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散布在京城各处寺庙、道观的难民们都爬了起来,拖着沉重的步履,顶着冬日凌晨的严寒,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向顺天府设在京城四周的粥厂走去。
凌厉的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撕扯着他们那褴褛的衣衫,象带走梢头那最后一片枯黄的树叶一样,无情地带走了他们身体里仅有的一点热量。
这样的天气,实在不适合已经连续多日未曾吃过一顿饱饭的人外出。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若不趁着还有力气爬得起来,走到粥厂领到一碗能照得出人影的稀粥,那就永远也不用再起来了。
尽管尘世中的一切苦难已让他们不堪重负,每一个人都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要结束生命,但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支撑着他们坚持活了下来,日复一日地早晚奔波于各处粥厂。其他的时间,则聚集在生意依然火暴的各大酒肆门外,等着酒肆的伙计抬出泔水桶,从里面捞出一点可以果腹的残羹冷炙;或是跟在那些酒足饭饱之后,满意地剔着牙,施施然从酒肆之中踱出来的达官贵人后面,没口子地说着“老爷大福大贵,升官财”之类的话,期待着那些老爷们能善心,从口袋里扔出一文两文铜钱――尽管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要被那些老爷们的如狼似虎的长随狠狠一脚踢走,还是没有人会放过向任何一个老爷说那些吉利话的机会。
粥厂设在一块空地上,四周用芦席围着,还用粗木搭成一个简陋的大门,此时还没有开,四面八方涌来的难民手扶着木栅栏,拼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向里面看去。
偌大的粥厂里,一字排开的十几口大锅架在石头垒成的大灶头上,都冒出了冲天的水气。每口锅前都搭着一个木架,一个衙役正站在木架上,抱着粮袋将白花花的大米往锅里倒。
那是大伙的救命粮啊!等待施粥的难民们都在狂咽着口水,在心里不停地念叨着:“多倒点,多倒点!”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的祈祷,那个衙役似乎确实没有停手的意思,直到手中那粮袋倒空了,才提着干瘪的粮袋从木架上跳了下来。
难民们都在心里骂了起来:“败家子,怎么不把粮袋翻过来抖上一抖?锅里兴许还能多上一把米呢!”
米刚刚下锅,看来救命粥还要再等上一会才能领到,扒在栅栏上拼命张望的难民们下了最大的决心,才将头转了回去,紧紧地聚拢在了一起。同一个村子的乡亲们自动地围成了一个大圈,将体弱的妇孺孩童围在中间,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抵挡冬日的寒风。
乱世之中,这种相互的关爱或许是他们能支撑到今天的最大力量。
大概施粥的时间快要到了,那十几口大锅边的木架上,又都站着了一个衙役,叉着双腿,操着一根长长的木棍,用力地在锅里搅着。随着他们的搅动,浓浓的粥香飘了出来,等待施粥的难民们一阵骚动,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迎着寒风,拼命地吸着鼻子,追逐着那诱人的香味。
人群之中,一个老者一边猛地吸着鼻子,一边喃喃地念叨着:“宁做太平犬,不为离乱人……”他身上的那件长衫尽管已经被污渍浸染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但在周围一大群粗布短衣之中,还是那样的惹眼。
粥厂的门终于开了,人群又是一阵骚动,但都自觉地排成一条长龙――在吃过几次差爷的鞭子,甚至被抢去手中的破碗摔个粉碎之后,已没有人敢争抢着涌进去。
其实这本来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那空空如野的肠胃是多么希望能早一点得到热气腾腾的米粥滋润,但若是老天保佑,并能再坚持半个时辰,却能领到比前面的人略微多几颗米的锅底冷粥。
今日却与往日有些不同,自粥厂出来的衙役没有吆喝着命令他们老实排好队准备领粥,而是抬出了一张桌子,一个四十出头,书吏打扮的人站在了桌子上,随意地将手抬起来,只在肚子上拱了一拱,大声地咳嗽了一声,将众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之后,开始训话。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关心他在说些什么,那浓浓的米粥香味刺激得他们开始疯狂地吞咽着口水,已经整整响了一夜的辘辘饥肠此刻出了更大的响声;接着,前排的人开始欢呼起来,声音是那样的响亮,简直不象是饿了多日的人所能出的。队伍中间的人开始向站在自己前面的人打听,于是很快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皇上说了,前些日子因为要打仗,不能随便动用军粮,只得委屈大家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家所受之苦揪心,如今鞑子已服威自退,朝廷便可调用军粮赈,自即日起,施舍给大家的米粥要定下两条规矩:插筷不倒,冷掬可食。主持粥厂的官吏谁敢不听,就把他扔到锅里去煮了吃。皇上还说了,赈之粮是百官及全军将士体念国家之难、民生之苦,自牙缝中省出来的,若是有一颗一粒吃不到难民的嘴里,就是犯了欺天之罪,天理国法难容!
其他的都好说,只是那“插筷不倒,冷掬可食”,许多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那个儒生服饰的老者当日也算是一方贤达,被乡亲们礼尊着站在了队伍的最前列,最早听到了这个消息,此刻他便成了官府的代言人,大声武气地说:“‘插筷不倒,冷掬可食’都不明白么?锅里的粥要能立得住筷子,放凉了要能拿手捧着吃!乡亲们,皇恩浩荡,我们今后领到的再也不是那种清汤寡水的米汤,而是能顶饱的厚粥了!”
众人眼中的疑色更浓了,官府刚刚开始施粥赈的时候,也曾有人大声地出抗议,几斤的米要添几大桶水,熬出的粥能照得见人影,这还叫粥吗?差爷先是解释说朝廷粮食本就不多,还要打仗,能给大伙施这样的粥就不错了;接着便开始骂刁民:还想要厚粥?也不看看自家的祖坟有没有冒出那样的青烟;接着便是鞭子齐飞,或是还不解恨,就抢走手中的破碗摔个粉碎,让那个倒霉的家伙再也无法领到救命的稀粥,现如今,却又说锅里的粥能立得住筷子,放凉了能拿手捧着吃,又不是自家吃自家的饭,可能吗?
有人开始不加掩饰地出嗤笑,那个老者仿佛是受到了侮辱一样吼叫起来:“你们这些刁民,竟敢猜疑皇上的浩荡天恩!方才衙门里的差爷说了,保证每人每日按八两赈,今天锅里的米就多下了一倍!皇上从官仓调来的粮食,就堆在粥厂里头,不信的话,你们自家去看!”
大家慌忙踮起脚尖,越过前面的人头向粥厂里面看过去,一排排石头垒成的大灶锅之后,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排排装的粮袋。好家伙!这样的场面,大概只有在县里押解收到的田赋送到府里去的时候才能看得到!
“大家也不必害怕,那些兵士都是皇上派来的,就防着有刁民抢我们大家的救命粮。官府的差爷说了,不必慌也不必抢,那边还有十几口大锅在熬着,保管每个人都有!”那个老者说完之后,突然大哭了起来:“皇上圣明!皇恩浩荡啊!”
见他跪了下来,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懵了的人们如梦初醒,一起跪了下来,大哭着喊道:“皇上圣明!皇恩浩荡!”哭声是那样的响亮,震飞了远处几棵大树枝头上栖息的一群麻雀,扑扇着翅膀射向远处的天际。
仿佛是被万民颂圣之声感染了,那个站在桌子上的书吏抬手抹去了眼角淌落下来的一滴泪,悄悄地跳下地,低声对身旁的衙役班头说:“此情此景,实在令人不忍卒看,学生要先行告退了。李班头,这里就劳烦你带弟兄们帮忙照看着,不要出什么乱子。”
“马老爷果然菩萨心肠。”那个李班头体谅地说:“今日天冷,马老爷快请家去歇息,晚间施粥用粮的单子,小人自会送到马老爷府上签字。”
这位书办名曰马德善,曾中举人,选官出任过九品教喻之类的学官,其后在八品县丞任上获罪丢官,被顺天巡抚王世恩礼聘为幕友,故衙役班头尊称他为“马老爷”。此刻,听李班头提到施粥用粮的单子,他突然象是被马蜂蛰了一般,惊慌失措地说:“李班头,学生正要与你说说此事。”他看看身边那些兴高采烈排队等着施粥的难民,压低了声音说:“往常弟兄们做的那些手脚,学生就当没看见。但如今是皇上下的皇粮,且不可再做那种有伤天理之事。”
有伤天理?李班头在心里冷笑一声,老穷酸,往日给你分钱的时候,怎不见你说什么有伤天理不有伤天理的鸟话!但他知道,马德善人虽迂腐,却是王抚台跟前得用之人,王抚台对他也颇为信任,否则也不会派他来监管粥厂,赶紧媚笑着说:“马老爷说的是,弟兄们都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浑人,捞钱也不能捞这种砍头的钱。瞧今天这阵势,皇上派了军爷来看着呢!”
“是不能亵渎圣恩。”马德善又加重了语气,重复说了一遍:“不能亵渎圣恩!”
李班头没口子地应道:“是是是,不能亵渎圣恩,不能亵渎圣恩!马老爷快回家歇着去,这里有我兄弟看着,保证不会出什么乱子。”
马德善长叹一声:“歇不了啊!学生亲眼见到皇上一片仁厚爱民之心,亲耳听到万民颂扬君父之声,心中不胜感怀涕下。当此盛世,遇此圣君,学生自然要赶紧回去草拟一份谢恩表,让这些难民打上手模,由王抚台呈献给皇上!”
凌厉的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撕扯着他们那褴褛的衣衫,象带走梢头那最后一片枯黄的树叶一样,无情地带走了他们身体里仅有的一点热量。
这样的天气,实在不适合已经连续多日未曾吃过一顿饱饭的人外出。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若不趁着还有力气爬得起来,走到粥厂领到一碗能照得出人影的稀粥,那就永远也不用再起来了。
尽管尘世中的一切苦难已让他们不堪重负,每一个人都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要结束生命,但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支撑着他们坚持活了下来,日复一日地早晚奔波于各处粥厂。其他的时间,则聚集在生意依然火暴的各大酒肆门外,等着酒肆的伙计抬出泔水桶,从里面捞出一点可以果腹的残羹冷炙;或是跟在那些酒足饭饱之后,满意地剔着牙,施施然从酒肆之中踱出来的达官贵人后面,没口子地说着“老爷大福大贵,升官财”之类的话,期待着那些老爷们能善心,从口袋里扔出一文两文铜钱――尽管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要被那些老爷们的如狼似虎的长随狠狠一脚踢走,还是没有人会放过向任何一个老爷说那些吉利话的机会。
粥厂设在一块空地上,四周用芦席围着,还用粗木搭成一个简陋的大门,此时还没有开,四面八方涌来的难民手扶着木栅栏,拼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向里面看去。
偌大的粥厂里,一字排开的十几口大锅架在石头垒成的大灶头上,都冒出了冲天的水气。每口锅前都搭着一个木架,一个衙役正站在木架上,抱着粮袋将白花花的大米往锅里倒。
那是大伙的救命粮啊!等待施粥的难民们都在狂咽着口水,在心里不停地念叨着:“多倒点,多倒点!”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的祈祷,那个衙役似乎确实没有停手的意思,直到手中那粮袋倒空了,才提着干瘪的粮袋从木架上跳了下来。
难民们都在心里骂了起来:“败家子,怎么不把粮袋翻过来抖上一抖?锅里兴许还能多上一把米呢!”
米刚刚下锅,看来救命粥还要再等上一会才能领到,扒在栅栏上拼命张望的难民们下了最大的决心,才将头转了回去,紧紧地聚拢在了一起。同一个村子的乡亲们自动地围成了一个大圈,将体弱的妇孺孩童围在中间,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抵挡冬日的寒风。
乱世之中,这种相互的关爱或许是他们能支撑到今天的最大力量。
大概施粥的时间快要到了,那十几口大锅边的木架上,又都站着了一个衙役,叉着双腿,操着一根长长的木棍,用力地在锅里搅着。随着他们的搅动,浓浓的粥香飘了出来,等待施粥的难民们一阵骚动,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迎着寒风,拼命地吸着鼻子,追逐着那诱人的香味。
人群之中,一个老者一边猛地吸着鼻子,一边喃喃地念叨着:“宁做太平犬,不为离乱人……”他身上的那件长衫尽管已经被污渍浸染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但在周围一大群粗布短衣之中,还是那样的惹眼。
粥厂的门终于开了,人群又是一阵骚动,但都自觉地排成一条长龙――在吃过几次差爷的鞭子,甚至被抢去手中的破碗摔个粉碎之后,已没有人敢争抢着涌进去。
其实这本来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那空空如野的肠胃是多么希望能早一点得到热气腾腾的米粥滋润,但若是老天保佑,并能再坚持半个时辰,却能领到比前面的人略微多几颗米的锅底冷粥。
今日却与往日有些不同,自粥厂出来的衙役没有吆喝着命令他们老实排好队准备领粥,而是抬出了一张桌子,一个四十出头,书吏打扮的人站在了桌子上,随意地将手抬起来,只在肚子上拱了一拱,大声地咳嗽了一声,将众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之后,开始训话。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关心他在说些什么,那浓浓的米粥香味刺激得他们开始疯狂地吞咽着口水,已经整整响了一夜的辘辘饥肠此刻出了更大的响声;接着,前排的人开始欢呼起来,声音是那样的响亮,简直不象是饿了多日的人所能出的。队伍中间的人开始向站在自己前面的人打听,于是很快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皇上说了,前些日子因为要打仗,不能随便动用军粮,只得委屈大家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家所受之苦揪心,如今鞑子已服威自退,朝廷便可调用军粮赈,自即日起,施舍给大家的米粥要定下两条规矩:插筷不倒,冷掬可食。主持粥厂的官吏谁敢不听,就把他扔到锅里去煮了吃。皇上还说了,赈之粮是百官及全军将士体念国家之难、民生之苦,自牙缝中省出来的,若是有一颗一粒吃不到难民的嘴里,就是犯了欺天之罪,天理国法难容!
其他的都好说,只是那“插筷不倒,冷掬可食”,许多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那个儒生服饰的老者当日也算是一方贤达,被乡亲们礼尊着站在了队伍的最前列,最早听到了这个消息,此刻他便成了官府的代言人,大声武气地说:“‘插筷不倒,冷掬可食’都不明白么?锅里的粥要能立得住筷子,放凉了要能拿手捧着吃!乡亲们,皇恩浩荡,我们今后领到的再也不是那种清汤寡水的米汤,而是能顶饱的厚粥了!”
众人眼中的疑色更浓了,官府刚刚开始施粥赈的时候,也曾有人大声地出抗议,几斤的米要添几大桶水,熬出的粥能照得见人影,这还叫粥吗?差爷先是解释说朝廷粮食本就不多,还要打仗,能给大伙施这样的粥就不错了;接着便开始骂刁民:还想要厚粥?也不看看自家的祖坟有没有冒出那样的青烟;接着便是鞭子齐飞,或是还不解恨,就抢走手中的破碗摔个粉碎,让那个倒霉的家伙再也无法领到救命的稀粥,现如今,却又说锅里的粥能立得住筷子,放凉了能拿手捧着吃,又不是自家吃自家的饭,可能吗?
有人开始不加掩饰地出嗤笑,那个老者仿佛是受到了侮辱一样吼叫起来:“你们这些刁民,竟敢猜疑皇上的浩荡天恩!方才衙门里的差爷说了,保证每人每日按八两赈,今天锅里的米就多下了一倍!皇上从官仓调来的粮食,就堆在粥厂里头,不信的话,你们自家去看!”
大家慌忙踮起脚尖,越过前面的人头向粥厂里面看过去,一排排石头垒成的大灶锅之后,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排排装的粮袋。好家伙!这样的场面,大概只有在县里押解收到的田赋送到府里去的时候才能看得到!
“大家也不必害怕,那些兵士都是皇上派来的,就防着有刁民抢我们大家的救命粮。官府的差爷说了,不必慌也不必抢,那边还有十几口大锅在熬着,保管每个人都有!”那个老者说完之后,突然大哭了起来:“皇上圣明!皇恩浩荡啊!”
见他跪了下来,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懵了的人们如梦初醒,一起跪了下来,大哭着喊道:“皇上圣明!皇恩浩荡!”哭声是那样的响亮,震飞了远处几棵大树枝头上栖息的一群麻雀,扑扇着翅膀射向远处的天际。
仿佛是被万民颂圣之声感染了,那个站在桌子上的书吏抬手抹去了眼角淌落下来的一滴泪,悄悄地跳下地,低声对身旁的衙役班头说:“此情此景,实在令人不忍卒看,学生要先行告退了。李班头,这里就劳烦你带弟兄们帮忙照看着,不要出什么乱子。”
“马老爷果然菩萨心肠。”那个李班头体谅地说:“今日天冷,马老爷快请家去歇息,晚间施粥用粮的单子,小人自会送到马老爷府上签字。”
这位书办名曰马德善,曾中举人,选官出任过九品教喻之类的学官,其后在八品县丞任上获罪丢官,被顺天巡抚王世恩礼聘为幕友,故衙役班头尊称他为“马老爷”。此刻,听李班头提到施粥用粮的单子,他突然象是被马蜂蛰了一般,惊慌失措地说:“李班头,学生正要与你说说此事。”他看看身边那些兴高采烈排队等着施粥的难民,压低了声音说:“往常弟兄们做的那些手脚,学生就当没看见。但如今是皇上下的皇粮,且不可再做那种有伤天理之事。”
有伤天理?李班头在心里冷笑一声,老穷酸,往日给你分钱的时候,怎不见你说什么有伤天理不有伤天理的鸟话!但他知道,马德善人虽迂腐,却是王抚台跟前得用之人,王抚台对他也颇为信任,否则也不会派他来监管粥厂,赶紧媚笑着说:“马老爷说的是,弟兄们都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浑人,捞钱也不能捞这种砍头的钱。瞧今天这阵势,皇上派了军爷来看着呢!”
“是不能亵渎圣恩。”马德善又加重了语气,重复说了一遍:“不能亵渎圣恩!”
李班头没口子地应道:“是是是,不能亵渎圣恩,不能亵渎圣恩!马老爷快回家歇着去,这里有我兄弟看着,保证不会出什么乱子。”
马德善长叹一声:“歇不了啊!学生亲眼见到皇上一片仁厚爱民之心,亲耳听到万民颂扬君父之声,心中不胜感怀涕下。当此盛世,遇此圣君,学生自然要赶紧回去草拟一份谢恩表,让这些难民打上手模,由王抚台呈献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