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事情我会和大哥去讲。郑管家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情况基本都了解清楚了,郑纪夫将郑兴打发走,对方是负责跑腿办事的人,真正拿主意做决定的还得是他们兄弟两个。
郑兴回客房去接着睡觉,郑纪夫呆在客厅思考问题,他原本想马上去棋院找大哥商量,但想起自已回来前大哥有说过开完会便赶过来,所以就没有出门。
好在郑纪夫没有让他等的太久,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客厅外脚步声响,人到了。
“二弟,怎么样,见过郑爽了吗?”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郑纪工便急着问道。
“见过了。这一次他来真的是带着任务,这是父亲的亲笔书信,你先看一下儿吧。”郑纪夫点头答道,同时把茶几上的书信推向大哥。
带着任务是肯定的,但看二弟的表情非常凝重,莫非是这任务和自已有关?
想到这里,郑纪工接过书信在茶几旁坐下,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信不是很长,郑纪工读的很快,一目十行,很快便读了一遍,看过信后,他的脸色也如乃弟一样变得凝重起来。
“要送谭晓天去京城,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与想象中的一样,看过书信后,郑纪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计划赶不上变化呀。”轻叹一声,郑纪夫把自已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哥讲了一遍,至于管家郑兴的猜测也如实告知。
听着二弟的讲述,郑纪工的眉头不由得是越皱越紧。
从内心里讲,他是不想让谭晓天这么早就去京城的――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看到自已的学生茁壮成长,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学生的表现越好,这种满足感越强烈,事实上,若不是知道自已棋上的才能有限。而且限于家族的规定,有些属于绝密的技法只能由家族长老甚至是族长才能传授,他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他更愿意自已来亲自培养。所以在得知父亲要把谭晓天送去京城后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那种感觉有点儿类似于农民辛辛苦苦的在田里劳动一年,到了秋季准备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抢先一步将成果收割一样,虽说这一次下达命令的是自已的父亲,为的也是家族的利益。但这种感觉却还是无法消除的。
“大哥,这谭晓天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呢?”把事情讲完,见大哥还在阴沉着脸想心事,郑纪夫耐不住性子问道。
“送,这是父亲的指示,你我能够违抗吗?”深吸了一口气,回过神来,纪夫工表情无奈的反问道――越是世家大户越是注重等级尊卑,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世家大户,拖家带口,本族血亲加上仆役下人,少则上百,多则过千,这么多的人如果没有规矩管着怎么可能维持的下去,早就散摊子了,郑家两兄弟虽在扬州经营多年,早已站稳了脚跟,但他俩也清楚的很。江都棋院之所以在扬州能够立足,除了他们两个的用心经营外,郑家的背景也是不能轻乎的必要条件,二人自问没有自立门户的实力。自然不敢违反父亲的指示。
“唉,是呀。那什么时候送呢?”郑纪夫也是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大哥不敢违抗父命,他自然更是不敢,终究把谭晓天接去京城是出于对郑家未来发展的考虑,理由非常充分。就算是想抗命,也没有站得住脚的道理。
“尽快吧。信上催的很急,既然要送,也就没必要拖着,三天后吧,赵老师,张老师那里都需要说说,林大老板那里也需要告别,三天的时间,应该够用了。”想了一想,郑纪工说道――当初是林宝良从中穿针引线才好不容易把谭晓天搞来江都棋院的,谭晓天走,江都棋院也必须要给林宝良那边一个表示,这是为人处事的常识,一时疏忽被人家挑了理,想要弥补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了,这就是所谓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的意思,没有谁嫌自已的朋友多,没有人喜欢自已的敌人多,想要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下去,广结善缘,多交朋友,少立敌人那是必须的。
“咱们这边的事儿倒是好说,只是谭晓天姑姑那边怎么办?梅龙镇离扬州有数百里之遥,一来一去,少说也有个把个月,若是派人把她接来这里商量,时间肯定来不及了,而若是没有跟她商量直接把谭晓天送去京城,难免她知道以后会心生不满,找咱们要人。”点了点头,思索一下儿后郑纪夫提醒道――虽说以郑家在扬州的势力和人脉并不怕秋菊去官府把他俩告下,但这种未经家长同意直接把人家的孩子送去千里以外的事儿终究不占理,事情一旦传开,难免会让其他学生的家长心生顾虑,对棋院的声誉有损。
“嗯,这的确也是个问题,这样吧,你就辛苦一趟,三天后和郑兴一起出发,先去梅龙镇和谭晓天的姑姑见面,一来让他们姑侄俩道别,二来想办法说服她同意让谭晓天去京城,三来送一些礼物做为补偿。这样一来,虽然绕了点儿远,好在大方向是一样的,时间上不会耽误太多。这件事情办好以后,你就可以直接回来,让郑爽送谭晓天去京城好了,对了,出发之前先去林记商行一趟,请他们那里写封信,最好再派个人一起跟过去做证明,那秋菊能放心让谭晓天到扬州来学棋想必也是一个有些头脑见识的女人,你到时喻之以理,晓之以义,再许下厚礼财帛,应该是不难说服的,如果她有心一起去京城答应下来也可以。”郑纪工指示道。
“好,那就这么办吧。”大哥把事情讲的很清楚了,郑纪夫也没什么好补充的,跑趟腿就跑趟腿好了,谭晓天来扬州之前的棋艺就已经有相当的水准,他其实也很好奇其在梅龙镇是受到怎样的教育。(未完待续。)
郑兴回客房去接着睡觉,郑纪夫呆在客厅思考问题,他原本想马上去棋院找大哥商量,但想起自已回来前大哥有说过开完会便赶过来,所以就没有出门。
好在郑纪夫没有让他等的太久,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客厅外脚步声响,人到了。
“二弟,怎么样,见过郑爽了吗?”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郑纪工便急着问道。
“见过了。这一次他来真的是带着任务,这是父亲的亲笔书信,你先看一下儿吧。”郑纪夫点头答道,同时把茶几上的书信推向大哥。
带着任务是肯定的,但看二弟的表情非常凝重,莫非是这任务和自已有关?
想到这里,郑纪工接过书信在茶几旁坐下,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信不是很长,郑纪工读的很快,一目十行,很快便读了一遍,看过信后,他的脸色也如乃弟一样变得凝重起来。
“要送谭晓天去京城,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与想象中的一样,看过书信后,郑纪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计划赶不上变化呀。”轻叹一声,郑纪夫把自已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哥讲了一遍,至于管家郑兴的猜测也如实告知。
听着二弟的讲述,郑纪工的眉头不由得是越皱越紧。
从内心里讲,他是不想让谭晓天这么早就去京城的――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看到自已的学生茁壮成长,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学生的表现越好,这种满足感越强烈,事实上,若不是知道自已棋上的才能有限。而且限于家族的规定,有些属于绝密的技法只能由家族长老甚至是族长才能传授,他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他更愿意自已来亲自培养。所以在得知父亲要把谭晓天送去京城后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那种感觉有点儿类似于农民辛辛苦苦的在田里劳动一年,到了秋季准备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抢先一步将成果收割一样,虽说这一次下达命令的是自已的父亲,为的也是家族的利益。但这种感觉却还是无法消除的。
“大哥,这谭晓天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呢?”把事情讲完,见大哥还在阴沉着脸想心事,郑纪夫耐不住性子问道。
“送,这是父亲的指示,你我能够违抗吗?”深吸了一口气,回过神来,纪夫工表情无奈的反问道――越是世家大户越是注重等级尊卑,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世家大户,拖家带口,本族血亲加上仆役下人,少则上百,多则过千,这么多的人如果没有规矩管着怎么可能维持的下去,早就散摊子了,郑家两兄弟虽在扬州经营多年,早已站稳了脚跟,但他俩也清楚的很。江都棋院之所以在扬州能够立足,除了他们两个的用心经营外,郑家的背景也是不能轻乎的必要条件,二人自问没有自立门户的实力。自然不敢违反父亲的指示。
“唉,是呀。那什么时候送呢?”郑纪夫也是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大哥不敢违抗父命,他自然更是不敢,终究把谭晓天接去京城是出于对郑家未来发展的考虑,理由非常充分。就算是想抗命,也没有站得住脚的道理。
“尽快吧。信上催的很急,既然要送,也就没必要拖着,三天后吧,赵老师,张老师那里都需要说说,林大老板那里也需要告别,三天的时间,应该够用了。”想了一想,郑纪工说道――当初是林宝良从中穿针引线才好不容易把谭晓天搞来江都棋院的,谭晓天走,江都棋院也必须要给林宝良那边一个表示,这是为人处事的常识,一时疏忽被人家挑了理,想要弥补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了,这就是所谓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的意思,没有谁嫌自已的朋友多,没有人喜欢自已的敌人多,想要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下去,广结善缘,多交朋友,少立敌人那是必须的。
“咱们这边的事儿倒是好说,只是谭晓天姑姑那边怎么办?梅龙镇离扬州有数百里之遥,一来一去,少说也有个把个月,若是派人把她接来这里商量,时间肯定来不及了,而若是没有跟她商量直接把谭晓天送去京城,难免她知道以后会心生不满,找咱们要人。”点了点头,思索一下儿后郑纪夫提醒道――虽说以郑家在扬州的势力和人脉并不怕秋菊去官府把他俩告下,但这种未经家长同意直接把人家的孩子送去千里以外的事儿终究不占理,事情一旦传开,难免会让其他学生的家长心生顾虑,对棋院的声誉有损。
“嗯,这的确也是个问题,这样吧,你就辛苦一趟,三天后和郑兴一起出发,先去梅龙镇和谭晓天的姑姑见面,一来让他们姑侄俩道别,二来想办法说服她同意让谭晓天去京城,三来送一些礼物做为补偿。这样一来,虽然绕了点儿远,好在大方向是一样的,时间上不会耽误太多。这件事情办好以后,你就可以直接回来,让郑爽送谭晓天去京城好了,对了,出发之前先去林记商行一趟,请他们那里写封信,最好再派个人一起跟过去做证明,那秋菊能放心让谭晓天到扬州来学棋想必也是一个有些头脑见识的女人,你到时喻之以理,晓之以义,再许下厚礼财帛,应该是不难说服的,如果她有心一起去京城答应下来也可以。”郑纪工指示道。
“好,那就这么办吧。”大哥把事情讲的很清楚了,郑纪夫也没什么好补充的,跑趟腿就跑趟腿好了,谭晓天来扬州之前的棋艺就已经有相当的水准,他其实也很好奇其在梅龙镇是受到怎样的教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