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上来了,你走得真快。”李世瑜一路走得快,此时停下来竟然有些气吁吁地,笑着埋怨着。
“看你的样子,以后还要多走走才是。”叶子皓挑了下眉,却是调侃了一句。
缺少运动啊。
“唉,别提啦,我每天走来走去也不外乎户部那几个院子,忙着呢。”李世瑜摆了摆手,却是小声解释着。
便有抱怨,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呀。
“那到是,要论打算盘最多的官员,怕就是户部的你们了。”叶子皓理解地点了点头,却是放慢了些脚步,让李探花跟上。
“可不是,好在我不用每天来上朝,这么辛苦连早饭都差点吃不上,到了朝堂上还要旁观那些人为点事儿争来吵去的,头疼。”
李世瑜走在叶子皓身边,又压低了声音,目光还在悄悄向四周防备地注意着。
他说的可是一个秘密啊。
“哈哈,你不会拿上几个馒头,用水袋灌上一壶热茶带在路上吃喝?从家到正阳门,远着呢,别说早饭,堵起来怕连中饭都能吃上了。”
叶子皓瞥了李世瑜一眼,又扭头朝四周和身后不远的一些人瞧了两眼,这次不但调侃,还有揶揄意味了。
“咳,你心里明白就行,可别乱说啊。”李世瑜立刻阻止地盯了叶子皓一眼,也跟着扭头向四周打量了一圈儿。
叶子皓在地方虽只有四品,在京城是升了官儿的,但在地方,那四品就是最大的官儿了,在京城,便是正三品也是不上不下。
放眼朝堂,多的是三品、二品、一品、三公甚至王亲、皇子啊……
不是有句话说,这京城街上,随便就能撞上一个穿官袍的么。
所以啊,叶子皓虽然升了官儿,也不能大意、不能还当这是地方上呢。
对于李探花的好意,叶子皓心领了,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李世瑜却是打开了话匣子,低笑了起来:“你刚才说的带馒头和茶水,我还真是这么做的。”
“说不定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像我一个月就两次上朝,其他时候有事就上朝禀奏或是将折子呈往内阁,再到御前。”
“也有时候是皇上召见才上朝,有时候还能去御书房呢,但比那些每天都要这么早赶着上朝的,还有年纪一大把也要来的,就强多啦。”
李世瑜仿佛一个老学生在向新学生介绍塾学情况一般,带着新奇又急于献宝一般小声讲述着。
也难怪当年状元、榜眼、探花能谈得拢,而不紧紧是共同肩负了一个皇命而凑在一起,这三年下来还能同舟共济,品行性格上还是有共同点的。
周围的那些人自然也发现了户部这位李郎中大人与那位穿着三品官袍的大人在交谈,看样子关系很好的样子。
于是大家心里都有猜测。
不认识叶子皓的、早就不记得叶子皓长什么模样的,都想到了他的名字。
除了这位状元,还有谁能让那探花聊得这般愉快?
要知道近一年来,这位探花可是被许多人孤立的呢,就连一些扯不上关系的人也保持了中立,实则就是观望中明哲保身。
又有哪个三品会与一个五品走得这么近?
“李大人!”突然身后有一个中年三品官员快走了几步,这一喊,附近本来就在观望的人纷纷看了他一眼。
“岳大人。”李世瑜回头一看,连忙转身抱拳先行了一礼,再转头看了叶子皓一眼,神色有些迟疑。
见叶子皓站在原地并没有弃他而走,便连忙再次开口。
“为二位引见一下,这位是我们户部的岳侍郎,这位是刚进京的叶御史,下官同期的状元叶子皓。”
“原来果真是那位年轻有位的叶大人,幸会幸会。”来人立刻露出了笑容,朝叶子皓拱了拱手,姿态到是有些低。
毕竟这位官大半阶,便不行礼也让人挑不出毛病,行礼,只显谦和,也是一种表态。
叶子皓也抱拳一揖,客气道:“岳大人有礼。”
多的话便一个字也不说了,只是神色淡然等在一旁。
李世瑜见状便明白叶子皓态度,连忙朝上司又一抱拳,微笑道:“岳大人慢走,叶御史初次上朝,下官陪他一道走,以免迷路。”
然而来人却似乎没有听出下属委婉暗示的意思,反而一脸爽快地笑道:“迷路啊,到不至于,本官也陪叶大人走走,保证不会走偏一步。”
这话也有点意思了,是想拉拢阵营?
叶子皓这才目光深远地看了他一眼。
户部右侍郎岳松,年五十五岁。
当初户部尚书陈志忠便是宫中陈嫔的靠山,却不是青华州陈家的亲戚,同姓攀交的利益关系罢了。
也就是那位陈尚书想要将前程似锦的叶子皓早早纳入自己阵营,而牵头怂恿了皇上,下了那一道赐婚圣旨。
谁知就是那道圣旨坏事儿了,叶子皓无所畏惧抗旨辞官,皇上进退两难,陈尚书见叶子皓不上道便想灭之。
而叶子皓的辞官激起了青华州百姓和士学愤慨,上万民书而差点闹出大事来,一直追到南华州才被截住,保留了士学而未出大事儿。
之后北苍出兵震慑、国书直呈御前,叶青凰的身份为东黎皇室知道,叶子皓一时仿佛恃宠而娇一般,拒不入仕、入仕还得被哄着进京。
而皇上也将矛头对向害他处于这尴尬境地的陈尚书,正好查出户部贪墨案,牵扯了许多人,一时下狱不少人。
不只户部,还有其他职司,只能说,陈志忠一派倒了许多人,这是被查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没有被查出来的,或者陈志忠身后还有人。
但那桩案子确实闹得有些大,一时朝野震惊,也让朝堂上安静了好一段时间。
而户部两个侍郎竟然没有受到牵连,因举报有功还得到了嘉奖。
后来由左侍郎杨文旭升尚书,外调了田朝阳任左侍郎,而原来的右侍郎岳松,还是右侍郎并无改变。
杨文旭五十八岁升尚书,算是功德圆满,只要不犯大错,在这个位置上能做到致仕。
五十二岁的田朝阳升任左侍郎,将来前途还可观望,总之他年轻啊,机会很多。
而五十五岁的岳松……
“看你的样子,以后还要多走走才是。”叶子皓挑了下眉,却是调侃了一句。
缺少运动啊。
“唉,别提啦,我每天走来走去也不外乎户部那几个院子,忙着呢。”李世瑜摆了摆手,却是小声解释着。
便有抱怨,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呀。
“那到是,要论打算盘最多的官员,怕就是户部的你们了。”叶子皓理解地点了点头,却是放慢了些脚步,让李探花跟上。
“可不是,好在我不用每天来上朝,这么辛苦连早饭都差点吃不上,到了朝堂上还要旁观那些人为点事儿争来吵去的,头疼。”
李世瑜走在叶子皓身边,又压低了声音,目光还在悄悄向四周防备地注意着。
他说的可是一个秘密啊。
“哈哈,你不会拿上几个馒头,用水袋灌上一壶热茶带在路上吃喝?从家到正阳门,远着呢,别说早饭,堵起来怕连中饭都能吃上了。”
叶子皓瞥了李世瑜一眼,又扭头朝四周和身后不远的一些人瞧了两眼,这次不但调侃,还有揶揄意味了。
“咳,你心里明白就行,可别乱说啊。”李世瑜立刻阻止地盯了叶子皓一眼,也跟着扭头向四周打量了一圈儿。
叶子皓在地方虽只有四品,在京城是升了官儿的,但在地方,那四品就是最大的官儿了,在京城,便是正三品也是不上不下。
放眼朝堂,多的是三品、二品、一品、三公甚至王亲、皇子啊……
不是有句话说,这京城街上,随便就能撞上一个穿官袍的么。
所以啊,叶子皓虽然升了官儿,也不能大意、不能还当这是地方上呢。
对于李探花的好意,叶子皓心领了,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李世瑜却是打开了话匣子,低笑了起来:“你刚才说的带馒头和茶水,我还真是这么做的。”
“说不定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像我一个月就两次上朝,其他时候有事就上朝禀奏或是将折子呈往内阁,再到御前。”
“也有时候是皇上召见才上朝,有时候还能去御书房呢,但比那些每天都要这么早赶着上朝的,还有年纪一大把也要来的,就强多啦。”
李世瑜仿佛一个老学生在向新学生介绍塾学情况一般,带着新奇又急于献宝一般小声讲述着。
也难怪当年状元、榜眼、探花能谈得拢,而不紧紧是共同肩负了一个皇命而凑在一起,这三年下来还能同舟共济,品行性格上还是有共同点的。
周围的那些人自然也发现了户部这位李郎中大人与那位穿着三品官袍的大人在交谈,看样子关系很好的样子。
于是大家心里都有猜测。
不认识叶子皓的、早就不记得叶子皓长什么模样的,都想到了他的名字。
除了这位状元,还有谁能让那探花聊得这般愉快?
要知道近一年来,这位探花可是被许多人孤立的呢,就连一些扯不上关系的人也保持了中立,实则就是观望中明哲保身。
又有哪个三品会与一个五品走得这么近?
“李大人!”突然身后有一个中年三品官员快走了几步,这一喊,附近本来就在观望的人纷纷看了他一眼。
“岳大人。”李世瑜回头一看,连忙转身抱拳先行了一礼,再转头看了叶子皓一眼,神色有些迟疑。
见叶子皓站在原地并没有弃他而走,便连忙再次开口。
“为二位引见一下,这位是我们户部的岳侍郎,这位是刚进京的叶御史,下官同期的状元叶子皓。”
“原来果真是那位年轻有位的叶大人,幸会幸会。”来人立刻露出了笑容,朝叶子皓拱了拱手,姿态到是有些低。
毕竟这位官大半阶,便不行礼也让人挑不出毛病,行礼,只显谦和,也是一种表态。
叶子皓也抱拳一揖,客气道:“岳大人有礼。”
多的话便一个字也不说了,只是神色淡然等在一旁。
李世瑜见状便明白叶子皓态度,连忙朝上司又一抱拳,微笑道:“岳大人慢走,叶御史初次上朝,下官陪他一道走,以免迷路。”
然而来人却似乎没有听出下属委婉暗示的意思,反而一脸爽快地笑道:“迷路啊,到不至于,本官也陪叶大人走走,保证不会走偏一步。”
这话也有点意思了,是想拉拢阵营?
叶子皓这才目光深远地看了他一眼。
户部右侍郎岳松,年五十五岁。
当初户部尚书陈志忠便是宫中陈嫔的靠山,却不是青华州陈家的亲戚,同姓攀交的利益关系罢了。
也就是那位陈尚书想要将前程似锦的叶子皓早早纳入自己阵营,而牵头怂恿了皇上,下了那一道赐婚圣旨。
谁知就是那道圣旨坏事儿了,叶子皓无所畏惧抗旨辞官,皇上进退两难,陈尚书见叶子皓不上道便想灭之。
而叶子皓的辞官激起了青华州百姓和士学愤慨,上万民书而差点闹出大事来,一直追到南华州才被截住,保留了士学而未出大事儿。
之后北苍出兵震慑、国书直呈御前,叶青凰的身份为东黎皇室知道,叶子皓一时仿佛恃宠而娇一般,拒不入仕、入仕还得被哄着进京。
而皇上也将矛头对向害他处于这尴尬境地的陈尚书,正好查出户部贪墨案,牵扯了许多人,一时下狱不少人。
不只户部,还有其他职司,只能说,陈志忠一派倒了许多人,这是被查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没有被查出来的,或者陈志忠身后还有人。
但那桩案子确实闹得有些大,一时朝野震惊,也让朝堂上安静了好一段时间。
而户部两个侍郎竟然没有受到牵连,因举报有功还得到了嘉奖。
后来由左侍郎杨文旭升尚书,外调了田朝阳任左侍郎,而原来的右侍郎岳松,还是右侍郎并无改变。
杨文旭五十八岁升尚书,算是功德圆满,只要不犯大错,在这个位置上能做到致仕。
五十二岁的田朝阳升任左侍郎,将来前途还可观望,总之他年轻啊,机会很多。
而五十五岁的岳松……