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允谦对宋先生是依依不舍,魏亮之每天忙于政务,和魏允谦接触得并不多。魏允谦从小就缺失父爱,他对老师有一种儿子对父亲般的依恋。
魏允谦说道:“老师,要不您再多留几天,等李苦案过去之后,我去找父王,请父王再给您一些封赏。”
宋先生说道:“不用了,殿下,王上对老臣很好,去年有一次,王上问老臣多大年纪了,老臣告诉王上,八十有三。王上当时很惊讶,说我是老寿星,叫仆役拿来了一匹绸缎,赏赐给我,说再过十七年,让我做一身百岁衣。王上对老臣是天高地厚之恩,老臣不敢再有奢求了。”
魏亮之有多张面孔,一会儿他是暴君,一会儿他是慈父,一会儿他是勤劳的农民,一会儿他又是凶残的暴徒。
魏亮之是农民出身,小时候他耳濡目染,见到人们对教书先生都很尊敬,所以,他对魏允谦的老师们也是以礼相待。
提起魏亮之,魏允谦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王总是嗜杀,我劝他多少次了也没用,这次李苦作乱,父王又要大杀一批人,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无辜之人呐。”
魏允谦正在感慨,突然,一群紫衣卫气势汹汹地走过来,直奔宋先生。
为首的一个紫衣卫百户说道:“奉王上圣旨,捉拿反贼宋濂。”
两个紫衣卫如狼似虎,上去就按住了宋先生,宋先生目瞪口呆。
魏允谦在旁边叫道:“住手!”
百户向魏允谦行了一个礼,说道:“殿下,捉拿宋濂是王上的意思。”
魏允谦说道:“老师一直在东宫给我讲课,何时参与了谋反,你们这些紫衣卫一贯喜欢栽赃陷害,本殿下也是早有耳闻,今天你们竟然陷害到我老师的头上,你们不要太过分了!”
百户说道:“殿下请息怒,这不是我们的意思,是王上下的命令。”
魏允谦怒气冲冲,说道:“如果不是你们从中挑拨,父王怎么会下命令捉拿老师?!”
百户说道:“殿下,我们查明宋濂的两个孙子是李苦的党羽,我们把这件事禀告王上之后,王上龙颜大怒,命令我们立刻捉拿宋濂。殿下,我们只是为王上干活儿的奴才,还请殿下不要为难我们。”
百户见魏允谦愣住了,便挥了挥手,叫手下人把宋先生押走。
宋先生的两个孙子确实和李苦有来往,李苦位高权重,全魏国的人十有**都想巴结他,只是有的人能巴结上,有的人巴结不上。
宋先生的两个孙子巴结上了李苦,但是,还远远算不上是李苦的亲信,李苦谋反的事情,他们是毫不知情。
但是,只要他们和李苦有来往,魏亮之就不会放过他们,魏亮之下令,要把宋先生抄家灭族。
魏允谦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赶来劝说魏亮之,说宋先生的孙子与李苦勾结,与宋先生无关。
魏亮之眼睛一瞪,说道:“怎么无关?宋濂这老东西管教不严,他的两个孙子才会去依附李苦。哼,弄不好这还是宋濂的主意,那老东西貌似忠厚,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魏亮之执意要把宋先生抄家灭族,魏允谦苦苦劝谏,跪在了地上,说道:“父王,老师教了我三十年,三十年,我和老师朝夕相处,老师的为人我能不清楚吗?他是正人君子,绝对不会生出谋逆之心。父王,您如果非要杀老师,我愿陪老师一起赴死。”
魏亮之面目狰狞,说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魏允谦哭着说道:“孩儿不敢,只是老师遭此大难,孩儿也没心思活下去了。”
这时,魏亮之的王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过来。王后和魏亮之是贫贱夫妻,一起吃过苦受过难,当初魏亮之就是个乞丐,王后对他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还尽心尽力地帮助他。
能让魏亮之露出人性的,除了他的儿子们,就是这位王后。
王后多年卧病不起,如今竟然站了起来,魏亮之上前说道:“王后,你怎么来了?”
王后说道:“王上,我是来为宋濂求情的。”
魏亮之说道:“宋濂的两个孙子勾结李苦,罪不可赦,你们怎么都为他求情,是故意想气寡人吗?!”
王后说道:“王上,宋濂这些年来一直在教太子读书,他家里儿孙那么多,管教不严,出现几个败类,也怪不得他。如果您把他杀了,那就伤了太子的心,毁了王室尊师重道的名誉。王上,请您三思呀。”
王后颤抖着,要跪下来求魏亮之,魏亮之扶住了王后,说道:“好了好,寡人不杀宋濂了,王后,你回去安心休养吧。”
王后和魏允谦极力劝谏,这才逼得魏亮之免了宋先生的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魏亮之把宋先生的两个孙子杀掉,将宋家人全部流放。
宋先生已经八十四岁了,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又遭遇如此变故,很快就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魏亮之借着李苦谋反案,杀了上万人,那些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文臣,基本上都被他杀光了,刘养浩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幸免于难的人。
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是,刘养浩也是心灰意冷,不想再当官了,他向魏亮之递出了辞呈,希望魏亮之可怜他,让他回老家安度晚年。
魏亮之打江山的时候,刘养浩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很多功劳。魏亮之得了江山,分封功臣,刘养浩得到的封赏与他的贡献相差很大,刘养浩也不抱怨。魏亮之也实在挑不出他什么毛病,便准许他辞职回家。
刘养浩离开了大梁城,石正峰、七彩他们跟随刘养浩一起走。走到了河边,石正峰、七彩他们看见河边的土地都是黑色的,那是被鲜血浸染过,散发出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儿。
魏亮之因为李苦谋反案杀了上万人,这不是一件大案,这是一场屠杀。
人们总是对异族入侵造成的杀戮记忆深刻,对这种本民族在和平年月里制造的大屠杀,往往选择淡忘。
刘养浩、石正峰他们离开大梁城,走了二三十里地,空气中那股血腥味儿还没有散尽。刘养浩有些口渴,见路边有一座茶棚,便下令停下来,喝杯茶,休息休息。
坐在茶棚里喝茶,众人都是神情忧郁,沉默不语。
七彩看了看刘养浩,忍不住说道:“刘大人,魏亮之如此残暴,老百姓为什么不起来反抗他?”
刘养浩说道:“魏亮之杀的都是官员和富户,老百姓安安稳稳种粮纳税,威胁不到他的统治,对待老百姓,他还是比较和善的。”
媚娘说道:“这么说,魏亮之算得上是杀富济贫喽?”
石正峰喝了一口茶,说道:“我最讨厌的就是‘杀富济贫’这四个字,富人怎么了?有的富人是靠非法手段致富,但是,也有那富人是靠勤劳,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家业。富就有罪?那大家都好吃懒做去当穷人,这世道会成什么样子?”
七彩说道:“刘大人,我问一句冒犯您的话,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辅佐魏亮之这样的恶魔?”
刘养浩叹了一口气,说道:“以前魏亮之不是这个样子,我年轻的时候,魏家家主昏庸无道,导致魏家领地里战乱四起,豪杰并立。我是儒生,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辅佐一位豪杰,结束这乱世,让老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在这些豪杰当中,我挑来挑去,觉得魏亮之最有君王之相。与其他豪杰相比,魏亮之是最尊重读书人的,魏亮之的军队是军纪最好的。别的豪杰带着兵烧杀掠抢,魏亮之带着兵开荒种田搞建设。”
媚娘感到奇怪,说道:“刘大人,听你这么说,以前的魏亮之倒像是个仁君,他是受什么刺激了,现在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刘养浩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以前魏亮之和其他豪杰竞争,要收买人心,现在,他坐稳了王位,要巩固王权,让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王,享受这独一无二的尊崇。”
石正峰说道:“魏亮之这是把魏国人当牲口养,无论官吏还是百姓,都要像绵羊一样,老老实实的。谁要是长了獠牙、亮出犄角,他就要立刻除掉,将来给儿孙留下一群毫无威胁的牲口。”
七彩嘲讽道:“为了儿孙,他还真是拼了老命。”
石正峰说道:“我觉得他活得一定很累很累。”
“那也是他自找的,活该,”媚娘在旁边气呼呼地说道。
刘养浩说道:“我现在无官一身轻,从此以后归隐山林,但愿老天庇佑,能让我过几年安稳日子。”
媚娘说道:“刘大人,您都致仕了,魏亮之还能找您的茬儿?”
大牛在旁边说道:“那可不一定,胡太师八十多岁了,手里握着免死金牌,还不是被拖到了大街上,满门抄斩。”
石正峰打了大牛一巴掌,训斥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呀,怎么听着那么不舒服。”
魏允谦说道:“老师,要不您再多留几天,等李苦案过去之后,我去找父王,请父王再给您一些封赏。”
宋先生说道:“不用了,殿下,王上对老臣很好,去年有一次,王上问老臣多大年纪了,老臣告诉王上,八十有三。王上当时很惊讶,说我是老寿星,叫仆役拿来了一匹绸缎,赏赐给我,说再过十七年,让我做一身百岁衣。王上对老臣是天高地厚之恩,老臣不敢再有奢求了。”
魏亮之有多张面孔,一会儿他是暴君,一会儿他是慈父,一会儿他是勤劳的农民,一会儿他又是凶残的暴徒。
魏亮之是农民出身,小时候他耳濡目染,见到人们对教书先生都很尊敬,所以,他对魏允谦的老师们也是以礼相待。
提起魏亮之,魏允谦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王总是嗜杀,我劝他多少次了也没用,这次李苦作乱,父王又要大杀一批人,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无辜之人呐。”
魏允谦正在感慨,突然,一群紫衣卫气势汹汹地走过来,直奔宋先生。
为首的一个紫衣卫百户说道:“奉王上圣旨,捉拿反贼宋濂。”
两个紫衣卫如狼似虎,上去就按住了宋先生,宋先生目瞪口呆。
魏允谦在旁边叫道:“住手!”
百户向魏允谦行了一个礼,说道:“殿下,捉拿宋濂是王上的意思。”
魏允谦说道:“老师一直在东宫给我讲课,何时参与了谋反,你们这些紫衣卫一贯喜欢栽赃陷害,本殿下也是早有耳闻,今天你们竟然陷害到我老师的头上,你们不要太过分了!”
百户说道:“殿下请息怒,这不是我们的意思,是王上下的命令。”
魏允谦怒气冲冲,说道:“如果不是你们从中挑拨,父王怎么会下命令捉拿老师?!”
百户说道:“殿下,我们查明宋濂的两个孙子是李苦的党羽,我们把这件事禀告王上之后,王上龙颜大怒,命令我们立刻捉拿宋濂。殿下,我们只是为王上干活儿的奴才,还请殿下不要为难我们。”
百户见魏允谦愣住了,便挥了挥手,叫手下人把宋先生押走。
宋先生的两个孙子确实和李苦有来往,李苦位高权重,全魏国的人十有**都想巴结他,只是有的人能巴结上,有的人巴结不上。
宋先生的两个孙子巴结上了李苦,但是,还远远算不上是李苦的亲信,李苦谋反的事情,他们是毫不知情。
但是,只要他们和李苦有来往,魏亮之就不会放过他们,魏亮之下令,要把宋先生抄家灭族。
魏允谦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赶来劝说魏亮之,说宋先生的孙子与李苦勾结,与宋先生无关。
魏亮之眼睛一瞪,说道:“怎么无关?宋濂这老东西管教不严,他的两个孙子才会去依附李苦。哼,弄不好这还是宋濂的主意,那老东西貌似忠厚,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魏亮之执意要把宋先生抄家灭族,魏允谦苦苦劝谏,跪在了地上,说道:“父王,老师教了我三十年,三十年,我和老师朝夕相处,老师的为人我能不清楚吗?他是正人君子,绝对不会生出谋逆之心。父王,您如果非要杀老师,我愿陪老师一起赴死。”
魏亮之面目狰狞,说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魏允谦哭着说道:“孩儿不敢,只是老师遭此大难,孩儿也没心思活下去了。”
这时,魏亮之的王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过来。王后和魏亮之是贫贱夫妻,一起吃过苦受过难,当初魏亮之就是个乞丐,王后对他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还尽心尽力地帮助他。
能让魏亮之露出人性的,除了他的儿子们,就是这位王后。
王后多年卧病不起,如今竟然站了起来,魏亮之上前说道:“王后,你怎么来了?”
王后说道:“王上,我是来为宋濂求情的。”
魏亮之说道:“宋濂的两个孙子勾结李苦,罪不可赦,你们怎么都为他求情,是故意想气寡人吗?!”
王后说道:“王上,宋濂这些年来一直在教太子读书,他家里儿孙那么多,管教不严,出现几个败类,也怪不得他。如果您把他杀了,那就伤了太子的心,毁了王室尊师重道的名誉。王上,请您三思呀。”
王后颤抖着,要跪下来求魏亮之,魏亮之扶住了王后,说道:“好了好,寡人不杀宋濂了,王后,你回去安心休养吧。”
王后和魏允谦极力劝谏,这才逼得魏亮之免了宋先生的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魏亮之把宋先生的两个孙子杀掉,将宋家人全部流放。
宋先生已经八十四岁了,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又遭遇如此变故,很快就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魏亮之借着李苦谋反案,杀了上万人,那些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文臣,基本上都被他杀光了,刘养浩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幸免于难的人。
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是,刘养浩也是心灰意冷,不想再当官了,他向魏亮之递出了辞呈,希望魏亮之可怜他,让他回老家安度晚年。
魏亮之打江山的时候,刘养浩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很多功劳。魏亮之得了江山,分封功臣,刘养浩得到的封赏与他的贡献相差很大,刘养浩也不抱怨。魏亮之也实在挑不出他什么毛病,便准许他辞职回家。
刘养浩离开了大梁城,石正峰、七彩他们跟随刘养浩一起走。走到了河边,石正峰、七彩他们看见河边的土地都是黑色的,那是被鲜血浸染过,散发出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儿。
魏亮之因为李苦谋反案杀了上万人,这不是一件大案,这是一场屠杀。
人们总是对异族入侵造成的杀戮记忆深刻,对这种本民族在和平年月里制造的大屠杀,往往选择淡忘。
刘养浩、石正峰他们离开大梁城,走了二三十里地,空气中那股血腥味儿还没有散尽。刘养浩有些口渴,见路边有一座茶棚,便下令停下来,喝杯茶,休息休息。
坐在茶棚里喝茶,众人都是神情忧郁,沉默不语。
七彩看了看刘养浩,忍不住说道:“刘大人,魏亮之如此残暴,老百姓为什么不起来反抗他?”
刘养浩说道:“魏亮之杀的都是官员和富户,老百姓安安稳稳种粮纳税,威胁不到他的统治,对待老百姓,他还是比较和善的。”
媚娘说道:“这么说,魏亮之算得上是杀富济贫喽?”
石正峰喝了一口茶,说道:“我最讨厌的就是‘杀富济贫’这四个字,富人怎么了?有的富人是靠非法手段致富,但是,也有那富人是靠勤劳,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家业。富就有罪?那大家都好吃懒做去当穷人,这世道会成什么样子?”
七彩说道:“刘大人,我问一句冒犯您的话,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辅佐魏亮之这样的恶魔?”
刘养浩叹了一口气,说道:“以前魏亮之不是这个样子,我年轻的时候,魏家家主昏庸无道,导致魏家领地里战乱四起,豪杰并立。我是儒生,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辅佐一位豪杰,结束这乱世,让老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在这些豪杰当中,我挑来挑去,觉得魏亮之最有君王之相。与其他豪杰相比,魏亮之是最尊重读书人的,魏亮之的军队是军纪最好的。别的豪杰带着兵烧杀掠抢,魏亮之带着兵开荒种田搞建设。”
媚娘感到奇怪,说道:“刘大人,听你这么说,以前的魏亮之倒像是个仁君,他是受什么刺激了,现在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刘养浩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以前魏亮之和其他豪杰竞争,要收买人心,现在,他坐稳了王位,要巩固王权,让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王,享受这独一无二的尊崇。”
石正峰说道:“魏亮之这是把魏国人当牲口养,无论官吏还是百姓,都要像绵羊一样,老老实实的。谁要是长了獠牙、亮出犄角,他就要立刻除掉,将来给儿孙留下一群毫无威胁的牲口。”
七彩嘲讽道:“为了儿孙,他还真是拼了老命。”
石正峰说道:“我觉得他活得一定很累很累。”
“那也是他自找的,活该,”媚娘在旁边气呼呼地说道。
刘养浩说道:“我现在无官一身轻,从此以后归隐山林,但愿老天庇佑,能让我过几年安稳日子。”
媚娘说道:“刘大人,您都致仕了,魏亮之还能找您的茬儿?”
大牛在旁边说道:“那可不一定,胡太师八十多岁了,手里握着免死金牌,还不是被拖到了大街上,满门抄斩。”
石正峰打了大牛一巴掌,训斥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呀,怎么听着那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