都应该能做出来的土豆炖白菜、萝卜土豆汤、酸菜汤这些农村人天天吃的菜,大鼻子也做得让人闻着就想吐!
大鼻子也有很大意见!不是说知青月月有国家补助,吃得不知道多好吗?怎么啥啥没有?连柴火都不让可劲儿烧!
这让她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你们抱怨?我还后悔来了呢!
双方的关系迅速降到冰点,据说还因为大鼻子做饭克扣粮食的事闹到了队里,知青说大鼻子偷了他们的粮食,大鼻子拍着大腿哭喊着冤枉,闹得半个屯子的人都去看热闹,周兰香虽然没去,可不知道多少人过来给她讲。
所以现在跟知青见面,她还觉得挺尴尬的,替他们尴尬。
特别是赵婧和韩梅肚子这么一响,周兰香更替他们不好意思。
赵婧艰难地挪开了黏在饭桌上的视线,韩梅却恋恋不舍地多看了好几眼。她太久没闻到正常饭菜的味道了,别说还是这么香的!
知青点现在冻白菜萝卜都没有了,只有队里给的两筐快长芽的蔫吧土豆,就这还舍不得多吃,顿顿啃咸菜疙瘩,吃得她天天躲在被窝里哭。
今天她跟着赵婧过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要点青菜,他们太久没吃维生素,人人嘴角发炎,连眼角都红红的。
东北的春天最难过,虽然冰雪化了,天气也转暖不少了,可离有青菜吃的日子还长着,野外的小草刚冒头,能看到点绿意了,可人却只能这么干巴巴地熬着,太难受了!
周兰香把两人让到椅子上坐着,韩进年后打了两把椅子一条长凳放到这边,这边地方小,也只能放下这几个。周兰香就用做衣服剩下的布角拼凑出几个颜色和谐又漂亮的坐垫,塞上鹅毛,看起来胖嘟嘟软乎乎的,不少人来了都不坐炕上了,都愿意坐椅子。
赵婧和韩梅坐到椅子上,不住地夸周兰香手巧,做什么都能做得比别人好!
这样隐晦地示好周兰香当然能听出来,她却不接茬,直接问他们的来意,赵婧只好把信拿出来给她,“放到知青点好几天了,今天我去翻信才发现有一封是兰香姐的,你快打开看看,可别耽误了什么事儿!”
周兰香一看信封就知道是赵建国寄来的,是部队统一印制的信封,上面没有写寄件人,只是一个部队代号,上面也没有邮票,印着一个军用邮戳。
现在军人寄信不用贴邮票,只盖个军用邮戳就可以。
他既然如约寄信过来了,就代表没事,周兰香一只替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她装作没看见两个女知青脸上的好奇,没解释是谁寄来的信,也没打开看,笑着感谢他们:“麻烦你们还专程给我送过来,咱们离得近,以后邮递员再有信送到你们那去,你们在家喊一声我就过去了。”
知青点和队部都挨着打谷场,几十米的距离,再麻烦能麻烦到哪去?她这么说也只是客气一下。
两人没打听出来给周兰香寄信的是谁,关键是那是军用邮戳,她在部队还有关系?据说以前她爷爷就是革命老前辈,有部队关系也很正常,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帮他们找找回城的门路,就是不行,弄件军装什么的也行啊!
韩进和小山就都有一身军装,看来他们家真的跟部队有挺深的关系!
知青们来得时间短,受屯子里人的影响,一直都认为周兰香是韩进家的亲戚,韩爷爷也是她爷爷辈分的亲戚。
反正屯子里这个是那个的姨表亲,那个是那个的姑表亲,好像两家人放一起就能扯上亲戚关系,他们一时也弄不太明白。
周兰香却不想跟他们多说,“你们今天是刨西坡地那块地吧?那边犁杖翻不了,年年得靠人翻,可累人了!下晌还得干活,快回去好好歇晌吧!”
说到这个,韩梅就看着自己起了老茧的手红了眼圈,这才一个多月,她的手就成这样了!以后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呢!过几年她就给熬成农村妇女了!
想到顿顿吃不饱的那个玉米饼子,她红着眼睛求周兰香:“兰香姐,你去队里给我们作证吧,让陈婶子把粮食还给我们,她不能这么欺负人……”
据说大鼻子按月领知青的粮食,结果却克扣了不少,女知青一顿半个巴掌大的一个玉米饼,男知青一个半,为了这事儿双方吵到现在还没个结果,大鼻子不给他们做饭了,知青们粮食也没要回来。
周兰香不是不想帮他们,而是根本帮不了,她没任何证据,去跟队里说什么?除了跟大鼻子吵一架,没有任何帮助,“我以前做饭也是你们给多少我做多少,对你们粮食的事真的不清楚,去队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赵婧根本不指望周兰香为他们说话,人家是一个屯子的,怎么都比跟他们这些外来的关系好。
而且周兰香又是让他们给撸下来的,哪会帮他们?她就退而求其次:“兰香姐,你家小青菜种得真好,我们在家的时候去菜站从来没见过这么新鲜的,自家园子种的,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给我们带回去一篮子尝尝鲜吧!”
86921/
过了正月十五季远和张立明从家里探亲回来,带着家里的特产过来看过一次周兰香,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换人做饭的时候他们已经回家了,并不知情,但是换了人也不能就装不知道,总得过来打个招呼说一声。
毕竟兰香姐去做饭的时候耐心细致地教他们用土灶做农村的炖菜,也教了不少在农村生活的常识,还跟队长给他们说过好话,要过一些土豆和萝卜,甚至她弟弟韩进还帮他们上山打过柴火。
周兰香对季远和张立明这两个知青的印象也很不错,都是知道尊重别人也很有自尊心的小伙子,干活能吃苦,也知道上进,最重要的是拎得清是非,他们来看她,她大方地收下了他们带的家乡酥饼和一包花茶,回赠了自己做的炸元宵和猪肉干。
还给他们装了满满一书包炒榛子和松子,这些山货对自家来说不算什么,对这些知青来说就是好东西了,投桃报李,她愿意尽量善待这些离家在外的孩子。
不过跟别的知青,她就没有任何来往了,也不想来往。她只想带着两个弟弟安安生生地度过这十年,可不想惹什么麻烦上身。
不过虽然不来往,对知青那边的消息她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过年那四个知青回来之后,老队长只指派了大鼻子去做饭,却完全不管口粮和柴火的事。知青们带着大鼻子回去,才发现粮食关系在公社,柴火也只剩下了一点点,而再去找老队长哭诉,老队长就只让他们去公社自己办理粮食关系,还借了队里的马车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上山砍柴火去。
都是二十来岁的大闺女大小伙子了,难道还让人把热水热饭伺候到炕上不成?
可公社气他们带坏了工地的风气,卡着粮食关系不放,非要等开春春耕了才给办,他们只能苦求老队长,最后借来几麻袋冻得邦邦硬的玉米棒子,几个人坐在冰凉的土炕上一粒一粒地往下抠玉米粒,抠下来还得自己去磨房推磨磨玉米面,累到大半夜才勉强喝上一口满是玉米皮的玉米面粥。
家里油盐酱醋什么都没有,仅有的几筐土豆白菜都冻得冰坨子一样了,而且柴火也马上就烧完了,这回就是请来谁都做不成饭了。
知青们没办法,只能在大年初二一大早顶风冒雪地赶着马车进山打柴火,老队长也不是真不管他们,告诉了他们哪条路好走,哪个小山包上有好柴火,还借了队里的大马车给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可惜,四个人连着去了几天,拉回来的柴火连一车都装不满!
就这样,那些女娃娃还天天找老队长哭去,大过年的把老队长哭得火气直蹿,最后一狠心,给他们定了最后期限,三天之后就不借马车了,打不够柴火你们以后就自个上山背去!
老队长一发狠还真有用!眼见着知青房后的柴火垛就起来了!
当然,他也没真的就把马车要回来,只要他们肯好好干活,队里该给的方便还是要给的。
终于是能吃上热饭睡上热炕了,知青们却发现他们费劲请回来的厨师跟想得完全不一样!
别说炒菜了,就是普通炖菜都没有!每天清水煮白菜加硬邦邦的玉米饼子,连个咸菜条都不给他们切,想吃咸菜?大鼻子直接从坛子里给捞上来几个芥菜疙瘩,放到桌子上就让他们一人一个啃去吧!
至于周兰香在时干净整洁的厨具,松软香甜的玉米饼,切得细细的泡去苦涩味儿还给放了辣椒拌好的咸菜丝,那是完全没有!
就是他们觉得应该很正常很普通每个农村妇女都应该能做出来的土豆炖白菜、萝卜土豆汤、酸菜汤这些农村人天天吃的菜,大鼻子也做得让人闻着就想吐!
大鼻子也有很大意见!不是说知青月月有国家补助,吃得不知道多好吗?怎么啥啥没有?连柴火都不让可劲儿烧!
这让她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你们抱怨?我还后悔来了呢!
双方的关系迅速降到冰点,据说还因为大鼻子做饭克扣粮食的事闹到了队里,知青说大鼻子偷了他们的粮食,大鼻子拍着大腿哭喊着冤枉,闹得半个屯子的人都去看热闹,周兰香虽然没去,可不知道多少人过来给她讲。
所以现在跟知青见面,她还觉得挺尴尬的,替他们尴尬。
特别是赵婧和韩梅肚子这么一响,周兰香更替他们不好意思。
赵婧艰难地挪开了黏在饭桌上的视线,韩梅却恋恋不舍地多看了好几眼。她太久没闻到正常饭菜的味道了,别说还是这么香的!
知青点现在冻白菜萝卜都没有了,只有队里给的两筐快长芽的蔫吧土豆,就这还舍不得多吃,顿顿啃咸菜疙瘩,吃得她天天躲在被窝里哭。
今天她跟着赵婧过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要点青菜,他们太久没吃维生素,人人嘴角发炎,连眼角都红红的。
东北的春天最难过,虽然冰雪化了,天气也转暖不少了,可离有青菜吃的日子还长着,野外的小草刚冒头,能看到点绿意了,可人却只能这么干巴巴地熬着,太难受了!
周兰香把两人让到椅子上坐着,韩进年后打了两把椅子一条长凳放到这边,这边地方小,也只能放下这几个。周兰香就用做衣服剩下的布角拼凑出几个颜色和谐又漂亮的坐垫,塞上鹅毛,看起来胖嘟嘟软乎乎的,不少人来了都不坐炕上了,都愿意坐椅子。
赵婧和韩梅坐到椅子上,不住地夸周兰香手巧,做什么都能做得比别人好!
这样隐晦地示好周兰香当然能听出来,她却不接茬,直接问他们的来意,赵婧只好把信拿出来给她,“放到知青点好几天了,今天我去翻信才发现有一封是兰香姐的,你快打开看看,可别耽误了什么事儿!”
周兰香一看信封就知道是赵建国寄来的,是部队统一印制的信封,上面没有写寄件人,只是一个部队代号,上面也没有邮票,印着一个军用邮戳。
现在军人寄信不用贴邮票,只盖个军用邮戳就可以。
他既然如约寄信过来了,就代表没事,周兰香一只替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她装作没看见两个女知青脸上的好奇,没解释是谁寄来的信,也没打开看,笑着感谢他们:“麻烦你们还专程给我送过来,咱们离得近,以后邮递员再有信送到你们那去,你们在家喊一声我就过去了。”
知青点和队部都挨着打谷场,几十米的距离,再麻烦能麻烦到哪去?她这么说也只是客气一下。
两人没打听出来给周兰香寄信的是谁,关键是那是军用邮戳,她在部队还有关系?据说以前她爷爷就是革命老前辈,有部队关系也很正常,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帮他们找找回城的门路,就是不行,弄件军装什么的也行啊!
韩进和小山就都有一身军装,看来他们家真的跟部队有挺深的关系!
知青们来得时间短,受屯子里人的影响,一直都认为周兰香是韩进家的亲戚,韩爷爷也是她爷爷辈分的亲戚。
反正屯子里这个是那个的姨表亲,那个是那个的姑表亲,好像两家人放一起就能扯上亲戚关系,他们一时也弄不太明白。
周兰香却不想跟他们多说,“你们今天是刨西坡地那块地吧?那边犁杖翻不了,年年得靠人翻,可累人了!下晌还得干活,快回去好好歇晌吧!”
说到这个,韩梅就看着自己起了老茧的手红了眼圈,这才一个多月,她的手就成这样了!以后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呢!过几年她就给熬成农村妇女了!
想到顿顿吃不饱的那个玉米饼子,她红着眼睛求周兰香:“兰香姐,你去队里给我们作证吧,让陈婶子把粮食还给我们,她不能这么欺负人……”
据说大鼻子按月领知青的粮食,结果却克扣了不少,女知青一顿半个巴掌大的一个玉米饼,男知青一个半,为了这事儿双方吵到现在还没个结果,大鼻子不给他们做饭了,知青们粮食也没要回来。
周兰香不是不想帮他们,而是根本帮不了,她没任何证据,去跟队里说什么?除了跟大鼻子吵一架,没有任何帮助,“我以前做饭也是你们给多少我做多少,对你们粮食的事真的不清楚,去队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赵婧根本不指望周兰香为他们说话,人家是一个屯子的,怎么都比跟他们这些外来的关系好。
而且周兰香又是让他们给撸下来的,哪会帮他们?她就退而求其次:“兰香姐,你家小青菜种得真好,我们在家的时候去菜站从来没见过这么新鲜的,自家园子种的,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给我们带回去一篮子尝尝鲜吧!”
8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