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子瞪大了眼睛,一副不信的样子:“是机关就一定有开关,您老不是耍我玩儿呢吧,我还得赶回家呢?我家人一定在担心我了,您就行行好,赶紧放我回去吧,我给您双倍药费行不行?”

    秦大夫好笑之色不减:“哈哈,你这小家伙,你可知道,若非我救你,你现在已经葬身河底了!”

    小信子赶紧大礼拜谢:“秦大夫,晚辈多谢您的大恩大德,您到底要怎样才肯放晚辈出去啊?”

    秦大夫不置可否:“呵呵,我又没有拦着你,想走随时可以走嘛。”

    小信子又回头看了看那谷口,还是不甘心的又过去走了一圈,果然还是转回来了,他现在犹如泄了气似得,不过却心中不免有气:“前辈,你到底要如何?”

    秦大夫右手负背淡然道:“呵呵,没什么,信儿啊,老夫年事已高”

    小信子听到这话立即一个白眼,秦大夫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多岁的人,就算保养有道,比自己父亲大,但是离年事已高似乎差的很远呢!心中不免又以为秦大夫在跟他开玩笑。然而秦大夫却讥笑一声:“哼,怎么,你以为老夫在骗你吗?老夫已经年过百岁多矣,只是这容颜保持在了壮年之时而已;老夫游历天下也很少见到你这样的小子,所以想让你继承老夫的绝学,怎么样,愿意吗?”

    小信子眨眨眼:“什么绝学?”

    秦大夫笑笑:“我是个大夫,你说什么绝学,不过我的医术可不是世俗的三流货色可比,想要学我这门医术,必须是练武内修之人,而且功夫修为越高,这医术也会越加高明,所以老夫看中了你。”

    小信子疑惑:“那,也不至于不让我走吧,直接跟我说就是了,您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可能不跟您学呢?”

    秦大夫摇摇头:“不,我可真没有拦着你,谷口那个勉强说是机关吧,那个机关是与山谷一体的,必须内修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看破其中玄机,才能走出谷口那片机关。”

    小信子眼珠子溜圆:“怎么可能?世上怎么会有这种破机关的?那我怎么进来的?”

    秦大夫白眼一翻:“当然是我带你进来的,但是我可不会带你出去的,你想出去,自己学本事,当你能出去的时候就是学成之时,我的绝学也算是有了传承,怎么样?”

    小信子眼珠一转:“那,那我回去跟家里说一声行不行?他们要是以为我死了多不好!”

    秦大夫冷脸一摆:“哼,学不成就死在这儿,正好给我那药田上肥了!”

    小信子气鼓鼓道:“那你跟我家人通个信行不行?”

    秦大夫一句‘我很忙’就给回绝了,小信子被逼无奈只好跟着他学,但是小信子也倔的很,从没有叫过他师父,心情好的时候就叫一声秦大夫,平常都是老不死老不死的叫。秦大夫也懒得跟这小家伙计较,也从没有讨好过这个学生,但是教医药知识的时候倒是挺用心的;而这世外谷中居然还有一大片药园,看样子不是一个人可以开辟的,不过想想这老不死如果真年过百岁的话,还真说不准。

    而且这世外谷面积还不小,足有三亩地大小,其中还有一个半亩大的清水池子,池子的水都是从绝壁的缝隙流下来汇聚的;所谓积水成渊则生蛟龙,虽然这池子小了点,但生一些鱼儿倒没问题的。而且水很清,甚至可以直接捧起来喝,自从小信子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之后,秦大夫就开始教他怎么培育草药,怎么认识药性,怎么制备药材等等知识。

    医馆学徒一般都是从打杂工开始做的,一个好医生若不能将药材的出生到成药品的过程全搞懂,那不能说是良医;不能说你懂得了怎么诊脉开药就算良医了,那只是最最普通的医生的基本素养。想要成为良医,第一要认识药性,第二是药材,第三才是病症,第四才是药方;甚至良医还需要有改良精神,能够摆脱药方而随手找到方法。

    但是这些都是小信子要学的,普通的大夫能做到其中一部分就不错了,要认识药性,就要从培养药材开始;认识药材是医馆的学徒学的,但是想要真正了解药性,还需要亲身培养。因为不同的药材,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时辰,不同的环境下,他们的药性是有些微区别的;当然对于开药治病的大夫来说,这并不太重要,但小信子却必须学。

    因为小信子必须将每一种药草的不同成长阶段的药性和特征都了解,甚至还得学会判断不同年龄的药草要以什么方法制备,还要知道不同阶段的药草以多少的计量配比其他不同阶段的药草会有什么效果。这其中纷纷繁繁的知识多了去了,但这就犹如学写字的时候,一笔一划必须学会基本写法,然后才能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字,然后才能由写字演变成为书法。

    也就是说,比如开始是学基础知识,后来则成为了运用知识,再到后来就成为了行事准则,然后就成为了一种艺术享受;这种渐渐深入的学习,普通资质的人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教也教不会的。秦大夫可不会为那些人劳心费力,所以听说了小信子十岁就文武双全,那当然他是不会错过的,但是他也不会去求着小信子,也懒得骗他学习,简单明白,有话直说。

    虽然小信子心中不忿秦大夫,但是他也必须的跟着学,因为秦大夫说,如果他不能分清这些药性,不能分明药材的不同配比分别,不能学习到深入之处,是无法达到功夫大成的,也就是说死都别想出谷!小信子当然听的出来秦大夫说的十有八九是真话,也只能无奈的学下去;自从小信子学会做饭之后,秦大夫就不再自己动手。

    自从小信子学会培育药草之后,秦大夫也就撒手不管,秦大夫似乎每天都有事情要做,而且还有很多的药材准备着,但是看起来大多都没有制备,当然这些都是给小信子练手的。药材的制备要求不算太高,至少秦大夫拿出来的药材需要的手法就要求不高,会做饭的人基本一看就能学会,这也是为什么秦大夫要先教小信子做饭的原因。

    而做饭也不是简单的事,秦大夫当初第一天教的时候就说,做菜跟做药是一样的,药材讲究量的配比,不然药品就不合格;做饭的道理一样,如果配比失误,也会不好吃。当然饭不好吃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不合口味的饭吃的时间长了,难保不出一点问题;而且饭跟药材的原材料都是植物、动物什么的,所以饭也有药性,有些药也可以当饭。

    仅仅教做饭就教了半个月,小信子也是学了才知道有这么多的学问,虽然对秦大夫的人品不怎么看好,但是他的学问却让小信子十分佩服。仅仅做饭的程序和做药程序的对比就在理论上已经先给小信子讲解清楚,而且做饭的食材原料的物性,也可以说是药性,因为做饭的菜和各种吃的东西都有药物的应用,所以说是药性也没错。

    比如鱼儿的肉有什么药性,不同部分有什么药性,年龄多少的鱼儿有什么特性,还有鱼的骨头有什么用途,其中药性如何如何,秦大夫都给他讲解的很清楚,也是小信子很聪明,不然还真不能记住这么多。仅仅一条鱼就有这么多学问,小信子不禁又开始了提问的生活,秦大夫每天就算都在制备药材,但是小信子随时问,他就随时答。

    比如小信子有一天戏耍心思起来,随手拿起一块青石就问秦大夫,而秦大夫竟然随意看了一会儿就给小信子讲了一大堆的药性知识和这石头的成因;甚至还告诉小信子金石之类可用其粉末,可用其碎屑,可用其表皮,可用其内里,亦可以用之煮水煮药,皆有应当药性。

    小信子很无语,不过却十分佩服,基本上谷中的花草树木的每个部分都被秦大夫讲解过该怎么取之用药,取哪一部分,什么时节、时辰采取,甚至什么时辰制备都有讲究。不但说了草木药性,就连小信子身上的头发指甲都讲了该怎么用,什么时候取用,针对什么病症,还有一些急救知识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教授出来。

    一年的时间里,秦大夫只教小信子学习了各种药物知识,一点儿武功都没有教,甚至对他原来学的武功也一点都不过问,也不指点。小信子也没有在意这个,虽然无奈,但也真是着迷了这些药物知识,所以一直慢慢练武功,勤奋学药物的知识;终于有一天秦大夫开始教小信子配药,这其中的知识更加眼花缭乱。

    “天地一息,其有四季,春夏秋冬,各有三月,月缺月圆,三十日满,一日之中,昼夜长短,五七相倾,十二辰转,天有五方,地有九宫,阴阳之数,扣之吉凶,良药性善,天地相庆,毒药性恶,天地藏精。

    配药之人,性有优劣,所对病症,亦有善恶,发病时节,尚有差别,获取解药,或良或毒,生克之道,慎之又慎,人之五气,各有不均,时辰所在,脉有强息,血中有气,测其沉浮,气随血行,度其虚实。

    寒凉湿热,万物所属,五脏六腑,千筋百骨,血有表里,气有深浅,千经万络,精气之路,眼耳之用,神之所属,前后左右,四方有主,中间虚无,名为紫府,心君所在,司命所主,聚精会神,归虚灵住。”

    秦大夫朗朗念诵之后,丝毫不给小信子解释,只是吩咐道:“信儿,这就是我医道绝学口诀三篇,其中内涵之广,非你现在所能测度,你只需要时常背诵就能慢慢从练功中明悟其中的道理。”

    然后秦大夫居然大摇大摆的走了,只留下小信子在清池边闭目参悟,对于已经熟知药性药物的小信子而言,他已经从自己的练功感悟中体味出这口诀中的一些玄妙。他在心中也着实佩服这口诀的创造者,想必那是一位高深莫测的人物,必定已经有参天造化了,因为小信子自感不及那人万分之一,不,甚至千万分之一都不敢想象。

    接下来的生活依然如故,小信子每天练功、培育药材,然后开始学习配药,刚开始学习的是金创药,行走江湖的人必备良药;而且各种都有,内服外用,面面俱到。其实做这些药不过是为了培养小信子做药的熟练度而已,毕竟就算知识上面再天才,真到了手上操作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还好小信子武功修为也不弱了,所以操作上面也是稍微学学就能熟练起来,然后再深入学习配置一些固本培元类的丹丸,这些做出来都是给小信子吃的。虽然这些固本培元的药物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保养养生之用,说起来小信子这个年纪而且身体倍儿棒的在普通人看来用不着;但是秦大夫让做的这些都是可以增益精元的。

    而且信儿修炼的是上乘内功,其实很着重自身精元内修,也是内修精神之法,同时还能培养自身内劲;这是上乘武学才有的功效,但是却瞒不过秦大夫,虽然他不指点,但并非不知道该怎么帮小信子增长修为。在小信子内养精神的同时,其实他的精元也会自然跟着精神的修炼而精纯起来,这就是内家功夫到高深处的效果,也有延年益寿和祛病的能力。

    但是小信子这么小根本不可能有多少病气在身上,所以他服用丹丸之后,纯粹就是增益精元的修炼,这是精元而非精神;精神只能看自己资质和悟性的磨练,炼养精元可以借助药物。但若不是小信子的精神精纯,外加功力不错,也无法炼化吸收多少药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信儿忽然觉得自己的内劲内力也在明显增益。

    说起来现在他已经快十二岁了,练武七年,不但天资超凡,努力也少有人及,仅仅现在的小信子已经可以勉强跻身武林高手之列,只是他现在身处世外谷,根本没有与人比试过,当然不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强弱。秦大夫几乎从没有展露武功,小信子也从没有想过用武力逼迫秦大夫带自己出去,因为秦大夫能够自由出入世外谷,其武功根本就不必想,所以小信子很聪明的不做这个想法。

    过了两个月,秦大夫又教小信子制作了一种名为百毒汤的毒药,当然这种毒药也是让小信子服用的;若是普通人服用了,过不了一时半刻就会死,但内功高强的人可以凭借自身精元功力压制消耗掉,这样就没事了。但是小信子有秦大夫所教授的修炼方法,可以用自身精元炼化药力,这样对于精元修为更加迅速,只是炼化的时候颇为痛苦。

    普通的内家功夫不足以修养自身精元,外家功夫没有达到极深程度也不足以对精元修炼提纯;若不能让精元升华,就算功力多高深,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因为他们的内力不能抗病气的侵入。而且天地之间寒凉湿热这种气息除了自身精元之外,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彻底驱除体外的;所以很多练武之人,就算修炼一辈子,看起来是高手,但却还是多病多灾。

    而上乘武学就在修炼内劲的同时也把精元都提炼升华了,所以他们达到极限巅峰境界就宛然如陆地神仙般;不过这种人物一般都是百年难得一见,除了天赋还需要常人难以承受的辛苦努力。小孩子大都不知道什么痛苦可怕,虽然他们也知道难受,但是他们很少怯懦懒惰,所以只要有兴趣的事情,就算难受,他们也会坚持下去的。

    小信子五天灌自己一碗百毒汤,功力提升自然是迅猛异常,然而每次服下之后都要忍受火烧油泼一样的痛苦;要花费一天时间才能平复下来,然后苦练三天内功才能消化药力,再休息一天才能继续服用。虽然他急着出去,但是却知道这毒药不敢乱吃,不过他却在练功方面更加倍的拼命,然而这原本是好现象的事,却变成了催命符!

    就算三个月后,小信子正在凝神虚灵,但是意识却渐渐的深入一种阴暗微微发冷状态,渐渐的越来越冷,甚至手脚身体都莫名变冷;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出了那种练功状态。但是他以前都是如此练功的,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啊,怀着试试的态度,他又再次沉入那种凝神境地,但是这种感觉又再次来到。

    如是反复修炼多次,不良反应也没有太严重,于是就这么继续练功,而这样子又过了一个月,有天他在清池边静坐凝神,但忽然就躺倒在地,手脚冰凉,若不是身体还柔软,恐怕别人会以为他死了呢。而秦大夫是一天之后发现他的,因为秦大夫这些天都在制备药材,所以没有太在意小信子;可是一天都没有见到时,当然觉得不对劲,还好找到的及时。

    小信子再次醒来的时候依然还是虚弱的,而且精神之中依然有种阴冷的感觉,不过气色倒是好一些了;秦大夫坐在旁边看着他冷言:“哼,我还以为你这些天正在逆退病气呢,谁成想居然是走火入魔!你怎么搞的!”

    小信子不是没有听说过走火入魔,但是自己修炼的时候就根本没有想过这回事,于是他把自己的练功反应跟秦大夫说了说,秦大夫气道:“你!气死我了,修养精神之士,不管自己肉身有多么痛苦或快乐,其精神是不会污浊阴暗发冷的,若有这些现象,就是心境有魔念;我看你有急功近利的心念,而且执念深重,若非如此绝不会入魔境,更不会中毒走火。”

    小信子愣住了:“执念深重?我确实想快点练好功夫,学成下山,但这怎么就会入魔呢?我只是精神恍惚受冷,怎么会中毒呢?”

    “哼!你想下山不是一天两天了吧?这个念头在你心中长久催促你练功,所以你越来越急,特别是喝了百毒汤之后功效更好就更加着急!殊不知一念执着则堕魔境,你精神修炼有失误,所以导致你的功效变了味,百毒汤并未完全吸收,所以中了余毒。你精元受染毒素,导致精神上的执念受染成了魔境,若不是我发现的早,你现在就算不死也废了,就等着做药肥吧!”秦大夫没好气的给小信子解释。

    小信子弱弱的问:“那我现在好了吗?”

    秦大夫冷哼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道:“小子,我知道你对我不忿,我也懒得讨好你,只是想将绝学传授而已,看你心性倒是不错,老夫就再忍你一次;你中的毒还在其次,经络之伤也没什么大不了,精神上的伤不是我能短期帮你的。老夫还很忙,就将一套已经失传的武道修炼之法传授你吧,你自己练,练成之后自有本事下山!”

    秦大夫说完就开始介绍起那套失传的武道修炼秘法,小信子听完之后弱弱的问:“这一字诀要求人说话只说一个字,这跟让人做哑巴有什么区别?”

    秦大夫瞪了他一眼:“哼,那你就自己治伤吧,你心中的执念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而这口诀刚好适合你的情况,依靠执念来修炼这功诀事半功倍,但是有得有失,要不要当半哑吧,你自己决定,老夫最多给你挖个坑埋在药田!哼!”

    小信子看着秦大夫拂袖而去,他心里也在琢磨,凭心来说秦大夫对自己不好,但也说不上坏;至少他是真的在用心培养自己传承医道,但是他却从不考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小信子无奈,他感觉秦大夫不会拦着自己下山,自己只要练成了一字诀,自然有本事下山;只是按照一字诀的描述,若自己开口破了一字诀就会精神受创犹如今日精神受染一样,而且若不能适时的恢复精神再次持戒,不但精神修为会崩溃,就连功力也会渐渐流失殆尽。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要过正常的生活,基本上就要当个普通人了,自己苦修而来的功夫大半都会丧失;那时候自己除了一副练武而成的身子骨,几乎内力内劲会消失殆尽。对于已经真心喜爱上练武的小信子来说,这是绝难下的决定,就好比让人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放弃,这种感觉绝对形同割肉。

    但是小信子眼前只有这一条路能够出谷,若不能调养好精神,基本上十年二十年也没希望出谷,就算自己身体好了,也未必什么时候能炼到秦大夫所说的出谷条件,而这一字诀却明显指出了捷径,但是代价也太大了,难道自己以后只能写字代替说话?

章节目录

紫府仙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开开心心小神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86章:淡然传医道,执念险走火-紫府仙录,紫府仙录,笔趣阁并收藏紫府仙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