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国微一沉吟,又出了个主意“山上总有竹竿吧?那竹节也能行,毕竟都是空心管子,把钉子钉进去,也一样。闪舞”



    附近是没发现竹林的,至少……其它人没发现。



    不过原本村里是有的,毕竟箩啊筐的不老少,这玩意儿谁会花钱去买?山下是有竹林的,还分了的,家家户户都不少竹制品。



    晾衣杆什么的,多的是竹子。



    那人就道“不是没想过,不过竹子脆吗,这要钉子一往里钉,直接就裂开了,再钉上几个,还能用?”都裂成啥样了。



    …………赵保国听了也没啥好办法了,也为难起来。



    倒是在一边一直忙着拼板子的赵二牛,瞧着是没注意这边,这会儿却开了口“这怕啥?先把钉子钉着,竹子要裂了,家里铁丝有没有的?给箍上一圈儿,箍紧了,叫它不散开就成。”



    “这能行吗?”



    赵二牛道“谁家试过的?拿来我箍一个给你们看,能不能用,试试就知道了。”



    立马就有人跑回去,把自己用竹节做的搓玉米工具给拿过来,确实是裂了好几道,钉子还没能往里钉上三分之一呢。



    赵二牛接过来一瞧,也没说别的,打开他那工具箱,拿出几根规格一致的钉子,然后敲敲打打一阵子,完了再用铁丝往上一拧,当然不可能是用手拧,再大力气,也架不住手疼。闪舞



    用的是老虎钳,然后再用一根小铁棍插到铁丝空隙,旋转,旋转再旋转。



    那开裂松开的竹节,便随着铁棍的旋转往里合拢,铁丝用了两根,在钉帽的上端,以及下端,各用一根拧着固定住竹节,以免只拧住一端,那另一端的竹子还裂开分散。



    很快,一个竹制的搓玉米工具就搞定了。



    “哎,还真是。”那人拿着这个,高兴极了,又拍了一回赵二牛马屁“专业人才呀。”



    赵二牛摆摆手“都知道咋弄了?”



    这自然是知道了,怎么弄的,都看着他做过一回,没什么技术含量,这要都不会,那得有多笨。



    “会了会了。”



    “咱又不傻。”



    赵二牛就开始撵人“会了还不赶紧回去弄?都挤我这干啥?本来天儿就热,你们再一来,挤着就更热,看我这一身大汗……”他抬手擦了擦额上汗水。



    其它人听他嫌弃话,也不生气,反正乐乐呵呵的说几玩笑话,才陆陆续续离开。闪舞



    赵保国…………在他爸接话时,就已经回到自己工作点儿,跟抽水磊较起劲儿来。



    午饭是赵雅送过来的,吃了饭又接着干,无聊是不无聊的,这里有他爸,还有秦胜他们四个呢,一边儿干活儿,一边闲话,也分不了什么心。



    直到该饭晚点儿了,大家伙儿才收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期间,猛叔没来,徐强却又来了一回,看看情况,又问问进展,问了后又离开。



    然后老支书也转过来看了一回,问了问,又背着离开。



    接下来就一直忙着,赵保国赵二牛,各忙各的。



    山上人也不清闲,忙着晒粮食,忙着搓玉米,还有……那庄稼地,目前是不当季种什么粮食了,不过……那么大一片地,也不能叫它荒着在那儿。



    猛叔他们就安排人上工,翻地,去山上挖沃土挑回来,再有草木灰农家肥什么的,沤着,再翻到这一百三十亩庄稼地里去,养养地。



    这期间,山上水井又出了两口,一口离得庄稼地近,两口分别位于居住地左右。



    然后猛叔他们专门请吃了顿好的,才客客气气的送走了部队的工程兵。



    山上吃水,就更便利些了。



    水管也开始铺设了,铺到每家每户,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管子也没那么多不是,就分作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然后……猛叔早有准备叫陶窑那边烧了四个大水缸。



    一个水缸,足能装一吨水。



    陶窑那边就这水缸,烧了好几回,烧坏了十多个,才堪堪烧出这四个能用的。



    就四个,安置于四个区域中心点,那水管就铺设四条,连着这陶水缸,到时候自来水就放水缸里头,居住于水缸区域的人家,抬脚几分钟,就能到水缸这里挑水,水缸里水挑完了,再打开水管闸头,放满就成。



    等于多出四个水井来一样。



    总比每天挑着水桶,近的来回跑十分钟,远的来回跑上四十分钟要强。



    这些事儿都差不多了,赵二牛那里,两个大容具都造好了,能用。



    村上立马又安排起来,容具抬到水井那边的阔地,然后安排人洗红薯切红薯,磨碎过滤沉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因为村里没有粉碎机,所以……一切只能靠人力,洗红薯是连着几筐全倒大木容具里面,然后用扁担在里头打搅,这样洗几遍再用水冲干净。



    然后妇们女就切红薯,切成块,边儿上还有人用刀剁,再剁成小块小块的,抬去磨坊那儿,用磨磨。



    这样就特别麻烦了,还需要许多人,红薯跟玉米小麦又不一样,磨红薯会有许多红薯渣,所以……每隔一会儿石磨就会被红薯渣给塞住,然后就磨不动了。



    得再上磨盘给抬起来,把磨盘里的红薯渣给清理干净了,再用水洗洗,才能重新开磨。



    …………确实是很麻烦,很多村民们,一天天的工夫,全花这上头了,而且……一天还磨不出多少浆来,毕竟磨只有两个。



    哪怕换人连轴转,效率也高不起来。



    直到赵二牛那儿,又造了三个木容具出来,赵保国那儿抽水磊都的动力结构都改好了,猛叔就赶紧安排着,给下放到第一口井里头去。



    赵保国也跟着过去看着,毕竟他改的抽水磊,他得看看。



    结果一过来,就看到晒场上到处是人,忙着挑水的挑水,倒红薯的倒红薯,切红薯的切红薯,磨坊那儿是搭着棚子的,还有人在那儿边聊边磨,没一会儿就磨不动,又抬起来清理冲洗再放下,接着磨。



    赵保国…………再没见过比这更原始的了。



    猛叔吆喝着,开始安装抽水磊了,井栏旁边,木棚子都搭上了,毕竟这动力结构已经改成了人力驱动的,所以……搁在露天,万一下雨,咋办?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最爱喝椰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一十九章琐事二-现代女子穿越日常txt百度云,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笔趣阁并收藏父子俩的穿越日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